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五章里,我们了解到电子游戏成为初中生放松/逃避学习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这一章里,我将通过由深度访谈得到的定性资料来说明学习在他们生活中到底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学习失败会给他们带来那么大的心理压力以及这些心理压力又是如何影响他们对电子游戏的使用的。
我在访谈中发现,初中生对电子游戏的使用程度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文凭成为几乎所有父母(特别是城市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而中国的应试教育又导致整个社会形成以学习成绩判断一个学生好坏的单一评价标准,学习成绩成为孩子全部生活的中心,决定着他们的生活质量,包括自我价值感以及父母、老师和同学甚至亲戚朋友对待他们的态度。
200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该中心《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对全国2400多名儿童的抽样调查结果。以下是《中国青年报》记者郭韶明采写的报道《“成功”标签制造童年恐慌》的一部分:
对全国2400多名儿童的抽样调查显示,过重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甚至有绝望的感受,“有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甚至有9.1%的孩子因为考试或者学业压力而感到绝望”。孙云晓说,“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也主要来自学业。调查表明,升学考试激烈、考不上好大学、学习压力大、找不到好工作、学费高等都是中小学生认为他们未来生活将会面临的主要困难。”
6.1过高期望与“童年恐慌”
《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分析了造成孩子“童年恐慌”的直接原因是学习压力过大,而间接原因则是父母过高的期望。上述报道如此写道:
调查数据显示,91.7%的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赵霞老师说:“但大学扩招到今天,高校入学率也只在19%左右,能获得博士学位的更是少之又少。”
针对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的调查结果,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连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因此,很多儿童成了“失败者”,丧失了自信,陷入恐慌和痛苦之中。
青少年专家们指出,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也渲染了压力和恐慌氛围。“不少父母对教育规律知之甚少,教育方式简单,在与孩子的日常交往中不考虑孩子的压力承受能力,将成人的恐慌心理直接转嫁到孩子身上。”《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状况研究》课题组赵霞老师说:“调查发现,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8.4%的父母直接警告孩子将来没有好前途。”
在我的访谈对象中,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普遍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不管父母是高学历还是工人甚至农民。大家都深信这样一个观点: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谈到,我们的孩子总是被一遍一遍地告知:不能上重点小学就不能上重点中学,不能上重点中学就不能上重点大学,以后就找不到好工作……这种压力链条的不断下移带给大多数孩子挫败感,令他们陷入恐慌与痛苦之中(郭韶明,2006)。在我的访谈中,也有不止一个孩子谈到了同样的内容。
B5就读的是某外语学校(重点中学)的小语种班。由于在北京的初中学校里开设这种语言教学的学校只有很少的几所,学生入学时学校和它们签订了可以直升本校高中部小语种班的协议,所以他的担心从考不上大学开始:
B5:就是说万一高考考不上,然后也不知道该去干嘛。就我父母给我定的上大学,然后考试然后去外边找工作。我想万一要考不上大学,我就光弄一个高中毕业学历,然后社会上肯定找工作也特麻烦,然后就是到时候跟父母特没脸。
赵:那你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呢?
B5:也就是父母的期望。
由于他小学时成绩优秀,但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落后,这种担心让他陷入痛苦之中。学习的挫败感使他觉得学习枯燥,“觉得是被逼着学的”,“觉得特没意思”,“我就觉得学得特烦,然后学完脑袋都变大了”,而电子游戏则让他感到“很好玩”,“挺有意思的”,“反正能放松自己”。因此他把玩电子游戏当作一种放松、减压的手段,而且能够获得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控制感,还可以做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比如像蜘蛛侠那样到处飞),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其实他玩的都是比较简单的单机游戏,包括棋类、球类、《宠物小精灵》和《蜘蛛侠》。
有的父母虽然口头上不跟孩子明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孩子仍然能明确地感觉到:
赵:父母对你的期望高不高?
C5:表面上说是没有。但是其实我觉得挺高的。
赵:那你觉得他们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呢?
C5:出人头地。
赵:怎么个出人头地法呢?
C5:怎么着比同龄人都要强一些,就叫出人头地。
赵:现在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吗?
C5:学习要比较好。像我这样(年级)20名已经是底线了。最好能考到班和年级前五名之内。将来一定要考上个市重点(高中)。最好是人大附中、北大附中,然后将来上个重点大学的好专业,然后将来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能赚好多钱。差不多就这样。
赵:那你能达到父母的期望吗?
C5:差不多吧。这是连锁反应。能上好高中就好好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管你学什么专业,将来都肯定能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所以我想还是很容易的,这是第一步。
赵:你觉得每一步都很关键是吧?
C5:中考这一步非常关键。接下来就会很顺利了。
赵:只要上了市重点高中就比较顺利了?
C5:嗯。
赵:你觉得上了市重点高中以后就不用那么努力了吗?
C5:不对。我妈说好多孩子就是因为高一太放松了,然后高二就不行了。所以就要一如既往地再努力三年。
从这个孩子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的高期望值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并使孩子形成对自己的高期望值。一旦他达不到对自己的要求,必然会体验到深深的挫败感。同时,父母的高期望值也使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产生焦虑,一旦觉得孩子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者学习效果不够满意,便会对孩子产生不满甚至惩罚孩子。C5的母亲告诉我:“他爸爸心气特高,老让他儿子学这个学那个学好什么的。小时候报班,包括报101的奥数班,都是他找的。他们小学那儿有什么消息,他爸就带着他考去。就这么着,他就想让C5学得好点……他爸爸就对孩子期望特高。C5要是不学他就搓火。孩子小时候因为学奥数就打他,打得狠着呢。初一也打过他好几次。”孩子上到初三以后,学习态度非常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也蹿升到年级前几名,父母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C3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对儿子的期望值高似乎顺理成章;但文化水平不高的父母同样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望值,这与大众媒体营造的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传媒在为人类提供更多、更广、更快的信息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不断强化着传媒所营造的信息环境及其对现实环境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拟态环境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差别,使得“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与现实性(郝晓云,2007)。郝晓云(2007)认为,当前我国的媒体信息环境处于失衡的状态:“各大媒体无不把目标锁定在社会的主流群体上,有关社会中的官员、明星、大款、学者、名流等强势群体的内容占据了媒体的主要位置,他们的言行频繁地被关注并加以持续不断地报道。而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广大农民、城市失业人员、老弱病残等却没有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只能被动地接受大众媒介的信息,无法看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内容,即使自己形象被扭曲、利益被侵害时也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注。”这样的拟态环境使得所有的父母都深深感到让子女“出人头地”的必要性。
A3的家在远郊的延庆县八达岭镇,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家庭,父亲小学都没毕业,母亲也只读到初中,但他们对儿子的期望也是考上大学。
赵:那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孩子的期望是不是也挺高的?
