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朱颜惊明
1432500000043

第43章 我离君天涯

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钦儿终于醒转过来。他一骨碌从床上爬了起来,见到****祖和徐妙锦正含笑带泪地望着他,他摸摸自己的小脑袋,有些迷糊,“义父,小姑姑,你们怎么哭了?”

****祖一把揽过钦儿,泪水滴落在他的发梢,“我们是担心你。你中毒昏迷了一整天,终于醒过来了”。

徐妙锦也流着泪道:“钦儿福大、命大、造化大。”

“义父”,钦儿伸出小手,擦拭****祖脸上的泪痕,“我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了爹娘的模样,我爹和义父长得一模一样”。

徐妙锦微微一怔,“怎么,钦儿从来没见过你爹的模样吗?”

钦儿摇摇头,“亲生爹娘的模样都不曾见过”。

“那吴县的……”徐妙锦满心疑惑。

****祖接口道:“我一直没有对你们说起,我在吴县见到的,是钦儿的养母,他的亲生父母……不知道是什么人。”

徐妙锦有些明白又有点糊涂的“哦”了一声,恍惚中听到****祖道:“既然你梦中的爹和我长得一样,你就把我当作亲生父亲,随我姓徐,改口称我为爹,可好?”

钦儿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好”。

****祖又问了钦儿那晚中毒的前后经过,与他和徐妙锦推测的一般无二。离开钦儿的房间后,****祖正要回自己的住处,却被徐妙锦唤住。

“大哥”,徐妙锦的眼中有洞悉真相的了然,却又带着几分迷惘,“你真有这样大的度量,可以连罗妹妹的孩子也一并接受吗?”

****祖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神色,但很快恢复了如水般的平静,他望着徐妙锦,问道:“你想说什么?”

“没什么”,徐妙锦很快地看了大哥一眼,“我只是觉得,事情的真相,似乎……”话到一半,她却顿住话头,没有再往下说。

“有些事情的真相,没有必要去探究”,****祖话锋一转,很严肃的问道:“锦儿,如果有一天,我与燕王势不两立,甚至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你会怎么办?”

徐妙锦缓缓转过身去,仰起脸来,望着天上闪烁的星光,良久才长长叹息一声,“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我会站在大哥这边”。

****祖发出一声沉重的太息,“但愿你能说到做到”。

酷暑八月,也就是在朱允炆即帝位后的第三个月,李景隆率师北上备边,在路经开封时,猝然包围了周王府。周王被废为庶人,流放到云南蒙化,妻子异处,穴墙以通饮食,备极困辱。他的儿子们也都被分别迁往边远外地。

十二月,代王朱桂被弹劾,罪名是“贪虐残暴”,他被废为庶人,关押在封地大同。

消息传到徐府,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因为徐府的二小姐徐婉仪是代王朱桂的王妃。

徐妙锦泪眼汪汪,“二姐夫获罪,二姐也受到牵连被关押,她从小娇生惯养,怎么受得了这样的苦”。

****祖愤愤道:“朱桂性情残暴,横行大同,欺压百姓,声名狼藉,罪不可赦,只是可怜了二妹为他所累”。

徐增寿也苦叹道:“朱桂贪婪好色,府中女人成堆,二妹根本不受她待见。现在落难了,还要陪着他受罪。”

“所以说女人命苦,嫁错了郎,这辈子就全毁了”,徐妙锦感慨万千。

****祖道:“这门亲事是先皇定的,当初二妹也不情愿,却无可奈何。”

徐妙锦被触动了伤心事,凄凄然道:“男人为什么都喜欢三妻四妾,一心一意,忠贞不渝,不是很好吗?”

****祖和徐增寿互视了一眼,皆苦笑一下。默了一会儿,****祖缓缓开口道:“并非每个男人都喜欢三妻四妾。”

徐妙锦微微一笑,“我知道,这天底下还是有好男人的,比如爹,比如大哥”。

“你四哥我也没有纳妾呀”,徐增寿急忙接过话茬。

徐妙锦嘴角微向下一撇,“四哥动过纳妾的心思的,只不过没有纳成罢了”。

徐增寿登时结舌,脸上布满了不豫之色。

****祖知道徐增寿对苏芸葭之事一直耿耿于怀,遂打圆场,话中有话的吟道:“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徐增寿的神情缓和过来,深叹了一口气,接道:“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徐妙锦的脸腾的红了起来,哑口无言,只有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朱棣在北平接到了诏书,朱允炆勒令他议定周王之罪。

“朝廷终于下手了”,朱棣冷冷一哼,“皇上给我下诏书,是想震慑我,还是让我知罪?无论我怎样作答都不会取得朝廷的谅解”。

道衍问道:“那殿下预备如何应对?”

