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331000000012

第12章 自然未知(6)

特提斯洋以南的冈瓦纳大陆上,广泛发育石炭、二叠纪的冰碛层或冰海沉积,还有冷水型动物群。近年来,这种冰川沉积物和冷水型动物化石已在青藏地区发现,但在青藏地区也见到该时期北方大陆所常见的暖水型动物群,二者之间表现出混生和过渡的特点。据此,我国一此学者认为,当时南、北二大陆相隔并不远,亦即其间的特提斯洋不是广阔的大洋,而是狭窄的小洋,叫做“小特提斯”。然而,国内外另一些学者根据古地磁研究确定二叠、三叠纪时北方大陆与冈瓦纳大陆的分布纬度,还根据联合古陆复原图中上述两大陆的分布位置,认为特提斯洋宽可达数千公里,称之为“大特提斯”。

特提斯洋是怎样演化而最终消失的?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我国著名学者黄汲清等认为,二叠纪期间冈瓦纳大陆曾整体向北漂移,至二叠纪末与亚洲大陆碰撞汇合,其间的古特提斯洋闭合消逝;至三叠纪,已聚合的大陆再度分裂,分裂线移至较南面的雅鲁藏布江一带,冈瓦纳大陆脱离亚洲大陆南移,其间张开了新特提斯洋,原属冈瓦纳的西藏地块此时被留在新特提斯洋以北的亚洲大陆上;白垩纪以来,印度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向北漂移,印度以北的新特提斯洋收缩变窄;大约4000多万年前,印度与亚洲大陆主体碰撞,新特提斯洋闭合消逝。在此过程中,古特提斯洋关闭,新特提斯洋开启,所以称为手风琴式。该模式要求印度(冈瓦纳大陆的组成部分)经历北移——南移——再度北移的复杂历程。可是,印度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原处于南半球高纬地区的印度自二叠纪以来并未发生过向南漂移的过程,在早期其所处纬度变化不大,白垩纪以来曾经快速北移。

我国另一些学者以及某些国外学者则认为,并不是冈瓦纳整体地向北漂移,而是冈瓦纳大陆北缘曾分裂出一些陆块向北漂移,并相继焊接到欧亚大陆上。土耳其青年学者森戈尔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这一过程:二叠纪末至三叠纪,从冈瓦纳北缘裂出一个狭长的基米里大陆,它包括现今巴尔干、土耳其、伊朗、阿富汗、西藏等地块,在基米里大陆与原冈瓦纳之间打开了新特提斯洋;此后,基米里大陆作逆时针旋转并向北漂移,其前方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大洋(即古特提斯洋)趋于关闭;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随着基米里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并成为欧亚大陆的组成部分,古特提斯洋完全消逝,而其南面的新特提斯洋达到颇大的规模;白垩纪早期,印度从冈瓦纳分裂出来向北漂移,最终与亚洲主体碰撞,导致新特提斯洋的关闭和喜马拉雅山的形成。现今的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便是已消逝的新特提斯洋遗下的痕迹,人们称之为缝合带。西藏北部的可可西里——金沙江断裂带和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上,现有时代更老的蛇绿岩带,它们是古特提斯洋的遗痕,属于更早时期形成的地缝合线。

由此看来,大洋神并非只有一个妻子。已经有两个时代不同的特提斯先后闭合消逝于欧亚大陆的内部。在大洋闭合和大陆碰撞的过程中,升起了巍峨山系,形成了世界屋脊。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追索消逝于山脉中的古大洋,学者们所依据的只是古大洋残存于陆上的一些痕迹,如古洋壳(蛇绿岩)、大洋沉积物等,犹如考古学家要从古人的粪便中考证出吃过的食物一样,这是一项相当艰难的课题。因此,特提斯洋究竟是浩瀚的大洋,还是狭窄的小洋?它的闭合过程是分小块北漂式还是手风琴式,迄今仍存在着完全对立的意见。我们期待着新的研究成果能揭开特提斯洋演化之谜,这对于阐明大洋盆地的发展和消亡过程,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位移之谜

自然界中是否存在着一种至今尚未被发现的神奇的作用力呢?目前,科学家对这一问题还未做出明确的答复,因此,一些奇怪的位移现象,对人们来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1983年7月,在比利时杜尔地区的瓦洛尼镇居住的克里斯蒂娜·勒格朗和雷吉纳尔·波格朗夫妇,发现他们14个月大的婴儿吉尧姆的卧室里时常在夜里发出一种怪声,他们请警察协助将这事搞清楚。警察在吉尧姆的房间用粉笔把20公斤重的小床的4条腿的位置画在地板上,然后关上门下楼。这样,楼上除了熟睡的婴儿外,没有任何人。过了10分钟,楼上突然传来低沉的声响,警察上楼后,发现门微微开着,那张床也挪动了30厘米。