A3母:对。小时候也希望他学习好,上个大学,谁不望子成龙?养他嘛!
赵:发现他学习不好的时候一般就揍他?
A3母:(不好意思地笑)
赵:揍完了有改进吗?
A3母:我的脾气还可以的,就他爸脾气赖,一弄啥就揍他,拿棍子,都拿棍子抡他。
赵:都得借助点工具是吧?
A3母:对。你没见不听话了就拿那个铁链子,说把你当狗似的拴上就得了。其实越拴他、你越那么打他,他越跟你产生逆反心理。他就害怕你。我就不回来了。“我离家出走不回来了。”我说你要不那么打他,他不至于这样。
赵:拿链子拴他是什么时候?
A3母:就是他不念书了惹事嘛。
一般来说,家长只看中孩子功课的成绩,如果学习成绩不够好,别的方面再出色家长也不会满意,因此孩子唯一获得成就感的途径就是在学校的学习成绩,这也是学习成绩不好使学生有那么大压力的原因:
赵:爸爸妈妈是不是关注你的学习成绩?
C1:一般是不管,不能说不管,平常的时候不怎么问,就有时候问问,最近怎么样啊,但是考完试马上就得看成绩册,看完成绩册就都知道了。
赵:那要不好的话,就得挨训?
C1:对。
赵:那别的呢?比如说你画画画得特好,球打得特好,爸爸妈妈是不是也很高兴啊?
C1:球打得好我妈不管,我们俩小学学习特别好,但是现在就不成了。我妈就看学习,假如说学习好,我跟我妈说能高兴一阵,高兴好长时间。要是画画好,跟我妈一说,跟没有似的,没什么效果,尤其是球打得好,在我妈我爸看来就是玩,玩得好有什么用啊。
由于生活在大中城市的这一代孩子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把所有的希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同时,中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尤其是在北京这个人才云集的大都市,学历对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加上中国“学而优则仕”的文化传统,家长对孩子普遍有着很高的期望值。这种高期望值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不顾孩子的个体特点而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为孩子描绘出一幅除了靠优秀的学习成绩考取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别无出路的人生蓝图。因此,孩子很小就对将来产生恐慌,失去童年的欢乐和对学习的兴趣。
6.2不堪负荷的学习压力
郭韶明在报道中还提到:近年来,由于中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远低于高考,为就读名牌小学和名牌中学,许多小学生甚至幼儿被迫参加更多的培训班,以增加应考时的砝码。孙云晓说:“公共外语考试本来是对中学以上学生或成人的,可2005年北京的公共外语考试中,小学生却成了主角【1】。”
在我的访谈对象中,绝大多数孩子小学时都上过各种培训班、特长班。但是,一旦孩子不肯继续学习或者学得不好,父母就会感到失望和焦虑,强迫孩子学习甚至揍孩子。而孩子也有着强烈的挫折体验,对自己的信心降低,从而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动机。A4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A4母:他这个学习呀,我觉得好像失败得太多了。比如说这英语,其实我开始得也不晚。是二年级开始的。其实当时学校还没有英语课。
A4所上的英语班一开始用的是新加坡的小学教材,语言比较简单,趣味性强。可是到三年级换成国内初中的英语教材后,由于难度加大,学习出现了困难,他就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从此对英语产生了畏惧心理:
A4母:他成绩最差的就是英语。小学学得就不行。他比较怵英语。
在游泳方面,A4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本来游泳是一种有益的体育运动,孩子也很感兴趣,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有很多乐趣。但是由于母亲的功利性比较强,听教练说孩子的身材比较适合这项运动,似乎想培养他参加比赛。A4的母亲就希望游泳成为孩子的特长,不顾孩子的身体条件逼着他继续接受训练,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蛙泳、仰泳和自由泳都学会了,那么最后这个蝶泳坚持不下来了……可我也是不太甘心,逼着他。他又哭又闹的,我还是给他弄去了。弄去以后呢,他在泳池那儿哭啊,我在上面有点不太忍心,又给他叫上来了。就这样我觉得对他的自信心打击挺大的,因为他没有说我需要战胜脆弱。所以说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就是害怕。那时候他就听你的造成这样。我老觉得训练对他的自信心影响很大。”(A4母)
孩子学管乐的过程也是大同小异。本来孩子想学萨克斯,可是为了使音乐成为儿子小升初时的特长,母亲听从音乐老师的意见让儿子改学难度高得多的双簧管。可是学了三年,教官发现孩子不太适合学习这种乐器,想让他停止学习,但孩子的母亲并没有听从教官的意见,坚持让孩子接着学,结果仍是半途而废,又对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很大的打击。说到孩子这些学习经历对他的影响,她反思道:
“当然初衷是好的,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可是到最后呢,孩子都没有得到成就感。他就总是有失败的挫折感。我就觉得对他的打击挺大的。所以他再学什么都觉得学不好了。”
由于童年时一再遭受失败的打击,孩子非常缺乏自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加上其他条件的共同影响,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初二开学不久便不肯再去上学。目前他住在姥姥家里,从来不出家门,整天坐在电脑前上网玩游戏、看恐怖片,或者在网上和他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聊聊天,B1就是其中之一。当他得知B1不去上学也没受到学校的处罚时,就更坚定了不去上学的信念,不管姥姥、母亲和亲戚朋友怎么劝就是毫不动摇,急了还会大动肝火。
B5小时候也上过不少特长班、培训班,但是都没能坚持下来。当家长发现他不认真学的时候,也是非常恼火:
B5母:从幼儿园……小学啊?你看啊,他学过围棋,学过乒乓球,学过电子琴,学过画画,学过英语……上的班真不少,可是一个也没坚持下来。
赵:当时有没有想考中学有个特长有什么优势呢?
