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像梁启超那样做父亲
14641000000001

第1章 “三不朽”的伟人

梁启超与他的九个杰出儿女

梁启超(1873-1929),号任公,字卓如、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政论家、学者与教育家,在从政与学术、事功与言论上都有着浓墨重彩的出色表现。他不仅自己功成名就,而且培养了一批杰出学生,儿女也个个出息成才。作为教育家,他取得了令人惊叹不已的殊勋伟绩:他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列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四大导师”,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他注重对下一代的教育,他的孩子个个成才,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个个皆才俊”的近代以来绝无仅有的家教传奇。

他做到了“三不朽”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即树立高尚的道德;“立功”即为国家和人民建立功业;“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学说、思想,撰写可藏之名山、传至百世的论著。此三者虽久不废,可千古流芳。“三不朽”被视为人格完美的典范,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把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建立不朽业绩,作为自己人生追求的目标,但是历史上能在这三方面都做到不朽的人,寥寥可数。梁启超堪称是做到了“三不朽”的奇人、伟人。

梁启超把“三不朽”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方向与目标。他很佩服曾国藩,因为曾国藩在人们看来做到了“三不朽”,有人用“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对联总结其一生,而曾国藩自己也确以“三不朽”自勉,其故居有一幅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梁启超把曾国藩作为学习的楷模,对其遗著“一日三复”。为便于诵读与自省,从其上千万字的遗著中精选出精华部分,编辑而成《曾文正公嘉言钞》。他在序言中称曾国藩“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是“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

梁启超一生矢志报国,坦诚待人,为国家与国人尊严奔走呼号,尤其是身体力行地提倡新道德,被称为“第一公民”;他在政坛叱咤风云,清末民初的重大政治事件中都少不了他的身影,开启了风气,引领了时代;在言论界和学界,“笔端常带感情”,妙文风行天下,国学功底深厚,堪为国学大师,且教书教得好,教子又有方。他把一个文人所能达到的高度,所能实现的梦想,都做到了极致。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路径,按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格目标,近现代很少有人能做到,但梁启超做到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卒于北京,与发妻李蕙仙合葬在西山卧佛寺。“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由长子梁思成、长媳林徽因设计的墓碑上,没有反映梁启超生平事迹的文字。梁启超曾自励:“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可以说这句话的口气很大,但他的确做到了。一介书生,一支健笔,名动天下,留千万之文字,成不世之功业,清末民初,没有人比他做得更出色。当时人的挽联、纪念文字,就从“三不朽”角度,对他进行评论,当然各有侧重,如蔡元培挽联:“保障共和,应与松坡同不朽;宣传欧化,不因南海让当仁。”胡适挽联:“文字收功,神州自命;平生自许,中国新民。”沈商耆为梁启超所写的挽联是:“三十年来新事业新知识新思想,是谁唤起?百千载后论学术论文章论人品,自有公评。”

深度参与了清末民初社会变革

梁启超于1873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县(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889年17岁时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未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随康有为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维新道路,世人合称他们为“康梁”。

此后,梁启超参加或见证了清末民初的几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深度参与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现代转型,是清末民初社会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之一。

1895年,梁启超与老师康有为发起轰动一时的“公车上书”,提出了“拒和、迁都、变法”的三大主张,成为戊戌变法的主要领袖之一。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9月,戊戌政变发生,逃亡日本。10月16日,抵达日本东京。此后,在日本流亡长达14年。

虽身居海外,但梁启超一直心系国内政局。1900年7、8月间唐才常策划、发动自立军起义,梁启超由檀香山急速返回中国。他是清末立宪运动的政治领袖与舆论领袖,大声疾呼实行“宪政”。为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他与蒋智由、徐佛苏等人于1907年10月在日本发起成立政闻社,次年2月将总部由东京迁往上海,使政闻社成为清末立宪运动中的一个颇有影响的政治团体。从1901年发表《立宪法议》一文开始,他一连发表了《立宪政体与政治道德》《责任内阁与政治家》《责任内阁释义》《宪政浅说》《中国国会制度私议》《各国宪法异同论》《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国人之误解宪政者》《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等数十篇论述宪法宪政的论文,仅在1910—1911年立宪运动高潮中就发表了50多篇论述宪政的文章。1911年11月16日,清政府责成袁世凯组成“责任内阁”,任命梁启超为司法副大臣,梁辞而未就。在此前后,梁启超曾两次短暂回国。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8月27日,民主党成立,以梁启超为党魁。9月28日,梁启超离开日本;10月5日,抵达天津大沽,结束在日本的流亡生活。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1915年底,袁世凯称帝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抨击袁世凯称帝野心,策动学生蔡锷发起武力反袁。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人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护国运动发生后,梁启超赴两广地区参加反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梁启超出任段祺瑞北洋政府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1917年7月1日,张勋、康有为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梁启超通电反对,与老师康有为决裂。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11月,段祺瑞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的“立言”有两个重要集中的时段:一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启蒙宣传;一是1917年退出政坛后的学术著述。

