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津老俗话
14148500000012

第12章 老街故巷篇(3)

娘娘庙史称“陈家沟娘娘庙”,曾是天津的一处古迹。此庙坐北朝南,当初这座庙是建在陈家沟河岸上的(后来陈家沟被淤塞填平),供奉的是“妈祖娘娘”。陈家沟娘娘庙始建年代很早,其历史之久远和当年影响之大并不亚于东门外的天后宫和大直沽的天妃宫。据已故民俗学者杨平先生讲:“该庙与河东大直沽天妃灵慈宫始建于元代,是津门此类庙宇中早期修建的”,如果确如此说,那么建庙时间当在元延祐年间(1314—1320年)。清同治年间修订的《续天津县志》记庙宇十六座,陈家沟娘娘庙居第二位。据说此庙有前、中、后三殿和两廊配殿数座,青砖碧瓦,斗拱飞檐,与附近的村屋草舍相比,愈显气势非凡。庙前高达数丈的旗杆和殿前高约七尺、径及数围的石质大香炉,更为人们所乐道。

这座娘娘庙还是天津河东一带建坛最早、规模最大的义和团坛口。著名义和团首领、乾字团大师兄曹福田,经常在此升坛,主持拜坛大典,操练武艺。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在娘娘庙前遭到清军爱国将士和义和团的迎头痛击。天津陷落后,沙俄军窜到这里,将娘娘庙捣毁,“娘娘庙”只在天津人心中留下个地名。

旧时北门外面对估衣街西口的十字路口上,有一家三层小楼的旧商店,招牌上写“五甲子老烟店”。门面并不堂皇,但这“五甲子”的标志,说明它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这家老烟店叫“中和烟铺”,专卖关东老烟叶,传说开业于明代崇祯年间,在天津够得上最老的字号了。

这家老烟铺所在地叫竹竿巷。竹竿巷也是天津数得上最老的商业街。它是很狭窄很短的一条小巷,宽不过三四米,全长不过300米,路面铺长条板石,两侧商店多是青砖结构,旧式的大漆门窗。穿堂入内,是宽阔的四合院,古朴典雅,其布局颇像北京前门外打磨厂一带的商店。

竹竿巷背依北大关南运河岸,东口与估衣街相对,西口与茶店口、曲店街相通,南与针市街为邻,在天津早年的商业繁荣地区中,具有四通八达的优越条件,因而虽是一条小巷,却是天津近代商业摇篮之一。潮州、福建、广东、山西、深州、冀县、新疆等地区的商业客帮,大都住在邻近竹竿巷的针市街附近的潮义栈、隆顺里、晋益栈、闽粤会馆等处,他们销售南方运来的食糖,西北运来的中药材,以及跑新疆的伊犁帮运来的毛皮等土特产,一般都就近在竹竿巷里进行交易。因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天津棉纱、杂货、药材、纸张、茶叶、麻袋的交易市场,不少经纪人来此谈生意。

银窝子,竹竿巷

走进竹竿巷,那些大商号的金字招牌和古色古香的隔扇门窗格外引人注目。这里的经营者尽是旧时天津的大户人家。比如“八大家”穆家、石家、卞家和“棉布八大家”的金桂山、潘耀庭、胡树屏、范竹斋、乔泽颂等,以及豪绅章瑞廷、前总理冯国璋、买办魏信臣、巨商孙樾桥、赵聘卿等人经营的棉纱庄、银号、杂货庄、茶叶庄和麻袋庄等。驰名全国的正兴德茶庄的发祥地也是竹竿巷,以后才在天津市内另建分店。上世纪3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以出售袋茶兴起的成兴茶庄。杂货店中有一家叫德和永,批发南北杂货兼营零售,顾客盈门,业务终日不断,居杂货业之首。另有一家是杨柳青石家开的万有杂货庄,生意也很兴旺。有人曾做过统计,当年的竹竿巷聚集24家大棉纱庄、8家银号、3家大杂货贸易商、两家茶叶庄和一家麻袋庄,这些商家的自有资产达两三千万两银子,因此在天津老百姓中才流传“银窝子,竹竿巷”这句老俗话。

上世纪30年代后期,受日本入侵影响,天津的民族工商业多向租界区转移,竹竿巷里的商号陆续迁走或倒闭。笔者曾去过竹竿巷,那时这儿只是一条窄街,商号大都成了居民院,冷落凋敝,已经看不到一点儿商业的氛围。