B5母:那时候学围棋是有,说是考到业余三级好像有加分吧。但是后来不是没考下来吗?没考下来也就没再上。
赵:有没有因为业余的这些班他上不好大人跟他发脾气的?
B5母:那肯定有啊。你想,交了钱了……学围棋的时候也是,跟人家下嘛,老不认真,然后他爸也跟他着急。围棋主要归他爸辅导,因为他爸会下嘛。也辅导他,跟他下,看他哪不好,肯定跟他着急呗。有时候就揍一顿。
C5也曾经因为上课外培训班成绩不够好而受到父亲的责打。他五年级开始插班进入101中学的奥数培训班(实际上就是该校的备考班),父亲是理科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经常辅导他做奥数题,孩子不会做的时候父亲就打他:
C5:我做奥数题,要是有一道题不会做,我爸就打我。他就挑着题让我做,还净挑那些难的。让我在黑板上做,做不出来就打。有一次是因为化简没化好就打我一顿。
赵:打了有作用吗?
C5:有吧。他打完我之后又给我留几道题,他自己就在那儿抽烟。
对于父亲的责打,C5不敢公开地表示不满,但内心深处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伤害,反而给他的学习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虽然孩子并没有明显地意识到:
赵:那个时候你心里面是什么感受?
C5:烦死他了。
赵:然后你就会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吗?
C5:我才不会呢。
赵:你觉得那时候奥数没考好也跟你爸打你有关系?
C5:没什么关系。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没考好。
赵:你小学成绩不是非常优秀吗?
C5:就是。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比我差的都考上去(101中学)了。
C5顺利地通过了101中学的初试,但在复试那天的上午,父亲认为他做复习题得分不高狠揍了他一顿,结果下午考试的时候他觉得头脑发懵,没有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也许是父亲过于严苛的要求和惩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也许孩子在潜意识里以考试失败作为对父亲的报复,反正最终的结果与父亲最初的预期恰恰相反。而这次失败也给孩子初中的学习带来了阴影。更为不幸的是,同样的事情在中考的时候再次发生。本来他在初中三年里数学成绩一直非常优秀,每次都能考过110分(总分120),但中考时在数学考场上突然两手发抖,浑身虚汗,不得不休息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结果影响了正常发挥,才考了95分,再一次失去了进入市级重点中学的机会。考试成绩出来以后,他内心非常痛苦,好多天都拒绝出门。
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与此同时,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重点初中招收学生的条件远远超出小学的教学内容,因此孩子很小就面临着残酷的竞争。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期就带着甚至逼着他们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目的是让孩子在选择小学尤其是小升初的时候能够有更多的资本被重点学校录取。由于父母的这种功利性,他们在为孩子选取所学内容和要求孩子达到的目标时不是顺应孩子的兴趣和特点,也不考虑孩子这个发展阶段的实际能力,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达到家长的期望值。当他们发现孩子无法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时,就会因失望而责罚孩子,结果孩子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反感甚至畏惧,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早早地丧失了自信,给后来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
6.3初中,特殊的发展阶段
银子(2007)在治疗网络成瘾患者的实践中发现,在初中阶段开始沉溺网络游戏的比例较大(第210页)。她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可能由于从小学后期开始,儿童逐渐对学业成就的重视程度减少,并形成消极的学业自我,这种趋势尤其在初中阶段表现明显。导致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开始能够区分努力和能力,并对能力固存观的认同。
能力固存观,即认为个体的能力是一种高度稳定的特质,不受努力和练习影响的观念。其实儿童在7岁之前,往往会比较乐观,此后8~12岁开始学会区分能力和努力,慢慢开始对自己的成败做归因,而成就归因一旦形成后,便影响了个体的成就动机和学业自我概念。如果对自己学业归因不良的孩子,有可能在初中阶段表现出对失败的消极反应。
对于他们,当需要面对挫败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形成以下三种要求:逃避、补偿和攻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网瘾患者身上所看见的,在网络游戏中沉迷的这三种状态,三者之间没有决然的界限,有时候交替进行。”
银子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在访谈中,我发现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下降有三种不同的情况:小学成绩优秀的,进入初中后发现不再有优势,心理产生压力影响学习动机;小学成绩不够好的,进入中学后立即面临学习困难,想努力却发现自己差得太远,干脆放弃学习(这种情况和银子所说的挫败归因类似);小学成绩还不错的,在小学毕业后迷上电子游戏、家长没有进行有效监管的,进入初中后继续花费大量时间玩电子游戏,很快就无法再跟上学习。这几种情况有时也会出现交叉。
6.3.2第一种情况
小学成绩优秀的孩子进入初中后,由于学习任务加重、难度加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还像小学那样,成绩就会出现滑坡。特别是升入重点中学和实验班的孩子,在新的环境中发现周围的同学成绩比自己还好,就会出现心理落差。本研究中的C1、B5和C5都属于这种情况。
C1兄弟和B5小学的时候成绩非常优秀,但他们就读的小学很普通。升入初中以后,他们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不再具有小学时的优势。C1兄弟小学的时候“不学就会。就是上课听讲,回家做做作业就能考得特好。我们班还有不及格的,我都觉得无法理解”。兄弟俩小学时连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小学毕业时还双双获得了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上了初中后,他们很快发现不再拥有小学时的优势,但并没有很快做出努力弥补和同学之间的差距,结果排名一直比较靠后,尤其是弟弟。回到家里父母唠叨,父亲又不懂和孩子沟通的技巧,说话“比较糙”,引起孩子们很大的反感。他们对电子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特别是成绩连哥哥都比不上的弟弟。他们自己攒钱买游戏机,背着父母偷偷地玩,还经常给同学打电话切磋玩游戏的事,甚至上学的时候也在玩。后来被父母和老师发现,父亲逼着他们自己砸坏了心爱的游戏机。
B5的情况和上面提到的C1兄弟很像。他小学在一所普通小学就读,成绩非常优秀,小升初时经过几次冲击,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西城区一所重点中学。由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他开始玩起了电子游戏,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里一直在玩,对游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B5母:小学毕业,他不是考到这个中学吗,觉得考得还比较满意吧,他是五月份就没什么事了。你想五月份到九月份开学,这四个月时间,他觉得家长也挺满意的,他自己也挺满意的,所以这段就对他放松了,他就开始玩游戏。就是这样,我估计(对)他要是抓得紧点可能也不会那么上瘾。
初中开学以后,他发现很多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比他好,而且很多孩子原来上的都是重点小学,家庭条件也比自己好,于是产生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
赵:那你觉得上初中以后,学习成绩有变化没有?
