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潜伏心理学2
14135200000033

第33章 期待效应:怎样成为想象中的你(4)

职场人要学会赞美别人,并直接标明自己对别人的期待,因为这种期待更易于被人理解,也更易于让人接受。当人们完全地理解并接受了这样的称赞后,它能转化成无穷无尽的力量,也能够促使人们向着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如何赞美别人呢?赞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思考,好话也不能乱说,给大家讲一个这样的案例:

总经理最近在某一流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反响强烈,小王想表示欣赏,看到经理的时候,就说:“您真不应该做管理,您应该去当作家,您的文章写得太棒了。”

经理听了这话,觉得哭笑不得,反问道:“你是说我在管理方面的能力还不如写东西的能力?”

小王这才觉察自己用词欠妥,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是说您的文章真的写得非常好,比一般的专栏作家写得都要好!只在企业里做管理实在太屈才了!”

听到这里经理更加不快了,他想企业管理怎么就“屈才”了,难道自己的社会位置比作家低很多吗?

经理黑了脸的时候,小王才意识到本末倒置的错误:经理的本职工作是经营管理,写作只是他的业余爱好。如果下属想向领导赞美,一定要根据其职业特性,谨慎说话,如果把副业提升到比本职工作更高的位置上去欣赏,就变成了明褒暗贬,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

当然,当我们赞美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赞美自己,远离“我不行”的口头禅,想知道“我不行”的作用有多大吗?这种负面的语言就跟慢性毒药一样会让人在不知不觉当中中毒,而中毒的症状就是你会“行!”到思虑“我究竟行还是不行”,到最后期待效应发生了作用,遇到一点点微笑的触动,都容易确认自己心里的“看来,我是真的不行”这种概念,这就是语言逐渐进入潜意识中之后所发挥出来影响的过程。

一个人原本的能力也会在潜意识的控制之下逐渐消失逐渐退化,所以不要觉得“我不行”这不是一种正确的谦虚,而是对自己人生最严重的一种破坏,因为你会从你的生理一直到心理不断地调整去满足潜意识中那道“我不行!”的指令,结果你的行为开始逐渐散漫,嘴里的语言逐渐消极,心情逐渐降入谷底,最后终于成功地验证了自己语言中“我不行”的结果生成。

千万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输在自己的嘴巴上,所以当你的话即将说出口的时候记得要提醒自己“嘴巴上的梦想会实现”!如果这些不是你所要的结果就千万不要让这些语言从你的嘴巴里说出来,这样做是否会很难呢?一点都不难,因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嘴巴都控制不住,那么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职场人。

你的观点是什么?

每个人在心里都期待别人的欣赏和赞许,如果你给予别人积极的、正面的期待,那么别人就会努力维护自己在你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所以,把你对别人的正面期待告诉对方,对方就会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不断努力,并且最终成为你所期待的那种人。是吗?

读者报告

我是做行政工作的,很多人说我的工作很琐碎,很麻烦,但是我却感觉很快乐!

每天我工作的时候,都会对自己和别人在内心发出期待和赞美。

工作注定了我要和不同部门的同事打交道,我就动用自己的人际智慧,使自己成为人见人爱的“甜心”。我很愿意赞美别人,在我看来,就算最糟糕的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你要看到别人的闪光点,然后真诚地去赞美他,这样你自然有润滑的人际关系。

而且,我的赞美和“拍马屁”不同,“拍马屁”是虚伪的,外面说着一套,自己想着一套,所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期待。

而我对他人赞美是来自内心的,我确实认为他的某一点值得我学习和崇敬,并且愿意放低姿态,打开心胸和他交流。比如说我有个领导脾气非常暴躁,很多同事都怕他,躲他远远的,而我知道他的心地是非常好的,很多时候他都主动给员工争取利益,所以有问题的时候,我就能做到虚心向他请教。并且会很随意很真诚地在语言中流露出对他的佩服,每次谈话结束他总能被我逗乐。

我的工作也总是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畅通无阻!

把过去低调的藏起来,让未来引发期待

你读得懂领导对你的期待吗?

在这个问题上,我见过无数的职场人都有着想不到的误解。拿升职来说,大部分的职场人认为,这是对自己以往业绩的褒奖。殊不知,这个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领导奖励员工不是为了总结员工过去的优良表现,而是为了让员工在将来的工作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越早明白这个最基本的道理,你就能越早获得提升。

领导更期待的是你是否有挑战未来,创造更好业绩的信心和能力。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有了一份稳定而且体面的工作,公司提出一个新的项目,需要一位有能力而且有开拓精神的主管来负责这个项目,如果让你去,你会去吗?你对你现在的工作很满意,而且你很熟悉你现在所做的,并且你的部门运营情况良好。你愿意放弃这些,去面对一份有挑战性却前途未卜的职位吗?

