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姑苏食话
14640100000072

第72章 饼饵

蓑衣饼,起于晚明的虎丘特产,乾隆《吴县志》卷二十三记道:“蓑衣饼,大而薄,层数最多,最松。又名眉公饼,云创自陈眉公也。虎丘山人皆能为之,人家亦有能为者,实饼中之上乘,他处所无也。”乾隆《元和县志》卷十六也记道:“蓑衣饼,脂油和面,一饼数层,惟虎丘制之。”蓑衣饼的皮层酥松,层次丰富,清晰不乱,与后来的苏式月饼相似,味道有甜有咸,或用椒盐,甜中带咸,很受食客欢迎。施闰章《虎丘偶题》曰:“虎丘茶试蓑衣饼,雀舫人争馄饨菱。欲待秋风问鲈鲙,五湖烟月弄渔罾。”赵沺《虎丘杂咏》曰:“红竹栏干碧幔垂,官窑茗盏泻天池。便应饱吃蓑衣饼,绝胜西山露白梨。”施於民《虎丘百咏·蓑衣饼》曰:“滴粉搓酥满案香,饼师捧出喜初尝。乍经折裂如梨雪,复自更番糁蔗霜。软异牢九难比并,脆同不托略相当。小鬟却解怜枯嚼,一碗新茶煮绿洋。”乾隆以后,就很少看到蓑衣饼的诗咏了,这与顾禄《桐桥倚棹录》的记载也相吻合,卷十二说:“今虎丘白云茶已萎,而山上蓑衣面饼亦如广陵散,绝响久矣。”《桐桥倚棹录》初刻于道光二十二年,如果此时已成“绝响”,那么它的开始消歇差不多是在乾隆初。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记下了它的做法:“蓑衣饼,干面用冷水调,不可多,揉擀薄后,卷拢再擀薄了,用猪油、白糖铺匀,再卷拢擀成薄饼,用猪油熯黄。如要盐的,用葱椒盐亦可。”夏曾传《随园食单补证》说:“蓑衣饼与酥油饼间相近,当即一物。然吴山之酥油饼,纯用麻油起酥,两面松脆,如有千层,惟近心处稍软腻,馀则触手纷落,掺以白糖,食之颇妙,亦有作椒盐者。”

苏式月饼,乃烤制酥皮类糕点中的精品,历史颇为悠久,相传始于唐而盛于宋。苏轼官江浙,特别喜欢酥甜点心,《留别廉守》诗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之咏。苏式月饼工艺有独到之处,形制或如满月,或如平鼓,金黄油润,香酥蜜甜,皮层酥松,馅心无水,久储则佳味不变。其花色品种繁多,以口味分为甜咸两种,以制法分为烤烙两种。甜者以烤为主,品种有大荤、小荤、特大、大素、小素、圈饼等,其味分玫瑰、百果、椒盐、豆沙四色四品,还有黑麻、薄荷、干菜、枣泥、金腿等。咸者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鲜肉等,其味各有千秋。徐珂《可言》卷十二说:“今苏州饼师所制,其馅曰鸡丝南腿,曰猪油洗沙,曰砂仁葱油,曰椒盐薄荷,曰五仁黑麻。”另外还有清水玫瑰、精制百果、白麻椒盐等。月饼皮酥用小麦粉,荤的用熟猪油,素的用植物油,甜的馅料有松子仁、瓜子仁、核桃仁、芝麻仁、青梅干、玫瑰花、桂花、糖渍橙丁、赤豆等,咸的馅料有火腿、猪板油、猪腿肉、虾仁、香葱等,都肥而不腻。鲜肉月饼出现较晚,起先只有火腿猪油和香葱猪油两种,《苏州小食志》说:“火腿月饼有名无实,盖猪油居十之八,火腿居十之二,实与葱油月饼大同小异,且此两种月饼因猪油太多之故,热食则腻膈,冷食则滑肠,有碍卫生,非佳品也。”鲜肉月饼取长补短,后来居上,受到食客的喜爱。另有所谓宫饼和幢饼,宫饼,饼之大者也,其制本由宫中而来,《帝京景物略》卷二记道:“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幢饼者,叠饼为幢也,取石幢之义,每幢五只、七只、九只,均为单数。苏式月饼各处都有,城中以稻香村所制为最佳,也最有影响,各邑乡镇所制也各有特色,如光绪《周庄镇志》卷一记道:“月饼,油多而松,糖亦洁白,不亚于芦墟者,惟近年夹沙馅中多用洋糖,为嫌耳。”另如光绪《黎里续志》卷一也记道:“月饼随处都有,出黎里陆氏生禄斋者,制配精而蒸煎得法,驰名远省,都下名公有从轮舶寄购者。”注引李堂《寿朋侄惠黎里月饼》诗曰:“人来禊湖曲,路遇竹林贤。匆促苞苴寄,寒温书札芟。松疑冰解冻,圆似镜开函。相对楼头月,思余老更馋。”