B5:有,因为就是,因为上那学校大家可能都挺强的,就是学习可能都不错,然后所以吧就……我原来在海淀,现在到西城来了,就是有些基础不一样,所以一开始成绩有点差。现在稍微好点了,就是那时候学习成绩挺差的。
当他发现自己学习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我们班在全年级就是最好的,所以说在这个班挺有压力的,其他同学都学习挺好的。”
加上初中的学习负担加重,作业量加大,他有时候无法按时完成作业,受到老师的批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因为有时候特晚了,然后我有些作业没写完,然后有时候迟交了,然后老师觉得我没写,然后到这来现补的,觉得我这人特偷懒,所以就不喜欢我。”(B5)
父亲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更加粗暴,父子关系相当紧张。他妈妈告诉我,当时她“真想带着儿子出去租房子住”。
所有这些挫折使他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总觉得是被家长逼着学的,他用“太枯燥了”、“太烦了”来描述他不得不学习时的心情,因此一有机会他就希望玩会儿电子游戏来放松自己,周末的时候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结果学习成绩一直没有上去:“在他们班基本就是最后了。他们班三十几个人嘛,他也就二十七八个。那属于中下等了。”(B5母)
C5刚上初中的时候也有着类似的经历。他小学就读的是一所重点小学,而且他的成绩非常优秀。对于小学阶段学习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学校主动提出和他们签订协议直升该校初中部,但如果放弃这个机会,该校就不再招收。当时C5为了上北京市重点中学101中学,放弃了直升本校初中部的机会。他顺利通过了该校奥数班选拔的初试,却没能通过复试。眼看别的重点学校招生都已结束,他只好到妈妈工作的一所非重点中学的初中部的英语实验班。本来他以为自己小学成绩那么优秀,到了这么一个普通的学校不用努力成绩也会非常优秀,可他很快发现并非如此:
C5:开始觉得这个学校挺烂的,觉得像我这个成绩肯定是稳拿第一的。结果初一第一次摸底考试就考了个20名。然后开始很惊诧,后来很懊丧。觉得没戏了,在这儿都考20名,那将来跟我那些考进重点学校的(小学时的)同学没法比。就有一种不想学的冲动。
好在他在母亲的开导下很快清醒过来,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才把成绩赶到前面去:
“后来一想不对。后来我妈就总跟我说在普通学校其实也能学得跟别人一样好。然后我说:那就学呗。”
从以上几个孩子的经历可以看出,从小学升入初中,必然需要一段心理上的调整,以使自己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发现自己不再像小学时那么拔尖的时候,就可能出现强烈的失落感,对新的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畏惧。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上的变化并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些孩子就可能会转向电子游戏来获得心理上的补偿甚至逃避,从而出现使用问题。
6.3.2第二种情况
一些小学成绩就不太好的孩子,一升入初中马上面临学习上的困难(A2、A3、A4、B1、B2、B4),由于基础太差,想努力又觉得力不从心,干脆彻底放弃,把玩游戏当作主要的生活内容。
“这种将成功归诸他人或外在环境,将失败归咎于自己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称为自我挫败归因。如此归因的患者表现出一种习得性的无助,他相信自己是缺乏能力的,而形成自我挫败模式。在网瘾患者中,不少人的生活形态受这种自我挫败的生活脚本所(的)支配,总是想着自己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自己是个失败者,并觉得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生活无以为继,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能做或者敢于去做的事情,干脆去上网玩游戏。”(银子,2007,第209~210页)
A2是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戒除中心的黄大夫向我推荐的,据他父母说,他本来学习成绩很好,初二的时候迷上了电子游戏,老师让他回家玩够了再去上学,父母也认为给他两个星期玩够了他就会去上学了,没曾想到他从此再也没去过学校。他曾经找黄大夫做过心理治疗,但不久就中断了。现在为了帮我寻找访谈对象,黄大夫又跟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他们也希望孩子能重新接受治疗,但孩子不肯再到医院来。于是某个星期五的下午,孩子的父亲来接黄大夫和我到他家去,我做访谈,黄大夫为孩子和他母亲做心理治疗。下面是他母亲对他现状的介绍:
“现在连房间都不出了,天天窝在里面,就是上网,有时候看
看书,吃饭叫他也不出来,从来不跟我们一起吃饭。”(A2母)
对于让孩子接受治疗,他母亲的期望值也不高:
“其实我们的期望也不高,也不指望他还能回去上学,当然能上是最好了。只要他像个正常人那样生活就行了,能正常吃饭睡觉,经常出去活动活动,别把身体弄垮了。”
通过访谈,我发现他沉迷游戏的根本原因其实还是学习上遇到了挫折。他是这样描述他初二时的学习情况的:
“物理没学。期末考试物理及格了好像是。数学已经是拔不了尖了。语文基础都没打好,除非从头学,要不根本就学不好。老师让我上150名。后来不去上学了。”(A2)
四门主科有两门(语文、物理)已经无法学下去了,本来他一直比较擅长的数学也不再有优势,只有一门英语课还算不错,但也无法弥补其他课程的损失。下面是他对语文课的分析:
“我就是到初中英语上去了,语文一直上不来。我抄写也没用。脑袋是空的。会了的情况下可以不抄了,不会的时候也不想抄,越不会越不想抄。语文老师教的东西特别复杂……小学毕业的时候语文不是挺差,能及格,上不了优秀,87分【2】,正好。上中学最大的困难,就是语文不是考虑成绩优秀不优秀,而是考虑及不及格。这段是什么音这段是什么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不会写……不爱写作业,就是不爱写。主要是语文作业,作文作业我不爱抄东西,我就不爱写,背书倒是特别快,但是你要让我写篇作文,我还没有五分之一的字会写……语文老师其实挺好的,真的,特好,小学时候我基础打得太次。”(A2)
