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内部贸易。三井企业集团成员的内部交易和外部买卖通常都是通过三井物产来实现的。三井物产掌握着广泛的销售渠道,有庞大的情报网络,有专业的市场人员,这些综合优势能够帮助成员企业用最小的成本实现市场覆盖的最大化。因此,三井系企业的贸易绝大部分以三井物产为中介,即便是成员企业之间也很少进行直接贸易,还是要通过三井物产来实现。
一开始,企业集团的内部贸易非常狭隘,每个企业只采购自家集团内的产品,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商业王国。例如,三井的人开丰田车、用东芝电脑、喝札幌啤酒,住友的人开马自达车、用NEC电脑、喝朝日啤酒……只要能用自家集团的产品就决不采购别家的。这其中的原则不是根据价格、质量、服务来确定该买哪一家的产品,而是先确定好买哪一家的产品,然后再通过三井物产来磋商贸易条件。这种颠倒的贸易关系,其根本出发点还是“自己人优先”的老式思路。
三井物产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几乎无所不包,且在世界各地设有上百个分支机构,甚至还直接参与投资设立大量子公司,这就是所谓“综合商社”的综合所在。
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商社越来越不局限于代理本集团企业的产品买卖。成员企业的采购、贸易、对外投资、商务咨询等事务,三井物产统统都管,甚至可以一手包办,成员企业对三井物产的依赖程度并不比对三井银行来得少。尤其当成员企业试图向海外发展的时候,三井物产更是当仁不让的“先头部队”,项目的前期调查、与当地部门的沟通、商业谈判等事宜,通常都会交由三井物产来完成。在下一章讲到三井在中国的战略发展时,很容易就能看到三井物产所发挥的“全能”作用。
重振昔日雄风
客观地说,三井在战后日本企业集团集结的过程中行动是迟滞的,如果算上东芝和丰田等核心大企业的回归,整个集结行动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算完成。在二战结束之前,三井的整体实力大约是三菱的1.5倍,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三井不仅落到了三菱的后面,甚至还被住友赶超。不过,这种“颓势”只是相对而言,从绝对实力上看,三井的战斗力丝毫不减当年。
三井的传统优势是商业、不动产、矿山、造纸、汽车、金属制造和纺织纤维,重工业一直都不是三井的强项。为了加强三井企业集团的竞争优势,三井在1958年联合集团内的34家大企业共同投资,成立了资本金达32.5亿日元的“日本原子能事业公司”,率先向核工业领域发起了攻势。
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其他的企业集团也陆续成立了原子能公司,但由于先进的核技术主要掌握在实力雄厚的美国资本手中,这些原子能公司在成立后不久就迅速洗牌,最终形成了三井、芙蓉、三菱三大企业集团的“三足鼎立”之势,其中又以三井企业集团的核技术实力最为明显。
1989年,三井集团将日本原子能事业公司并入东芝,作为东芝的原子能事业部门。此后,东芝公司就成为三井集团在核工业领域中的“代言人”。1999年,东芝对原子能事业部门进行改革,将其升格为“电力系统公司”,但仍在东芝的管辖之下,并未独立出去。这样,东芝就和芙蓉集团的日立、三菱集团的三菱重工一道,成为日本核工业领域中的“三巨头”。
鉴于三井与美国通用电气之间长期存在的合作关系,东芝在核反应堆建造技术方面得到了通用电气的支持,从而掌握了建造沸水堆(BWR)的技术。三菱重工则得到了美国西屋电气的帮助,掌握了建造压水堆(PWR)的技术。由于日立也掌握了沸水堆技术,因此日本的核反应堆装备制造商就分成了东芝和日立的“沸水堆派”和三菱重工的“压水堆派”。
2011年在东日本大地震中为世人所熟知的东京电力公司,虽然不是三井企业集团的成员,但与三井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是东芝长期的大客户。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沸水反应堆除4号机组外,其余5个机组全部是由东芝在1970—1980年期间负责建造的。
2006年,东芝收购了掌握压水堆技术的核反应堆制造商西屋电气,将其纳为子公司。这样一来,东芝就成了日本第一大核反应堆装备制造商,也是唯一掌握两大主流核反应堆技术的装备制造公司。