如果你的表现,让领导感觉你能,你不是那种待在原地就止步不前“吃老本”的人,那么恭喜你,你在领导心中得到了一个大大的加分。

毕竟,领导在意的不是你过去的表现如何。他真正关心的是你在新的职位上能为他和公司做些什么。你的过去只是表明了你将来可能的表现,顶多是个参考而已。最终促使老板提拔你的原因在于你未来可能会为公司作出的贡献。

单靠兢兢业业讨上司欢心是难以获得晋升的。假如你一直都在埋头苦干却始终没有得到上司的重视和嘉奖,你可能满怀失望。但是,老板提拔谁、不提拔谁绝不是看“你曾经取得了一些什么样的成绩”。事实上,领导也许根本就不在乎你的过去,他只想知道你是否能为他带来目标明确、收益颇丰的未来。

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到处都是忠心耿耿、业绩不凡、才华横溢的好员工,他们总认为自己这么努力工作,下一次升职总该轮到自己了。可事实上,他们总是与晋升擦肩而过,为此他们备受挫折、愤愤不平。

这类好员工往往忽视了自己的表现最终是要得到公司高层认可的。对公司高层而言,认知即事实。如果公司高层认为你冒冒失失、愚蠢至极,那你就是冒冒失失、愚蠢至极;如果公司高层认为你才华横溢、勤奋能干,那你就是才华横溢、勤奋能干。所以你要特别在意别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就像在意自己的工作一样。

记住,要想得到提拔,你就得向老板证明,与其他人相比,你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为公司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有这样一个小典故不知道是否引起了读者的注意,这个小典故充分证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比对过去的总结更加看重。1996年,鲍勃·多尔在竞选总统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的竞选口号概括起来就是:“选鲍勃·多尔吧,该轮到他了!”结果,人们把票投给了把美国的未来勾勒得更为清晰的比尔·克林顿,使其得以连任。

职场同样如此,给大家讲这样一个案例,和美国大选如出一辙。

公司里缺个主管,有两个人非常有可能晋升。

按常理来说,老李晋升的可能性最大,他在公司任劳任怨工作了十年,无论在稳重度,还是在日常事务的处理上,大家都很信服他。

另一个人是小张,小张属于那种特别能折腾的员工,来公司不多久就靠着积极表现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候,同事们甚至有点儿羡慕他的“折腾”,一件简单的事情明明可以按照流程走完,但是他偏不,总是想一些点子,正确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大家对于他的工作热情也表示认可。

这个主管的职位在该公司意味着具有丰厚的收入和参与公司大事务的建议权,老李和小张当然都想晋升,在这件事情上,不存在谦让与不谦让的问题,于是俩人都纷纷主动了和公司上层领导谈话沟通。

老李胸有成竹地讲了自己在公司多年付出的劳动,和对公司的贡献,他心想,我十年的业绩怎么样也抵得上小张三个月的功劳了吧。他说得好像那个职位是靠他过去的努力挣来的。

小张没有这样,他展示了自己对于公司的热爱,以及自己对本部门未来设计的一个构想,他的激情和计划赢得了上层领导很大的兴趣。

看到这里,亲爱的读者们一定知道了这场竞争的结果了——公司上层领导决定的结果是:请小张做主管,给老李涨工资辅助小张做好日常事务。

你的观点是什么?

以往的业绩不会为你赢得职场的晋升,你要证明你是最佳人选,就必须向大家展示你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创造佳绩。

读者报告

关于向公司展示未来的这个概念我很认同。

我今年28岁,但是却走到了高管的位置。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原因正是这部分内容所揭发出来的秘密。

我刚进公司的时候,其实公司的内部结构非常庞大,我们的老板是突然发的家,他的管理向来是东学一点,西学一点,所以,有些部门的职能搞得不伦不类。

有一次,老板来我们这闲坐的时候,居然叹了一口气,对我们说:“公司越来越大了呀!”当绝大多数员工尚未领会到老板言论中所包含的信息时,我却感觉到了他一定在为解决管理滞后问题头痛。

于是,我故作轻描淡写地把话题引到了其他公司的管理上,对老板说了几个管理的小案例,老板听得津津有味,我说如果老板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写一份书面材料。在这份材料中,我知道老板对于管理方法的研究只是一时的兴趣,重要的是要向老板透露这样一个信息——如果能够进行一定的处理的话,公司庞大的开支会节约多少,人力资源成本会节约多少,公司的未来发展会怎样。

老板对公司的未来有很大的期待。当然,对于向他展示了未来的我也有了期待。后来,公司开始重组试点时,我被任命为“代理”。结果证明,试点很成功。我也因此摘掉了“代理”的帽子。最终,我成为了一个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