枣泥麻饼,可称烤制浆皮类糕点的代表作,也是苏式糕点的传统品种,相传隋唐时由京师传入苏州,经不断变化改进,成为风味独特的一方名品。它采用白砂糖、饴糖、鸡蛋、猪油、小麦粉和油制作皮面,以枣泥、松仁、胡桃仁等为馅料,双面沾铺芝麻,精心焙烤,芝麻粒粒饱满,枣泥细腻醇郁,松仁肥嫩清香,玫瑰芬芳扑鼻,具有色香兼顾、形味并重的特色。枣泥麻饼有荤素两种,都香甜可口。苏州所出,有稻香村松子枣泥麻饼、木渎枣泥麻饼、湘城麻饼、苏州梅园三色大麻饼等,其配料、工艺、规格、风味各尽其妙,品种有松子枣泥、松桃枣泥、松子枣泥豆沙、枣泥猪油、玫瑰猪油、百果猪油等。稻香村所出,色泽金黄,表面油亮,周边腰箍微裂,滋味纯正,肥甜适口,且有麻香、枣香和松仁之香,堪称色香味形俱佳。木渎所出,形制精美,香而不焦,甜而不腻,油而不溢,吃口松脆,先后以费萃泰、乾生元两家所制最为著名,凡游山入湖,途经木渎,必买几筒归去,作为土宜,馈赠亲友。金孟远《吴门新竹枝》咏道:“春来一别几回肠,遗尔琼瑶湘竹筐。今日张盘无别物,枣泥麻饼脆松糖。”自注:“苏俗,亲戚间久缺音问者,每遣娘姨(女仆,吴语谓之娘姨)送时新礼物数式,储竹篮中,名曰张盘,以吴语称探望曰张也。枣泥麻饼,为木渎特产,而脆松糖,则采芝斋之名制也。”相城所出,以老大房历史最为悠久,迄今已逾九十年,选用黑枣、松仁、赤豆、板油、桂花、白糖、白麻为原料,外形圆整,皮薄松脆,馅多味美,清香可口,如果从中间切开,五个层次分明,各具色泽。

炸食,稻香村传统名品之一,以小麦粉、白糖、鸡蛋等调制面团,模印后入锅油汆,使之成金黄色后起锅。炸食造型繁多,小巧精致,松酥香甜,深受食客青睐。

酒酿饼,夏传曾《随园食单补证》说:“酒酿饼、酒酿糕,吴人以酒娘发面成饼,熯之。”不仅可口,且兼具药性,有活血行经、散肿消结之效。旧时苏州以同万兴、野荸荠所制最有名,其次是稻香村,品质柔软,颇耐咀嚼。酒酿饼的品种,有溲糖、包馅和荤素之分,包馅又有玫瑰、豆沙、薄荷诸品。酒酿饼以热吃为佳,甜肥软韧,油润晶亮,各式不同,滋味分明。苏式糕点有春饼、夏糕、秋酥、冬糖的大约时序,酒酿饼即是春天上市的美食。

