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牛半招寻道
1442000000012

第12章

牛幺娃按主持的吩咐,老老实实地帮他们砍柴。这天他正要上山,玄智大师叫牛幺娃跟着他走。他们来到乌龟山上,大师询问他的老家和姓名后亲热地说:

“你就是宁厂镇的‘牛半招’”。

牛幺娃吓着了,心想他啷个知道他的这个名字。见牛幺娃不解的样子,大师微笑着说:“我一看见你就知道你练过功的,问了你的来路,那肯定就是你。你不知道,这些事情江湖上传得蛮快的。”

“那都是他们瞎编的,我没得那么凶。”牛幺娃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敢直视。

大师把手按在一块约有三寸厚的石板上,若无其事地地说:“没关系,你看这边”。牛幺娃赶紧把目光转过去。

大师按着石板的手有一个极其轻微几乎难以觉察的抖动,顿时听见“咯嘣”碎石的响声,瞬间那块石板裂成了四块!

牛幺娃惊讶得半天没回过神来,傻乎乎地盯着大师,如一根木棒杵在地上,张着大嘴,却又哑口无言。

“大力金刚掌!”玄智大师见牛幺娃瞠目结舌的样子,心平气和地给他解释:“挨打的人五脏六腑破裂,当场毙命。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给你看这个吗?

“师傅给我说过‘强中还有强中手’。”牛幺娃嗫嚅道。

“不是。我看了十多天,你为人谦虚正直。现在正是乱世,你的这身武功拿来保护自己,可惜了。如果提高功力,为更多的人造福,那你将有无量的功德。”大师满含深情的说。

牛幺娃有些吃惊:“我能为别人造福?”

“助人者助己。”大师沉吟着。

牛幺娃在心里默默念叨这句话。

“大师,你知道安徽的九华山和山西的五台山吧。我师傅叫我到这两个地方去找他。”牛幺娃想起这个大事。

“你从这里先到大昌,顺着长江走就到九华山,再往西北走才能到五台山。它们离得蛮远的哦。”

“多谢大师指点”牛幺娃说着磕头拜谢。

“好吧,希望你功德圆满。”

傍晚,牛幺娃倚着云台观的阑干,欣赏落日晚霞。

灯笼一样红彤彤的太阳,被大山垭口咂舌咬住。群峰间紫色的浪潮,翻滚着,涌动着,一浪追赶一浪,一浪盖过一浪,巍巍青山在轻歌曼舞!在奔走相告!。湛蓝湛蓝的天空中,昂首嘶鸣的骏马、蠢蠢欲动的羊群、一望无际的湖水、高高的雪山。金色的、黄色的、雪白的。来了,去了,又来了。火红的霞光映照着云台观的飞檐翘角,道观和道观上的人完全融化于这片辉煌!

当大山垭口吞咽下最后一口太阳时,紫色的云雾渐变成青黛色的暮霭,千山万壑浸没其中。遥远的山际线,恰似弯弯曲曲的钢丝,倔强地伸展着。倦鸟归林,山坳里炊烟袅袅,大人们高声呼喊自家小孩的乳名,他们该回家了。

站在云台观,可以清楚地看见后溪河口的那座山峰。牛幺娃挂念家中的父母,不知他们此时在干什么。心口隐隐作痛。想回家看看,但又怕当壮丁。

抓壮丁,打仗,苛捐杂税,饿死人。要是没得这些事。

“唉。”牛幺娃长长的叹息声,在走廊间回荡。

明天是观音庙会,需要很多的柴禾。他迈着小步回厢房,略显沉重。

云台观成了“人山”!直到中午过后,人们还在蜂拥而来。

卖香烛的案桌几乎被他们掀翻。突然,一阵嚷嚷声传过来:

“让开,让开,等我们先买!”七个黑衣男人奋力推搡着,分开一条道,一位身穿绸缎衣服的年轻男子走过来,几个老年人被撞倒在地,旁边的人不服气,揪住他们的衣服开始扭打。牛幺娃见状,跑去找主持玄智大师。

“住手!”大师厉声喝斥,洪钟般的声音震荡着每个人的胸腔。扭成一团的人群松开手。

“你们怎么跑来惹事生非?”大师质问,“这里本来就是众人起善念行善意的地方,你们偏偏来作恶,为何?”

“他是县长大人的二公子,有钱有势的不得了,惹不起。”人群中有人小声咕哝。

“我是有钱人,买一百个大洋的香烛。他们后头来。”年轻男子手里把玩着几个大洋,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样儿。

“在菩萨面前没有穷人和富人,只有善人和恶人。”大师凛然地说。那个男子哑了口,不知如何作答。

“我比他们买得多。”

“我佛不会在乎你施舍的多少,而是看你诚心诚意的多少。”大师平心静气地劝诫他,“施主,多做好事,不要动不动就打打杀杀。人凭好心,莫问前程。”

牛幺娃听到大师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

年轻男子这会儿实在找不出另外的理由来搪塞,转过身,招呼他的那几个人:“走,下山回去,还怕大洋没得用!”

晚上,牛幺娃向一个年老的居士请教“人凭好心,莫问前程”的意思。

“就是叫你多做好事善事,你的前途自然美好,心想事成。”

“哦,是这样,明白了。”牛幺娃若有所思地回应道。

第二天大清早,牛幺娃向大师辞行,准备下大昌。大师把他带到后山的僻静处,令他站好,双手交叉平放在丹田,深呼吸,大师的手掌对着他的百会穴,发功!

牛幺娃立刻感觉一股真气灌顶而入直达丹田,任督二脉发热发胀,周天之气在体内冲撞。五口呼吸过后,大师收了功。牛幺娃全身十分轻松舒畅。

“试试。”大师叫牛幺娃出手。他从脚下拾起个拳头大小的石头,飞掷出去,打在松树上,一小块树皮应声而落。

“好!”大师由衷地称赞道,“我给你的真气可以提高你六成的内功功力,助你日后多行善事。”

“感谢大师,弟子一定牢记您的话,为他人造福。”牛幺娃久跪不起,泣声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