东芝在核工业领域中的强势地位,是整个三井企业集团合力推动的结果。三井的原子能事业公司原本是一家共同投资公司,集团内的34家企业对其拥有股权。为了实现高效集中的管理,三井集团把原子能事业公司“送”给了东芝。在东芝向海外出口反应堆装备、收购西屋电气的过程中,三井物产、三井银行等“兄弟企业”的贡献巨大。尤其是在和三菱重工竞价收购西屋电气时,两家公司竞争的背后,实际上就是三井和三菱两大企业集团的竞争。
在钢铁生产领域,三井集团的技术优势遥遥领先,却又不为人熟知,原因就在于其核心成员企业日本制钢所是一家兵工厂,在民需领域的生产规模很有限。日本制钢所在二战后曾短期解散,但朝鲜战争爆发后很快就又恢复了武器生产,20世纪50年代日本制造的所有大口径、中口径钢炮全部出自日本制钢所。除了研发各种坦克炮、榴弹炮、速射炮和导弹发射装置外,其核电厂大型锻件的制造能力举世公认,占据着世界大型核锻件市场80%的份额。外界普遍认为三井企业集团的重工业生产能力比较弱,殊不知在军用钢材和大型核锻件制造能力方面,三井集团的一技之长几乎无人能及。
在石油资源开发方面,三井集团也同样占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1969年,三井企业集团17家公司共同投资,成立了资本金高达近70亿日元的“三井石油开发公司”,其中三井物产是最大的股东。
日本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而世界的石油资源又绝大部分掌握在国际石油垄断资本手中。日本企业单独进入这一领域分一杯羹的成功率非常低,必须举整个企业集团之力,方有可能成功。继三井石油开发之后,日本的大企业集团纷纷成立石油开发公司,但三井石油开发是其中最早、也最为成功的一个。
三井石油开发的据点主要集中在东南亚、欧洲北海和美国墨西哥湾。因为日本并非石油大国,三井石油开发公司一直不为人所熟知。2010年4月发生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首次将三井石油开发推到了媒体聚焦镜下。人们惊讶地发现,三井石油开发竟然握有事故油田10%的股权,与石油大鳄英国石油公司一道,分享着墨西哥湾原油的“大蛋糕”。
在能源领域,三井企业集团的步子一直都迈得比较大。除了日本原子能事业公司、三井石油开发公司之外,20世纪60年代,三井集团还成立了三井海洋开发公司、三井铝业、三井矾土制炼公司等。
三井企业集团与国际垄断资本的合作也较为引人注目。早在财阀时代,三井就与英美系的国际垄断资本来往密切。战后,三井集团通过远东石油工业、美孚石油公司而与洛克菲勒财团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通用电气公司而与摩根财团来往密切,福特财团、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第一花旗银行等也是三井集团的合作伙伴。三井甚至还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视作自己企业集团中的一分子。
没有大张旗鼓,三井在悄然实现着复兴。
2005年7月竣工的位于东京日本桥的三井塔楼大厦,似乎是一个无声的宣告。这座高194.7米的摩天大楼在设计上动了很多心思,其低层裙楼部分与旁边紧邻的建成于1929年的三井本馆相连通,主塔楼部分则直冲云霄。既暗示着新的三井企业集团对历史的传承,又预示着向未来的进发。
如今,这一高一低的两栋大楼中汇集了不少三井企业集团核心成员的总部。因为大部分三井系的企业喜欢把办公地点选在东京的八重洲和日本桥一带,这两个地段常被人们戏称为“三井的地盘”。
王牌企业大阅兵
(1)商社·银行·不动产“三驾马车”
三井企业集团有三大最核心的企业,被称为“御三家”。在财阀时代,“御三家”是三井银行、三井物产和三井矿山。战后,三井矿山的地位被三井不动产取代。
三井矿山曾经是三井财阀的“阿里巴巴宝藏”,煤炭为三井帝国打下了最坚实的财力基础。但是二战结束之后,石油和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了最主要的动力资源,属于夕阳产业的采矿业逐渐衰落。三井矿山于1973年完全取消了采煤事业,只经营煤炭、石油、建材和焦炭的销售,并逐渐向房地产开发和旅游业转型,但仍然不能挽回利润节节滑坡的颓势。
2009年,三井矿山正式注销商号,更名为“日本焦炭工业公司”,第一大股东也变成了日本西部燃气,并全面退出三井集团的六大联络组织,从此不再是三井企业集团的成员。目前,日本焦炭工业公司是新日铁企业集团的成员,曾经风光无限的三井矿山就此成为了永远的过去式。
