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钓鱼技巧大全
14325100000053

第53章 常见鱼的生活习性(3)

在池塘中养殖的胡子鲶,生长迅速,长15厘米的鱼苗,经4个月饲养即可达到1千克,大的可达1.5~2千克。上钩后的胡子鲶挣扎猛烈,但向外或两侧的窜游能力有限,所以即使不善控鱼的初学者也可以轻易地将它制服。自然水域中的胡子鲶具有较强的羞光性,故而太阳当头的大晴天是很难钓到它的。春、夏、秋三季中,夏季是钓胡子鲶的主要季节。在雷阵雨过后或连续阴雨的日子,它逆水而上,在河溪洄流的外围浅水区觅食。遇有农田泄水而形成的小范围水质暂时混浊水区,胡子鲶便逗留不去,可以形成钓场。如雨后长时间放晴,胡子鲶白天活动减弱,主要摄食时间为夜间。夜钓胡子鲶多用手竿,方法与钓鲶鱼相同,饵也基本一致。胡子鲶的觅食除了依靠触须的探寻外,它对动物腐烂而特有的臭味极其敏感。夜钓时可使用腐臭变质的动物内脏,或发臭的猪骨作诱饵。

15.罗非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罗非鱼原产非洲,已成为我国池塘养殖的一个重要鱼种。罗非鱼的外形与鲫鱼相似,大小也与鲫鱼差不多,故许多地方把它叫作非洲鲫鱼。台湾是我国引进罗非鱼最早的地区,并成功地完成了罗非鱼的杂交而获得新种,称之为福寿鱼。因品种不同,罗非鱼的体色有灰黑、血红、蓝、白等多种颜色,并常伴有纵列深色斑纹。在繁殖季节,有明显的婚姻色。罗非鱼原为热带鱼类,性喜高温,生存临界温度约在40℃左右;临界温度的下限因品种不同自13~6℃不等,故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无法越冬而需要温室保种。罗非鱼属植物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食谱范围较宽。天然饵料有各种藻类、植物碎屑、昆虫幼虫及淤泥中的有机质。人工饵料有米糠、豆饼、菜籽饼和碎麦粒等。罗非鱼一般生活在水体的中下层,常集群活动。在池塘中能于水底软泥中打洞藏身,故常活动于池塘的四周浅水处。

钓罗非鱼常用传统钓法。但近年又推广了台湾式的高灵敏悬坠钓法,并用专门的“福寿饵”。由于高灵敏悬坠钓法具有落点准确、反应灵敏、双钩上鱼和集鱼效果明显等优点,在支架前叉和钓竿节纹确定后,每次投钩的误差降低了;且“福寿饵”会不断溶积水底,成为罗非鱼食之不尽的饵窝,又因饵入水即溶,使具有群集习性的罗非鱼越聚越多。双钩挂饵后,凭借漂的浮力呈一饵触底、一饵略悬于底的状态,这对于椭圆形身体的罗非鱼来说,可不改变泳姿即能顺利吞饵。尽管罗非鱼的摄食具有轻微、稳定和幅度小的特点,但长漂可以很灵敏地反应咬钩讯号。罗非鱼唇圈的外缘坚实且具有角质,钩尖很难刺入,但口腔四周的薄膜却极易被刺穿。此时漂的反应是下沉一两目。若接着又出现漂的有力一挫,则是另一钩饵被咬,扬竿必然是两尾挂钩。

