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120

第120章 金融及其他(34)

以上分析是假定决策者是“大公无私”的,完全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投资决策的。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决策者具有“双重人格”,“一方面,他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另一方面他又是他个人”,“有他自己的私人利益”。这就必然会出现“私人利益”渗透在政府投资决策之中。可观察到的事实是,投资决策者因调离或退休就可以不再对过去的决策失误负责,即使投资失败也存在责任扩散行为,即把责任归咎于他人或上级;就是无法推卸责任也仍然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最多是“平调”到其他单位。这说明政府投资失败对决策者个人所形成的损失几乎等于零。另一方面,对于决策者来说,在公有制条件下投资本身不仅不付出个人成本,而且还会给他个人带来诸多利益如个人升迁、上级表扬、当地民众好评以及“以权谋私”等。因此,渗透到政府投资中的“私人利益”一般具有推动投资规模膨胀、扩大投资范围的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无非有两条途径可供选择:一是减少经济生活中公共投资决策的个数、缩小政府投资的范围,让价值规律这个“看不见的手”决定投资的方向和规模;二是对人们具有的“私利”加以约束,建立投资约束机制并使之制度化和法律化,做到投资决策、责任和利益的统一。

二十九、发展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民脱贫致富

一、导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认真解决“三农”问题,夯实农业的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各级政府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大国。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已经由1978年的133元上升到2005年的3255元,农村极端贫困人口也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的2900万。但是与同一时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78年为343元,2005年增加到10493元)相比,我国广大农民除一部分走上了致富道路外,绝大多数在整个社会群体中仍然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的弱势地位。可见“三农”问题不解决,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从而也就不可能实现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那么如何使人口众多的农民长期持续稳定增收、最终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积极推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因为: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和生产人的劳动能力的手段,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马克思提出:“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教育可以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相关研究报告认为,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则可提高300%。据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2004年对全国部分进城农民和来自农村个体经营者的平均月收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按学历分类:小学未毕业的平均月收入769元,小学毕业的815元,初中毕业的950元,高中毕业的1268元,大专及以上的1554元。这个数据说明,提高教育程度,是提高收入者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国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教育是面向农村地区进行的文化、经济、政治的教育,是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它包括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其中,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农村人口和劳动者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直接培养懂技术、会种田的新型农民,对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民终身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农村普及教育(主要为扫盲)和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双重任务。农村教育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重要意义。

第一,教育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技能,如阅读、写字和计算等,这些技能促进了知识、技术的传播和成本收益的计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教育能改进农民的理性,使农民摆脱那些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文化和习惯的约束变得较为容易。

第三,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农民能够不断接受新信息、新观念和新方法。

第四,教育可以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法权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加强经济核算,确定或调整自己的经济行为。

第五,教育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速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没有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农村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没有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就谈不上农民脱贫致富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把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是新世纪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将依照全球经济发展的需求进行重大调整,这次调整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是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基本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提供的《1997年中国人口》的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32.76%,小学毕业占39.10%,初中毕业占21.73%,高中和中专毕业占6.48%,大专以上的占0.01%;1998年,这些数据分别为8.64%、34.63%、45.67%、10.73%、0.33%。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明显下降,而高中(含中专)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上升。2002年底,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90%,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尽管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农村教育的发展与中央关于解决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

(一)农村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民教育负担重

随着“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在全国98%的县的全面运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格局发生改变,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占总投入的78.2%。我国农村教育正在实现由“农民办”到“政府办”的根本性转变。在农村教育投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仍有一些投入不足的问题凸现出来。据统计,2002年,全国共计新欠中小学教职工工资22亿元,中西部25个省份尚有中小学D级危房4000万平方米。同时,一些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紧张。目前,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多年徘徊于2.5%—3%,低于发展中国家4%的平均水平。在如此少的公共教育经费中,政府又将经费更多地投向基础好、容易出成绩的城区学校,能够分给农村教育的经费当然更是少得可怜。不仅如此,农村公共教育经费还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2%,而在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差不多都是由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负担初等教育的全部或主要费用。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投入结构不合理,使压在农村家庭身上的教育投入担子越来越沉重。

(二)农村基础教育与实际需要脱节,导致辍学率升高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基本上照搬城市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比较严重,办学脱离经济实际,中小学教育中涉及农业技术知识的内容很少;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致使毕业后的农村青年学到的文化知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不能尽快适应和融入当地农村和城市的产业经济与文化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不少学生看不到学习的实际效用,从而造成辍学率的增加。据有关专家统计,仅2001年我国农村实际辍学人口数大约有200万人,全国有5个省初中辍学率超过3%。

(三)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落后

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参加职业培训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很大。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由于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普及率低,导致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差,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据2001年中国科协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调查,具备科学素养的农村居民仅占0.4%,81%的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表现出消极的观望态度。据抽样调查,农业劳动力中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16.4%;获得专业技术职称和岗位培训证书的人数合计占被调查人数的7.3%。

(四)高等教育某些改革对农村教育的负面影响

1986以来,国家明确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向学生收取学费以补偿教育成本。不少农村家庭对供养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已颇感吃力,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更让农村家庭难以忍受。虽然政策上有奖学金、贷学金、减免学杂费、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等措施,但援助的面毕竟有限,而且尚未为广大农村家庭所知晓。目前,重点大学、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而一般性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逐年增加。农村家庭的学生多集中在一般性院校、不太热门的专业,就业难度大,就业机率较低。农民子女上学“跳农门”的传统理念受到冲击,父母支持子女上学的积极性大打折扣。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读书无用论”在农村有所抬头。当然,高教改革适应了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但如何克服对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五)师资力量薄弱,队伍不稳定

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从正规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不多,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他们的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而且,年轻教师仅占20%左右,教师的工龄大多数超过20年,这些教师知识层次较低,缺乏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陈旧,对现在所推行的新教材难以适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能“照本宣科”,缺乏创新意识,这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要求严重脱节。不仅如此,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农村教师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据调查,2004年以前,城市教师的收入是农村教师的2—3倍。教师待遇较差,造成农村教师人心浮动,教师队伍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