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窗边的孩子
14393400000023

第23章 中文参考文献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卜卫,“儿童与大众媒介——什么样的孩子玩游戏机上瘾”,《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第八章),孙云晓、卜卫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蔡民、游曼妮、吴暇、张玲玲、徐平鸽、田慧舒,《八岁男孩竟说“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去死”》,人民网2006年6月1日,http://life.people.com.cn/GB/1089/4423849.html。

曹欢,“不良家庭类型与子女心理健康”,《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5期,2003年9月。

巢晓、蔡民、廖秋桃、伍展虹,“学习压力大致心理病穗问题儿童多”,《信息时报》2004年10月14日。

“学习压力校园暴力致青少年心理问题”,《长春日报》,2006年12月13日。

陈陈,“教养方式进程研究透视”,《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第109页。

陈富美、李宗文,《亲子在教养行为上的认知差异:影响子方教养知觉的因素探讨》,第七届华人心理与行为科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南港中央研究院,2004年。

陈家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年第7卷第3期,第126~127页。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陈向明,《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交往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欣银、李伯黍、李正云,“中国儿童的亲子关系、社会行为及同伴接受性的研究”,《心理学报》1995第3期,第329~336页。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崔涌,《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分析》,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邓国锋,《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5),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丁亚文,“网瘾青少年最易反社会”,《北京晚报》2007年1月16日,北京新闻/热线版。

樊励方,《中学生家庭功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河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方坚、荣庞欣,“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探因及矫治”,《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11期。

方晓义、张锦涛、孙莉、刘钊,“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用心理学》2003年第9卷第4期,第14~21页。

冯砚国、阎喜英、郭新胜,“34名沉湎电子游戏儿童的心理行为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第17卷第6期,第367~368页。

高文斌、陈祉妍,“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干预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14卷第4期,第596~603页。

宫翠凤、李涛等,“青少年心理疾病与家庭养育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10卷第2期,第152~153页。

龚维义、刘新民,《发展心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联合出版。

龚艺华,“四种不同类型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成就动机水平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第10卷第46期,第50~52页。

顾海根,“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心理科学》2007年第6期。

关成华,《走出网络迷途》,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网友提议封杀‘劲舞团’:引诱青少年一夜情”,《广州日报》,2008年6月18日,http://news.163.com/08/0618/06/4EMTQU3500011229.ht-ml。

郝晓云,《试析我国媒体“拟态环境”的问题和建设》,2007年4月5日,2008年10月7日下载于中国媒介搜索第一网http://www.sm114.com.cn/smztg105650753.htm。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胡海龙,《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倾向影响的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胡翼清,“论网际空间的‘使用—满足理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204~208页。

黄利,“青少年暴力犯罪成因及防范分析”,《人民日报》2001年4月9日。

侯爱民,“近十年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研究综述”,《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黄育馥,“计算机游戏与性别关系——性别研究的新领域”,《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44~50页。

黄峥、钱铭怡、易春丽、聂晶、邓晶、章晓云,“电脑游戏成瘾与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相关因素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3期。

金星明,“影响儿童语言和识字能力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年第14卷第5期,第270~271、278页。

《揭开〈魔兽世界〉的真面目》,经济半小时,央视国际2006年7月27日。

康丽颖:“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第六章),孙云晓、卜卫主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约翰·W.克雷斯威尔,《研究设计与写作指导:定性、定量与混合研究的路径》,崔延强主译,孙振东审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柯南,“暴力游戏教唆‘毁灭’?——可能导致暴力行为的电子游戏是教唆犯吗?”,《中国科技信息》2003年第17期。

寇彧、谭晨、马艳,“攻击性儿童与亲社会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比较及研究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3卷第1期,第59~65页。

乐国安等,“中国的母子关系模式及文化传递”,《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第34~41页。

《勒温心理学的方法论意义》,中华心理教育网2006年7月19日,http://www.xinli520.com/growuplfdg200607/279.html。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分层》,李培林等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93~424页。

李春玲,“文化水平如何影响人们的经济收入——对目前教育的经济收益率的考查”,《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64~76页。

