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核电市场
三井是最早进入核能领域的日本垄断资本,其集团内的东芝公司凭借着建造核反应堆的沸水堆技术(BWR),实现了与日立、三菱重工在日本核电设施市场的“三分天下”。日本的核电站建设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过一波热潮,发展到今天,市场需求已渐趋饱和,新一轮的核电设施更新换代又为时尚早。为开辟新的市场,东芝不得不将眼光瞄向海外。
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核能发电市场,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核电发展战略已从“适当发展”转为“加快发展”。2007年,中国正式发布了《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如果规划得以实施,核电将占中国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4%左右,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6%。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间,中国将新开工建设30台以上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规模超过400亿美元。这样一块巨大的“蛋糕”,当然会引起国际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高度兴趣。东芝也不例外。
但是东芝在中国核电市场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在东芝成功收购美国西屋电气之前,全球的核电技术以欧美为主导,日本并未能打破欧美的核技术垄断。而且,东芝的核装备制造技术是“沸水型轻水炉”(BWR),其在安全性方面不及另一种主流技术“加压水型原子炉”(PWR)。发生过重大核泄漏事故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都采用的是沸水堆(BWR)技术。根据中国的核电发展规划,今后新建的核电设施必须采用压水堆(PWR)技术。这样一来,就等于把东芝完全排除在了中国市场之外。
2009年4月19日,中国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媒体称“这座核电站是中美两国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在全世界率先使用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AP1000)技术”。AP1000技术是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看家本领,是对其所掌握的压水堆技术的升级和改良,安全系数更高。表面上看,三门核电站是“中美”之间的能源合作,但实际上,其真正的性质应该是“中日”能源合作项目。因为早在2006年,东芝就已经完成了对西屋电气公司的收购,将这家老资格的核电设备制造巨头成功纳为了东芝的子公司。
2005年,西屋电气的母公司英国核燃料公司决定转型于核工业承包业务,欲将擅长核电站建造业务的西屋电气公司出售,竞购价定为18亿美元。全球15个能源电气巨头蜂拥而至,展开了一场竞购大战。当竞购价格达到30亿美元的时候,买家就只剩下了东芝和三菱重工。在谈判的最后三个星期里,东芝竟然一口气把报价抬高到54亿美元,溢价率达到了200%。最终,英国核燃料公司把绣球抛给了东芝。
尽管这笔收购在美国相关政府部门的审查介入后有了些调整,东芝将20%的股权转让给了美国核电工程集团绍尔(Shaw),另将3%的股权转让给了三井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石川岛播磨重工(IHI),但东芝仍以41.58亿美元的出资控制了77%的西屋股权,是绝对的第一大控股股东。东芝疯了吗?对于这样一笔巨额收购,东芝总裁西田厚聪承认“确实有点高”,但他表示相信,“从增长前景和利润潜力看,这桩交易会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何划算?答案是中国。东芝负责核能部门的主管在接受采访时坦言:“中国是东芝决定竞购西屋的特别重要的原因。”借助于西屋电气这块现成的跳板,东芝直接就掌握了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在满足自身技术能力升级转换的同时,又完成了与中国核电站建设所采用技术的顺利对接,为东芝打进中国核电市场一举扫清了障碍。
根据东芝的估算,将西屋纳入旗下后,其核电站建造业务将从目前的每年17亿美元迅速扩张至2015年的59亿美元,2020年达到76亿美元。
东芝在完成了对西屋电气的收购后,仍将其总部保留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其员工、商标、装备全都保持不变。所以,已经完全变成一家日资企业的西屋电气,表面看起来依旧是一家美国公司。
东芝此举可谓用心良苦。就在东芝竞购西屋电气期间,西屋电气正在参与中国浙江三门、广东阳江两座核电站的招标。而2005—2006年前后,中日关系正处于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的最低谷。对于很有可能获得中标的西屋电气而言,国籍的变化将给竞标增加变数。倘若西屋电气流标,东芝的如意算盘也会跟着落空。所以,保持西屋电气原来的面貌不变是最佳的策略。
东芝成功做到了“借壳入市”。根据2006年底中美两国签署的能源合作项目协议,中国将引进“美国”西屋电气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核电(AP1000)技术,并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建设两座AP1000核电站,先期建设的三门核电站一期工程共有2台机组,总投资400多亿元人民币。
如此看来,东芝对西屋的收购,果然“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宝钢的另一个身份
三井集团在日本钢铁制造领域并不占据明显优势,其成员企业“日本制钢所”是一家主要生产军用钢材、核电厂大型锻件等特殊钢材的企业,在日本民用钢材领域,头号厂商是新日铁集团。没有生产优势并不说明三井集团在日本钢铁行业中的弱势。恰恰相反,三井物产作为日本钢铁流通领域中的龙头老大,长期把持着日本钢铁制品、钢铁半成品的流通和出口,即便是新日铁这样的大型钢铁生产企业,也不得不依靠三井物产来拓展业务。
三井物产在中国钢铁市场的业务发展,以1992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1992年之前,三井物产只是个“配角”,作为项目的辅助成员,与其他日本企业一道参与中国的钢铁厂建设,上海的宝山钢铁厂就是其中的代表。
20世纪70年代末建设的宝山钢铁厂主要采用日本新日铁公司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在建设工程中,三井物产组建了一个50人的项目小组,负责协调沟通工作。新日铁公司不是三井集团的成员,但是关系较为密切,其三成左右的钢铁产品由三井物产代理。这一时期,三井物产向宝钢出售过成套设备,但充其量只是一个普通的销售代理商,双方的合作关系并不密切。
1992年,三井物产与宝钢签署《综合合作协议》,拉开了三井物产深度介入中国钢铁市场的序幕。这一年的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三井物产敏锐地觉察到其中的无限商机,主动向中国的大型国营企业宝钢抛去了橄榄枝,期望双方“共绘未来”。
三井物产提出的“综合合作”并非是某个项目的单项合同,而是包括开展干部交流和互换研修生等人才交流、举办专家研讨会、情报共享、构建共同事业等在内,尤其是在传授与市场经济化及国际化相关的经营技巧方面的合作,对还是一家钢铁厂的宝钢而言,无疑充满了吸引力。
