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电零售企业来说,现在早已经过了“跑马圈地”的时候。2008年之前,是家电零售企业混战的时候,那个时候市场上诸侯割据,北京市场上有国美、大中等综合家电零售企业,还有迪信通通讯、中邮通讯等细分产品零售连锁商;在上海市场上有永乐;在南京市场有苏宁、五星电器;陕西、山东这样的细分市场上有蜂星通讯、三联商社等区域零售商。而除了这些稍有名气的家电零售业和细分产品零售商之外,各地大小不一的此类商家亦多如牛毛。另外,还有百思买电器这样的外资家电零售商也在中国市场开始稳步发展。
到2008年的时候,国美和苏宁凭借资本市场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规模经营优势,开始向全国范围内强势进军。国美采取兼并收购的方式快速扩张,而苏宁则采取依靠自我发展的模式扩张,这一年,家电市场基本被国美和苏宁瓜分。这个时候,摆在黄光裕和张近东面前的是如何由粗放式发展向精细化发展方式转变。
当企业规模达到顶点之后,开新店为整体业绩带来的边际效益越来越低,挖掘单个门店的经营业绩是提高企业整体业绩的唯一途径。
方巍在更细化的指标方面解读国美一年来取得的成就:“国美贯彻网络优化战略转型直接导致单店经营质量提升。2010年上半年可比门店的同店销售额较2009年同期增长24.8%。其中第二季度较2009年同期增长了26.8%,而平均每平方米销售额连续6个季度实现环比增长,集团的运营在管理层的带领下已成功步入上升轨道。”通过这个指标,国美管理层想说明什么问题呢?其实他们是想向投资者展示国美管理层的管理能力,显示专业的管理团队在危难时候力挽狂澜,通过提升单店业绩弥补了整体收入增长放缓的缺陷。
读者看到这里,下面就可以大致理解国美对于数据解读的内涵了。国美管理层玩了一个“偷换概念”的小骗局,强调单店业绩本身并没有错,而且是“行正道”,是所有家电零售企业必须做的事。但是,单店业绩增长只是内延性增长,而家电零售企业还必须要保持外延式增长,如果不强调外延式增长,当规模优势和好的门店资源被竞争对手占据之后,即便国美管理能力再强,内延性增长有再大的涨幅,也都将使国美沦落为二流家电企业。
“国美营运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120个基点,为12%。营运成本中最大的组成部分租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较2009年同期大幅下降了90个基点,达到3.9%,显示集团门店经营质量显著提高。除受益于单店销售增长明显之外,国美针对现有门店和新门店租金合同审查和批准较以往更趋严格。
“自2009年下半年起,国美开始对供应商合同模式进行调整,将合同外收入并入合同内。新合同方式增加销售毛利占比,降低其他收入占比。销售毛利率增长空间变大,集团不再完全依赖于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运营成本和销售毛利率两项指标都是想表明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但是,门店租金的下降到底是受什么因素影响,还不得而知,是管理层谈判能力决定的,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销售毛利率的提升,也没有说明白,到底,国美怎样使销售毛利提升了?取消进场费,将供应商需要支付的各种促销费、节日费等都包含在合同文本上,由合同外转入合同内等,这些措施虽然改善了供应商与国美的关系,但如何影响毛利率,国美没有解释清楚。
不过,外资投行对于国美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陈晓在业绩会上的慷慨陈词打动了这些对中国家电零售业没有感性认识的老外。苏格兰皇家银行(RBS)的分析师非常兴奋,给出一份极为乐观的报告:中报结果反映国美销售增长强劲,利润率和经营效率得到改善,对国美2010至2012年的收益预期有信心,维持买入评级,并给出12个月目标价3.60港元的估值。其他包括美国银行、德意志银行、中金香港等投行都给予国美的业绩报告较为乐观的评价。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例如,RBS也担心大股东和现有高级管理人员之间的争夺会给股价带来负面影响。不过,这些老外被陈晓漂亮的语言所吸引,他们认为这些问题现有国美管理层是可以解决的。