语文基础不好,可是初二刚开始学的物理课呢?他依然不肯努力,还为自己寻找借口,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有问题,所以干脆不学了:
“我觉得物理老师教得太次。物理跟数学一块学,相辅相成,特别好学,可是物理老师就不提数学,就让你干那么背,物理刚开始我觉得太浅了。不是简单的问题,它是最基础的,你必须背的。就是最基层的那些东西,说它浅是浅,可是太多了,要背的东西太多了。因为声学那一课他弄几个学说你就得背,而且这是必须背的,我明白它是必须背的,就像‘一’怎么写,是不是?可是老师还不让我们那么背,它填空就跟考语文似的,那个没法弄了。可是我最烦的就是背概念,我背过算什么,我要的是理解那个概念。背东西是人和人不一样,我不是特别喜欢。可能有一天我聪明了,聪明的人都不喜欢背。只要懂了就行了。你懂跟你背还不一样呢,你背太死了,一个字都不许错,你懂跟那个不一样。当时我立马就烦了,我就没学,就没学好,后来这半个学期也没觉得学出什么来,也没觉得老师教啥。老师说你上课听啥呢,后来我就不知道老师都讲些什么了。根本就不理他。”(A2)
越来越重的学习任务和越来越糟的学习成绩使得A2无法面对自己学习上的失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也让他看不到经过努力克服困难的希望。而网络游戏的出现让他一下子找到了那种可以另起炉灶并迅速获得成功的感觉,而且通过和别人聊天可以解除现实中人际关系不良给他带来的痛苦,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
B2的情况和A2有点类似,只不过他的薄弱点不是语文而是数学。刚入初中的时候,他的整体成绩还不错,因此还被分到了实验班(该学校为非重点中学)。但是由于他数学基础不好,他又不肯努力赶上,到初二就跟不上了。初一下学期他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玩到凌晨两三点。老师跟家长反映孩子玩游戏耽误学习的事,家长当时也不敢采取果断的措施:
“他要是断了,怕他成绩会不会(更差)……因为我觉得他断了也不会把这精力转移到学习上,就说(即使)全都断了,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后来一直就,也怕他折腾,跟你闹,那时候看他玩得挺疯的,后来到初三了,我说不管你怎么着,就给他掐了。我说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其实断了电脑以后,他什么也没说。”(B2母)
随着年级的增加,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初二增加了物理课、初三增加了化学课。由于他对理科学科不感兴趣,数学基础又不好,学习困难越来越大,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低,结果现在根本学不会也干脆不学了。对于他现在的学习状况,他的母亲是这样描述的:“以前作业,初一、初二他不会,他打电话问问,抄抄;现在初三了,连抄(都不抄了),作业连写都不写了。”“所有的都不写了。他可能问也问不完,那么多东西一点不会,怎么问下来?(B2跟我也是这么说的)。怎么问?一点不会怎么问?不能全抄,老师要求你必须写作业,我说怎么写,他说一点不会,怎么写,他说那我没辙。”在英语和语文方面,他也没有什么优势:“也就将就及格,及格水平。他不努力,他是什么都不努力做。”(B2母)由于初三开学后母亲不许他再接触电脑,现在他每天回到家里就是看电视,一直看到深夜。他最喜欢的频道是“游戏风云”,如果这个频道没有电子游戏比赛,他就转向其他的娱乐频道,看些诸如郭德刚的相声之类的娱乐节目。我说没有听说过还有什么游戏频道,她就打开了电视,屏幕上正在进行着一场游戏比赛,互相厮杀得很热闹。她说B2喜欢该节目的几个解说人,特别愿意看这个频道。看来他在网络游戏被强制中断以后拿这个当作替代了。B2的妈妈还告诉我:“最近他又用手机上网,不知道是否又在玩游戏。有一天晚上花掉了60元手机费,昨天晚上又花光了剩余的40元。”
和A2一样,B2也是由于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不知道如何努力也不肯做出努力而导致越来越强烈的挫败感。对父母和同学老师的冷漠态度又使他无法找到求助和排解心理压力的渠道,而玩电子游戏和看电子游戏节目正好可以转移注意力,让他暂时逃避现实中的烦恼。
A2和B2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偏科造成的,而A3、A4、B1和B4则是小学时就成绩很差,进入初中后更是一筹莫展,虽然一开始也想努力学,但由于基础太差没有任何信心,很快就放弃了学习沉迷到电子游戏中去。这一组的六个孩子中除了B2和B4还在正常上学外,其他四个孩子都辍了学,A3更是由于犯罪正在监狱服刑。
6.3.3第三种情况
还有一部分孩子小学时的成绩还算不错,但是升入初中前后迷上了电子游戏,家长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限制措施,结果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等到明白过来想努力追赶的时候发现已经落下了很多功课,要补起来困难太大,索性重新沉迷到游戏中去。
A1小学时的成绩还不错,小升初考进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初中,但是小学毕业那年的暑假他迷上了玩游戏,父亲出差在外地无法监管,母亲又对孩子过于宽容,结果孩子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初一开学第一天就说肚子疼不肯去上学,此后就不断地有各种生理症状。由于耽误的功课太多,很快他就放弃了学习,整天借口身体不适呆在家里打游戏。即使到了学校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总是搞些小动作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扰乱课堂秩序,还带着同学去玩游戏机。初一第二学期开学后不久,父亲看他根本无心向学,就把他送到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接受治疗。
A1父:小学二年级开始在同学家玩电脑游戏,(家里)六年级那个春节买的电脑,结果电脑弄上以后,他就要安宽带。为了玩网络游戏。就没想到他当时已经对这个网游有兴趣了。同学家玩的,比较有兴趣了,结果是那几月份安的网?可能就是暑假前左右,四五月份那个样子,网络开通了,开通了以后没多久这不就放暑假了嘛,暑假我也没怎么在家呆,这一个暑假可能就玩这个东西。结果玩了一假期的这个东西,可能那会儿就埋下这个隐患了。一开学就上中学了。
