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姑苏食话
14640100000002

第2章 天堂

物产

苏州乃物华天宝、民珍国瑞所在,物产之丰饶,无与伦比。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记道:“吴中地沃而物夥,其原隰之所育,江湖之所出,不可得而殚名也。其稼,则刈麦种禾,一岁再熟。稻有早晚,其名品甚繁,农民随其力之所及,择其土之所宜,以次种焉。惟号箭子者为最,岁供京师。其果,则黄柑香硕,郡以充贡。橘分丹绿,梨重丝蔕,函列罗生,何珍不有?其草,则药品之所录,《离骚》之所咏,布护于皋泽之间。海苔可食,山蕨可掇,幽兰国香,近出山谷,人多玩焉。其竹,则大如筼筜,小如箭桂,含露而班,冒霜而紫,修篁丛笋,森萃萧瑟,高可拂云,清能来风。其木,则栝柏松梓,棕柟杉桂,冬岩常青,乔林相望,椒梂栀实,蕃衍足用。其花,则木兰辛夷,著名惟旧,牡丹多品,游人是观,繁丽贵重,盛亚京洛。朱华凌雪,白莲敷沼,文通乐天,昔尝称咏。重台之菡萏,伤荷之珍藕,见于传记。其羽族,则水有宾鸿,陆有巢翠,鹍鸡鹄鹭、鵁鶄鸥鷘之类,巨细参差,无不咸备。华亭仙禽,其相如经,或鸣皋原,或扰樊笼。其鳞介,则鲦鲿鰋鲤、鱨鲨、乘鲎鼋鼍、蟹鳌螺蛤之类,怪诡舛错,随时而有。秋风起则鲈鱼肥,练木华而石首至,岂胜言哉!海濒之民,以网罟蒲蠃之利而自业者,比于农圃焉。又若太湖之怪石,包山之珍茗,千里之紫莼,织席最良,给用四方,皆其所产也。”

历史上,苏州许多物产都向朝廷进贡。朝贡制度的滥觞,可追溯上古,华夏族的夏、商、周,就要求周围“蛮夷戎狄”朝贡。东方的夷人很早就向夏朝贡;西北方的戎狄曾攻周,武王伐纣,放逐戎夷于泾水、洛水以北,要他们按时入贡,称为“荒服”;南方的蛮在唐、虞时代称为“要服”,也就是华夏族向他们要质子。据说,夏的租税制度就是赋贡,《周礼·天官·大宰》“赋贡以驭其用”,陆德明释文引晋干宝语曰:“赋,上之所求于下;贡,下之所纳于上。”这种各地臣属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贡,乃是赋税的原始形式,自秦汉至明代并未废除,清代虽陆续取消各地进贡,但臣属仍时有报效。

苏州的土贡,除丝缎绫罗诸物外,还有稻米、果品、水产等,都是可得口福之乐的吃食。唐代的贡品,据《吴郡志》卷一引《唐书》,有“大小香粳、柑、橘、藕、鲻皮、魬腊、鸭胞、肚鱼、鱼子、五石脂、蛇粟”;又引《大唐国要图》,有“柑子、橘子、菱角”。宋代的贡品,据《吴郡志》卷一引《九域图》,有“柑、橘、咸酸果子、海味、鮆鱼肚、糟姜”。据正德《姑苏志》卷十五记明前期土贡,纳光禄寺的,有“厨料肥猪、肥鹅、肥鸡、鹚、雁、獐、核桃、菉笋、莳萝、茴香、薄荷、木耳、尖头松子、莲肉、红枣、牙茶、栗子、菱米、榛子、黄腊、灯草、茶叶、蜂蜜、土碱、蘑菰,嘉定县加办山药”;纳太医院的,有“药味白匾豆、海金砂、白牵牛、黑牵牛、紫苏、青皮、陈皮、荆芥、紫苏子、小茴香、蝉蜕、粟壳、香附子、山茨菰、枇杷叶、乌梅”。其实不止这些,如鲥鱼,虽由江宁府进办,捕捞则在苏州沿江各县。既为土贡,具有品种的珍贵性、产地的单一性、享受的至尊性和价值的多重性。

土贡之外,苏州物产还有很多。如水稻、小麦、油菜都有优良的品种,尤其是水稻,质地上乘,种类繁多,有香粳米、鸭血糯等名品。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各类淡水鱼和虾蟹之属,以太湖银鱼、吴江鲈鱼、常熟鲥鱼、阳澄湖大闸蟹最负盛名,苏州人称鲥鱼、刀鱼、河豚为“长江三鲜”,称白鱼、银鱼、白虾为“太湖三宝”。苏州近海,海物充牣,葑门外有全国闻名的海鲜市场,马元勋《葑门即事》诗曰:“金色黄鱼雪色鲥,贩鲜船到五更时。腥风吹出桥边市,绿贯红腮柳一枝。”《吕氏春秋》谈到天下“菜之美者”,“具区之菁”就是其中之一。苏州蔬菜自古有名,有旱生、水生之分,品种极多,应候迭出,四季不断,赵筠《吴门竹枝词》便咏道:“山中鲜果海中鳞,落索瓜茄次第陈。佳品尽为吴地有,一年四季卖时新。”水生蔬菜主要有莲藕、菱芰、芡实、荸荠、茭白、慈姑、水芹、莼菜八样,苏州人俗呼“水八仙”。“水八仙”乃水乡寻常之物,鲜嫩水灵,本色清淡,滋味淳真,以城东和城西南低洼地区所产最多。此外,碧螺春茶、洞庭红橘、白沙枇杷、乌紫杨梅等,也各各品传乡味,美不胜收。

论饮食,首推食材,苏州物产的丰饶,为饮食活动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