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牛半招寻道
1442000000009

第9章

牛幺娃回家看见他师傅说的那个石磨盘放在田坎上,足足有四百多斤重,他和他爹俩人没抬起它。牛幺娃围着磨盘转圈,寻思着师傅这样做肯定另有他意。

哦,我明白,牛幺娃自言自语道,师傅是告诉我如果哪天能够轻轻松松地把它搬上搬下,就说明我的功力够了。

一九二七年的冬季,牛幺娃坚持练了近六年的武功,踏踏实实的一个壮小伙。他父母急着给他找媳妇,牛幺娃怎么也不同意。继续当他的搬运工,他可以抱三袋盐,有一次工友门打赌他还抱四袋上船,其他的人都是用肩扛,只有他一直用手抱,并且不显累,工友们佩服他,都叫他“牛大汉”。牛幺娃不在乎这些,白天挣工钱,晚上就在自家屋后练功,只需十天他就打烂五斤火纸,指节、拳头、掌根都起了厚厚的茧疤,师傅嘱咐他一定要练好的“根基”。桩功,现在他能纹丝不动地站一个时辰。

他的飞石功更是大有长进,能飞掷一斤多重的鹅卵石打断碗口粗的小树,也能打中在树枝间的麻雀。下一步就是练他师傅说的飞石打兔子。宁厂镇两岸全是陡峭的山坡,野兔很少,必须要到令牌石山下的田坡才有。明天正是他歇工,打算早早地赶过去。

山中的野兔十分机警,四周有一点点声响,它们三蹦两跳出去几丈远。牛幺娃试了四、五次都没法出手,飞两次石头也没打中。跟着兔子满山跑个遍,直到下午未能打倒一只,只好悻悻回家,心中尽是沮丧。

他想起那个石磨盘,使尽全身力气仅能抱离地面,知道自己的功夫还远远不够。他近乎“发疯”似地练功,白天当搬运工跑得更快,搬得更多,晚上回来劈木棒,拍打树,朝岩石飞掷石头,伴着“砰、砰”声,碎石堆成一座“小山”。

因盐水的浓度受季节影响,盐厂只下半年开工熬盐,每年的上半年歇工。牛幺娃一直这样练功到一九二八年的春季。

今年清明节刚过,镇上来了一个摆擂台的人。他说哪个打赢他,奖励三十个大洋,他脱下功夫衫,把三十个袁大头大洋排成扇形,摆放在上面,太阳底下特别刺眼。正值歇工期,每天有上百的大人小孩来看热闹。三天过去了,没人出来打擂,他摆出五十个大洋。

牛幺娃仔仔细细打量过这人。他说他是山东人,本姓杨,自幼习武至今三十多年,走遍大江南北。身高约有一米八左右,比我们这里的人高一大截,满身肌肉疙瘩,真正的“虎背熊腰”。没人应战时,他就自己耍拳,拳头过处,一股冷风掠面而过,牛幺娃知道这个人有功夫。但是他记得师傅的交待,没必要出这些风头。还是老老实实练自己的武功。

大宁县保安团的林团长来比武打擂!

林团长是四川南充人,自幼习得一身好武艺,当过兵,受伤后安排到大宁县保安团上任,一百多斤重的石锁他每天要举几十下。听说宁厂镇来人摆擂台,他想来看看这人的武功到底咋样,竟敢如此大胆摆场子。

牛幺娃认为这是学艺的好时机,他挤到人群的最内圈,想看个一清二楚。

他们都脱去上衣,光着上身,外地人穿的白色的功夫裤,林团长穿的黑色功夫裤,看上去比外地人矮小。他们约定好比武规矩:点到为止,直到一方主动认输。双方行过抱拳礼,便走入场地中,央。

林团长一招黑虎掏心,直插杨师傅的心窝,童子拜观音挡开,反手双掌打在林团长的胸口,林团长没站住,连连后退两步。

嗯,这人有些功力。林团长稳住身子,缓口气。

乌龙摆尾攻下盘!金豹擂石挡住!饿虎扑食!双龙出洞!林团长露出破绽,杨师傅追上去,和尚拜塔!林团长被撞得摔个四脚朝天,倒在人群边。

哦。人们一阵惊叹。

林团长站起来,略显紧张。

泰山压顶再打!杨师傅微微转身,顺手牵羊!抓住林团长的手臂,脚踹他的膝盖,一捋一踢!林团长直直地扑倒在地。

三个回合下来,林团长知道自己不是这人的对手,起身主动求和认输。

多谢师傅承让!杨师傅谦逊地说道,两人握手言好。

见林团长没打赢,人们不禁倍感失望,人群中到处是一片遗憾的叹息声。牛幺娃第一次亲眼目睹这样真真切切的比武,谁输谁赢没在意,他还深深地沉浸在两位师傅的你来我往的那一招一式中。山东人杨师傅的武功确实高强,刚才三个回合的招式中,他出招快捷,应对自如。牛幺娃顿生敬佩之情。

牛幺娃看完林团长他们的比武,回来特别兴奋,就像“打了鸡血”,手脚痒痒地。对着火纸一阵猛打,又连续飞了两百多个石头,觉得还不过瘾,他去抱那个石磨盘。

走到它跟前,牛幺娃先深呼吸几口,抖抖手膀,马步站稳,双手紧紧扣住磨盘的边沿,大吼一声,把石磨盘抱起来了!他抱着磨盘在院坝里慢慢地走一圈,又放回原地。

虽说有点吃力,总算搬得起了。呵!呵!牛幺娃挥舞着双臂,高兴得又蹦又跳,顺手抓起一个大石头飞出去,“啪”!打断泡桐树的树枝。

明天再去打兔子。这次一定要打死两个!上次失败没打着,牛幺娃一直不甘心,决心找它们“报仇雪耻”。

牛幺娃改变策略,躲在一棵大树背后“守株待兔”。约半个时辰,一只灰色的野兔蹦过来,他屏住呼吸,看好的动静,握紧石头,用尽全力飞出去,只打中它的后腿,受伤的兔子还是逃脱了。他平静下来,再次调整呼吸,趴在田坎上,耐心地等候着。

草丛中又一只兔子钻出来,鬼头鬼脑地,竖起双耳打听四周的响动,确认没危险,才一步一蹦地跑出来觅食。牛幺娃估算着兔子跑动的快慢和方向,瞅准时机,“嗖”!“嗖”!连飞两块石头,打中它的脑袋!牛幺娃大步跑出来,倒提着打死的兔子,高兴万分。回想起师傅飞石打当兵的和卖打药的贼的事,如果飞石能打中兔子,就能打中跑动的人。牛幺娃终于明白师傅教他这样练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