A1母:第一天就肚子疼,拉肚子,一天拉好几次,然后我就说,我说那你就甭去了,一说不去可好,他就给我写一个纸条:“再这样后果自负。”老说肚子疼,后来大夫就说是肠痉挛,是怎么着的。完了三四天就开始上学去了。一开始上学就不怎么好。不上学就在家玩这个东西。
我问孩子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怎么样,他的母亲说:
“期末考试没考,期末考试就肚子疼,赶上肚子疼了又,然后就没考试。”
第二学期一开学,A1更加不肯学习,把大量时间用在玩游戏上,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当时的学习情况:
“去大兴之前他学的东西是一塌糊涂了,作业也,你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个是留的作业他不做,再一个是好些作业他也不会做,他也不在乎做什么,结果现在就……”
A5的情况跟A1比较类似。她从小学六年级开始玩电脑游戏,而且是网络游戏,进入初中后仍然花大量时间在上网和玩游戏上,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结果到初二上学期就无法再跟上功课。她这样讲述她当时的情况:“小学成绩特好【3】,就是到初二开始往下滑。初中一年级还成,(初中)二年级就不成了。数学、外语,就根本就听不懂了。”她也希望把学习成绩赶上去,可是又觉得希望渺茫:“想努力,可是没有多大希望。我差的功课比较多。”“最开始的时候想过把成绩提高一点,没用啊。已经听不懂了。”“现状改变不了,补不回来了嘛。现在每天努力,可还是听不懂。”在这种情况下,她干脆放弃了努力:“很少去找老师(请教)”,家长给她买的四中网校的网卡她“根本就不看”,给她请了四个家教也达不到帮助她提高学习的目的,“家教一来我就肚子疼。不会啊”。她的母亲这样描述她当时的情况:
“当时她成绩下降,她不说,我想她不可能不着急,但是说她游戏上瘾,拔不出来,有点控制不住似的,我觉得这就跟抽大烟没有什么区别。”
结果,她就陷入玩游戏成绩不好、成绩不好更玩游戏的恶性循环中。
从这些孩子的经历和体会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初中的功课难度和强度加大,小升初时不同程度的孩子又被分到不同层次的学校和班级,致使学习本来就差的孩子更加无法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想努力又发现基础太差,索性彻底放弃,用玩电子游戏来逃避学业失败的烦恼。有些本来成绩还不错的孩子在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后除了感到学习难度加大以外,还发现自己不再具有小学时的优势,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时他们就有可能转向电子游戏,从中获得虚拟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也就是获得心理补偿。尤其是那些小学毕业后到初中开学前迷上电子游戏的孩子,由于不能及时摆脱对电子游戏的迷恋,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学习任务上去,很快便发现自己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而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认同能力固存观,他们有可能把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归咎于自己能力不够,形成自我挫败模式。于是,他们就会更加依赖电子游戏来减轻甚至逃避心理压力。
6.4学习成绩与孩子在家庭的处境
除了孩子自身的主观感受以外,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待他们学习成绩变化的态度也会对他们产生重大的影响。对于青少年来说,所谓重要他人,就是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最普遍的重要他人就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在中国目前的单一评价标准下,学习成绩几乎是衡量一个孩子好坏的唯一指标。对于父母来说,亲朋好友相聚,总是要谈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成绩好的父母觉得脸上有光,而孩子成绩不好的父母则觉得丢人,甚至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如A5母)。如果父母能够接受并正确看待孩子成绩下降这个事实并和孩子一起做出切实有效的努力,孩子就不会一筹莫展甚至自暴自弃,学习成绩也会逐步回升。但如果父母不肯接受这个事实并且采取抱怨甚至打骂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就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消除孩子想努力赶上的念头。
这一点在A5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随着她学习问题的出现,家长和老师对待她的态度发生变化,母亲整天唠叨,还打过她。父亲虽然一直“对她百依百顺”(A5母),但也开始批评她。她和父母的冲突开始升级,父母打她的时候她开始还手,据她所在学校的德育副校长透露,她有一次把她父亲推倒在地,肋骨都断了两根。以下是当时父母对她学习成绩下降的反应:
“父母着急啊。天天盯着呗。唠叨。我爸挺惯着我那种,但也管。”
“我妈妈说:‘活着干什么?不如出门让车撞死。’天天都这么说:‘你他妈活着有什么劲,出门让车撞死得了。’我听了这话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父母的唠叨并没有让孩子下决心学好功课,反而使她更加厌烦学习。孩子的反应是:“越说越不学。气死她。”(A5)另外,父母的唠叨也使得她的情绪非常不稳定,到了学校就很容易和老师发生冲突:
“就是我妈天天唠叨脑子里特乱,来学校也什么都听不进,老师一说话,还烦,有时候跟老师上着课就吵起来了。”
“(现在)不怕我妈说我打我怎么着,但是天天唠叨受不了。都快受不了了。”
其实,即使对于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他们依然能够明显地感觉到父母对自己学习成绩的反应:
赵:觉得爸爸妈妈对你欣赏吗?
