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做最好的家长:怎么教孩子愿意听,教什么孩子才优秀
14624300000021

第21章 高情商家长要培养孩子拥有六项生存能力(2)

家长应把提高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当成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长可以每天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提醒孩子在这期间进行自我反省,回想每天的得失。如果这时孩子提出请求,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分析如何才能避免失误,从而使孩子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有很好的把握。

为了培养孩子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家长应鼓励孩子写日记,即让孩子把每天的反省心得写下来。这样,一个星期过去后,一个月过去后,一年过去后……闲暇的时候,偶尔看看过去的日记,孩子会从中清楚地看出自己生命成长的曲线图。当他的生命曲线上升的时候,他会为自己骄傲;有的时候生命曲线往下走,他会脸红,甚至懊悔。看清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曲线图,孩子就会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努力,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

反思:你的孩子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沟通能力

——让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某天吃晚饭的时候,小妮说下个星期就要竞选班长了。小妮连续两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班上有些同学鼓励她竞选班长,她自己也很想去。

“这是好事,小妮,爸爸支持你!”雷鸣说。

“可我觉得有些抹不开面子,现在的班干部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怕跟他们竞争会伤了我们之间的友谊。”小妮有些犹豫不决。

“小妮,别去竞选什么班长了!”妈妈倪琴不赞成,她说,“就算当上班长了,也没什么好处!它又不为将来升高中加分,你自己还要浪费很多时间去做班务,影响学习。”

“小妮,有机会还是争取当班长,这对你提高自己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会有好处。”雷鸣不同意倪琴的观点,他又说:“至于抹不开情面的问题,这个不要想得太多,竞选班长和同学之间的友谊是两回事,不要搅在一块儿。你要相信你的同学能够理解。”

“好的,谢谢爸爸的支持!”放下饭碗,小妮高兴地说:“那我开始准备自己的‘施政纲领’去了!”

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雷鸣不愧是高情商的爸爸。

虽然孩子还小,但他们已经是“社会人”了。孩子不可能只和家长生活在一起,他们还要和学校、补习班、小区里的人相处,将来也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要和同事、领导等人打交道。家长必须未雨绸缪,为孩子的长远作准备。

孩子进入社会后,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会处理人际关系既是一种素质,也可以说是一种能力。尤其对那些在职场打拼的人来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是其工作的一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给人带来工作效率,也能给人带来愉快的心情。

根据社会学家的总结,现代人的成功由三个因素构成。

“常识”是指社会常识,它决定“做人”的水平,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现代人不会“做人”,不能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那他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知识”是指“做事”的能力。知识既可以从学校学到,也可以在实际工作中积累。

“胆识”是指逆向思维,即对工作的创新能力。如果一个人老是按部就班、得过且过,那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现代职场上有“三分做事,七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不可能完全靠“人际关系”来实现,他必须在具备一定天赋的基础上刻苦而又努力地工作。但是,一个人能力再强、工作再努力,如果不善于处理自己与各方面的关系,不会“做人”,那他就很难在事业上有所作为。

受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影响,一些家长把搞好人际关系简单地看成投机,认为只有心术不正而又没有真本事的人才会这么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不能否认,现在有不少人将“拉关系”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但这与搞好人际关系本身没什么关系。

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答案是“识别对方感情的能力”。自己获得成功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当朋友成功后向其表示自己的祝贺更重要,这是一种情感共鸣的能力。如果朋友难过,自己会为之悲伤;朋友遇到难事,自己能够主动伸手帮助。这种情感共鸣能力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如果从小就注意让孩子培养识别他人感情的能力,学会与人交往,那孩子长大后就会有很高的情商。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日常交往中逐步建立起来的。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就必须提高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沟通能力强的人善于与他人合作,并能够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孩子的沟通能力不强,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外人交流的机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交往范围不能再被局限在父母和家人之中,封闭的环境对孩子提高沟通能力非常不利。孩子需要有小伙伴,需要与同龄或略大的孩子玩耍,以提高沟通能力。

孩子与伙伴在一起玩耍,就能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能培养出新技巧、新兴趣以及责任心等。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够在交流中学会保护自己、尊重别人。如果总是处在封闭的生活环境里,时间愈长孩子会愈孤独、愈不合群,其良好性格的形成与智力的发展都会受到严重阻碍。

一些家长之所以将孩子“关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是希望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然而,学习成绩好的人并不一定就会有出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确实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由于恃才傲物,不会或者不屑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他们最终事业蹉跎,空叹怀才不遇。相反,有些人看上去才智平平,除去做人“八面玲珑”、会“搞关系”外,似乎没有别的特长,但是,他们在事业上往往如鱼得水、飞黄腾达。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能借用周围的人的力量,让一加一大于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就有可能一加一小于二,事倍功半,甚至颗粒无收。

要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培养其交流沟通的能力。孩子在咿呀学语时,家长就要开始配合。用孩子的说话方式配合孩子,与其交流虽然有些麻烦,但这种亲子交流对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非常有益。这种亲子之间的交流,能使得家长和孩子相互体会对方的心思,并积极作出评价,从而享受互动的乐趣。

要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就要鼓励孩子广交朋友,多参加社会活动。家长必须为孩子创造交朋友的机会。孩子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一样,如果接触频繁,自然就能发展密切的关系,孩子自然就能在对方心中占有一席之地。反之,如果彼此都保持距离,交往就只能停留在礼节性阶段。不培养孩子与别人相处的能力,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变成“即使内心寂寞也不懂如何与他人接近”的人。

像雷鸣这样,鼓励小妮去竞选班长,就是一种提高小妮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小妮当上班长,不仅能满足她在这方面志向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提高她的沟通能力。作为班长,小妮不仅要与同学沟通,还要代表本班与班外的人和组织打交道,这能够使小妮提高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班长与他人的交流机会比一般的同学要多,久而久之,沟通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沟通能力提高了,领导力自然也能够提升。班里开展活动,班长要与各方面协商,协调好活动的时间、场地、经费等;在这种来回往返的协商过程中,其沟通能力能够大大提高。并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总会有各种意外情况出现,班长必须有良好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提高。这样,孩子的领导力自然而然就会登上一个台阶。

反思:你是否鼓励孩子与周围的小朋友交往?

判断能力

——让孩子学会随机应变

吃晚饭时,小彬突然感叹:“我们班主任真让人崩溃!”

“是什么事让你崩溃?”爸爸汤原问。

“今天,班主任要求我们全班都背《弟子规》。小明没背出来,老师就罚他放学后留在教室抄一百遍《弟子规》。”

“这有什么!”妈妈殷倩赞成老师的做法,“只有这样,小明才会长记性,背得牢!”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背这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小彬显然不同意殷倩的说法。

“你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懂什么!老师怎么要求你就怎么做吧!”殷倩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