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339400000090

第90章 灵枢译注卷四(2)

手阳明大肠经的筋,起于手的食指之端,结于腕部,沿臂上行并结于肘部的外侧,再经过部而结于肩髃;它的支筋,绕过肩胛,挟脊柱两侧而行;其直行的筋,由肩髃上至颈部;出于手太阳小肠经筋的前方,再至左额角,络于头部,然后下行到右额。另一条支筋,上行于颊部,结于颧骨部。本经筋所发生的病症表现为:本筋经所经过的部位,出现疼痛、抽筋、肩不能抬、脖颈不能左右转动。治疗时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见效为度,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叫孟夏痹。

手太阴肺经的筋,起于手的大拇指之端,沿指上行,结于鱼际部之后,经过寸口的外侧,沿臂内结于肘中,再上行于部内侧,进入腋下,出于缺盆,又结于肩髃前方,然后上行结于缺盆,再下行结于胸里,分散而贯穿贲门下部,与手厥阴经的筋相合后,下行直抵季胁。本经筋所发生的病症表现为:循行经过的部位,出现抽筋、疼痛,严重的则发展为息贲之证(息贲:五脏积病之一,因肺气积于胁下,喘息上贲而得名。症状为:恶寒发热、右胁痛、背痛、呕逆等——译注)、两胁拘急、吐血。治疗时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见效为度,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叫仲冬痹。

手厥阴心包络经的筋,起于手的中指之端,与手太阴肺经的筋并行,结于肘的内侧,再上行沿臂的内侧结于腋下,然后下行分散,前后夹胁肋;它的支筋,进入腋下,散布于胸中,结于贲门。本经筋所发生的病症表现为:其循行经过的部位;出现抽筋和胸部作痛,成为息贲证。治疗时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见效为度,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这种病叫孟冬痹。

手少阴心经的筋,起于手的小拇指的内侧,结聚于掌后高骨,再上行而结于肘部内侧,进入腋下,与手太阴肺经的筋相交叉,夹乳的内侧而结聚于胸中,然后沿着贲门,向下与脐部相连。本经筋所发生的病症表现为:胸内拘急、心下有积块坚伏而成伏梁(伏梁:五脏积病之一,起于心经气血凝滞,久治不愈,以致脐旁或脐上突起如手臂之物,伏而不动,如屋梁。——译注。),肘部拘急、本经筋所循行经过的部位,都会抽筋,疼痛。治疗时,应采取火针速刺疾出的方法。针刺的次数,以见效为度,以痛处作为针刺的穴位。如果已成伏梁之证而吐脓血的,为不治之症。

大凡经筋的病,遇寒就曲折拘挛,遇热就松弛而不收,阴痿而不举。背部的筋拘急就会向后反张,腹部的筋拘急就会向前俯出而不能伸直。火针是用于刺治因寒而拘急的病,若因热而筋弛缓不收的,就不能再用火针了。这种病叫季冬痹。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筋拘急,就会出现口眼歪斜、眼角拘急、视物模糊的症状,治疗者就可以采用上述的多种方法。

骨度篇第十四

【原文】

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

黄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尺二寸。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终折。

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长九寸,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及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下至内踝,长一尺三寸。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腘以下至附属,长一尺六寸。附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

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

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广六寸半。

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

项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此众人骨之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脉之在于身也,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译文】

黄帝问伯高说:《脉度》篇所说的人身经脉的长短,怎样才能确定呢?

伯高说:先测量骨节的大小、宽窄、长短,再确定经脉的长度。

黄帝说:我想听听关于一般人的骨度。如成人以七尺五寸长计算,那么全身骨节的大小、长短各是多少?