米风糕,又名米枫糕、碗枫糕,乃是以甜酒酿发酵的米粉制品,采用粳米粉、小麦粉、白糖、甜酒酿、松子仁、熟猪油等为原料。旧时苏州以周万兴、同万兴、同森泰所出最有名,有松子米风糕、红枣米风糕等,色泽白净,柔绵软糯,可堪咀嚼。

状元糕,由来已久,即火炙糕,属米粉制品,旧有创意者,印一状元像于糕上,因此得名。苏州科举兴盛,状元糕口彩极好,生意大佳。周瘦鹃《状元糕之艳史》记了一个故事:“吴门玄妙观前诸茶坊,时有负贩蹀躞往来以求售。有唤甜脆状元糕者,其人体削而声枯,其制亦平庸无佳味,故问价而易之者,儿童外绝罕。客为余言,其人二十年前,曾有得意之情史,书之可以溢一页楮。当时吴门盛行花烟,一榻横陈,低鬟体贴,芙蓉城中,别有天地。有金凤者,此中翘楚,倍受人怜。今之卖糕者,为奔走役,则独得金凤欢,虽裘马少年,殊不能一承颜色。其后烟禁厉行,花烟尽撤,金凤易帜以张艳于金阊亭畔。城中有三少年,皆豪奢相尚,争以金媚之,若赌胜。顾金凤落落,仅报以色笑,未能与卖糕者同其宠顾也。已而有贵介公子,以巨金攫金凤去,群为惘惘。而卖糕者顿失所凭依,坠欢难拾,知己谁为,又以癖烟霞,阮囊遂涩,于是业卖糕。客谓金凤曾膺花榜状元之选,其卖状元糕者,殆亦有馀念欤。前年,贵介公子为某省财政厅长,挈金凤来吴门。金凤眷念故人,轻车减从,微服以访之,与相值于茶坊,以十金予卖糕者,盖能不以式微见弃也。”

太师饼,太仓特产之一,形圆而薄,两面芝麻,油酥重,馅心软,馅心用白糖、椒盐、香葱等,吃口香甜酥肥。万历时邑人王锡爵官至建极殿大学士,告老还乡,人称王太师,相传有邻人某君,幼时与王锡爵稔熟,正经营一家号为鸿发的糕饼小肆,生意清淡,王便买了些鸿发所制的小饼,凡来客拜望,便以此为饷,结果鸿发的生意便蒸蒸日上,人们便称这小饼为太师饼。

方脆饼和竹爿糕,也为太仓特产。清末民初时,崇明人蒋云卿在璜泾小石桥东首开设蒋天茂号糕饼坊,为适应老人孩子爱好松脆干点的要求,创制方脆饼,饼形长方,两面沾白芝麻,油酥轻薄如纸,一层层折叠,故又称经折饼。其制法有独到之处,将面团擀薄后,折叠再擀,然后在木炭炉中壁贴烘烤,出炉后并不应市,而把它放在箩内,利用炉内馀热再烘烤一夜,故就特别松脆。竹爿糕以面粉、白糖、猪油、鸡蛋、糖桂花拌和,做成状如竹片的小糕,入炉烘烤,色泽金黄,鲜香松脆。

盘香饼,常熟特产之一,由来已久。民国初年,以石梅新梅林茶馆内的沈兴记馒饼店所出最负盛名,故以石梅盘香饼作号召。相传盘香饼由烧饼改制而来,用面粉糅白糖、板油等擀为长条,另取玫瑰、香葱、椒盐、百果诸馅中之一品,再盘转为饼状,饼面刷饴糖水,沾白芝麻,入饼炉中以文火烘至熟,状如盘香,色泽黄霜,出炉装盒,外香里酥,糖甜油润,趁热食之,最为可口。唯亭也有盘香饼,取意略有不同,道光《元和唯亭志》卷三说:“盘香饼,脂油和糖,一并数盘。”

