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ERP原理与实施
14329100000038

第38章 ERP综合案例(2)

在ERP上线几个月后,光明就发现原定每天24小时的运行周期有点浪费,特别是后来主机处理速度提高后,业务完全可以切成两到三块,如系统完全可以定成12小时一班,一天两班。周期缩短意味着奶的新鲜度增加,产品更受欢迎,当然产品的销量也随之增加。然而,系统上线十几个月来,周期之所以迟迟没有被改变,并不是因为内部问题,主要限制来自于送货时间:上海市政府规定,白天大型冷藏货车不准进入市区。2003年,光明决定在这方面采取行动。他们打算采用能够准入的小车送货。但是在送货车的购置及其冷藏质量保证上,他们需要大笔投资。他们希望向市政府争取支持。如果这个计划进展顺利,他们就将更改系统周期。他们已经把目标客户锁定在上海市正在迅速扩张的便利店上,这种店商品周转快,但货物一次吞吐量不大,很适合一天多次送货。因此,这条路一旦走通,不仅光明的销售额能增加好几成,消费者也能享用到更加新鲜的牛奶。在探索缩短周期的同时,光明还提出了节流计划:利用系统建立针对直销模式生产计划预测的收缩模型,把预测误差尽量降低。虽然目前人工已经能做到误差百分之几,但是对于一个一天几千万元销售额的企业来说,还意味着每天有几十万元的误差。因此,即便通过系统能让误差降低一个百分点,其减少的成本也非常可观。

2002年9月12日,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上,上海光明乳业有限公司首次推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我们已经有胚胎中心、饲料添加剂公司等,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解决方案的模式,为全国奶业提供全面技术服务。”他们的解决方案就是指采用OEM(贴牌加工)方式向相关伙伴提供服务,目前南方的一些中小企业正在成为他们的客户。他们的这种服务模式,也是其实现“利用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利用世界资源做世界市场”的创新手段之一。而这种新的业务模式,对信息系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案例二山西焦化集团ERP信息化应用

山西焦化集团(以下简称“山焦集团”)历经山西化肥厂、山西省洪洞焦化厂、山西焦化厂、山西焦化工业总公司、山西焦化工业(集团)公司、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这样30多年的历史演变,才得以集聚目前丰富的能量。山焦集团新时期能量的再度爆发也离不开信息化。这一次,他们选定了U8ERP。

山焦集团的管理信息化得从1994年算起,早在那个计算机还是奢侈品的时代,他们就投入近百万元开始了企业网络信息化的尝试。但真正影响山焦集团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却是在1999年与用友公司合作后才开始。

那是一个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年代,中国企业信息化工作也仅仅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得到开展。而在偏远的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人们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仅局限在电视里、报纸上。在小镇人们的眼里,那只是一个离自己很遥远的新生事物。“由于没有经验,当时找了太原的一家计算机公司,给我们编程序搞开发,”杨力(山焦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回忆道,“当时用了近一年时间,开发了很多的功能模块,但最后真正投入使用的也只有那么一两个模块,剩下的功能模块,不是开发不下去,就是没办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整个项目被搁置起来了。”从此以后山焦集团的信息化暂时无人提及。直到1999年,由于集团公司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控股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行上市,公司业务量激增导致信息量越来越大,公司原有的管理方式和管理平台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迫切需要现代化的管理平台来支撑企业的管理。为此,山焦集团汲取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再一次踏上信息化之路,他们通过深入市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调研,经多方论证、对比,这一次,他们选择了用友。当时用友的财务软件早已在中国市场上叱咤风云,风卷残云般地占领了财务软件大部分的市场,而且用友ERP产品也已全套推出。