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74~102页。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李海彤、杜亚松、江文庆、王玉凤,“上海市中学生网络过度使用与家庭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6期。

李昊、李志凯、李省江、王长虹,“高中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8卷第4期,第340~341页。

李昊、张改叶,“初中生网络依赖及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新乡医学院学报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第23卷第6期,第597~598页。

李俊奎,“论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2卷第1期,第69~72页。

李培林,“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的若干问题”,《中国社会变化趋势研究》,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shxwshjgyfc/P020050916571351564516.pdf。

李强,“‘丁字形’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shll/P020050831318886718980.pdf。

李强,“当前我国社会分层变化的新趋势”,《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93~99页。

李文斌、陈佳等,《正确看待电子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研究报告》,2005年11月21日下载于http://www.fx.edu.sh.cn/yjxxxzxktx-ianzhong/3.htm。

李永占,“高中生网络成瘾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探”,《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第21卷第4期,第244~246页。

廖丹琴,《大学生网络使用行为和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与调适》,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5),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第4期,第43~47页。

北师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讲座,心理研究网2007年10月18日,http://www.pep.com.cnxgjyxlyj/xlxdt/200710/t20071018_416547.htm。

林雪美,“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1994-2007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http://www.cnki.net。

刘斌,“青少年心理与网络游戏的对接”,《生活教育》2006年第8期,第53~57页。

刘德寰,“网络依赖的影响因素分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06年第1期,第53~56页。

刘晓华,《网络游戏成瘾现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2005),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刘小霞、戴益信,“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研究综述”,《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27卷第10期,第122~124页。

刘秀芬、黄悦勤、李立明,“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15卷第3期,第208~209页。

刘学军、苏林雁、何伯玲,“长沙市区儿童电子游戏依赖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年第36卷第1期,第37~40页。

刘学军、苏林雁,“电子游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16卷第1期,第64~65页。

卢建平、孙云晓、董倩,《当暴力成为游戏》,央视国际网站2003年9月15日,2005年11月21日下载于http://www.criminallaw.com.cn/xing-faxue/xingfaxue/xueshuzllujianpingyouxi.htm。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http://219.141.235.75/pws/lichunling/grwj_lichunling/P020041222488561878219.pdf。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卢勤,《好父母,好孩子》,漓江出版社2005年版。

罗庆华,《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重庆医科大学硕士论文(2005),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毛雪琴、韩杰、刘民瑛、王梦欣、潘芳,“适应障碍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44卷第11期,第1132~1134页。

民盟北京市委,《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的建议》,2004年7月4日,房山信息网,2006年10月20日下载于http://kw.bjfsh.gov.cn/zhtlm/wcrjy/9904.html。

聂晶,《暴力与非暴力电脑游戏对个体攻击水平的影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硕士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牛琳,《网瘾少年增多折射中国家长家教存严重误区》,中国新闻网2006年1月17日,http://www.cq2001.com/articles/20060117/20060117185616.htm。

欧美强,《论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和对策(中)》,2006年3月23日下载于http://www.newssc.org/gb/Newssc/meiti/pzhrb-jyyduserobject10ai904726.html。

彭凯平,《心理测验》,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彭阳、周世杰,“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月第27卷第12期,第151~153页。

钱铭怡、夏国华,“青少年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第10卷第2期,第58~59页。

钱铭怡、肖广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1998年第21卷第6期,第553~555页。

秦玉芬,“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成就动机、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第17期,第150~153页。

《亲子关系自我评量表》,PSSP心理学网,2007年7月31日,2007年8月15日下载于http://www.pssp.com.cn/articleshown.asp?ArticleID=21277。

曲晓艳、甘怡群、沈秀琼,“青少年人格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13卷第3期,第288~290页。

《两成小学生有心理问题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所致》,39健康网2005年11月7日,http://www.39.net/mentalworldxldtgdxw/134916.html。

桑标、席居哲,“家庭生态系统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影响机制的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第1期,第80~86页。

尚琦,《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2006年3月23日下载于http://www.hyzxbb.com/educat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54。