19、20世纪之交,梁启超撰写了大量启蒙宣传文章,被誉为“言论界的骄子”。19世纪末,梁启超任《时务报》主笔,“每期报中论说四千余言,归其撰述;东西文各报二万余言,归其润色;一切奏牍告白等项,归其编排;全本报章,归其复校。十日一册,每册三万字,经启超自撰及删改者几万字,其余亦字字经目经心。”

梁启超流亡日本之初,又创办了《清议报》,宣传维新,鼓吹民权。毛泽东对这一时期梁启超的言论予以高度评价:“他最辉煌的时期是办《时务报》和《清议报》的几年。那时他同康有为力主维新变法。他写的《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立论锋利,条理分明,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加上他的文章一反骈体、桐城、八股之弊,清新平易,传诵一时。他是当时最有号召力的政论家。”

1902年初,梁启超创办了《新民丛报》,其言论“别有一种魔力”,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黄遵宪称:“《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胡适也深受梁启超言论的影响,他说:“我们在那个时代读这样的文字,没有一个人不受他的震荡感动的。他在那时代(我那时读的是他在壬寅〔1902〕癸卯〔1903〕做的文字)主张最激烈,态度最鲜明,感人的力量也最深刻。”

梁启超晚年专心致力于学术,撰写了多种学术著作,是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大家。他晚年寓居津门,潜心学术,在天津意租界西马路(今河北区民族路)建造了“饮冰室书斋”,撰写了《饮冰室诗话》《饮冰室全集》等大量文学和学术著作。“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借“饮冰”一词,表达其内心的忧患意识。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在近36年的时间里,在社会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梁启超每年平均写作39万字。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148卷1500余万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宝库,曾经产生“饮冰一集,万本万遍,传诵国人”的广泛社会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一生创办、主编、领导或担任主笔的有《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17种报刊。

倡导“新民德”的“第一公民”梁启超在“立德”上的最大贡献,在于他适应时代发展,提倡国民性,推行“新民德”,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现代公民道德,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公民”。

梁启超提倡改造国民性的主要论著,是他于1902—1906年在《新民丛报》上发表的约11万字的,总题为《新民说》的系列文章。胡适在《四十自述》中称赞说:梁启超在当时就有胆量说出中国人不如西方人的话,很不客气地指出了“中国民族缺乏西洋民族的许多美德”,比如公德、国家思想、进取冒险、权利思想、自由、自治、进步、自尊、合群、生利的能力、毅力、义务思想、尚武、私德、政治能力等。胡适以赞赏的口吻说:“他在这十几篇文字(指《新民说》)里,抱着满腔的血诚,怀着无限的信心,用他那枝‘笔锋常带情感’的健笔,指挥那无数的历史例证,组织成那些能使人鼓舞,使人掉泪,使人感激奋发的文章。其中如《论毅力》等篇,我在二十五年后重读,还感觉到他的魔力。何况在我十几岁最容易受感动的时期呢?”

梁启超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也十分注意子女的道德教育。他在《曾文正公嘉言抄·序》中自称,教育子女“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吾屡教家人崇俭习劳”。在家书中,他多次教育子女要守寒士家风,要“磨练人格”,要戒“奢”和“傲”,要养成吃苦的韧性、养成节俭吃苦的习惯。梁思礼回忆他的父亲:“他与孩子们之间,除父亲与子女之情外,还是知心的朋友。孩子们提出不解的问题及个人前途的选择,这一切父亲均能逐个给以详尽的解答并予以鼓励。除了以上谈及之外,他更关注对子女们人格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在这方面,他更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