外资投行中间也有一些明眼人,美国花旗银行(CITI)分析师就较为谨慎,他给出一份相对保守的报告:国美净利润扣除21.5%来自可转债赎回收益收入后,核心净利润为8.52亿港元,较2009年中期同比增长53%。
但是,黄光裕家族并不认同国美和投行对国美2010年中期业绩的解释版本。黄光裕家族代表认为,国美2010年中期业绩报告与2009年同期对比不能真实反映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经营水平,而应该与2008年进行对比,并与苏宁进行横向比较。按照黄光裕提供的财报解释版本,国美2010年较2008年未有显著增长,一些指标甚至出现下滑,与苏宁电器的差距也在拉大。
对于黄光裕方面的指责,陈晓相当难受:“现在不知道这是黄先生本人的想法还是外面人的想法,指责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没有做好,这是管理团队整体都不能接受的。因为每个经历过的人都深知那个时间我们多艰苦,多困难,我们花了怎样的代价才换来今天的局面。他现在很简单一句话说不认可,显然是对所有管理层努力的不认同,这点我们管理团队包括我本人都很难接受。最困难的时候,我个人也为企业承担了那么大的风险,现在还用这些东西指责我们,我们是有预谋的风险,这个风险肯定是黄先生这个事件造成的。经过这段以后,(黄光裕)回过头来说不认同管理层所做的努力,假如这一点不能改变,继续对他信任可能更有问题了。
“苏宁利用国美2008年事件包括最近的事件,客观上对他们有利一点。对于如何把握这个事件,他们做了很多。但是,国美的新五年发展计划做了很详细的行业剖析和未来市场的预期,我们认为到今天为止,整体上国美的能力还是优于苏宁的。在国美体系之中,它的权益是这样,有上市部分还有非上市部分。用上市公司衡量,确实苏宁比国美大。而我们管理团队管理的是整个国美的业务,也就是它还有大中、非上市部分。大中这块(业绩)很快会反映到上市公司报表里。国美管理团队管理的业务规模比苏宁大,市场份额也比苏宁大。(不能)单纯用上市公司业务看,这是一个角度和标准的问题。对国美的管理团队来讲,现在是管理整体的国美业务,从这个角度去看,今天(国美)还是比苏宁要更大一些,当然(两者之间)距离缩短了。我们认为国美未来会更健康,因为我们在打造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的话,我相信任何竞争对手都很难超越和战胜国美。”
按照黄光裕一方的数据,在销售收入、净利润、综合毛利率和管理总费用率等方面,2008年上半年,国美实现销售收入248.73亿元,净利润11.87亿元,综合毛利率9.55%,总费用率11.22%;2010年上半年则4项数据分别为销售收入248.73亿元,净利润9.62亿元,综合毛利率17.04%,总费用率12.01%。
按照黄光裕家族的方法比较,国美2010年上半年业绩与2008年同期相比,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了下滑。国美2010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较2008上半年有所提升,但销售收入与2008年持平,净利润下降11.9%,总费用率增加0.19%。黄光裕家族指责陈晓,他的经营管理能力远非自我吹嘘的那样强大。
黄光裕委托给上市公司管理的非上市门店业绩也整体下滑。2008上半年,国美非上市部分销售收入为91.12亿元,占上市部分收入的36%,大中销售收入为29.91亿元,占上市公司的12%;2010年上半年,国美非上市门店销售收入为96.17亿元,占上市公司的38%,大中销售收入为29.20亿元,占上市公司8.3%。
如果与2008年进行纵向对比不能说明问题,还可以与苏宁进行横向比较。苏宁在黄光裕未入狱的时候紧随国美其后,但到2010年,苏宁无论是门店数量还是经营业绩都超过了国美,只是与国美整体规模和业绩相比还有一点小差距。但是如果苏宁2010年初对外披露的发展战略能够实现,苏宁很有可能以较大优势超过国美。