C5:有时候欣赏有时候不欣赏。
赵:怎么讲呢?
C5:考好的时候欣赏,考不好的时候就不欣赏了。
对于学习成绩给自己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C5也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
“爸爸妈妈表面上说是不看重(学习成绩),其实挺看重的。成绩不太好的时候爸爸妈妈嘴上不说什么,但脸上看着就不太高兴。”
“在生活中最重要的是学习成绩呀。牵一发而动全家呀。学习成绩好,自己高兴,老师也高兴,家人都高兴,然后你要买个什么东西也很方便。”
“成绩好了大家都很羡慕呗。同学都很羡慕,都很崇拜我。但是要是没考好呢,老师不高兴,自己不高兴。老师得问:你怎么没考好呀?家长会说:为什么没考好,嗯?在我姥姥姥爷那儿、人前人后都觉得不光彩。”
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孩子心里就会感到紧张。有的孩子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受到父母的责骂,干脆隐瞒真实的情况,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方式来应对。
B3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期中考了100分,但一直跟父母说语文和英语的成绩没下来。在对孩子进行访谈的时候,我先问起孩子的考试成绩,他说期中考试的语文和英语成绩还没出来,我告诉他我知道早就出来了,因为我的儿子也在同一个区读初中。他知道瞒不住我,就如实相告了:英语45.5分(满分50),背单词38分,加起来83.5分,语文75分。其实这个成绩并不差,可他为什么不敢告诉父母呢?孩子含着委屈的眼泪告诉我,父母总是要求他考第一名,因为他已经学过一遍了。可是对他来说,和北京城里的孩子相比,语文和英语的基础还是比较差,而他在数学上的优势也不是非常明显,因为学得好的也考九十几分。我问他父母有没有为他感到骄傲的时候,他说:“有。拿出来数学成绩(100分)。”
由此可见,孩子的学习成绩牵动着全家人的神经,成绩不好会引起家人的不满甚至责难,至少也会让他们感到失望。孩子对这一点非常清楚,学习成绩不好或者下滑就会产生愧疚,从而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有自信的孩子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动力,而对于那些本身自我价值感很低的孩子则会更加丧失信心,导致自暴自弃。于是,他们就有可能把电子游戏当作补偿和逃避的手段,很容易出现使用问题。
6.5学习成绩与孩子在学校的处境
对于学校来说,各学校之间比的是升学率,而升学率的高低又直接影响该学校的生源和经济收入。因为升学率高的学校会有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来,学校也可以通过接受择校生收取高额择校费。如果升学率不高,只能由教委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招生,就无法收取择校费。老师评先进、得奖金也是直接与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因此老师都会偏爱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而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则冷言冷语、讽刺挖苦(如A5)甚至辱骂(如B1),或者干脆把学生赶回家(B1、A2、A3、A4)。当然,这些孩子也由于学习不好有着强烈的自卑心理而变得非常敏感,或者自暴自弃后捣乱课堂秩序,很容易和老师及学校的管理人员发生冲突,致使师生关系不断恶化。
对于学习成绩对自己与老师和同学关系的影响,孩子们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体会。如C5就通过自己学习成绩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变化过程深刻体会到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C5:我觉得其实中学人缘相当一部分取决于成绩。成绩要是变好的话,人缘就能好。
赵:你觉得成绩对一个学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是吗?
C5:嗯。小学看不出来,但是初中确实挺重要的。
赵:你们同学里面最崇拜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C5:最崇拜的是学习成绩好的。就比如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其实不和大多数人打交道,但是选什么他得的票也比较高。
同学之间也会相互比较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这种比较也会给个体带来心理压力:
赵:同学之间比学习成绩吗?
B3:比。
赵:也比,那比的时候自己什么感觉呢?
B3:考得好的就自豪。考得不好就伤心。
在学校,同龄群体一般都是根据学习成绩的高低形成的。好几个孩子都跟我说只跟和自己学习成绩差不多或比自己稍低的同学玩,因为学习好的只跟学习好的玩。就连和谁一起玩游戏或者谈论游戏的事,也跟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在老家去网吧玩游戏)一块儿去的都是学习不好的。倒数,30名之内(一共120个学生)。学习好的同学有,去一两个星期就不去了,有的是一个星期就去一次。”(B3)
学习成绩不好不仅会影响学生在同学中的形象,而且也会影响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再经过学生的自卑感进行放大,就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学校里,A5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变得“特别敏感”(A5母),认为老师看她“不顺眼”,对她不公平,专找她的错,经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因此和老师屡屡发生激烈的冲突。初二下学期干脆不再到学校上课:
“(因为我学习成绩差)老师怎么着都看不上我,然后我看她也烦,看她也脑袋疼。老师当同学面骂我。骂过一次。给她气急了。”
“就不想来(上学)了,烦。不想上学。”
“我看见老师脑袋疼。我看见我们班主任就想抽她。烦她。”
她对师生关系的认识是:“学生和老师本来就是天敌。”
不上学以后,她干脆整天沉迷在网络游戏里。我问她是否玩得开心就会接着玩,她说:“不开心我也接着玩呀。不然干什么呢?”母亲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被诊断为“中度抑郁、网络成瘾”(病历)。
B1由于学习不好而且调皮捣蛋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学校负责人的歧视感到心烦而不肯去上学。
赵:那你为什么不想去上学呢?
B1:懒得上。老师太烦。
赵:烦在什么地方呢?
B1:没有不烦的地儿。
赵:主要的地儿在哪儿?
B1:主要的地儿多了。说什么我都烦。
赵:那你总结一下哪几条让你烦?
B1:比如做操。我在那儿稍微做得不好,或者跟旁边的同学说句话,老师就给我一脚。
赵:什么老师?
B1:历史老师吧。反正是班主任。
赵:要是别的同学这样呢?
B1:那他就说。
赵:就不会给一脚是吧?