传统钓法虽也能系双钩,但因坠的重量大于漂的浮力,只有在鱼含钩后移动位置时才有较为明显的讯号出现。然而罗非鱼却懒得挪动身体,它的咬钩更多的是以“含”的方式出现的。在使用卧钩的情况下,漂几乎没有反应。针对罗非鱼的咬钩特点,可以采用坠下并列双钩和左右贴地移动的办法来增加其咬钩机会,以提高其上钩率。坠下双钩的两根子线一般略细于母线,长2~3厘米,坠固定在子线与母线的连接处。在第一尾鱼咬钩后,漂的反应很小。另一钩为第二尾鱼咬住后,两鱼在水底的状况是并列贴底或前后贴底,当然也可能是一贴底、一悬浮。但不管是何种情况,两根子线的合并长度是不会给鱼留下宽松的。在鱼感觉到子线牵扯不适,需要调整位置时,漂的明显反应出现了。扬竿的结果也是两尾。单钩入水,漂的反应因坠的小和轻,要明显一点,但漂不动而鱼已在钩上的事也常有发生。采用左右贴底移钩,是靠执竿之臂忽左忽右地缓缓移动,使钩在一定范围内贴着底泥移动,使饵在移动中凑近鱼吻,造成鱼的被动摄食。钓罗非鱼的饵有虾、蚯蚓和螺蛳肉等。因罗非鱼的嘴比较大,用钩不能太小,钩形以钩弯较宽为好。

16.塘鳢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塘鳢鱼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黄蚴鱼,这是一种体长很少超过50毫米的袖珍型鱼类,无经济价值;另一种是沙塘鳢,通常所说的塘鳢鱼实际上就是指它。塘鳢鱼又名土婆鱼、蒲鱼、竹壳、虎头鲨,通常生活于河沟及湖泊杂草和碎石较多的浅水区,不善游泳,喜藏身于水下隐蔽物的背面和缝隙中,主食虾、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其个体不大,体长通常不超过20厘米,抗污染能力差,然肉质鲜美并具药用价值。

钓塘鳢鱼的高潮季节是油菜花盛开的仲春,钓期大约在1个月左右。入夏至秋虽有时亦能钓到,但多是零星的。一般鱼类在生殖期很少摄食,而塘鳢鱼则仍具有较强的摄食欲。由于个体小,活动范围局限于各类沉积物的周围,故而钓取塘鳢鱼的钓具极其简单,在某些特殊环境中甚至不用钓竿,仅凭手提线就可以钓到。传统的竹枝、柳枝以及芦苇多可以随手取作钓竿。在码头、桥桩周围下钩,手提线比持竿更方便。

从三月上旬开始,塘鳢鱼由湖泊进入河道,或由河道深处向近岸水区移动,寻找适宜的产卵场。在此期间,凡水下杂物和长满青苔的砖石便成了它的藏身之处。下钩必须紧贴水下杂物的表面,随水的深度,由浅及深不断地以钩饵作往复试探。昼伏夜行是塘鳢鱼的主要生活习性。所谓昼伏,是指它白天多隐藏在光照不足的水区,绝少游动;夜行,是它的摄食活动多在夜晚。据此,白昼垂钓应定点下钩。点定在哪里?码头的水下基石周围,清晰度不高的浅水凹陷地段,桥桩的四周,乱砖碎石较多的水区。当钓尽一定深度的鱼之后,再垂入下一深度,又可钓到。如此不断地钓,不断地变换垂钓深度,可将某一钓点的鱼钓尽、钓绝。然后另换钓点如法炮制。当第一天各钓点的鱼被钓尽之后,夜行的塘鳢鱼又会很快补上,继续在这些地方“昼伏”。所以,一个理想的钓点,常常是钓鱼者不愿告人的秘密。除了客观环境造成的钓点外,人们还可以预先制造适当的环境来形成钓点。平原地区的河川无石少砖,可将废弃的罐坛、蒲鞋、扎成捆把的柴草随意投入水中,只要沉入水底即可以成为钓点。钓塘鳢鱼的饵有蚯蚓、虾和螺蛳等,尽管它同样具有杂食性特点,但它对素色钓饵是不太感兴趣的。

