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教育,诗意地哲思
14394200000087

第87章 搭便车效应

所谓的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

现在,合作学习成为时下优质课、公开课的一个重要卖点、亮点,一时间似乎无合作学习不成课,合作学习成了教育的噱头,成了课堂的卖点。诚然,从教育学角度来讲,合作学习有助于全体小组成员能力的发展,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却极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可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搭便车效应越来越成为影响合作成效的重要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搭便车效应不但不鲜见,反而成为一种日益恶化的学习问题,那么,如何在教育中杜绝搭便车效应,成为眼前合作学习中必须予以深思、反省的课题。搭便车心理的形成,跟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正因为在合作学习中大家都有责任、任务,最后变成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任务,自然而然的,搭便车效应就粉墨登场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活动时事不关己、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参与了活动,实际上不动脑筋、得过且过。合作学习有时候成了小组里优秀生的独角戏,一个人承担了大部分事务,可其他人看起来这个小组发言活跃、学习质量高。

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总体而言,它跟以下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首先,学生有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于实行的是异质分组,学生的学习动机、态度和个性有着差异,动机不明确的学生较容易产生搭便车心理,个性、性格内向的学生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搭便车”的动机。其次,技巧有差别。合作学习也需要一定的合作技巧,很多学生没有参加合作学习的培训,怎样与组员有效互动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在难题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也就只好搭便车了。再次,教学有差距。一些教师的教学缺乏艺术性、可看性,学生对于教师的表现难以接受或根本不接受,合作学习自然就缺乏根基了。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其弊端有如下几点。首先,抑制小组的动力。在合作学习中,如果过多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个人需求,则使个人产生惰性,希望别人承担风险而自己坐享其成。其次,削弱小组的能力。整个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都会因搭便车效应而有所减弱。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合作学习中如何杜绝搭便车效应?首先,科学分组。我们要注意合作小组的规模,如果规模小,由于个人的努力对小组的影响大,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所以一般在合作学习中小组规模不宜过大。其次,明确任务。合作学习中要明确任务与责任分工,使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搭便车效应。再次,加强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教学活动过程,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教师要指导合作的技巧,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最后,创新评价。现在的评价机制基本上还是以小组整体评价为主,应该做到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教师中肯的评价,使得阳光普照每一个学生。

搭便车效应是合作学习的大敌,我们应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使搭便车效应在合作学习中的影子越来越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