申继亮、李虹、夏勇、刘立新,《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沈绮云,《加快建立青少年网瘾防治体系》,http://www.media.edu.cn/2006-08-21。

沈绮云,《网络游戏与网络成瘾》,http://www.k12play.comnewsspe-ciallist_detail.aspx?infoID=41。

绳国庆,“居民收入学历职业是关键”,《数据》2005年第2期,第23页。

石伟、张进辅,“国外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对行为倾向影响的研究”,《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1期,第65~69页。

史朝霞,“家庭环境与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研究》2000年第4期,第59~62页。

苏缇,《自我价值感与目标取向的实验研究》,西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孙彩虹、费学萍、夏薇、武丽杰,“哈尔滨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8卷第4期,第331~332页。

孙尚伟、夏文,“八成网瘾与家庭有关专家:网瘾的成因及预防”,《京华时报》2006年4月26日。

孙云晓,《我的教育自述: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

汤茜草,“无形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家庭结构变迁”,《西北人口》2007年第28卷第6期,第52~58页。

汤效禹、金玉龙,“独生子女不成熟人格探讨”,《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20卷第1期,第121~122页。

陶宏开,《回来吧,孩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陶宏开,《网瘾不是孩子的错——陶宏开教授挽救上网成瘾少年全国行》,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不同家庭类型网络成瘾青少年的家庭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第11期,第1153~1154页。

陶然、黄秀琴、张慧敏、张英、卢子丽、银娟,“住院网络成瘾青少年的父母养育方式与人格特征”,《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第16卷第1期,第47~48页。

陶然、应力、岳晓东、郝向宏,《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田青瑶,《沪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达12%》,2006年8月31日,http://www.media.edu.cn。

万一、李永文、毛咏,《暴富一群人垮掉一代人》,新华网2006年8月26日,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06-08-28/89714/shtml。

王春梅、吕元霞、洪黛玲,“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优生优育》1994年第5卷第3期,第116~119页。

王晶珠,《北京13万孩子上网成瘾专家称影响大脑发育》,中新网2003年8月7日。

王蕾,“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第8卷第5期,第507~510页。

王丽、傅金芝,“国内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发展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13卷第3期,第298~304页。

王丽萍、张坤,“青春期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各种压力及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4期,第53~54页。

王盼、甘怡群、李敏,“高中生电脑游戏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第14卷第5期,第460~462页。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年版。

王晓华,《网络游戏与文化暴力》,中国青少年研究网论文库,2004年8月3日,http://www.cycs.org/cnarticle-detail.asp?id=490。

魏雪义,《网络游戏是毒蛇猛兽吗?》,2004年12月23日,于2005年5月8日下载于http://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60876.html。

文东茅,“我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及其对弱势群体的影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简报》2006年第2期(总第100期)。

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2005年第3卷第2期(总第7期)。

武志红,《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颜君、刘可,“学龄前儿童语言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第20卷第1期,第23~25页。

席居哲、桑标、邓赐平,“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生态系统特点研究”,《心理科学》2004年第27卷第1期,第72~76页。

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第26卷第2期,第153~154页。

徐安琪、张结海,“单亲主体的福利:中国的解释模型”,《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许冬,“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第16卷第9期,第631~632页。

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

闫春梅、杨凤池,“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特征及父母养育方式分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年第21卷第9期。

闫琦、单晋平、庞江帆,“儿童语言发展特点及早期干预模式的探讨”,《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4卷第12期,第1861~1862页。

杨波,《人格与成瘾》,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杨瑾,“初中生网络成瘾与生活应付”,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杨骏,《法国专家告诫青少年莫染电子游戏“毒瘾”》,新华网2005年3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3/13/content_2690569.htm。

杨励、詹平,“初中学生沉溺电脑游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2年第18卷第6期,第483~484页。

杨励,“高中学生沉溺电脑游戏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6月第23卷第3期,第236~237页。

杨明,《高中生的网络使用、成瘾状况及家庭环境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杨明、天宣,《广州:六成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大》,新华网2005年3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08/content_2666403.htm。