17.条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条鱼是常见的淡水小型鱼类,又名鱼、子鱼、硬头,常成群在沿岸水区的水表层觅食,游动迅速,对各种倒影的晃动反应敏捷,发现食物时常互相争食。其食性很杂,主要为丝状藻类、高等水生植物的种子和碎片、漂浮于水面的绿叶植物碎片、水生昆虫、甲壳动物和各种食品残屑。它们也能潜入水底或在中层水域活动,除盛夏可成主要垂钓对象外,一般不是垂钓的重要对象鱼。

钓条鱼有浮钓和底钓两种方式。浮钓以见鱼群在水的表层游动时施用为好。钓季可自春末至秋,随水温的增高,条鱼的表层活动日见频繁,并会随流水追逐漂浮的饵料。因此,浮钓要求人随鱼走,并见鱼投钩。在不见鱼活动的水区,浮钓不啻于无的放矢。浮钓使用的钓竿一要轻,二要长。普通的玻璃钢中调6.3米和插节式竹制旅行鱼竿是比较常用的。一些地方用江芦制成长逾8米的鱼竿,质轻而富弹性,用于钓条鱼是很好的。条鱼为小型鱼类,极少见到有200克重的,故使用的鱼线较细,常用1号、1.5号。钩也以小为宜。条鱼为杂食性鱼类,但浮钓使用的饵应具有醒目的特点,常用米蛀虫、饭粒和苍蝇。为诱使鱼群集中,浮钓时可以配合使用漂浮性诱饵,常用的有米糠和干的麦麸。

水质清洌无污染的乡间河道,经常淘米洗菜的河埠头周围,是条鱼比较集中的地方。但它们只是在深度不足1米的中层水域窜游,用浮钓是不适宜的,宜用悬钓。悬钓无一定深浅,可随鱼的活动层面随时调整。由于鱼在中层,难以使用诱饵,应不断地慢慢移动钓饵,以此逗鱼上钩。生活在码头周围的条鱼习惯于摄食各种粮食和菜蔬的碎屑,在饵的选择上应以白色为主,如饭粒和米蛀虫。浮钓和悬钓都不用坠,使用的漂也极轻,鹅毛梗制作的星漂色白醒目,浮力适中,调节简便,用之于钓条鱼既方便又实用。

底钓条鱼因季节的不同,有春滩、夏静、秋浑、冬阳之别。条鱼在春天常与鲫鱼为伍,当底钓鲫鱼时,它会与鲫鱼争食,咬钩反应也极为相似。夏季,条鱼在河浜底部、河湾凹岸等静水区与黄颡鱼作伴,若钩上安虫饵,则两种鱼都可以钓到。如用饭粒或面团,那就只能钓条鱼了。秋天的鱼趋向深潭,条鱼也不例外,但它对秋雨引起的泥水形成的混浊留恋不去,常于钩饵下坠临近底泥时抢钩衔饵。冬阳对条鱼其实是很短暂的,只限于初冬人畏寒而尚能忍耐的有限日子。当气温低于零度时,条鱼是极少摄食的。用沉底钓时,条鱼并不是垂钓的专门对象,都是在钓其他鱼时无意中遇到的,因此很难有统一的钓组。其钩、线、坠、漂的组合以鲫鱼钓组最为适宜,用饵也应合鲫鱼胃口。

18.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鱼也称、红眼、姑郎、四皮子,属常见淡水小型鱼类,最大个体不足50克,多栖息于近岸水草丛和江湖流水中,以藻类为主食,也摄食植物碎屑。

