书城哲学禅悟
14641400000063

第63章 人生中的孝与顺(10)

第九节 忙碌之余,常回家看看

佛曰:不论是出家还是在家,都应该孝顺父母,供养父母。每个父母都希望儿女能够陪在自己身边,儿女们都有自己的工作,时刻陪伴老人也是不现实的。但是无论再忙,儿女们也应该做到常回家看看。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之所以红遍大江南北,就是因为它唱进了世人的心里。不要再以忙为借口,冷落了父母。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陪同爱人孩子,常回家看看。

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一个男子非常孝顺,但是因为自己的前途,他没有办法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5年后,他终于有了一些成就,于是匆忙地赶回了家。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他的母亲已经离世了。他内心非常痛苦内疚,这是他一辈子的痛。此刻他才明白,自己以前所追求的功名利禄都是浮云,这一切都可以重新拥有,然而去世的母亲是怎么也不会再来到他的身边了。

一天,他又梦到了母亲。他在梦中看到了老母亲在灯下为他缝补衣服上的一颗扣子,他欣喜地走近母亲,然而母亲却转瞬不见了。此时,他的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声音:孩子,妈妈好想你啊。他一激动,惊醒过来,此时,耳畔又传来了母亲的问候:孩子,你好吗,妈妈好想你啊。他打开灯,四下寻找张望,都不见有什么人影,他自嘲,一定是过分思念自己的母亲而产生的幻觉。

然而他又入睡的时候,又做了相同的梦。他再次见到了母亲,然而未等他走近,母亲又不见了。他再次惊醒过来,母亲的声音犹在耳边缠绕:孩子,妈妈好想你啊。他披衣下床在屋里踱步,怎么也睡不着了,母亲那呼唤他的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他忽然发现呼唤的声音是从阳台边发出的,他的心立刻紧缩起来,悄悄走过去,借着明亮的月光,他看见阳台上栖着一只绿色的鹦鹉。鹦鹉正在说着:孩子,妈妈好想你。

这一刻,他不禁潸然泪下。这鹦鹉是他走时怕母亲寂寞送给母亲的,而鹦鹉所说的话,更是母亲的心声,也许是母亲每日的念叨,鹦鹉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了这些话,可见母亲有多么思念他,然而母亲临死也没能见到他心爱的儿子一面。

言为心声,一个母亲最大的心愿,便是见一见他的儿子,然而儿子却由于忙碌而辜负了母亲,最终母亲抱憾而终。对于儿子来说,也许他以为只有自己功成名就,为母亲争光才是最重要的,他也以为自己不回家的理由是充分的。然而对于母亲来说,儿子的做法却又是如此的无情,一个老人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却不能够让她见最后一面,却孤独地死去。最终儿子终于醒悟,然而一切已经晚了,母亲已经不在了。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女,你有什么理由丢下父母,而不在其身边尽孝道呢?父母含辛茹苦养大的儿女,其实他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希望在老了的时候能够有子女相伴,子女常回家看看,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快乐,这远比你们能够取得什么成就,赚多少钱更令他们高兴。

歌手陈红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全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老人操劳了一辈子,其实他们也没有什么大的要求,能时常见上儿女一面,也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然而这个小小的心愿,在日益忙碌的现代人看来,却成了奢侈的。实际上,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常回家看看”呢?2010年,国家有关部门将“常回家看看”列入了法律条例里。这对于父母来说,也许是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同时,这条消息说明了什么?这条消息对于儿女们来说是最大的讽刺。自己的父母,曾经为你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和力气,然而当他们老了没有劳动力的时候,成为弱势群体的时候,你们却要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能够去看他们一眼。这是让老人们心酸的提案,难道不是让儿女们惭愧的提案吗?

一心向佛向善的人,应该懂得孝顺老人的义务,也许他们因为每天忙碌而没有时间孝顺父母,没有时间回家看看,但是作为一个儿女来说,不管怎样,都不能够将忙碌和对父母尽孝道对立起来,不论你再忙,都不能够推脱对父母应尽的责任。在佛教的礼仪中,包括了对父母怎样做的规定。其实对于父母你需要做的真的不是很多,正如歌里所唱:“哪怕是刷刷筷子洗洗碗”。如果你跟父母不住在一起,那你也应该常回家看看,跟母亲或者父亲说说话。

不论你是高官富商也罢,是平民百姓也罢,都需要好好地照顾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以忙碌为借口不回家看望父母。父母老了要争着奉养,这样才符合佛教的道理。对于父母,他们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你要知道父母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孝顺”两字。

在生活中,身为子女的一定要对父母尽到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佛教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是很重要的,一个人即使你什么都好,但是却没有孝顺的话,那么你所做的任何善事也可能是徒劳无功的。一切功德,孝顺父母的功德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孝敬父母,是一个佛教信徒的基本准则。不论你有什么理由,都应该做到常回家看看,对父母尽一些做儿女的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