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110

第110章 金融及其他(24)

财政分配实现的投资可靠程度最高,但这里预测的财政资金包括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预算资金,作为省的战略必须考虑到全国战略在这方面的影响。在实际执行中,国家通过财政途径,既有可能把资金抽走,使省减少投资,延缓经济发展的进程,也有可能把资金调进,使省增加投资,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全民所有制单位分配实现的投资,包括财政和地方与全民企业单位的自筹投资,其总量与结构要受到财政与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随着体制改革的进行,自筹投资部分将是一种增加的趋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经济成份分配实现的投资,这是实现战略目标可能筹集的全部投资,如果出现不足,就要影响到整个战略发展。由于投资中包括了地方与全民企业单位以及集体经济组织与个人的投资,因此和单一的财政分配所实现的投资相比较,对于实现战略目标的保证程度就要差得多,如果缺乏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国家计划作指导,有的部分不仅难以转化成现实的投资,而且有可能转用到消费上去。如前两年出现的企业有存款,个人有储蓄,国家搞重点建设却没有资金,基建投资失控,生产性投资下降,其原因就在于此。今后随着体制的改革,在投资的分配中,全民企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及个人投资所占的部分将会越来越大。因此如何从全局战略出发,搞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资分配,以保证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需的资金供应,就成为制定发展战略所必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4.战略推进要合理安排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与开发性投资的关系

从以上的各种预测说明,按照国民经济各部门现有的经济效益是难以保证翻两番所需资金的供应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目标,除了要求确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积累,增加投资和提高投资效果外,作为研究发展战略,最重要的是在投资的方向上要正确安排保证经济增长的投资与开发性投资的关系。我们过去搞计划经济建设,也提出过各种类型的发展战略,搞过经济布局和生产力配置等等,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有过失误,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对这两种投资的安排不尽合理,动辄就搞赶超,翻番,建成多少多少基地,把大量投资往内地转移,过多用于经济开发,结果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国民经济各部门经济效益越来越低,生产发展速度越来越慢。根据有关资料,1953—1978年间,我国的工业投资有一半以上用到了内地,而内地每100元投资提供的产值只相当于沿海的一半,提供的税利还不到一半,这就影响到建设资金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历史事实表明,研究发展战略也要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和平均使用力量。要充分注意使一些有条件,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和地方,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国家的扶持首先发展起来,现代化起来,使它们在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全国和全省发展战略中发挥战略基地的作用。我们在上面提出四川的发展战略应以四大城市为中心,推动全省城乡经济的发展与开发的设想,就是基于这个原因出发的。现在要进一步指出的是,以四大城市为中心发展经济乃是确保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投资效果,实现全省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按照已经作出的安排,初步测算,全省实现翻两番,工业总产值要增加3.85倍,按现有生产水平计算,四大城市的工业总产值有可能达到850亿元左右,按每100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总产值略高于全国现有水平计算,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只需600亿左右。这样全省就可以用600亿元以上的投资去发展和开发四大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和地方。如果再把这600亿元分开用一半去发展现有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和地方,即使每100元固定资产提供的总产值维持在全省现有平均水平,也可以提供350亿元以上的总产值。用另一半去搞开发投资,加上其他方面的投资,建设十个以上攀枝花那样规模的工业基地,实现100亿元工业总产值的目标,是有可能的。如果在投资上搞平均分配,或者过多地去搞开发性的战略投资,那就难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因此,把重点放在四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就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和纽带。

从资金积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立论未必正确,我们只是作点粗浅尝试,抛砖引玉。愿得到更多的赐教。

二十、四川经济发展战略与资金积累

我们认为,研究和制定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必须以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为核心,探讨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途径和在一定时期内可能达到的水平。为此,就必须研究这样三个问题:①从资金积累的需要与可能分析实现既定目标财力保证的程度;②根据资金积累的情况研究我省的经济战略布局或发展模式;③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可行性做出必要的论证。本文重点是对第二个问题进行探讨。

实现战略目标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我省的战略目标规定,到2000年,全省的工业总产值将由1981年的270亿元增加到1300亿元。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1982年我省工业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工业总产值为83元。按此计算,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增加固定资产1200亿元。按1953年—1980年全国工业基本建设交付使用综合平均率70%计算,则我省发展工业的投资需要增加1700亿元左右。如果按我国过去三十年非工业基建投资占整个基建投资总额46%这个比例来计算,我省除工业外的基本建设需要投资约1500亿元。

这一时期内可能积累多少资金?

