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14141400000027

第27章 五画(4)

清朝,在虞山有一个叫化子讨饭讨得一只鸡,可惜既无炊具又无调料,没办法吃,于是只能用土法来做了。他先将鸡杀了,去了内脏,带毛涂满黄泥,捡了一些树枝烂叶随意将鸡烘烤上,自己躺到一旁睡觉去了。一觉醒来,看到泥团表面有些裂缝,便往地上一掼,泥壳脱落后,却露出香气四溢的鸡肉,令人馋涎欲滴。

隐居在虞山的大学士钱牧斋正好路过此地,闻到香味就尝了一下,觉得味道独特,回家命其家人稍加调料如法炮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后来,这种烹制方法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大家把这种方法烹制出来的鸡叫“叫化鸡”。

“叫化鸡”产生后,很多人对其工艺进行改良,使其色、香、味俱全,因此长盛不衰。二十世纪初,山景园朱阿二对叫化子煨泥的方法略作改进,除去内脏后,涂上佐料,并将鲜肉、生虾仁、鸡肫、火腿、香菇、香料等什锦配料塞入鸡肚,用荷叶、高温纸包扎,涂上泥,然后煨鸡。这样煨出来的鸡,鸡肉酥烂异香,味透而嫩,上筷骨肉脱离,原汁原味,风味独特,此后山景园靠叫化鸡等菜名声誉鹊起,名满江南。

如今“叫化鸡”的品种有山景园叫化鸡、王四叫化鸡、虞山牌叫化鸡等,已列入《江苏菜谱》和《中国名菜谱》。古老的菜肴正焕发出新的美味。

叫花子

乞丐俗称“叫花子”,那么乞丐为什么被称为“叫花子”呢?有两个出处。

一是古时候天津的职业乞丐上街讨饭时,手中都拿着一根花棍,一路乞讨,一路舞动,碰上恶狗当道,乞丐就用它来打狗防身。由于棍子上面缠着花纸条,系着小铃铛,耍起来会“叮当”作响,所以俗称打花棍,是天津职业乞丐行乞的象征。这乞丐是够花哨的,故称“叫花子”。

二是如同化斋一样,“叫化”也是一个动词,叫化剩汤残饭的人被称为“叫化子”。这在元代的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比如元代戏剧家张国宾的《合汗衫》:“我绕着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汤和这残菜。”因为“化”同“花”谐音,后来,人们就将“叫化子”俗称“叫花子”。这就是“谓乞儿为花子”的由来。

旦角

“旦角”指戏剧里女性角色,有正旦(青衣)、老旦、花旦、武旦等区别。在京剧界有著名的“四大名旦”梅、尚、程、荀。那么旦角是怎么来的呢?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里,就提到“今民间……奇虫胡妲戏娼舞像。”方以智在《通雅》中释为:“胡妲,即汉饰女伎,今之装旦也。”可见在汉代,已出现了旦角演员,尽管当时还没有完整形态的戏剧。

胡妲,在“妲”之前冠一“胡”字,为我们点明了它的渊源所自。原来我国历史上,习惯把来自西域的各种事物冠以“胡”字。比如胡笳、胡琴、胡桃、胡床等,举不胜举。

胡妲的“妲”字,任半塘先生作了正确的诠释,他在《唐戏弄》里指出:“可能乃用一汉字足以表示女性者,以录胡语之音。”(可能是用一个足以表示女性的汉字,来记录胡语之音),由于是音译,就不必拘于某字。所以唐人敦煌写本又作“黑旦”,宋人《乐府混成集》又写作“笪”和“旦”。

至于“旦”(或“黑旦”、“笪”)在胡语中的本义,《燕乐考源》作了解释:“又有五旦之名,旦作七调。以华言译之,‘旦’者则谓韵也。其声亦应黄钟、太蔟、林钟、南吕、姑洗。”可见五旦就是五音,与宫、商、角、徵、羽相当,本是西域兄弟民族的音乐术语。汉以后,随着西域艺术的内传,“胡妲”被作为表演歌舞的女性的代称。“胡妲主歌而胡旋主舞”。《唐书礼乐志》说:“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主歌主舞应和现在的歌伴舞差不多。而伴随着戏曲的兴起,旦则演变为唱工很重的女角的代称。如宋代时有“装旦”。

元朝是我国戏曲大发展时期,杂剧中已出现了正旦、小旦、搽旦等各类旦角角色,为现在齐全的旦角名称打下了基础。

出恭

“出恭”是入厕的雅称。“恭”是尊敬之意,这么一个高雅的词儿怎么会和入厕扯在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科举考试说起。

明代科举考试的考场,设有“出恭入敬”牌,以防止士子擅离座位,有事经批准,领“出恭入敬”牌后方可出入。同时考试时间颇长,人总会有三急要出出入入,凡出去方便者,也要申领“出恭入敬”牌,托于胸前,按指定地点去解决,迅速交牌回位。