铁工街,三条石

“丁冬!丁冬!叮当当!”早年,天津人每每途经三条石大街,耳边总会传来那清脆而有节奏的金属声,这是街两边鳞次栉比的铁工厂和机器作坊里发出的声音。

地处红桥区东南部,西通繁华的河北大街,东至大王庙附近的三条石大街,人称“中国华北机器铸铁业的摇篮”。20世纪30年代中叶,街的东西口分别建有木牌坊,书写着“三条石大街西口”、“三条石大街东口”的字样。这条街既不以商业闻名,也不以文化著称,而是以铸铁和机器业名扬天下。

三条石大街的形成得益于这里的地利之便。这里位于南运河与子牙河汇通的地方,早在19世纪末已出现农产品贸易和货栈。为了有利于物资交流,人们在这儿修了一条大约4米宽的马路,在路中间并排铺了三块大条石,自此人们便称这条街为“三条石”。

另有一种说法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直隶行辕设在今大胡同新华书店的后头。有一年,李鸿章家里死了人,出殡时仪仗队需通过这里,时逢雨季,行走不便,于是募集民工,派遣清兵,突击铺设了三趟大条石,从此便有了三条石大街。

三条石大街地处中堂衙门附近,传说李鸿章插手三条石的房地产。三条石大街西段街北的房地产多是李鸿章所有,西口内的双聚公铸铁厂等户多年来就一直向李公祠缴纳房租。因此,说李鸿章在三条石修建马路是可信的。

三条石大街作为天津市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当年整个街面机声隆隆,锤砧丁冬,铸铁厂风火呼啸,焰火烛天,路两边的大小工厂,一家挨一家。如果您从东口进去,首先见到的是路北的“金聚成”,它是1897年建起的老厂,路南一溜矮平房是“郭天成”;街中的南面有张惠卿1901年开设的“春发泰”,北面有两家相邻的机器厂,一家是李元才开的“德利兴”,一家是孙恩波与他人合伙开的“三义成”。街西边有一家带“炮楼”(监督工人的房子)的工厂,是王维珍开的“福聚兴”……这些厂家虽不像现今国营大厂那样规模宏大,但在当时却是极有名气的。

当时,天津老百姓中还流传一个歌谣,当是“铁工街”的另一版本。歌谣说:“三条石,青石板,一铺铺了二里远,方便了李鸿章,累死了采石汉,乐坏了铁厂的王老板。”这首歌谣很有些意味。三条石铺了,道路好走了,出入货物运送方便了,铁厂老板高兴了,而采石汉却快累死了。穷人和富人真是两种命运,两种结果。

今天,随着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昔日的三条石大街已被拆平。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这里将建起天津市运河经济文化商贸区,在三条石原址还建起了颇具规模的近代工业博物馆。笔者少年时常穿行于这条大街,那时街两侧的铁厂尚存,似已不太景气,今老街虽然不存,但那“叮当叮当”的打铁声依然在老天津人的耳边回荡。

河北大街小冀州

旧时从北大关过金华桥往北,是一条宽不过丈许、长不过二里的南北向街道,两旁布满形形色色的商店,这条街叫河北大街。此街因冀州帮工商业较为集中,冀州地方色彩浓郁,天津便流传着一句老俗话:“河北大街小冀州。”

在天津工商业中,以地理范围划分的帮派为数很多,除历史较早的闽粤潮帮(也分别称福建帮、广东帮、潮汕帮)、宁波帮、山西帮外,还有山东帮、河北帮,河北帮中主要以冀州帮(或称深、冀州帮)占较大优势。

当年的河北大街并无宽敞高大的楼房,多数是一两间的小门脸。临街两侧共270多户店铺,涉及50多个行业。从纯商业性质的到饮食、旅店、理发、澡堂等服务行业,样样俱全,主要是供应农村用各种农具以及婚丧嫁娶必备的各种用品。在这些行业中,除了一些大户属天津帮外,其他多数行业都是由冀州帮经营,如竹藤檀木、瓷器、玻璃镜子、罗圈、笼屉、苇席、颜料、文具纸张、绸布、百货、五金、绳麻、钱铺等。有些商店即便不属于冀州帮,特别是客店、饭馆等服务行业,为了便于吸引这一带的顾客,也雇用冀州一带的人为店员和学徒。曾有人夸张地说:“河北大街开买卖,没有冀州人开不了张。”由于有这么多的冀州帮工商业集中于此地,冀州一带的人来津做买卖、办事,几乎都到河北大街落脚。来来往往的人多操冀州一带的口音,犹如本乡本土一样,以至这里才有“小冀州”之称。

