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025

第25章 财政基础理论(25)

除了社会货物与私人货物外,尚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货物,如教育、卫生、文艺、邮政、公共交通活动。就其性质来说,既可由财政提供,也可由市场提供。财政提供这类货物是基于如下理由;第一,同社会货物一样,混合货物所提供的服务也具有社会性和外部效益,如教育。第二,有些混合货物由财政提供是因为私人不能以盈利的方式解决,如城市公共交通。第三,有的混合货物只能在垄断的情况下,私人企业才能有效提供,但垄断又会造成效率低下和浪费,如邮政服务。第四,有些混合货物由财政去提供有助于提高私人部门的竞争力,如市政供电局,如允许创立私人电力公司,其收费也会更合理。

除此而外,对那些出现了收益与成本不相对称的私人货物,政府也要进行干预,例如,环境治理,企业为获利而污染了水和空气导致社会成本增加。财政就要通过税收和罚款加以限制,也可通过行政命令与法律去规范这类外部经济活动,严格规定企业的排放废水、废气的标准。

三、经济发展与资源配置

国家失误与市场失灵及社会货物理论是建立在帕累托效率这—高度抽象的理性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产物,是—种纯粹静态的分析方法,与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发展,赶超先进工业化国家的现实格格不入,完全没有国家发挥主动干预职能的逻辑空间,而且抹煞了国家、民族、文化和历史的特点。尤其是我国的价格机制和市场规则不完备,价格并不真实的反映要素成本,市场本身就只能是不断产生失真的产业诱导信号的信息源。这不仅表现在商品市场上,更表现在要素市场上,因而,市场的配置功能被扭曲了。如把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应用于解决我国的经济问题,不可避免会出现“构造性偏见”,无法解决我国经济生活存在的“二元经济”现象。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充分利用“后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有效干预和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社会货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偏好与政府公共选择的关系,从财政学角度,就是研究消费者作为为投票者如何表达对社会货物的偏好,影响公共部门提供的社会货物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该理论的前提是有一个发达的市场机制,在政治体制中存在多党制,这一点我国并不具备。因此,社会货物理论不能简单地照搬到我国经济理论与政治决策中来。我国在经济起飞之初为实现赶超战略奉行“极权主义”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任何经济改革都需要政治支持,要求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协调。—个强有力的政府,其特点是领导延续不变,社会压力隔离,有组织,抱成一团的利益集团,有贯彻决定的权力,任何个别利益集团的各利益都只能通过协商,服从与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利益。中国是一个人口人多,文化多样的国家,如彻底、全面地放松政府控制,能否保持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的持续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结合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应确立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这种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对市场配置功能进行部分替代,政府卷入经济的程度要深一些,政府掌握着投资主导权,除财政预算直接投资外,政府还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或产业开发基金提供低息贷款,并控制着各个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向,结构分布服从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政府直接控制着大量国有企业,直接占有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着最重要的工业部门,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而且对产业结构、市场物价、劳动力市场等也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重点不在商品市场,而是要素市场,特别是资金市场,目的在于保证要素投入和要素分配最优化,避免资金的浪费。政府设立投融资体制主要是从宏观层次上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机制主要在微观层次对资源进行最优分配。此外,财政投融资体制是为贯彻产业政策,实现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的,并注重与国家预算资金相结合,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的重点投向。从我国工业化的起始条件,机会和国际环境来看,我国的工业化是一种“后发展”现象,它不同于英美等“先发展”的国家,其经济发展过程不带有自发性,而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即迅速赶超工业化国家,正因为如此,政府干预就显得不可少。如果政府不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优先顺序,任由市场来引导产业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可能扬长避短,迅速提高整体的规模效益;如果政府不给企业以强有力的投资支持,技术水平落后的企业就不可能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

由于国际贸易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明显不利,暂不具备实力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抗衡,如按自由贸易原则来确立本国经济发展战略和配置资源,无异于放弃工业化的努力,这是发展中国家断然不能接受的。如扶植本国的幼稚产业、竞争产业,就必然要求国家强有力的干预和配置资源。因此,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就不应仅限于弥补市场失灵方面,而应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注意在要素市场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引进等关键性问题上发挥作用。

就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同整个工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很不协调,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矛盾日益加剧,因而,也必须强调财政配置资源的重要性。