B1:嗯。
赵:别的老师对你好吗?
B1:班主任、年级主任和德育校长都骂我,让我滚蛋,所以我就不去上学了。
A3也是由于学习成绩太差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而感到压抑:
A3:感觉老师拿我当出气筒,而且不正眼瞧我,什么事气都往我身上撒。跟同学之间相处呢也比较难。
赵:跟同学相处难在什么地方?
A3: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也玩不到一块儿去。
在这种情况下,他在网吧里一起玩游戏的校友中找到了知音。那些孩子一般都是比较高年级的,他上初一的时候一般都爱跟初三的或者是高一的玩。
赵:那你怎么跟他们认识的呢?
A3:都一块在网吧里玩。时间长了,都是一个学校里的,就认识了。
赵:你觉得他们对你有什么影响呢?
A3:他们能让我更快地走上这条玩电脑的道吧。
由于学校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会将这一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学习不好的话也不肯和学习好的交往。
B2母:在学校比较寂寞,他有几个朋友,跟××在一块,喜欢跟笨的在一块。
赵:为什么?
B2母:笨的没有压力。
赵:那他不是看不上人家笨的吗?
B2母:一块儿玩,他也不能一个朋友也没有,没那么多心眼,反正憨厚一点的孩子吧。
赵:对自己没有心理压力?
B2母:对,没有心理压力可能。
赵:学习好的孩子呢?
B2母:老觉得人家瞧不起他。
由于“单一评价标准”的存在,孩子的学习成绩直接影响着他们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老师可能会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学生则往往根据学习成绩形成不同的小团体。学习差的学生不仅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而且不为学习好的同学组成的小团体所接纳。他们要么变得内向孤独,要么和同样学习差的同学组成自己的小团体,而这种小团体对很容易受同龄人影响的初中生的发展往往只能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得他们的自我价值感更低,更有可能借助电子游戏逃避学习压力和获得心理补偿。而且,这些孩子往往攻击性更高,现实中又没有安全地释放攻击性的渠道,因此更有可能借助暴力电子游戏来释放被压抑的攻击性。
学习成绩与孤独感显著相关,学习成绩班级排名与孤独感的相关系数为0.143**,年级排名与孤独感的相关系数为0.104**,说明学习成绩越差的学生孤独感越高,班级排名比年级排名的影响更大。显然,这与老师和同学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学习成绩与电子游戏成瘾量表得分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越靠后成瘾量表得分越高(相关系数0.153**),在年级的排名越靠后成瘾量表得分也越高(相关系数0.152**)。说明学习成绩越差玩电子游戏成瘾的可能性越大。学习成绩在班级的排名还与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118**),排名越靠后,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就越高。但年级排名对所玩游戏的暴力程度不显著相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与孩子关系越密切的小团体对孩子的影响越大。虽然这些相关系数并不算高,但其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6.6本章小结
由于这一代初中生出生在中国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水平对个人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影响较明显。因此他们从一出生就被家长寄予极高的期望,从一上小学甚至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被家长带着甚至逼着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被家长反复灌输“考不上大学就没前途”的思想观念,从小就对未来产生恐慌。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学业上获得成功。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彼此间的差距也越拉越大。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难度和强度进一步加大,学生再一次面临成绩的分化,有些原本在小学具有一定优势的孩子发现自己在新的环境里不再具有优势。但是,家长看中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孩子成绩不好或者下降就会加以责备甚至打骂。孩子也明白自己的学习成绩“牵一发而动全家”,考得不好的时候就会产生愧疚和焦虑。
在学校里,由于应试教育体制的存在,升学率对每个学校和老师都至关重要,于是考试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老师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产生不满,态度也有别于对待学习好的孩子,使这些本来就因为成绩不好变得心理脆弱的孩子更加痛苦,对学习更没有兴趣和信心。同时,学习成绩也成为同学之间彼此评价的标准,同学之间的小团体主要根据各自的学习成绩形成,学习不好的孩子还会受到歧视,只能独来独往或者与学习成绩同样不好的孩子结成自己的小团体,进一步偏离学习的轨道。
更为糟糕的是,家长的责骂、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歧视几种负面力量往往互相叠加并互相增强:家长的唠叨影响孩子的情绪,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就更加反感,很容易和老师产生冲突,导致师生关系更加紧张。老师的批评也会更加强化同学的负面评价,使学习不好的孩子在同学中变得更加孤立。武志红(2007,第155页)发现,许多孩子之所以迷恋网络,一个常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可靠的安全岛。他们被父母、学校“遗弃”了,他们的安全岛四分五裂。于是,他们去网络上构建新的、虚幻的安全岛。这样的孩子一旦接触电子游戏,就很容易被这个奇妙的虚拟世界吸引住,迷恋于在其中获得的控制感和成就感,暂时忘却现实中的烦恼。尤其是暴力游戏又能让他们安全地发泄心中的愤怒,更成为他们逃避学习成绩不好所带来的各种压力的理想场所。所以学习成绩差的孩子比学习成绩好的更容易成瘾。
然而,同样受到电子游戏的诱惑和学习压力,有的孩子严重成瘾,有的孩子出现成瘾倾向,有的则没有什么不良后果。从本章的分析来看,学习成绩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那么,家庭环境因素又是怎样影响孩子学习成绩和其他发展情况的呢?这些因素对研究对象电子游戏使用程度和暴力游戏内容的影响过程及方式又是什么?在下面四章里,我将通过定量数据和定性资料分别展示四个家庭环境因素对研究对象电子游戏使用的影响。
注释:
【1】为了减轻公共英语考级给孩子带来的压力,2006年,国家教育部下令禁止未成年人参加该项考试。
【2】我怀疑他小学毕业时的语文成绩是否真是87分,因为语文知识只占60分,作文占40分。如果按他说的从来没写过作文,估计作文也得不了几分,这样是不可能拿到87分的。
【3】她说她刚入初一的时候是尖子生,但她的校长告诉我,她初一也就是能跟得上学习,算不上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