鱼虽小,但它的基本钓法是学淡水手竿钓鱼的基础,垂钓大多是由钓鱼开始的。

钓鱼虽属雕虫小技,却很有讲究。首先是钓点的选择,以码头为上,平滩次之;缓流多鱼,静水寡绝;见鱼下钩,定点莫挪。鱼的钓季比较短,5~8月间约4个月的时间。产卵前的春季,鱼虽摄食旺盛,却踪迹不定,既无法形成钓场又不能确定钓点,零零星星钓起的也多是个体不大的无须、斑条的刺鱼和高体鱼等。只有到夏季产卵前后,大鳍刺鱼成群出没于码头浅水时,才是钓鱼的旺季。因鱼的活动区域是近岸浅水,又紧靠码头,并习惯在平坦的水下砖石和杂物的表面完成亲鱼的交配,故钓竿极短。就地取材的细竹枝、柳树枝条的效果,较之优质的玻璃钢鱼竿和插节竹竿毫不逊色。鱼身轻体小,细如0.6号的鱼线就足以对付了,配上轻坠、小钩,星漂也毋须过多,三颗就够了,一颗水下,两颗浮于表面。上钩的反应是斜向将水表的两颗漂拖下去。鱼的咬钩比较老实,没有什么试探性动作,也很少有吞钩后疾奔猛窜的情况出现。但它对水的搅动和鲫鱼一样敏感,对突发的水声容易受惊,但听惯了则不影响咬钩。

钓鱼很简单:沉钩到底,视漂的沉为扬竿讯号,一次出水,摘鱼换饵,简捷爽快。鱼被钓起后可用储水的小桶或器具盛养在岸上。这是因为鱼会释放“惊恐素”,如养于钓点附近水域会影响垂钓效果。钓饵的选择以色白的米蛀虫为上品,钩尖刺入虫体后冒出的体液对鱼有诱集作用;其次是蚯蚓和饭粒。使用粉状饵拌和的饵团时要注意饵的耐溶性,应使饵沉入水底后经得起鱼的竞抢和争食。

19.鲮鱼的生活习性及钓法

鲮鱼又名土鲮鱼、鲮公、雪鲮,主要分布在北纬25度以南省区的江河中,不耐低温。除自然资源外,广州等地引进的泰国鲮鱼也已成为池钓的热门品种。

鲮鱼大小与鲫鱼相近,挣扎乏力,所用钓具不甚讲究,凡适用于钓鲫鱼的钓具都能用来钓鲮鱼。鲮鱼是以植物为主的中下层杂食性鱼类,鲫鱼喜爱的饵料均可用来钓鲮鱼,且鲮鱼对诱饵不如鲫鱼讲究,即使食物发馊变质,甚至人畜粪便都可作为鲮鱼的诱饵。鲮鱼的食谱很宽,诸如蚯蚓、虾、米蛀虫、面团、饭粒、熟薯块等均可作饵。有些地方使用蘸饵,即将鱼钩湿水后再蘸粘干粉饵,经多次反复蘸水、粘粉,形成由粘粉包裹的饵团后入水,效果较一般直接挂钩的饵要好得多。

鲮鱼喜流水、活水,在自然水域应选取藻类较多的流水地段作钓点,不过要注意水的流速不会移动钩的落点。常选作钓点的地方是流水口、回水区和山根流水较缓的凹岸。鲮鱼有较强的集群性,据此特点而使用双尖连体钩和锚钩,在鱼密集于钓点后使钩沉底,视漂的抖动摇晃,抖腕猛抽,让钩刺入竞食争饵的鱼身,常可一次挂两尾或三尾鱼。严格地说,这种方式已超出了“钓”的范畴而属于猎鱼了,但这门技术并非容易掌握,其关键是“看漂”,即漂怎样摇摆时才表明鱼体与钩接触恰到好处。有时候鱼体擦线,漂的摆幅虽大,却因鱼身滑溜和游动,钩尖仅擦体而过。

钓鲮鱼更多的还是按传统钓法守点垂钓。鲮鱼的活动层主要在中下层水域,但也有在水的表层和上中层水域咬钩的。一般地说,湖泊中的鲮鱼在上层水域活动多于河道,除开阔的江河外,河川的鲮鱼以底栖为主;池养的鲮鱼摄食的多是沉水性的饵料,当然也是底层觅食。钓鲮鱼很难说用哪种方法特别见长,应从鱼的密度、水体环境、个体大小去选择适当的方式,钓鱼的十八般武艺大多可以在鲮鱼的身上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