从经济模式的转换来看,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过程中,新旧模式的转换总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旧模式总会自觉不自觉地阻碍新模式的成长,但如果新旧模式之间内容上有一定的继承性,那么这样转换就较为顺利,改革的成本会较小,反之,则会造成经济生活的严重失调和紊乱,因而,在处理市场配置资源和财政配置资源的时候,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不能削弱财政资源配置的应有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要手段,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配置资源的规模比计划经济要小,但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财政配置资源的规模要大。财政在充分发挥自己调配资源的职能时,不仅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间接调控,更应倾向于消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改造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以实现我国经济的起飞,如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要同时实行上述目标,将是—个令人难以忍受的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因此必须发挥财政配置资源的优势,以特定的政策,以特定的生产要素,按一定的要求进入特定的生产领域,才能在兼顾多重经济目标的同时,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二十二、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强化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力度

财政历来是世界各国政府干预经济,影响社会经济活动,调节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平衡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最基本手段。因此,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孰的过程中,正确认识财政的职能作用,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外国经验,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力度,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仅就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经验、市场经济对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提出的新要求、以市场为中介的财政调控机制的构建、如何强化财政宏观调控、提高财政宏观调控效果等问题谈谈我们的浅见。

一、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启示

(一)自由放任的经济主义的失败

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古典(包括新古典)经济学者极为崇奉市场的力量,鼓吹“市场万能”,认为市场具有自行调节的功能,只要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就可以自动调节社会生产、供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经济资源处于最佳利用的状态;坚决反对国家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任何干预和调节。因此,西方各国政府接受上述理论,把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奉为信条,采取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应当承认,在30年代前,这种自由放任的经济主义及政策,对于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看不见的手”并没有解决好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市场需求的相对缩小的矛盾,终于酿成了30年代的大萧条、大危机,从而宣告了自由经济主义的失败。

(二)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理论与政策。

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陷入崩溃之际,凯恩斯以其独创的见解,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国家干预主义的一代宗师。他认识到了市场的局限性,主张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改变市场经济运行的弊端、消除危机。此后,凯恩斯的追随者又不断地对其学说予以补充、完善,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和市场经济实践的依据。以后又形成了理论上有分歧的两大学派,但他们对国家应积极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宗旨是一致的。由于各国的经济状况、社会背景、政治力量的组合各有不同,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政策、方法和目标也各有千秋,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调控模式,如法国的计划化、英国的国有化、意大利的混合经济、美国的财政信贷调控体系、日本的财政与政治结合制等等。

(三)经验与启示

当代西方各国大都吸取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模式的教训,普遍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他们主要运用财政手段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实践实施宏观调节,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其中最主要的有:

1.以财政预算、税收、公债、货币等政策、手段作为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杠杆,让国家财政在现代市场中扮演宏观调控的重要角色。

2.资本主义宏观调节的大目标明确为实现“充分就业、稳定价格、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服务。为此,西方国家实施了通过财政和银行起决定作用的劳动、农业、反托拉斯、关税、公共住宅、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与措施,形成宏观调控的合力。

3.既制定有一定权威性的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起决定作用的经济计划,又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祝,采取灵活多样的调控形式和措施,明确宏观调节所达到具体目标。

4.一些国家,如联邦德国和日本,还赋予国家财政以法定的财税政策措施实施权,诸如财政紧缩政策、财政扩张政策、财政中期计划颁布与实施等,从法律上保证这些政策、计划的出台实行。

二、强化我国财政宏观调控力度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参与社会总产品或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宏观经济行为,一方面要保证国家行使政治与经济职能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又要依据它与国家的特殊关系、依据它主导国民收入分配的地位,利用财政政策、各种分配形式和手段对市场经济实施调节和监督,起着调节总量、调控各种分配关系、左右国民经济全局和促进社会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作用。财政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运转最迅速、效果最明显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采用最普遍、最多的宏观调控手段。放弃或放松财政调控,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机制就无法正常运转,具体地说,强化财政宏观调控力的必要性在于:

(一)在新体制下要有效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强化财政调控职能,以便利用财政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之缺陷,用财政这一特效杠杆清除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带来的局限性。因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既存在难以进入的领域,也存在时常失败的方面,而这只有靠财政来调节、配置,起到补充作用。

(二)财政在社会总财力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客观上制约着企业、银行、政府各部门、居民个人手中财力总量的消长,调节着分配结构和分配比例,因此,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易于掌握和增强,能够通过财政资金筹集、使用的数量、比例、结构和方向,影响市场运行,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