此牌写得清楚,要出入恭敬,意思是轻去轻回,不得喧哗,保持试场安静,以防影响他人考试。

因考生上厕所时必须领此牌,故后世习称大小便为“出恭”,并谓大便为“大恭”,小便为“小恭”,连放屁也称“虚恭”,可见读书人真能整词。

出家

“出家”为佛家语,是梵文“波吠尔野”的意译。也有的译为“林居者”,指离开家庭生活到寺庙里修行。源于印度吠陀时代和婆罗门教的遁世制度,佛家也采取了这一制度。

那么,中国何时有了“出家人”?这种做法自佛教传入中国就开始了。据宋赵令时《侯鲭录》卷一记载:“汉明帝听阳城侯刘峻等出家,僧之始也;济阳妇女阿潘等出家,尼之始也。”由此可知,我国古代第一个出家的男性是汉明帝时期阳城侯刘峻,第一个出家的女性是济阳(今山东济阳)女子阿潘。

出家有多种形式:如心出身不出,这指的是在家学佛;身出心不出,虽然走出原来的家庭,但对于名利仍然恋恋不舍,实则没有出家;身心俱入空门,割除了一切世俗欲念,开始真正修行。一般意义上的出家修行,要和原来家庭脱离一切关系,不再有任何瓜葛。按照《增一阿含经》要求:剃除须发,连姓名也不能要了,依照释门排序,重新取一佛家名号,开始与俗家完全不同的生活。

出洋相

“出洋相”这一俗语,可谓妇孺皆知,指那些不学无术、愚昧无知的人不懂装懂,当众弄出许多笑话。那么,出洋相是怎么来的呢?它确实与出洋有关。

清朝末年,光绪帝施行新政,要引进洋人的坚船利炮,于是派出许多官员到各国考察。当时的官员大多腹内空空,装腔作势,不学无术,却争相出洋,到了国外丑态百出,闹出许多笑话,仅举两例可见一斑。

李鸿章出使到英国,受到英国贵族的热情款待。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家人特地把曾在竞犬会上获得第一名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不料,第二天收到李鸿章的一纸谢柬,上面写道:“感谢您的盛情款待,只是我现在年事已高,胃口不佳,只尝了一点,就觉得美味无比,真是三生有幸。”原来,那只名贵可爱的小狗,竟被李鸿章炖着吃了。当地报纸一时哗然,传为笑柄。

驻英国使馆的一位官员,是个爱财如命、见钱眼开的家伙。他经常在饭店宾馆偷窃毛巾、刀叉这类小玩意儿,后来被警察搜出。这位官员为了赚外快,还让他的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服。他的夫人更是个粗俗之人,把洗完的衣服全部都晾在使馆门口。一次英国人看见中国使馆门口忽然白带飘扬,以为中国皇帝驾崩,专门派外交大臣前来探问,才知道那是褢脚布。西方记者曾想把它拍下来,刊登在报纸上,成为当时一大丑闻。

这些令人难堪的丑闻,都出在这些出洋要员们身上,人们就把“出洋的丑相”概括为“出洋相”。

四大丑女

古有四大美女,人皆知之;古有四大丑女,人多不知。何也,文人之偏见也,传美不传德。

古代的四大丑女是指远古时代的嫫母、战国时代的钟离春、东汉时期的孟光、东晋时期的阮德慰的女儿阮氏。她们虽然容貌丑陋,但都是有德有才之人。

嫫母被认为是四大丑女之首,汉王子渊《四子讲德论》中云:“嫫母楼傀,善誉不能掩其丑。”但是屈原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说:“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可见,嫫母是十分贤德的。嫫母养蚕缫丝,把丝织成绸子用来做衣服,被后人尊为“先蚕姑娘”。黄帝娶她为妻。

钟离春,史载她“四十未嫁”,凹头深目,长肚大节,昂鼻结喉,肥顶少发,而且皮肤烤漆。因她居住在齐国无盐县,后来人常以“无盐女”指代丑女。但她关心国家大事,以天下为己任,曾去拜见齐宣王,当面指责齐宣王的不足之处,齐宣王十分感动,遂立她为后。

孟光,《后汉书·梁鸿传》载:孟光“粗陋无比”,“肥丑而黑”,能“力举石臼”。有人给孟光提亲时,她说必嫁梁鸿,当时的人都笑她,但梁鸿却看中了她的德行,于是娶她为妻。后来,孟光随梁鸿隐居于霸陵山中,孟光每日在家都准备好饭菜等候梁鸿回来,然后双手把盘子举到自己的眼眉处递到梁鸿面前,十分恭敬,“举案齐眉”这一成语就源于此处。京剧《龙凤呈祥》孙尚香有一句唱词,把自己与刘备的结合唱作“好比梁鸿配孟光”。

