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听李叔同讲禅
14338100000029

第29章 言语谨慎,多积口德(3)

唐太宗说过:“身为国君必须先以人民的生活安定为念。压榨人民而自己却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无疑是割取自己腿上的肉吃一样,虽然吃饱了,但是身体也糟蹋了。倘若希望天下安泰,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姿态。迄今为止,尚未听说直立的身体却映出弯曲的影子,也没听说过端正的君主治理下的政治,百姓会胡作非为。”他以这种态度来处理政事,率先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虽然已经十分努力了,但他仍然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够彻底。有一次,他向魏徵表示这种不安:“我一直努力端正自己的行为,但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古代的圣人,因此不得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世人嘲笑。”

其实,别人怎么样不是最重要的,你自己怎么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把心思都放在反思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上,并且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才是正确的做法。当你想对别人发表一番议论的时候,还是先把嘴巴闭上,好好看看自己吧。

听到别人的诽谤不必急于辩解

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李叔同禅语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诽谤和怨恨,多数人是怎样做的呢?是不是要和别人争辩一番,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来为自己来辩解呢?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正所谓“越描越黑”,一番争辩下来,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大的麻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做法就是保持沉默,不去争辩。

弘一法师用行动告诉我们:“用什么方法来制止别人对你的诽谤呢?回答说:不用去辩解。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别人对你的怨恨呢?回答说:不用去争辩。”

1936年12月,弘一法师由鼓浪屿日光岩寺移住厦门南普陀寺。有一天,弘一法师看到高胜进在厦门《星光日报》为自己出了特刊,介绍自己的生平事迹。看了以后,弘一法师没有说话。到了晚上,才皱着眉头,对随侍弟子传贯说了一番发人深省的话。他说:“胜进他们虽然是出于好意,但其实是对我的诽谤。古人说:‘声名是诽谤的媒介。’看来,我以后在闽南恐怕难于容身了。”说到这里,静默了好一会,又转了语气说:“若被人诽谤,切切不可分辩。我常见有人被诽谤,就分辩解释,多受了亏。你不分辩,一谤便罢,更无余患。”

接着,弘一法师又回忆了当年在日本,为要公演《黑奴吁天录》,曾读过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那时候领导解放黑奴的林肯,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倘若我要尽读报纸对我的诽谤,势必没有剩余的时间与精力去办事,这办公室就只好关门了。我尽我所知而认为是最善的,便尽我所能去做。我就这么拿定主意直做到底。倘若结果是错误的,那么称赞我,于我无益;要是结果是对的,那么,即使现在就是有十个天使人说我坏话,于我无损。我们为人做事,要有成效,必须宁静以致远。”

此后不久,即1937年晚春,弘一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讲律,头一天开示《律己》时,也讲到了“息谤”。他说,怎样息谤呢?就是“无辩”。人要是受了诽谤,千万不可分辩,因为你越分辩,诽谤反而弄得越深。比如一张白纸,偶然误染了一滴墨水,这时你不要再动它。你不动它,他就不会再向四周泅开。倘若你立时想要它干净,一个劲儿地去揩拭,那么,结果墨水一定会扩大面积,玷污了一大片。

弘一法师把这个道理阐述得非常透彻,如果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不可能有这样深的感受。在平时,我们大多数人喜欢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和褒奖,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诋毁和非议,这很正常。真正能够做到毫不在意,东耳朵近西耳朵出,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当然,时刻想获得进步的人,对自己的要求就不能和常人一样,如果做不到比常人更好,那你也不会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要知道诽谤和误会的产生是有原因的,而且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是,如果你懂得不辩自明的道理,那些流言蜚语和诽谤自然而然就会停止。

事实胜于雄辩,这句话同样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我们还要做到“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受人诽谤尚且不必急于辩解,何况平日无事,更无须与人争辩。但是有的人偏偏好逞口舌,喜欢辩论,只要一开口,就滔滔不绝;只要一讲话,就口沫横飞。非其实,好言善辩的人,往往令人退避三舍。因为善于狡辩,乍听之下好像有理,但是经常狡辩,常常言过其实,自然别人心里有数,也就对你敬而远之了。所以,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严戒好言善辩。

不理智的时候少说话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明·陈继儒禅语

弘一法师这样解释这句话:高兴时所说的话容易失信,愤怒时所说的话容易有失体面。强调的是人在有高兴、愤怒等情绪的时候,都不应该多说话。

愤怒是一种害处非常大的情绪,它会让人失去理智,轻率地就说出一些不适当的言辞,做出一些不顾后果的事情。可等到愤怒消失的时候,往往会对自己的言行后悔莫及。因此,弘一法师告诫我们不要在愤怒的时候轻易说话,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北宋时期,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进行了变法。但苏轼觉得王安石论是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还是在举荐人才方面,都有许多不妥之处,所以他对王安石持激烈反对的态度。

苏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在两个月之内,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对王安石的新法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引起了朝野的震动。

一天,王安石把苏轼请来,要与他面对面地做一次“深谈”。王安石怒责苏轼说:“你站在司马光一边,排斥新法,是何居心?”苏轼一听,火往上冒,反问道:“你这话从何说起?”王安石说:“仁宗在时,你主张改革时弊,反对因循守旧,是何等坚决,现在我行新法,你为什么要伙同司马光来反对我?”苏轼怒道:“你口口声声说我同司马光站在一起,可知我反对司马光的泥古不化?你不审时度势,反倒急功近利,贸然推行新法,必遭天下人之拒。”最终两人不欢而散。