云片糕,因其形狭长如带,其色洁白如玉,又称玉带糕。旧时苏州有三层玉带糕,袁枚《随园食单·点心单》记道:“以纯糯米粉作糕,分作三层,一层粉,一层脂油白糖,夹好蒸之,蒸熟切开,苏州人法也。”晚近以来,云片糕以糯米粉、白砂糖、胡桃仁为原料,因其松脆可口、香甜不腻、风味独特而受人喜爱。云片糕制作甚精,关键有炒米、蒸煮、刀切三节,炒米使之色白,蒸煮使之松脆,刀切则使之精细美观也。据说云片糕长八寸,要切八十多刀,一片片既薄又匀,不断不散。沈云《盛泽竹枝词》咏道:“薄于蝉翼云片糕,争说饼师手段高。斤运成风丝不起,祖传惟有许湾刀。”自注:“云片糕一名雪片糕,处处有之,惟切糕之刀皆制于许家湾。相传湾前之水用以锻炼,刀锋犀利而糕不起丝云。”

光绪《盛湖志补》记载了这种特别的糕刀,卷一有曰:“糕刀,专切云片所用,以许家湾水琢磨制成,锋利而不胶糕,各处来贩,故有通省糕刀之称。”晚近以来,周庄所制云片糕独擅胜场,不但是当地茶食的常品,还作为一方土宜,远销各处。

四色片糕,苏州传统糕点名品,色泽美观,两边呈本色,中间分别为红、黄、绿、白四色,有四种不同滋味。红的为玫瑰片,黄的为松花片,绿的为苔菜片,白的为杏仁片。另外还有椒盐片,中为黑色,甜中带咸,实际为五色,但仍习称四色片糕。四色片糕由云片糕演变而来,先是软片糕,后为了便于存放,改为烘片糕。四色片糕除吃口香脆、风味不同外,还有一定的食疗功效,玫瑰片能利气行血、散淤止痛,松花片能养血祛风、益气平肝,苔菜片能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杏仁片能滋养缓和、止咳停喘。话虽如此说,但这种功效是很浅微的。

五香麻糕,以白芝麻、核桃仁、炒糯米粉、白糖等为原料,用文火炖糕,静置过夜,刀切后再文火烘烤,趁热整理包裹上柜。它片形小巧,色泽浅黄,松脆可口,能增进食欲。旧时诸多店肆都做五香麻糕,以稻香村所出最能销行。

椒盐桃片,为烘糕型代表品种,旧时以太仓鼎顺祥所出最有名。它以黑芝麻、核桃仁、糯米粉为主要原料,糕面乌黑,两边呈黄白色,镶嵌核桃仁,则为淡黄色,糕片平正,厚薄均匀,香脆爽口,甜中带咸,有核桃和芝麻之味。

八珍糕,苏式糕点中的食疗名品,稻香村参照民间验方,精心制作,驰名江南。相传这一验方经名医叶桂(天士)审定,用意颇为审慎,选用怀山药、白扁豆、南芡实、砂仁、党参等,故具有健脾运胃的功效,可以肥儿,可治疳积,可供调养,通辅兼顾,为儿童的强身食品。八珍糕制作,选用晚稻粳米,焙炒碾粉,和以白糖、素油,且以八味中药为辅料,由国药店研成粉末,与主料混和。制糕用模印,再进行烘烤。

杏仁酥,属烤制油酥类糕点的代表,相传唐宋时苏州糕点中已有此品。旧时制糕时在糕面中间镶嵌一颗杏仁,故以得名。杏仁酥有大有小,有荤油有素油,无论荤素,都用小麦粉、鸡蛋及白玉扁甜杏仁等作主辅料,用文火烘烤,待糕面自然开花后出炉。它的色泽金黄,花纹自然,吃口香酥松甜,且价格便宜,可放十数天而滋味不变,故深受食客欢迎。

松子酥,也是苏式糕点的传统名种,据说已有两百多年的产销历史,常年应市,造型美观,中心露出玫瑰红馅子,饼面曲线条纹,橙黄色彩鲜艳,象征吉祥如意。色泽橙黄,面底一致,外形圆整,微孔均匀,松酥爽口,滋味纯正。

袜底酥,乃昆山陈墓传统特产,相传本为宫中小食,南宋时传入当地。旧时织袜,以硬衬为底,此饼仿佛,故以名之。小小酥饼,一层层薄如蝉翼,吃口清香松脆,因有椒盐,故甜中带咸,是人们喜爱的传统茶食。