杨力原来从事的工作是工业仪表自动化,于1991年被单位外派进修计算机专业。从零开始再学一门新技术并没有让他感到困惑,因为这种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况且那时企业急需计算机人才。三年后,杨力学成归来,这回,他准备在公司的计算机领域好好干一场了。不过很快,他再一次面临选择,由于工作需要,杨力被分派到了集团公司财务处,一时间全部的学识在这里被再次归零。刚开始,面对全新的知识领域杨力感到了压力,不过,慢慢地,他所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在他的日常工作中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自杨力进入财务处后,“人们不再用手工出报表了,从最初简单的报表设计到一些小型专用数据库的开发,他开始在财务处内部实践起了自己的计算机特长。”简单的财务软件使财务处的信息化也告别了零,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力的信息技术理论与财务管理知识在这里融合,并形成了一些初级的成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杨力开始尝试接触了用友7.0版本的单机版财务软件。现在回头看看,与用友后来的成功合作和软件系统的成功应用,都离不开三次“归零”的考验和锻炼。“自从用友8.1版本的财务软件得到顺利实施后,又开发了好多新的功能。原来只想做总账、报表,后来财务管理和分析等也慢慢做了起来,功能模块越扩越大。”扩大不会没有终止,因为财务软件的局限性也日益显露,而信息化已经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内部的事情了。这时候,ERP来了。杨力意识到机会再次光临,多年的积累该到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随着山焦集团财务管理电算化的顺利实施,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ERP为平台,支撑供应链、客户链、生产控制链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雏形开始形成。为了选型,山焦集团成立了由财务部门、计算机部门、业务部门等部门骨干组成的信息化工作小组,同时还吸收了供应商成员。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考察,结合企业实际,山焦集团再一次将视线锁定了用友。因为,山焦集团的选型标准是:系统结构符合企业实际,切实可行;系统选型先进可靠,性价比合理;系统开发性、集成性强,实施方便快捷;软件供应商具有相当的企业规模、市场占有率和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最后比较下来,我们觉得应该选择用友。从以后系统的实施和运行效果看,我们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为国务院确定的520户重点企业和山西省重点保护优势企业,山焦集团是一个对煤进行深加工,集采煤、洗煤、炼焦、化工、化肥、水泥和投资网络科技、对外参股等为一体的国有大型企业,对上市公司山西焦化(600740)控股。这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数据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项目。在ERP实施前,这是一个谜,现在,谜底要由山焦集团和用友组成的联合项目组在十个月后来揭晓。为此,项目组确定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稳步受益”的基本方针。

首先他们确定第一阶段为系统规划阶段:通过分析公司业务、管理需求、发展趋势、现有软硬件环境等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协助集团业务层掌握用友软件业务流程、管理思想,结合集团业务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具体实施方法并确定实施进度计划。

第二阶段,完成部分业务流程的优化,统一企业编码体系,重新核对大量的原始数据,结合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模拟运行。

第三阶段,通过认真细致、有条不紊的初始录入,现场操作、安全稳定的系统切换,待项目运行平稳后实施验收。

基本方针确定后,项目组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了从关键环节“存货管理”和“成本管理”入手,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落实“分步实施,稳步受益”原则,为其他各功能模块的开发打好基础。

在存货管理方面,本着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资金占用的原则,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但规范了存货的采购、管理工作,保证了存货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使公司原来的平均库存由4000万元降低到现在的2000万元左右,平均库存周期由原来的50天降低到现在的35天。同时,公司理顺了存货管理程序,如在手工核算管理方式下,由于资金结算不及时,在库存管理中常常出现负库存的现象,就是物品已领用,但由于结算不及时没办理入库,造成库存账面产生红字,库管部门报上来的库存数据含有很大的水分,库存余额往往是正负抵消后的数据。例如,账面上反映的库存余额是500万元,而实际可能有900万元,其中有400万元的负库存,造成库存资金占用反映不真实,影响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由于集团公司物资管理采用二级库管理办法,每个生产车间都有自己的二级库房,由于信息不流通、不共享,造成部分物资“总库无库存,整体大库存”的现象,从而导致重复采购,大量物资在车间二级库中沉淀,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库存周转率非常低。现在通过用友U8ERP管理信息系统存货管理模块的实施,一切都网络化、透明化、流程化,通过公司内部物资的合理调拨,这种情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也给公司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

加强成本管理。由于公司一直沿用的是二级成本核算管理,各车间都安排了专门的核算员,由核算员汇总计算出车间成本后再报财务处归集分摊。由于中间环节多,核算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车间往往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常常发生人为调整成本的情况,致使成本管理混乱。有时还发生修理费不及时进成本等现象,打时间差,致使成本难以控制。通过成本模块的实施,结合公司推出的市场化管理措施,将各种控制成本的措施融入系统,成本系统本身就约束了人为的过错,提高了成本核算的准确率,同时也减少了核算人员,公司各项产品的单位成本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为公司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

通过用友软件在山西焦化的信息化实践,提高了企业安、稳、长、满、优运行水平和适应市场的供产销运转能力,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极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信息化永远没有完结,U8ERP在山西焦化集团的实施暂时告一段落,但更远大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正在规划之中。今后,他们的合作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