不久,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成员谢景温上书诬告苏轼,说他服丧返川时,利用官船贩运食盐。后虽经查无此事,但苏轼仍被贬到了杭州,任杭州通判。

与苏轼一样,范仲淹也是为人坦率,看到不合理的事情就很生气,就一定要说话,这样做让他吃了不少亏。

宋仁宗时,吕夷简任宰相,他喜欢安插自己的亲戚朋友当官,所以他的亲友很多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范仲淹看到这种营私的行为,气愤地写了一篇《百官图》指责吕夷简,说他用人不按照能力,完全只顾自己的利益,像他这种人根本不配当宰相。吕夷简见到后很不高兴。

不久,范仲淹就遭到了吕夷简的陷害。那是在讨论确立都城位置的时候,范仲淹认为洛阳与开封都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在天下安定的时候皇帝可以住在开封,战争一来皇帝就要住在洛阳了,所以他认为应该在洛阳建好足够用的房子和备足粮食。吕夷简用这个机会攻击范仲淹浪费摆阔。范仲淹气愤不过,便写了一篇“四论”给皇帝看,又被吕夷简说成他在他挑拨君臣的关系。范仲淹更加气愤,他们闹得越来越僵。仁宗一气之下,就将范仲淹贬到饶州(现在江西的波阳)去了。许多人为范仲淹说情,都被驳回。

为什么苏轼和范仲淹在愤怒的时候就不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嘴巴呢?如果说话委婉中肯,又怎能惹怒王安石、吕夷简?

由此看来,人在自己愤怒的时候不要轻易说话,因为这时候说出的话往往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很容易得罪别人,给自己带来伤害。

绝不轻易议论他人是非

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常省已过,不讼彼短。——唐·道宣律师禅语

有一年春天,弘一法师去无锡慧山。有一个在家弟子告诉他,现在僧人,大都浊俗,且又很少戒行,使人看了憎厌。他问弘一法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纠正。弘一法师严肃地告诉这个弟子,议论他人过失,实在是不应该。出家的僧人,本来就参差不齐,我们不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不要轻易地指责别人。

后来,弘一法师常引用“推直于人,引曲向己;常省已过,不讼彼短”这句禅语警示世人。弘一法师一直严格遵守这一警训,绝不议论他人是非。

我们知道,舌头既可以说出最美的语言也可以颠倒是非。所以,一定要管好自己的舌头,不要对别人说长论短,不要轻易发表议论。因为一旦出言不慎,就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祸患。

晋朝的功臣卫瓘就是因为一句不适当的议论得罪了贾南风,从而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贾南风的父亲贾充颇有刀笔之才,能观察帝王的旨意,因而备受宠信。泰始八年二月,贾南风被册立为太子妃。贾南风的丈夫尽管身为太子,但他实在才德均差。当他在洛阳皇城中看到那些饥肠辘辘的穷人时,竟然好奇地问:“这些人为什么不吃肉呢?”由此可见这“阿斗”太子毫无社会知识,迟钝得近乎痴呆。与太子相反,贾妃则是精明、果敢、早必熟的人。她生性妒忌而多权诈,太子既敬畏她,又盲目依附于她。因此,太子宫中的其他嫔妃侍御,极少有人能得到他的宠幸。

晋武帝司马炎是统一三国、建立晋朝的开国之君,然而一提到继统的这位皇太子,他心中总有些不安。满朝文武大臣也都把对太子的异议藏在心底,不敢明言。但是,在凌云台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功臣卫瓘忍不住了。他借酒装醉,一边摸索着靠近御座,一边醉语连连:“臣想对陛下谈一件事。”晋武帝说:“卫公想说的是什么呢?”卫瓘几次欲言又止,只是用手抚摸着那御座,自语道:“这么精美绝伦的御座,多可惜啊!”晋武帝顿时明白了,卫瓘是怀疑太子资质鲁钝,将来不能亲理政事。但是,聪明的武帝只是笑着说;“卫公呀,你真的是喝多了吧!”卫瓘自知劝谏无用,也就不再进言了。

作为太子的司马衷,对这一切毫无反应。而贾南风则因此对酒后吐真言的卫瓘恨得咬牙切齿,但她只能把这份怨恨隐藏在内心深处。因为从当时的形势上看,她还不具备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与人角逐的实力。但是司马炎一死,白痴太子司马衷便沿例登上了皇位,贾南风机会来了,她想利用皇后的地位除掉卫瓘。

贾南风周密分析了各藩王之间的亲疏关系,权衡了各家实力的强弱,终于选准了一个突破点:她发现司马亮与司马玮感情不和,而司马亮又与卫灌交往密切。于是,贾南风决定拉拢司马玮,斗倒司马亮,同时除掉卫瓘。

永平元年六月,贾南风秘密指使心腹将密诏火速送到司马玮府中,诏称司马亮与卫瓘二人预谋篡夺皇位。司马玮遵照密旨率兵包围了司马亮和卫瓘府邸。司马亮被杀,卫瓘及其子孙九人同时遇害。

想必卫瓘至死也不明白自己的谋反之罪从何而来!他怎么能想到,这一切灾难都是因为一句话呢?

《诗经?大雅?抑》中说:“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说的是:当宝玉缺损时,尚且还可以把它磨平,一旦说话不当,可就无法补救了。所以,在我们说话时,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言语会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不适当的言论、不合宜的指责千万不要轻易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