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14641000000025

第25章 要督促,更要量力而行

梁启超家教的又一特点是在发展目标上实在平和,在成长过程中不拔苗助长,给孩子们留足了余地,留足了驰骋想象的时间、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家长留有余地,因为没有过大的学业压力,儿女们的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可以在科学的世界、思想的天空自由翱翔,可以在创业的天地、事业的舞台显露才华。梁启超当年没有给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没有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只是要求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做”。思成后来成了院士,但父亲当年的期待是“希望你回来见我时,还我一个三四年前活泼有春气的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思永后来成了院士,但父亲当年的期待是“我所望于思永、思庄者,在将来做我助手”;思礼后来也成了院士,但父亲当年的期待是“家里学自然科学的太少了”、“希望达达以下还有一两个走这条路”。他的孩子也有时成绩不好,但从未埋怨孩子没出息,还说“你们弟兄姊妹个个都争气,我有什么忧虑呢?”

他对孩子的学业有督促,如提醒“汝辈学业切宜勿荒”,要求思成、思永课业之余翻译外国著作,要求思成趁着养伤多读国学经典,还有战乱之时给思达请家教等。但更多的时候,尽可能地舒缓孩子的学业压力、心理压力,如劝思庄“好乖乖,不必急,只须用相当的努力便好了”。思懿有段时间学习成绩不好,1927年4月19日给思顺的信中说:“司马懿连着两回月考都第一,她都是倒数第一。”梁启超并未简单责怪,他用信任、鼓励在等待孩子的进步。果然,“司马懿半年来进步极速。当初他们的先生将一年功课表定了,来问我,我觉得太重些。她先生说可以,现在做下去,他们兴味越来越浓。大概因为他先生教法既好,又十二分热心,所以把他们引上路了。”

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之下,孩子们反而有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个个知道自己努力去学、去闯,子女个个成才,还出了三个院士,是很值得借鉴的。

现在在家长的高期望值之下,在学校紧盯升学率的情况之下,在社会炒作高考状元成风的背景之中,在高等学校纷纷定位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氛围里,“大师”似乎越来越成了一种传说。屡被炒作的“高考状元”,后来成大器的其实不多,据2009年5月14日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2年来的状元进行调查,状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

对孩子的成长目标不要好高骛远,对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要拔苗助长,这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这一理念的必然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首先立足于培养有健康体魄、有健全心智,能自立自强的人,这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孩子们去创新,去创造,去开辟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