阮氏,她嫁给了当时的名士许允。但是新婚之夜,许允却被阮氏的容貌吓得跑了出去。可见,阮氏相貌是很丑的。后来,还是许允的朋友恒范相劝,许允才又进了洞房。当他实在无法忍受阮氏的丑貌再次想跑出洞房时,阮氏抓住了他的衣服说:“妇女有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四项标准,我只是缺乏容貌而已;衡量君子的标准上百条,你占那一条?”许允说:“我都具备。”阮氏说:“百条之中,第一便是德,但你却好色不好德。”许允十分惭愧,自此知她与一般女子不同,二人相敬一生。

四大美女与四大丑女不比不知道,一比才知道,四大丑女的结局远远好于四大美女。

四六不懂

是一个俗语,在百姓当中比较流行。它是形容一个人不懂事理,形同“二百五”。

“四六不懂”源自骈文体。骈体文词语,四字和六字相间,是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经典参照。故此,说某人“四六”,指的是有文化素养,是对其行为规范的褒奖。如果在“四六”后面加上“不懂”二字,形成“四六不懂”句式,就是贬斥。“四六不懂”如同“不三不四”一样,“三四”为好,三、四前面加上“不”字就是贬义。

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当前是指全民或集体企、事业单位用公款招待宾客的菜肴规格,以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产生腐败现象。实际上,“四菜一汤”并非现在的创造,古已有之,且出发点和举措也是防止官员腐败,它源出朱元璋。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廿八年(即公元1368年)当上明朝第一位皇帝后,全国范围内遇上天灾,粮食歉收,加上战争带来的创伤,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那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却终日花天酒地,大吃大喝,百姓极为不满。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他下决心要整治一下这种腐败现象。

一天,适逢马皇后生日,朱元璋趁众大臣朝贺之机,设宴答谢文武百官,当十桌客人的席位坐齐后,传令侍女上菜。第一道菜为红烧萝卜,朱元璋对群臣说:“萝卜百药之本,民谚就有‘萝卜进了城,药店都得停’之说,请众卿品尝。”第二道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说:“韭菜剪而复生,有蓬勃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象征着长治久安。”然后是两道青菜,朱元璋提醒众臣道:“为官要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寓意明白。紧接着朱元璋指着最后一道葱花豆腐汤说:“只有清廉,大明江山才能传万代。”宴后,朱元璋问侄子朱涛,“这次你的贺礼是什么?”朱涛说:“……翠珠两串,玉镯一双,金佛八座……”朱元璋又问:“你年奉多少?此物何来?”朱涛不语,太祖喝令:“拿下!”众大臣见皇上先拿自己的亲侄子开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敛声屏气。此时,朱元璋当众宣布:“各位所送来贺礼一律用于赈济灾民,各位大臣从政务须洁身自律,多为百姓着想,凡今后祝寿待客,只能是四菜一汤,谁若违犯,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形成了规定,并由宫内传到宫外,从官方传到民间,从古传到今。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是婚宴上的必备菜。相传,四喜丸子创制于唐朝年间。有一年朝廷开科考试,各地学子纷纷涌进京城,其中就有张九龄。发榜当日,衣着寒酸的张九龄居然中得头榜,人们深感意外。皇帝因赏识其才智,便将他招为驸马。当时正值张九龄家乡遭水灾,父母背井离乡,杳无音讯。举行婚礼那天,张九龄正巧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张九龄高兴之余,便叫厨师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庆贺。菜端上来一看,四个炸透蒸熟并浇以汤汁的大丸子。张九龄问其寓意,聪明的厨师答道:“此菜为‘四圆’:一喜,老爷头榜题名;二喜,成家订婚;三喜,做了乘龙快婿;四喜,合家团圆。”张九龄听后开怀大笑,连连称许,说道:“‘四圆’不如‘四喜’响亮好听,干脆叫它‘四喜丸’吧。”这“四喜丸子”一传就是一千多年。

四大喜事、三大悲、三急

人生有四大喜事,三大悲,还有人的三急,它们分别是:

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三大悲:少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

人的三急:上厕所,入洞房,生孩子。

上述“四、三、三”源自人们的常识积累。人的一大优势是善于总结,归纳类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人本身也是一样,你总结一条,他总结一条;今年总结一条,明年再总结一条,久而久之,最终形成大家公认的、流行很广泛的谚语性格言。以上四喜、三悲、三急就是如此。

北上、南下

说到“北上、南下”人们自然联想到当年红军北上抗日或解放军南下解放海南岛。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说呢?这种以北为上、以南为下,对方位的称谓习惯是怎样形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