警察局长托马说:“当时我在想,也许这张床会自己挪位。我们没有惊醒孩子,就把这张床搬离墙面25~30厘米,然后离开房间,把房门关上。我们耐心地在楼下等了一刻钟。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任何人走进小孩的房间,这一点我可以绝对肯定。但是,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小孩的房间时,这张床竟然重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吉尧姆仍然在床上睡得很香,而那扇我们离开时关上的门也重又微微开着。难道是风把门吹开的?也许是吧,可风怎么能使一张长15米、重20公斤的床挪动位置呢?”

后来有一天,警察又观察到吉尧姆的床竟竖起来,像一根交通标杆似的,而床上的枕头则放在床板的上方。

对这一奇怪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为呈现在众人眼前的这桩怪事,是一种当今的人们尚无法想像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能量在发生作用的现象。

还有人推测,也许勒格朗他们住的那排房子盖在一座老矿上面,所以才有这怪现象。为此,他们查看了当地的一张地质图,发现杜尔地区的确靠近一条重要的地质断裂带。难道这就是小吉尧姆的床自动挪位的原因?

但是,由于现在的科学家对地质断裂与地球上的许多谜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关系未能掌握,因此,这仍然是个谜中之谜。

其实,类似的事件在很早以前就有记载或报道。

1715年,一名英国牧师记载:有一天,他家烤炉上安置的东西忽然腾空升起,虽然窗户紧闭,挂着的窗帘却成水平状飘浮在空中。

1932年5月的一个晚上,科学评论家埃利克·F·拉塞尔家中发生了一件怪事,那天晚上,他和往常一样,在二楼卧室休息,突然楼下的厨房里传来一阵巨响。他赶忙下楼看,原来是厨房里的一个铜制的大过滤器从直角形的挂钩上脱落,掉在瓷砖地上了。他把过滤器重新挂在吊钩上,挂的时候十分仔细,可没想到,挂好熄灯后,他刚跨上楼梯几步,又听到一声巨响。折回厨房看,过滤器重又脱离,但挂钩却没有变形,用力扳也无法使它弯曲。把过滤器重又挂好后,他在二楼屏息静听,整个晚上未听到响声。第二天下楼一看,过滤器却又从挂钩上跌落在地下。在以后的一个星期里,过滤器又不明不白地脱落了两次。这段日子里并没有地震现象。

1939年,在英国,一座干草堆莫名其妙地升离地面六公尺,在空中浮了几秒钟又慢悠悠地降落下来。

1958年,美国人哈曼家中,一个放在桌子上的瓶子突然瓶盖飞出,瓶子跳动起来,接着桌子上的陶瓷娃娃也飞到空中,距桌面达1公尺。

物体为什么会在肉眼看不到任何外加力作用的情况下自行移动或腾空呢?这尚需今后进一步探索。

地光之谜

记得在唐山大地震后不久,放映了不少介绍有关地震知识的科教片,其中就有“地光现象”的生动真实的画面。

地光,作为地震前后常见的自然现象,早在《诗经》里就有记载,近来我国发生的海城、邢台、唐山、松潘等大地震中,地光也屡有出现。根据人们的观察,地光的形态可谓多种多样,其颜色就有白、红、粉红、橙红、绿、蓝不等。其形状又有:闪电状、朦胧弥漫状、条带状、柱状、信号弹状、散射状和火球状等等。

有关地光的成因,科学界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1.摩擦生热说:这是米尔恩于1898年首先提出的,它基于锤子敲击岩石进溅火星的启发,认为地光是地震时岩块相对运动发生摩擦而产生的发光现象。但这一理论却不能解释地光的各种现象,如有些地光发生在半空中,有些地光还伴随着日光灯的自动闪烁以及地光以球形和柱形出现的缘由等等。

