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禅悟
14641400000044

第44章 守得云开见月明(3)

第二节 哪里是绿洲?何处是彼岸?

修行之人无不为达到彼岸找寻佛家所谓的绿洲,然而有些人修行一辈子,却始终没能到达所谓的彼岸,也没有找到能够普度众生的绿洲。因此,人们不免会问,究竟哪里是绿洲?何处是彼岸呢?其实所谓绿洲和彼岸也不过是虚妄的,只要心中向佛,也许转头便是绿洲,放下心中那颗执著于彼岸的心便能够到达彼岸。

佛在心中,心达彼岸

有一个人骑着骆驼在漆黑的沙漠中赶路,当骆驼跨过干涸的河床时,突然有个声音命令他停下来,旅者翻身下来,那个声音续说:蹲下去抓一把砂石!他只有照做,并捧着砂石继续上路。“日出时,你一定会又高兴又懊恼!”他又听见了这个声音,此时声音已不再跟随。这个人又惊讶又纳闷,终于等到一丝曙光。微弱的光线下,旅者赫然发现手上捧着的竟是一把耀眼灿烂的宝石,一阵震惊,本能地迅速用双手捧住原来漫不经心的“砂石”,手与心都在颤抖。

然而在兴奋、高兴之后此人却又无端地闪现一丝懊悔。原来他现在的心情果然像那个神奇的声音所说的一样,既高兴又懊恼。高兴的是砂石变成了宝石,而懊恼的是为什么自己当初没有多抓一些。

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产生的心理。我们是一个凡人,自然会对这些身外之物动心,这也体现了人们的贪婪之心。也许此时,甚至每一个人都希望再有一次这样的路程,那么再次上路的时候,一定不会对那把砂石不在意,而是小心翼翼。但是如果第二天天明时,此人手中所握的仍然是砂石,那么他还会心念动摇,企图再次回去多抓一些砂石吗?肯定不会,他一定不在意地把砂石扔在沙漠,然后毫无留恋地向前行走。贪念总是在“有所得”的时候发生,就好像那个被说了几千年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一样。

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往往一念之间,就可能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永远都会希望自己手中的宝石再多一点,然而现实永远不可能再让你重来一次。

这个故事就好像是我们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一路走来,不论你握着的是多少砂石,最后它变成的是多少珠宝,你都不可能再重来一次。也许你会为自己当初抓的砂石少而后悔,也许你会为你得到的珠宝多而高兴,无论何种结局,你永远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哪里是绿洲,哪里又是彼岸?这个问题并不需要太过努力就会得到答案,然而没有人在一开始就能够得到满意的答案,它总是会在人们经历了很多之后才能够出现。

当你抱怨自己当初抓的砂石不够多的时候,在你高兴自己拥有了一些宝石之后,你被自己的贪婪迷住了眼睛,此时你怎么也不可能看到哪里是绿洲,哪里又是彼岸。你所追求的也许不过是以前走过的路程,你觉得过去是你的绿洲和彼岸。因为如果你能够再回去,一定会抓更多的砂石,一定会拥有更多的宝石。然而你再看透时,你永远也回不到过去。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可能到达所谓的彼岸,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绿洲。

其实一转念便是绿洲,回首也许就是彼岸,当你的心态变了的时候,处处都是绿洲,你已身在彼岸。

当你放下贪婪,以平常心对待你所得到的那些珠宝,不再有贪婪,不再乞求自己能够回到过去,不再后悔自己当初抓的砂石不够多,不再对拥有的宝石数量有所抱怨。那么此时你便已身在绿洲。佛在心中,彼岸亦在心中,只要心在彼岸,何处都是绿洲。

人生就像是一艘船,如果在人生的航行中承载了过多过重的物欲和虚荣,那么生命之舟就可能因为负重太多而沉没,即使不沉没,也许永远都到达不了彼岸,只能在海上随风漂泊,没有方向。而当你找到了心中的方向,能够放弃心中的贪婪和欲望,便能够达到绿洲,轻松地到达彼岸。

哪里是绿洲?何处是彼岸?答案有很多种,因为每个人所经历的不同,所需要的不同,因此也没有人给你确切的答案,最好的答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当你真正的顿悟,你便能够悠然地抵达光明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