伯高说:头颅大骨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头发所覆盖的部位,颅至项为一尺二寸,前发际以下至颐长一尺,后发际至颐共二尺二寸,君子则折中各一尺一寸。喉结以下至缺盆中央长四寸,缺盆以下至剑骨突长九寸,如果超过九寸的是肺大,不满九寸的是肺小。剑骨突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超过八寸的是胃大,不满八寸的是胃小。天枢向下至耻骨长六寸半,超过六寸半的是肠宽而长,不满六寸半的是肠狭而短。耻骨横长为六寸半,横骨的上缘向下至膝内辅骨的上缘长一尺八寸,内辅骨上缘向下至内辅骨下缘长三寸半,内辅骨下缘向下至内踝骨尖长一尺三寸,内踝骨尖至足底长三寸。膝腘窝向下至足跗两踝之周围所属长一尺六寸,跗属向下至足底长三寸。以上这些骨的尺寸数字,粗大的会超过,细小的会不及。两侧头角向下至柱骨长一尺,肩骨行至腋中尽处长四寸,腋部向下至软肋长一尺二寸,软肋向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向下至膝盖中央长一尺九寸,膝向下至外踝骨尖长一尺六寸,外踝骨尖向下至小趾侧后的京骨长三寸,京骨向下至足底长一寸。耳后当完骨部之间宽九寸,耳前当两耳门之间宽一尺三寸,两颧骨之间宽七寸,两乳之间宽九寸半,两髀之间宽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宽四寸半。肩峰至肘关节长一尺七寸,肘至腕关节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中指本节至中指端长四寸半。项后发际向下至背骨第一节的大椎处长二寸半,大椎骨向下至尾骶骨共二十一节长三尺,上面的七节每节长一寸四分一厘,零数在下,所以上七节共长九寸八分七厘。以上所述是一般人骨的长度,根据这个标准,然后来确定经脉的长短。所以,观察经脉在人体的情况,其呈现在体表浮浅而坚实或明显而粗大的是多血之经,细小而深伏的是多气之经。

五十营篇第十五

【原文】

黄帝曰:余愿闻五十营奈何?岐伯答曰: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气行交通于中,一周于身,下水二刻,日行二十五分。五百四十息,气行再周于身,下水四刻,日行四十分。二千七百息,气行十周于身,下水二十刻,日行五宿二十分。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故五十营备,得尽天地之寿矣,凡行八百一十丈也。

【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经脉之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的情况是怎样计算的?

岐伯回答说:周天有二十八宿,每宿的距离为三十六分;人体的经脉之气在一昼夜中运行五十周,合一千零八分。在一昼夜中太阳运行周历了二十八宿,而人体的经脉分布在上下、左右、前后,共二十八脉,脉气在全身运转一周共十六丈二尺,恰好与二十八宿相应。以铜壶漏水下注百刻为标准,来划分昼夜。所以人呼气一次,脉就跳动二次,气行三寸;吸气一次,脉也跳动二次,气也行三寸。一呼一吸为一息,脉气共行六寸。十息,脉气共行六尺。以二十七息,气行一丈;尺六寸计算,则太阳运行为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共十六丈二尺,气行交流贯通于经脉之中,在全身运转一周,此时漏水下注二刻,太阳运行二十分有零;五百四十息,脉气在全身运行两周,这时漏水下注四刻,太阳运行四十分有零;二千七百息脉气在全身运行十周,此时漏水下注二十刻,太阳运行五宿二十分有零;一万三千五百息,脉气在全身运行五十周,漏水下注正好为一百刻,太阳运行二十八宿。漏水都滴尽时,经脉之气也正好走完五十周。所谓交流贯通,是指脉气在二十八脉通行一周的总数。因此,人的脉气如果能经常日夜运行五十周,就可使人保持健康,尽其天年。脉气在人体运行五十周的总长度共计八百一十丈。

营气篇第十六

【原文】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中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译文】

黄帝说:营气能运行全身,以纳入饮食为最宝贵。饮食入胃后,传输到肺,流溢于内营养脏腑,布散于外滋养形体。其中最精纯的部分,则行于脉道之中,经常营运不息,终而复始,这是自然的规律。营气的运行是从手太阴经脉出,注于手阳明经脉,上行传注足阳明经脉,下行达足跗,传注足大趾间,与足太阴经脉会合。上行股内入腹,从脾上传注心中,沿手少阴经脉,出腋窝,下臂,至手小指,会合于手太阳经脉。上行经过腋部,出眼下眶内,注于眼内角,再上行头顶中央,下走项后,与足太阳经脉会合。沿脊柱下行于尾骶部,再下行注于足小趾尖,斜入足心,注于足少阴经脉。上行注入肾脏,由肾转注心脏,向外布散于胸中,沿手厥阴经脉,出腋窝,下臂,经腕后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尖,回出注无名指尖,合手少阳经脉。上行于两乳之间,膈膜之上,散布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肋,注足少阳经脉。下行至足背,复从足背注足大趾,合足厥阴经脉。上行至肝脏,从肝脏上注于肺脏,再上沿喉咙,入上颚之窍,深入于鼻内通脑之处。别行的分支,由额沿头顶,下项后中线,沿脊柱入骶内,这是督脉;再由此环绕阴器,从阴毛中部上行,过脐中,上沿腹内,入缺盆,下注肺脏,复出于太阴经脉。这就是营气运行的路径,手足两经逆顺而行的规律。

脉度篇第十七

【原文】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黄帝曰:蹻脉安起安止,何气荣水?岐伯答曰:蹻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蹻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曰:蹻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岐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阴,其不当数者为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