袜底酥精选配料,做工考究,用油酥和面时,要反复糅五六次至完全均匀为止,这样烘制出来的袜底酥才一层层薄得透明,馅心制作更是精细,如椒盐的盐要在镬里煨熟,再用擀面杖擀得极细,小葱要捣成碎末,这样酥饼才不穿空、不露馅。另又有“三分料,七分烤”之说,烤制时炉火不能太旺,并要不时翻动,直到酥饼呈鲜亮光泽,散发出清香时才出炉。袜底酥本称为显饼,乾隆《陈墓镇志》卷四记道:“显饼,以面擦入荤素油,装入椒盐,熬盘炙熟,两面有芝麻,此系朱显章始置制,故名。”这应当是它的旧制,自百年前孙长隆南货店制销后,袜底酥的名气越来越响。

到口酥,也是昆山陈墓特产,乾隆《陈墓镇志》卷四记道:“到口酥,以面入荤素油、胡桃肉炙熟。”今已不得其详了。

芙蓉酥,不止一种。一是以糯米为原料,《苏州小食志》记道:“先以糯米淘净,浸透烧空,复以洁净白糖和熬熟荤油融化锅中,稍冷,于其欲凝未凝时,将烧米拌入起锅,印以模型,冷而倾出即成,入口松脆非常,亦隽品也。”另一是糯米粉为原料,浒墅关下塘北街味香村创制于一九三·年代,为时令性糕点,每年九月至来年三月上市。制法是取上好糯粉,和入白糖制成条糕,入荤油锅汆,加糖浆制成酥块,上面缀以棉白糖、玫瑰花、木樨花、猪油块等,色泽白中略显金黄,其味香甜沁人,且吃口松脆。这种芙蓉酥既为浒墅关所出,附近的望亭、东桥、通安等处也都来味香村进货。

小方酥,吴江传统糕点之一,已有近三百年产销历史。相传最早为芦墟开罗斋所制,传入京城,人们不详其名,见其形如官印,便称为“一颗印”,由是闻名遐迩。小方酥以糯米粉、麦芽粉为原料,辅以芝麻、白糖、糖桂花等,肥而不腻,松香脆甜,入口而化,馀意无穷,最为老人孩子喜爱。

东坡酥,也为吴江传统糕点,以莘塔所产最著名。其名由来,当与“苏”字有关,取与“酥”谐音也。东坡酥属米粉制品,辅以棉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芝麻等,作方形,小而薄,但分三色,每块糕上模压文字和花卉图案,如“进京贡品”、“福禄寿鼎”等。东坡酥的特点是糕小色美,味香而甘,入口酥化,齿颊留芳。

糖枣,昆山陆家浜特产,如红枣般大小,用糯米粉拌饴糖入油锅炸汆,再用白糖渍桂花拌制而成,也称为油梗,又称为金果,类乎枇杷梗,但又不同,相传是光绪间里中陈万兴茶食店创制。旧时每逢农历八月十八日龙王生日那天,陆家浜都要举行庙会,四邻八乡的男女老少都要到龙王庙进香,热闹非凡,所在成市,糖枣就是在那些糖果点心摊上出现的小食,因其甜而不腻、松而不粘、香脆而有回味,男女老少皆喜食之,轻轻咀嚼,满嘴桂花香味。以后不断改进工艺,口感逾佳,传播江浙沪,享有盛名,长销不衰。

麻雀蛋,太仓双凤特产,以其状呈椭圆形且色白,形如雀蛋,因而得名。麻雀蛋始创于晚清,距今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以精白面粉和白砂糖为原料,加工炒焙而成,外敷桂花,故有香甜松脆、落地而碎的特点。相传麻雀蛋曾进呈宫中,为慈禧太后赏识。

枇杷梗,因形似枇杷之梗而得名,乃冬春时的极佳茶点。它用糯米粉、白砂糖、棉白糖、饴糖等为原料,调制成形后油炸,再上浆、拌糖,以形制一致,中不透油者为上。它的特点是金黄色泽,外敷白糖,内孔多汁,入口香脆,遇水松酥,为老幼皆宜的吃食。