2.水的毛细管电位理论:这是日本学者寺田寅彦根据物理学原理在193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场强烈的地震所影响的深度可与地面上波及的范围相当。在地震影响的深度范围内,地下水受到挤压,便通过许多毛细管般的岩石孔隙向上移动,产生了流动电位。寺田推测,地下水所受的压力,相当于100公里厚的岩柱所产生的压力,这样,根据流动电位的计算公式可得出,这时地下水流动所产生的电位差达到300万伏。显然,这样巨大的电位差足以导致产生高空放电,形成地光。但有人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地光并不都发生在高空,而且对其计算结果也表示怀疑。

3.压电效应理论:物理学的实验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或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称为“压电效应”。1970年,芬克尔斯坦和波威尔指出,当石英在地壳岩层中作有规律排列时(若无规律,则产生的压电效应将互相抵消),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近于2公里)时,就会产生地震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300巴,就有可能产生500~5000伏/厘米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类似暴风雨时的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产生地光。但是,按照这一理论,地光应该只发生在某些特定的区域内,即那些分布有定向排列的大量石英晶体的区域内。这显然与地光在强震区不论其地下岩石性质如何都有广泛出现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另外,它也没能解释在一些震区有时可以观察到的“电子暴”。

4.低空大气发光理论:1961年,日本学者安井丰提出,他认为在地震区常会有以氢为主要成分的放射性物,被从地里“抖”到大气中。特别是在含有较多放射性物质的中、酸性岩石分布区和断层附近,大气中的氢含量将有显著提高(这一点已为实测结果证明),这也将使大气离子化增强,导电率增加。安井受芬克尔斯坦的启发,认为如果这时地面存在一个天然电场,这个电场可以由压电效应产生,那么就会发生向空中的大规模放电,使地光闪烁起来。这一理论是目前解释地光形成原因的许多假说中比较成功的一个。

但是,要彻底揭开地光产生之谜,还需今后加强对地光的科学观察和记录,还要用现代的先进技术装备,及时地捕捉有关地光的各种信号,并仔细区分不同的地光类型。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终将洞悉地光的秘密。

海底古岩之谜

1974年7月,执行“法美联合大洋中部水下研究计划”的科学家们,乘坐“西安纳”号深海潜水器,潜入大西洋中脊,透过舷窗,他们看到这里的海底就像是一个被打破的鸡蛋,到处都是像刚刚流出来的蛋黄一般的岩浆凝固而成的岩石,有的像钢管,有的像薄板,还有的像绳子、棉纱,甚至像被挤出来的牙膏……这些岩石的表面,还有一层恰似骤然冷却的玻璃质外壳。还发现有许多切过裂谷底部、深不见底的裂缝。总之,种种迹象表明,正如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所认为的那样,这里是新生地壳的发源地,地幔物质正是通过那些深不可测的裂缝上升,并推挤着两旁的海底向外扩张;证明这里的岩石正像板块构造理论所要求的那样,其年龄值趋近于零。

然而,事物是复杂的,尽管有着这次实际观察资料作为证据,但人们也发现一些与板块构造理论不相符合的事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也正是在另外一些大洋中脊发现的古老得多的岩石。

早在1947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所属的拉蒙特—多尔蒂地质研究所的“李特兰蒂斯”号海洋考察船,就曾在北纬30度的大西洋中脊采集到几块变质玄武岩样品。经用钾—氩法测定,这些岩石的年龄值为4千8百万年。由于当时板块理论尚未提出,人们也就没有对这一年龄值提出怀疑。后来,虽然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了,但理论的倡导者们又完全忽略了这一事实,断言大洋中脊是新生岩石诞生的场所。有人提出质疑,有些板块构造的支持者则以年龄测定误差来应付。

20世纪60年代后期,有人决定对这些变质玄武岩进行重新检验。为了防止钾—氩法可能出现的误差,他们采用了一种更先进更准确的氩—氩法。实测的结果使人们不禁吓了一跳,因为其结果表明,这些变质玄武岩的年龄不是像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所期望的那样变小了,而是变得更大了,为1亿7千万年。

这个毋庸置疑的数据,使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的支持者们大伤脑筋。著名的板块构造说的创立者之一勒皮雄不得不为此发表一个声明,声称他很熟悉这些变质玄武岩的采掘情况,认为这一年龄值可能与样品采集后混入的外界物质有关,不能代表岩石的真实年龄;他还认为这些岩石在海底的原始位置也值得怀疑。也就是说,这些岩石不是大洋中脊的原生岩石,而是来自陆地。譬如在高纬度地区,那里的陆地岩石被冰川刻蚀下来后,会和冰块一块坠入海洋成为冰山,随着海水漂移,当冰山融化以后,岩石便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