二战之后崛起的三井不动产,早先只是管理三井家族不动产的一个部门。1914年三井财阀的母公司“三井合名会社”成立了不动产课,直到1941年才独立出来,成为“三井不动产株式会社”。
三井不动产在三井系的资格并不老,但地位却上升很快。这一方面与三井不动产所置身的房地产业有关,在战后复兴时期,商业建筑开发、民用住宅建设、城市规划等方面蕴藏的巨大商机,为三井不动产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另一方面,三井不动产能够跻身“御三家”之列,还跟一个叫江户英雄的人有关。
江户英雄出生于1903年,是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的高才生。他原先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因为得了肺结核而放弃了从政的念头,毕业后进入了“三井合名会社”。在财阀解体前,他是三井母公司的总务部长。随着财阀母公司的解散,江户英雄也暂时“失业”了。因为职务不算特别高,江户英雄并未受到开除公职令的波及,很快他就到三井不动产“再就业”,并在1955年当上了三井不动产的社长。
曾经在三井母公司任职的经历,让江户英雄对三井集团重新集结的愿望比其他子公司的社长来得更加迫切。正是在他的反复游说、积极联络下,“月曜会”和“二木会”才相继成立。在三井企业集团凝聚力不断加强的同时,江户英雄的个人威望也不断上升,成为三井集团在重新集结过程中事实上的大掌柜。三井不动产也因此在整个集团企业中的地位扶摇直上。
三井不动产目前是日本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1968年时建成了日本第一座摩天大楼——高147米的霞关大厦。在此之前,由于抗震技术的局限,地震多发的日本最高只能建造15层高的建筑,而三井不动产建造的霞关大厦有36层,当时在日本全国曾引起巨大轰动。现如今东京都内最高的建筑、248米的“东京中城”(Tokyo Midtown),也是出自三井不动产之手。不过说到三井不动产最出名的“作品”,还要属东京迪斯尼乐园。三井不动产在1983年与京成电铁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东方乐园株式会社”,专营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三井不动产不仅向东方乐园公司投资,还向其派遣管理人员,其地位与三井不动产的子公司相当。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用地基本上是靠填海造地而来,而三井不动产就是在日本进行填海造地的先驱,早在1958年就在千叶县的市原地区开始了填海造地。当时,三井不动产内部曾强烈反对填海造地,认为成本和风险巨大,是江户英雄拍板决断,这才奠定了三井不动产在日本临海用地开发上的龙头老大地位。
三井企业集团“御三家”中的另外两大企业——三井物产和三井银行,本书的前述章节已有大量表述,此处不再赘言。
(2)丰田与三井的联姻
丰田与三井的关系远非资本合作那样简单,丰田家族与三井家族、三井物产高管之间还存在着姻亲关系。就拿现任的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来说,他的母亲博子是三井财阀家族伊皿子家第八代户主、原三井银行董事三井高长的小女儿。伊皿子家在三井十一家中的地位很高,是始祖高利的次子一脉,地位仅次于北家。而三井高长的妻子,也就是丰田章男的外婆,是三井第十代总领家高栋的女儿。丰田章男等于是三井财阀家族第十代掌门人的曾外孙。可以说,丰田家族与三井家族之间血脉相连。
不仅如此,丰田章男还迎娶了原三井物产副社长田渊守的女儿裕子为妻。丰田汽车与三井物产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又通过这样一桩婚事而得到了巩固。
丰田汽车的前身是创始人丰田佐吉在1926年创办的一家名为“丰田自动织机”的纺织机械制造厂。因为三井物产对其有投资,在三井财阀庞大的帝国谱系图中,丰田自动织机属于三井物产的旁系子公司,位列三井金字塔型康采恩系统的最底层。1933年,丰田自动织机设立了汽车部门,开始研发汽车生产。1937年,汽车部门正式独立为“丰田汽车株式会社”,第一任社长是丰田佐吉的女婿丰田利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