朱棣略一沉吟道:“我希望为周王洗刷罪名,至少让人觉得可怜,博得一点同情。”

道衍点头道:“此举甚妙,可以为我们争取有利的时机。”少顷又补充道:“皇上安排了部侍郎张昺任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握北平都指挥使司,分明是秘令他们监视殿下的行动。”

朱棣面色阴沉,默不作声。

道衍忽然微微笑道:“殿下出个上联,由我来对下联,如何?”

朱棣不知道衍是何用意,但仍是略作思忖,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

道衍悠然接口:“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作主。”

朱棣的目光似被火星点燃,瞬间有烈焰窜起,但很快又冷却下来,如深不见底的寒潭之水。

大雪纷飞,朔风狂啸,在漫天风雪中,建文元年悄然来临。朱允炆即位仅一个多月,便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洪武时期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他还极力主张减轻赋税,休养生息宽大治民。让寺庙多侵占的田地归还。主张西周时的井田制。朱允炆的一系列措施都相当得民心、臣心。

与此同时,削藩进程也逐步推进。建文元年四月,有人告湘王朱柏伪造宝钞,无故杀人,朱柏害怕,一时无以自明,又不甘屈辱过活,便阖宫****了。

从北平传来了朱棣病倒的消息,据说是为高皇帝的死哀伤过度,终致卧病不起。不久后,朱允炆读到了朱棣的上书,朱棣往昔挥毫是何等的气度,但这次因在病中,那书法却瞧不出一点英雄气概来,朱允炆一瞧之下已心生怜悯。

朱棣上书云:“若周王所为,形迹暖昧,念一宗室亲亲,无以猜嫌,辄加重谴,恐害骨肉之恩,有伤日月之明。如其显著,有迹可验,则祖训俱在”。看其前半,用词极为柔软,几近于哀求。观其末尾,援引《祖训》则柔中带刚,显怀不满。

这份上书让朱允炆颇为难过,他重复念叨着“恐害骨肉之恩,有伤日月之明”,不胜唏嘘,遂对在场的齐泰和黄子澄道:“礼部左侍郎兼翰林学士董伦等人此前就一再恳请朕亲睦宗人,今日又深感四叔言之有理,朕打算停止削藩。”

“皇上,万万不可”,齐泰与黄子澄据理力争,反对停止削藩,但仍无结果,二人怏怏地离开了皇宫。但二人认为削藩进程既已开始,如果停下来,必然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于是翌日他们再度进宫劝说朱允炆。

黄子澄道:“今所虑者,独燕王耳,宜因其称病袭之。”

朱允炆犹豫道:“朕即位未久,连削诸王,若又削燕,何以自解于天下?”

黄子澄道:“先人者制人,毋为人制。”

朱允炆又道:“燕王智勇善用兵,虽病,恐猝难图。”

齐泰接道:“可以北部边防不靖为名,派都督宋忠调缘边官军三万屯驻开平,就此将燕府护卫军的精壮选调至宋忠麾下带出塞外,以斩断燕王的羽翼。同时召燕府护卫胡骑指挥关童等进京,以削弱燕王的力量。”

朱允炆沉默半晌后,沉沉叹了口气,“就依两位爱卿所言吧”。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四月暖风熏人,位于应天府城南东长干里的天禧寺内桃花盛开,数不清的株株花树,万蕊吐艳,深红浅红晕染成一片,夹杂着疏落的嫩绿尖叶,煞是好看。徐妙锦、景展翼和铁凤相约到天禧寺上香,顺便赏花。

“太美了,太美了”,铁凤一头钻入桃花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她笑靥如花,银铃般的笑声久久回荡。

“铁凤总是这样开心快活,似乎没有任何烦恼”,景展翼感慨道,“希望她能一直无忧无虑下去”。

徐妙锦抬眼望着景展翼,问道:“展翼妹妹有什么烦恼吗?”

景展翼幽幽一叹,“李白诗歌《长干行》有云: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故事就发生于此”。她久久的目注那片桃花林,眼里有一个遥远恍惚的世界。

“展翼,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徐妙锦眼中闪出了疑惑之光。

景展翼的眼珠迅速蒙上了一层泪雾,“锦姐姐,我今日约你们到天禧寺上香,其实是……是为了见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