杨锐,“电子媒介:是天使,也是魔鬼”,《健康时报》2000年4月27日第1版。

杨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矫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杨善华,《家庭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杨善华、孙飞宇,“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第53~68页。

杨洋,《青少年“大五”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杨颖,《重庆市初中生“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的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杨珍,“初中生生活事件与电子游戏成瘾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第2期,第192~194页。

衣学勇、李文杰,“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对网络游戏成瘾原因的探究”,《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11期(总第77期),第84~88页。

尹承德、邱建国、宁洁、范征利、林晖,“300例网络成瘾行为人格特征调查与研究”,《重庆医学》2006年第35卷第17期。

殷晓蓉,“美国传播学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转折——关于‘使用与满足说’的深层探讨”,《中州学刊》1999年第5期,第58~61页。

银子,《真情的虐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版。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22~26页。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环境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8年第21卷第4期,第341~345页。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的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及其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心理科学》1999年第22卷第5期,第389~393页。

俞国良,“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教育研究》2003年第24卷第10期,第76~81页。

余洁玉、温忠麟,“学习不良儿童家庭资源的元分析”,《心理学探析》2005年第2期,第65~69页。

余仙平,《基于家庭治疗的网络成瘾矫治的实证研究》,江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袁碧涛、周丽、金淑苑,“深圳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第33卷第12期,第2355~2357页。

原春琳、蒋昕捷,“2005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中国青年报》2005年12月1日。

张结海、徐安琪,“家庭结构与未成年子女的福利——中国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第58~64页。

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3期,第20~23页。

张李玺,《角色期望的错位——婚姻冲突与两性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灵,“北京小升初按11种方式招生禁考文化课”,《京华时报》2006年3月24日,第A03版。

张双武、李君,《中学生为何迷恋电子游戏机》,2005年5月20日下载于http://www.ccyl.org.cn/other_info0005qt000531b.htm。

张蔚、张文新,“情绪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干预”,《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第2期,第25~27页。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心理科学》1998年第21卷第6期,第489~493页。

张晓阳,《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赵丹丹,“网络游戏者的人格特征”,《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6卷第1期,第126~131页。

赵汗青,“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第22卷第6期,第160~162页。

赵梅、莫忠健,“初中生对父母冲突的直觉结构分析”,《心理科学》2006年第29卷第2期,第454~456页。

赵萌、黄悦勤,“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定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8卷第1期,第49~51页。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赖德胜教授主持的“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http://labor.bnu.edu.cn/resource/paper/20030112.pdf。

“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研究报告》,2006年3月23日下载于http://www.cycnet.com/su-nyunxiao/e_edu/e_a_report05/001.htm。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5)》,人民网,2007年3月12日下载于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6/3882411.html。

周爱保、丁吉红,《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内心世界的深度访谈》,1994-2007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http//www.cnki.net。

周凯,《高学历对工作满意最高跳槽可能性最大》,http://hr.cyol.com/content/2006-05/18/content_1387445.htm。

周英,《浅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与对策》,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周宗奎,“亲子关系作用机制的心理学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第46~50页。

朱克京,《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库。

卓东炳、许勤伟、王运策,“父母养育方式与抑郁症关系研究”,《海南医学》2002年第13卷第1期,第13页。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P.布尔迪约、帕斯隆,J.-C.,《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美]詹宁斯·布赖恩特、苏姗·汤普森,《传媒效果概论》,陆剑南等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乔纳森·布朗,《自我》,陈浩莺等译,彭凯平审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版。

[美]劳伦斯·斯腾伯格,《青春期》(第七版),戴俊毅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美]约瑟夫·A.麦克斯维尔,《质性研究设计》,陈浪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美]维吉尼亚·萨提亚,《新家庭如何塑造人》,易春丽、叶冬梅等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美]维吉尼亚·萨提亚、约翰·贝曼、简·格伯、玛利亚·葛莫莉,《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聂晶译,易春丽审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美]金伯利·扬,《网络心魔》,毛英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现代教育学基础》,钟启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