根据预测,如果我们能实现工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那么我省2000年的国民收入就可能从1980年的268亿元增加到900亿元以上。这二十年的国民收入总和可达到11000亿元。其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全国过去三十年积累率的平均水平计算,可能达到3400亿元。积累中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可能为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工业的部分可达到1300亿元。

把资金的需求量和可能提供量进行比较,就会看到,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短少资金7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用于工业的部分短少资金400亿元。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我省的战略目标,就成为研究和制定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

在财力不足的条件下,要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根本的出路就在于提高投资效果,使经济的增长速度快于投资规模增长的速度。这样,较少的投资也能换来经济的较快发展。四川经济基础虽然比较雄厚,但经济效益不高,潜力较大。这就决定了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和提高投资效果相结合。在投资上决不能搞“面面俱到”,而要有重点地使用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在经济条件较好,潜力大,能够较快地提高经济效益的地方。

据此,我们认为,四川的发展战略应以经济基础和投资条件都较好的重庆、成都、自贡、渡口等四个工业城市为重点。在八十年代,应主要抓这四个城市和与其密切联系的周围地区。在九十年代,主要是依靠这四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向四周扩展,组织经济网络,形成以各个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这四个经济区是①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南充、达县、万县、涪陵在内的军工、机械、化工、轻工业经济协作区;②以成都为中心,包括德阳、绵阳、乐山在内的机械、化工、电子工业经济协作区;③以自贡为中心,包括宜宾、泸州、内江在内的天然气、盐和盐化工业经济协作区;④以渡口为中心,包括西昌在内的钢铁工业经济协作区。

我们提出以四个工业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出发点是:①四个城市几乎集中了全省的主要工业和生产技术能力。目前,这四个城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占全省总额的40%,工业总产值占全省近2/3,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提供的总产值,四个城市的综合平均水平高于省内其他地区一倍以上。在这些城市中,又较多地存在着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生产潜力还未被很好地挖掘出来。②四个城市地理位置适宜,交通运输便利,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较好的社会条件。除渡口外,都是历史上自然形成的经济中心。在这些地区投资,容易收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③四大城市集中了全省大部分大专院校和高中级专业人员,科研部门多,学科比较齐全,能够较好地依靠科学技术的优势来发展经济。

这四个经济区的建设,从资金角度来看,八十年代应以调整为主,走内含扩大再生产的道路,重在填平补齐,成龙配套,搞好专业化协作,军用和民用工业的结合以及城乡经济的结合,注意发展社队工业,使现有经济的潜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九十年代,重在发挥经济区的扩展作用,带动更大范围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要逐步向能耗低,原材料消耗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这样,既能够做到财力、物力的适当集中,又能够做到量力而行。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会积累吏多的资金,实现战略目标就有必要的物质保障了。

根据上述的发展战略,要为实现战略目标积累必要资金,我们认为,在国民收入的安排上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1.国民收入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要力争保持现有水平

在1981年—2000年间,我省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2%,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要达到6.5%。

四川与全国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国民经济结构差异的原因,四川实现这个目标则要困难得多。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四川是1:0.76,全国是1:0.42。实现翻两番工业年总产值全国只需增长4.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8%,而四川则需增长4.8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8.5%;农业年总产值全国只需增长2.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4%,而四川则需增长2.9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5.57%。工农业的增长速度,都要求四川高于全国水平。

国民收入的增长,四川与全国的目标也大体一致。年生产额全国要求增长3.3倍,年平均增长速度6~6.3%,四川要求增长3.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6.5%。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四川也有较大的困难。这是因为,在工农业总产值既定的条件下,国民收入的增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①总产值的结构。我国过去三十年的情况是,农业总产值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高于工业一倍以上,而农业的发展速度一般低于工业。因此,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就会越慢。1980年四川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所占的比例高于全国将近一倍,这就必然要减慢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②总产值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的进步,有机构成的提高,产品结构的改变和原材料的改进等,总产值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例将是一个下降的趋势。据测算,四川与全国目标在这方面的要求大体一致,均接近于过去(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平均水平。工业现在是35%,过去是36—34%;农业现在是70%,过去是76—69%。由于种种原因,农业总产值中国民收入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比较明显,这就给四川实现战略目标增加了困难。今后应高度注意提高经济效益,努力降低物质消耗,力争稳定国民收入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否则财力不足的问题就会更加严重。

2.国民收入的分配,要保证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积累基金

国民收入在使用上,经过分配与再分配最终形成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两者虽然在根本利益关系上是一致的,但有一个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适当安排的问题。我省的发展战略中明确规定:在实现翻两番的同时,要成倍地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条件下,要保证资金积累,就要限制消费。在消费基金的增长为一定的条件下,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程度,取决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党中央的要求,把全省人口在本世纪末控制在1.2亿以内,那么在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6.5%的条件下,就可能实现全省人均消费水平的成倍提高,同能也能保证必要的积累。

对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形成,财政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过去三十年的积累率和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综合平均计算大体分别为31%和34%。目前在研究发展战略中,大家都认为,虽然过去积累率偏高,但今后也不能太低,应当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把积累定在适当的比例上,并随着生产的发展,相应有所增加。我们根据我省的战略目标,按积累率和财政收入及国民收入的比例均为31.5%进行预测,计算出1981年—2000年间积累总额和财政收入均可能达到3400亿元。再低了,实现战略目标就会缺少必要的物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