肉饺,也称文饺、眉毛饺,夏传曾《随园食单补证》说:“文饺,苏州式也,以油酥和面,包肉为饺,熯熟之,杭俗则曰蛾眉饺。”其包馅卷边,长条形状,两端略狭,形似眉毛,乃茶食中的常见之品。肉饺是在苏式月饼基础上的创制,反映出苏式糕点酥皮点心制作的高超技艺。《苏州小食志》说:“茶食甜者居多,咸者绝少,只有肉饺及火腿月饼、葱油月饼而已,但月饼须七八月上市,肉饺则常年有之,以稻香村为最佳。其制法,先择上品猪肉,去净筋膜,刀剁如泥,加入顶好酱油,更用干面和以荤油作外衣,入炉烘之。如能趁热即食,则酥松鲜美,到口即融,别饶风味也;设冷后复烘,则其汁走入皮中,便无味矣。”以稻香村所出最有名,野荸荠亦为翘楚,香酥味嫩,鲜美可口。唯亭所出者称为金饺,道光《元和唯亭志》卷三记道:“金饺,金姓做者,故名,不减于郡中野荸荠”。

酥糖,苏州传统名品,为熟粉制品包屑折叠类的代表。它以用油的不同,分荤素两种,品种有玫瑰白麻酥糖、椒盐黑麻酥糖、玫瑰猪油酥糖、椒盐猪油酥糖等,夏天还有饴糖坯的夏酥糖。旧时以稻香村所制最负盛名,皮薄屑重,罗纹密细,凤眼心形,四小块为一小包。凡旅苏游人都要买些带回家去,馈赠亲友。

米花糖,苏州传统糕点,色泽洁白,质地疏松,香甜松脆,不油腻,不沾牙,入口而化,且价格低廉,尤得老人孩子喜欢。其品种有沙炒、爆米花、油汆等,从色香味各方面来看,以油汆者为佳。太仓鼎顺祥所出米花糖,用料讲究,米用常熟“统扁”糯米,油用太仓璜泾“大花脸”猪油,再加上广东白糖、苏州桂花,故远近闻名。

巧果,乃节令食品,旧时七夕风俗,家家吃巧果、巧酥。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卷七说:“吴中旧俗,七夕市上卖巧果,以面和糖,绾作苎结形,或剪作飞禽之式,油煮令脆,总名巧果。”可见市肆制买巧果由来已久。巧果用小麦粉、棉白糖、饴糖、芝麻仁、嫩豆腐等调制面团,然后压成极薄状,横向整齐折叠,纵向开切成形,入油锅炸汆。其特点是金黄色彩,黑麻镶嵌,薄松香脆,甜中带咸。每年农历四月初十后上市,七月初十后渐渐从市肆间失去踪影。

饭粢糕,各处都有,以常熟梅李陈日升茶食店所制最为佳妙。相传起盛于道光年间,配料十分讲究,在磨细的米粉中掺入赤砂糖,拌入松仁、青丁、橘皮、桂花等佐料,有搓拌、上黄、划糕、蒸糕、倒正、开糕、烘糕等工序。因其价廉物美,受到食客青睐。制作粢饭糕时,坯料发醇要足,炉火要旺,但又不能烧焦。这样烘制出来的干糕,甜香松脆,色泽焦黄,仿佛饭粢,故以得名。

拖炉饼,以杨舍所出最有名,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拖炉饼烘烤需用两只炉子,下为底炉,上为顶炉,两炉同时加热,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颇有顶炉拖底炉之意,故称拖炉饼。它以上白面粉为原料,辅以白砂糖、净板油、荠菜、芝麻、桂花等,吃口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千层饼,饼馒店或小食摊有卖,先将捏好的面团擀成阔带状,再将用盐拌好的胡葱平摊其上,卷好后捏拢入镬油汆,至微焦黄褐色时捞起。千层饼以热吃为佳,皮脆而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