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14345500000008

第8章 中国经济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4)

6.高速增长,神话进行时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增长率。这一绝高的增长率,在欧美发达国家超低增长率的映衬下,美得令人炫目。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相比于国外的负增长率,中国9.0%和8.7%的增长率,让国际经济学家惊叹不已。按照他们的理论逻辑,这已经超越了经济学所能解释的范畴。然而,30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经济学家吴敬琏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是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也就是前面提到的GDP增长。3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了近20倍,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增长更快,世界排名从原先的第二十三位跃升至第二位。更让人欣慰的是,中国不仅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而且也是世界公认的维护全球稳定的重要力量。第二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前,从“大跃进”到“文革”结束的20年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任何提高,甚至偶尔还倒退。相比而言,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现如今的19109元;1978年的时候,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仅为134元,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5919元。第三,贫困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降低。30多年来,农村无保障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世界银行2003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90~2002年的12年间,中国完成了世界减贫人口的90%计划,这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

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实现如此高速的增长?制度创新无疑是一大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很多经济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源于“华盛顿共识”。所谓“华盛顿共识”,其实是世界银行、IMF和经济学家们给贫困国家开出的药方,也就是帮助贫困国家发展的主要措施。这一概念最初由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提出,但其内容则集中了以上各方和美国政府的智慧。“华盛顿共识”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包括10个方面的内容。

一、财政政策

1.加强财政纪律,控制政府财政赤字;

2.财政支出集中于经济回报高和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的领域,如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和基础设施的公共支出;

3.改革税收,降低边际税率,扩大税基;

二、货币政策

4.利率自由化,力争利率为正,以鼓励储蓄;

5.采用具有竞争性的汇率制度;

三、贸易和资金政策

6.实施贸易自由化,取消对进口的量化限制;

7.实行资本准入制度,允许外国直接投资;

四、宏观产业政策

8.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

9.放松政府管制,消除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障碍;

10.保护产权。

研究表明,中国采取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有很多和“华盛顿共识”不谋而合。但大多数人认为,“华盛顿共识”虽然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已不再具备当初提出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不适用于当今的经济形势。之后不久,美国《时代》周刊的高级编辑、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高盛的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在英国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调查论文,提出了“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Stephen Green)曾梳理过中国在经济发展中采取过的措施,或许可以看作是其对“北京共识”的认识。内容如下:

严格财政纪律,运行温和的财政赤字,控制公共支出规模;

20世纪90年代将教育和基础医疗方面的支出压缩到很低的水平,但从2000年以后又开始增加对这些领域的财政投入,减少对国企的补贴;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税基得以扩大,边际税率适中;

贷款利率仍由央行确定,同时给商业银行一定的灵活性。储蓄受到鼓励,尽管实际存款利率经常为负数;避免了犯下货币过度估值的错误;

中国开放贸易。朱镕基任内下调关税,对于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迫使国内企业与进口竞争;

大力吸引制造业外商投资;

取消部分商业限制措施,但在一些行业的市场准入方面仍严格限制;

在保护私人财产权方面采取了一些动作。

比较“北京共识”和“华盛顿共识”,在一些基本经济政策方面,的确存在不少近似的地方,但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较严,这应该是中国经济体整体波动较小的原因所在。

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无可否认,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样值得肯定。但无论现实多么美好,总有一些声音让你不得不关注。

在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的第十届光华新年论坛上,吴敬琏选择以“中国经济的高速成长怎样才能够持续”为题进行了演讲。这一主题的背景是:中国经济面临困境,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在看衰中国下一轮的经济发展速度。

知名的中国经济及政治研究专家大卫·罗奇认为,在全球信贷危机期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一枝独秀,依赖于基础设施的高投入,据估算,去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九成来源于此。果真如此,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拉动的依赖就太过严重了。

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近年来宏观调控政策的波动,已经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了伤害,而随着人口、土地和外贸三大原始驱动力的削弱,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面临的问题,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将会被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普通的评论人士和研究人员对中国经济增长更是心怀犹疑,诘问从表面来看更显犀利。财经评论员叶檀的力作《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艾学蛟等著的《未触底的中国经济》,都对中国经济发出了质疑。

国外不看好中国经济的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长率,不屑于置之肯否;而在国内,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形势,也很少有人敢于断言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总体上看来,国人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机体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癣疮小病,甚至沉疴恶疾。但经过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两次考验,中国即便不是世界上最坚固的经济体,也应是世界经济百花园中几朵奇葩之一了。以这样出色的表现,指责中国经济积重难返是不客观的。

外国的部分学者还是比较看好中国经济在可预见的数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在“上海论坛2011”年会上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状况,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世界经济放缓、外贸出口下降,对中国GDP增长的影响可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就此而言,中国经济依然前进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而没有出现严重的脱轨迹象。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曾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6年达到19万亿,那时候美国的经济总量将达18.9万亿。

高盛公司在2003年的时候曾将2041年预言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经济总量的年份,后来又调整为2027年。

还有部分经济学家以中美两国经济增长率的走势为参考,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保持7.5%的增长率,而美国经济的增长率为2.5%左右。据此,将2019年看做是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经济的年份。

这些预测都是基于相对客观的数据得出的,而没有掺入个人情感,因此更具有参考价值。虽然这些预测在时间上出现分歧,但无论以哪个时点作为标准,中国经济今后数年的平均增长率,应该不会低于7%。这样的速度,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依然属于高速增长的行列。

当然,预测都是基于历史增速、经济现状和国家现有的经济政策得出的,中国在可预见的数年时间内,会不会延用现有的经济政策,还是个未知数。那么在经济政策平稳的条件下,中国经济如何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呢?答案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还是扩大内需。众所周知,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相比于国外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70%多的贡献率,我国相应40%多的贡献率显然太低了。但正因为如此,才让中国经济有了高速增长的空间。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尼尔·麦克法登表示:为了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必须使内需高速增长。为此,他提出了三条建议: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实行新汇率政策,让消费者能买到廉价进口商品;通过审慎监管和透明运营,减少金融风险。他还为中国经济寻找新的引擎作出了努力,认为“一套能减少个人风险和私人储蓄并促进内需的、全面的全国性社保和医保方案”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有了中国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保障,原本就颇为稳健的中国经济发展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可见的数年内,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