冀州帮有不少人从事五金行业。冀州帮五金行有新老字号之分,老字号有万丰太、万庆太、万和成、万庆和、万庆成、三益太、同发祥、开太祥等家,新字号有益大、恒兴、泰昌、泰和、同生等家。当时天津老百姓有一首歌谣:“天津五金有三家,最全要数‘河北家’,新铁货,旧铁货,烟筒、剪刀、招牌、鹿皮、榔头、锯条、钉子、锉,货货都在眼前过。”据考,河北大街的第一家五金行开业于1913年,经纪人姓刘名香五,经营各种铁货及小五金等,与“下南家”、“马路家”称为三家,为旧时天津五金铁货的集散地。“河北家”即因地处河北大街而得名。

清朝末年,出生于河北冀州伏家庄的书法家胡宗照,在津寓居16年,堪称“小冀州”一代名士。与劝业场相对的交通旅馆的匾额即为胡氏所书。1930年冀州旅津同乡会买了义地,发起人士宝斋经理张秉乾、宝昌布庄经理王会贤特请胡宗照为冀州义地写了碑文。1937年日军占据津门,当时的天津市市长温世珍慕胡盛名,一日偕随从请先生。温说:“先生挂个官衔,月俸大洋千元。”先生斥之曰:“父母供养读书求学,是为治国安邦。我不能治国安邦,当汉奸、欺压百姓的事,是不会干的!”温走后,他对在座的堂侄胡继尧说:“这没血性的民族败类,不会有好下场!他学工业,不办工业的事,当汉奸、卖国,还想拉我上贼船!”继尧更为叔叔一身正气所感,说:“你的胆子不小呀!跟他们混事,是要身败名裂的!”胡氏著有诗文集、书法论著若干卷,惜未刊刻,其书丹之碑文真迹经拓印,作为习字范本在民间广为流传。

沈王郭洼老地道

天津人所称“老地道”实为天津东站与东货场之间一座穿越铁路的地下通道。“沈王郭洼”是地道外的四个庄子,即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洼(天津人念wà)庄子(又称旺道庄)。过去,这一带穷苦人多,破平房多,现已一改旧貌,高楼林立,四通八达,成为天津的交通枢纽,人称“天津站后广场”。

据老辈人说,天津东站与东货场之间原无地道,郭庄子一带人口骤增之后,人们仅由小石门及栅栏外两处穿越铁路通行,极感不便,且时有行人被火车轧死、轧伤的事情发生。民国初年,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姚家台五村村民的代表窦英堂等出头奔走,吁请铁路当局兴建地道。几经周折,到民国十二年(1923年)才将地道修成。郭庄子等村适在地道之外,因而有了“地道外”之名。后来为了缓解地道的交通流量,在唐家口又修了一处地道,称为“新地道”,相应的郭庄子一带又称“老地道外”。

上世纪20年代,地道外人口愈加密集,食品摊点便多了起来,有卖大碗茶的,卖烧饼油条的,卖切糕炸糕的,卖面茶、茶汤、锅巴菜的,卖破梨烂枣的,卖烟卷、糖豆的,卖手抓面条的,卖驴打滚、豆面糕的,卖围锅转羊肠子的,卖水爆肚儿的,卖水饺、馅饼的,还有卖“折箩”和卖“堆饽饽”的。“折箩”是从各饭馆敛来的残羹剩菜,倒在一口大缸里,里面有鱼头、鱼刺、鸡爪、鸡骨、牙签儿、纸烟头等等,不管是否馊臭变质,抓上一把咸盐,在炉火上炖一下,论碗卖给人们,其中也许偶然见到一块半块的红烧肉、海参条一类的“珍品”。贫苦人肚子里缺油水,买碗“折箩”解解馋。“堆饽饽”是乞丐要来的剩饽饽、剩饼子,自己吃不了,论斤卖,换几个铜板花。收购的人加工蒸一下,摆堆当主食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