签署协议后,三井和宝钢每年轮流在东京和上海举办高层干部交流会。截至2010年9月,宝钢方面共计派出研修生146名,三井物产方面派往宝钢的研修生共达326名。三井物产还为宝钢举办了金融、汽车产业、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企业治理与内部控制等以市场经济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
在三井物产的帮助下,宝钢迅速在国内的钢铁企业中崭露头角,展现出了国际化大企业的风范。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成立,奠定了宝钢集团作为中国头号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而三井物产则通过与宝钢的战略合作,实现了对中国钢铁业的深度介入,成为了中国钢铁市场上的“主角”。
三井物产依托宝钢,编织起了一张遍布中国各地的钢材加工中心服务网。从1993年双方合资成立经营钢材加工销售的“上海申井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以来,目前的合资公司已经超过8家,业务范围扩大到电炉与船舶租赁、不锈钢冷轧钢板的生产与销售、钢材加工服务中心、汽车专零部件的生产等广泛领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堪称双方综合合作象征的“宝井钢材加工服务中心网”。
2002年,三井物产和宝钢分别以35%和65%的出资比例,合资成立“上海宝井钢材加工配送有限公司”,并将此前成立的合资配送公司以及双方各自拥有的钢材加工服务中心全部纳入到宝井旗下,形成了一张覆盖上海、杭州、无锡、重庆、广州、福州和青岛的钢材加工服务中心网。2009年,该中心网的全年经销量达到了大约210万吨。
按照三井物产官方的说法,这张钢材加工服务中心网将用以“满足在中国扩大事业活动的国内外汽车制造商等的需求”。这里所谓的“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实际上就是以三井企业集团的丰田汽车公司为首的日本汽车制造商。三井物产对中国钢铁产业下游终端的控制,保证了相关日资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对钢材的需求,为日资企业的汽车产业链输送了利益。
不仅如此,三井物产还控制了钢铁产业的上游——铁矿石资源。目前,三井物产已拥有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18%的股份,并在当地出资成立了一家名为Valepar S.A.的投资顾问公司,专门负责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投资合作事宜。
在铁矿石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三井物产还设立了子公司——三井铁矿石发展有限公司(Mitsui Iron Ore Development Pty.Ltd.)和三井—伊藤总钢铁控股有限公司(Mitsui-Itochu Iron Pty.Ltd.),进一步加强了对上游资源的控制。当中国的钢铁企业在铁矿石定价方面完全不由自主时,资源匮乏的日本却能在其中享有发言权,个中反差令人深思。
对三井物产来说,通过控制钢铁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就足以做到对中国钢铁市场的纵深把控。不可否认,宝钢在和三井物产的“综合合作”中壮大了实力,快速实现了国际化转型,获利良多。但是,宝钢也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日资企业在华工业生产链上的一环,并以三井物产这家综合商社为媒介,向相关日资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利益。这就难怪三井物产会把宝钢视为“自己人”,是没有正式身份的三井企业集团的一分子。
“从田头到餐桌”一路撒网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对人口大国中国来说,吃的问题尤其严峻。一方面是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却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再加上复合肥料的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农业投资生产率下降、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谁来养活中国人”已不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命题。
中国加入WTO以后,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外资纷纷在中国粮食供应领域布局,试图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粮食产业链,加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控制。中国的粮食需求结构主要包括口粮需求、饲料粮需求和工业粮需求等,在这些领域,三井物产再次拔得先机。
2009年9月,三井物产与中国畜产、饲料行业的大亨——四川新希望集团达成合作协议,以向中国出口、销售饲料为核心,在畜禽饲料产业、乳业、化工产品等多项事业领域开展战略性业务合作。
成立于1982年的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其经营的配合饲料位居全国之首,拥有10%的市场份额。此外,其家禽处理数量也以14%的市场份额名列行业榜首。选择一个行业领头羊进行战略合作,既显示出三井物产独到的眼光,亦可窥见其暗藏着的巨大野心。
2010年3月,双方正式牵手,在成都合资成立“新井物产贸易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其中,新希望集团持55%的股份,三井物产持45%的股份。成立初期,公司将首先涉足添加剂、饲料原料等方面的贸易,随后还将开展物流、饲料、乳业、化工、金融、人才、技术等全方位的合作。
从这份规划中不难看出,三井物产的目标不仅仅在于对上游原料的控制,而是要借助新希望集团的优势平台,全面介入整个农产品的综合产业链。2011年,三井物产以10%的比例入股新希望集团规模约2亿美元的“农业投资基金”就是证明。近年来,中国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旺盛,三井物产敏锐地看到在农业风险投资领域的巨大收益,考虑通过投资参与到农业新技术研发应用领域中,并将相关日本企业的农产品技术引入中国,从而带动一支“集团军”渗入中国的粮食产业链。
2012年初,三井物产的粮食布局从饲料粮跨入口粮,投资参股在中国黑龙江省的收粮事业。此次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是黑龙江农垦北大荒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即北大荒商贸。北大荒商贸是中国农业部下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100%控股的国营企业,在粮食、农产品、农业机械、肥料以及石油等领域展开经营,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农业企业集团,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2008年,北大荒商贸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大荒粮食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以黑龙江省为中心,持有相当数量的收粮据点,其2011年的粮食经营数量达到161万吨,营业额36亿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