剔除国美非上市部门和大中的业绩,苏宁已超过国美上市公司部分。2010年上半年,苏宁实现销售收入360.54亿元,国美为248.73亿元,领先44.9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苏宁为19.73亿元,国美为9.62亿元,领先102%;综合毛利率,苏宁未公布,但据其2009年报披露,2009年其综合毛利率为17.73%,国美为17.04%;总费用率,苏宁为10.56%,国美为12.01%。
如不剔除国美非上市部门和大中的业绩,苏宁销售规模也已逼近国美。从销售数据看,2008年上半年苏宁仅占国美整体(含非上市国美、大中)的70.09%,而2010年上半年其已经达到国美整体销售的96.37%,国美市场份额急剧下降。
最让黄光裕反感的是国美管理层在2009年关闭门店189家,使公司门店数量大幅度落后于苏宁。对此,陈晓在8月20日接受我们专访时曾表示,当时关店是必须的。“那时根本无法运转,每天钱都越来越少。黄光裕出事后,银行收紧贷款,有些还要求提前还贷,甚至冻结账户,供应商则要求现结,当天营业款回来马上要交给供应商,但原来就欠他们的钱,所以不可能马上给等额的货给我,这种情况下要保持公司能开门运转,还要进货,否则明天卖什么?那么多店开在那里,怎么办?”陈晓称,自救阶段,只有把业绩最差的那部分先关掉。
虽然陈晓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国美管理层计划会增加现有的门店数量对抗苏宁。未来5年,国美门店将从现在740家增长到1400家,但在黄光裕看来,市场先机已经失去了。详细剖解国美五年计划,这是一张陈晓画好的大饼,给机构投资者和公众看的,看起来非常漂亮,未来前景如何则难以预测。
国美五年发展计划中表明国美5年内将开店的重点立足于一线城市,在此基础上辐射二线城市。业绩发布会上,国美电器总裁王俊洲解释:“基于过去5年经验,在继续保持一级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提高国美在二级市场的市场份额,一、二级重点城市核心商圈将开超级旗舰店。”
据CITI研究报告,国美计划将二级市场的销售收入比重由2009年年底的36%提升至2014年的55%。2010年下半年,国美计划新开100120家新店,其中到6月底,已签署了60个新商店租赁协议。
“除了开设新店,国美将改造400家现有门店,将原有按品牌摆放产品改为按产品功能系列细分陈列。国美开始通过产品差异化管理提高销售毛利率,推出了自有品牌代工生产(OEM)、原始设计商(ODM)产品等高毛利产品,引进200多个新品牌,增加近2万余种新的单品。”
在业绩发布会上,王俊洲信心十足地说:“新的五年发展计划明确树立了对门店网络继续扩张的目标,并针对提高经营效益、提升顾客的消费体验、改善供应商关系、开展新业务增长点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如果国美五年发展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预计将带来490亿690亿元新增销售,而新业务的收入很可能超过200亿元。贝恩对国美未来五年的蓝图较为乐观。
业绩发布会上,陈晓公布了五年发展计划详细的资本支出数字:5年间,国美开700家新店约需14亿元、11家大型物流基地约需30亿元、400家门店改造费约需4亿元,一、二级市场大型旗舰店约需26.5亿元、ERP系统升级约需5亿元,总计超过80亿元。
但是国美雄心勃勃的五年发展计划将面临资金短缺的考验。未来几年,国美还有33.14亿资金需要在若干年内偿还,可转债赎回额需要40亿元,三者相加,总资本支出接近150亿元,国美目前的财力能够承担吗?
据国美中报,截至2010年6月30日,国美的总借贷为人民币35.32亿元(即计息银行贷款及可换股债券),在总借款中,其中6.17%将于2010年偿还,93.83%将于2010年以后偿还。
而截至6月30日,国美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59亿元。投资者猜测国美董事会有可能通过增发融资。但如增发势必会再度引发与大股东之间的争斗,加深投资者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