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了这样的一个思考,很多职场人都会发现,自己的心满满的,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期待,似乎对未来也没有强烈的愿望,为什么呢?因为心,已经被抱怨占满了位置,自己满心的只有不平之气,当然容不下心愿的出现。
如果不把抱怨从内心深处驱除,那么就很难看到自己有成功的未来,给大家讲这样的一件事情:赛利格曼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数月后的一天,他与五岁的女儿尼奇在园子里播种。赛利格曼虽然写了大量儿童著作,但实际生活中对孩子并不太亲密。他很忙,种地只是想快点干完。尼奇却手舞足蹈,将种子抛向天空。
赛利格曼叫她别乱来,女儿却跑过来对他说:“爸爸,你还记得我五岁生日吗?从三岁到五岁我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我长到五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作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闷闷不乐了吗?”
此刻的赛利格曼突然产生了闪电般的震动。他认识到,是尼奇自己矫正了自己的抱怨。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她身上的最强,把她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和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幸福生活的动力。
这一天也改变了赛利格曼。他过去的50年都生活在阴暗情绪中,而从那天开始,他决定让心灵充满阳光、让积极情绪占据心灵的主导。
在这个心理学家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抱怨,那么日子过一天也是充实和富有幻想的,如果被抱怨埋没,那么日子怎么过,都是苍白。
有多少人在抱怨职场的不公,抱怨自己是千里马但是遇不着伯乐,殊不知在他抱怨的同时千里马已经不再是千里马了,既然千里马都已经不是千里马了,又怎么会有伯乐会出现在身边呢?
语言本身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语言进入一个人的潜意识之后所发挥出来的力量才是真正惊人的,因为人类的行为深深受到自己潜意识的影响,就像是计算机的程序一般,如果你输进去的是负面的程序,那么他将一直重复着这个负面的程序,除非你重新再输入新的正面程序去将原来的程序替换掉,否则他将永远不会自动变成正面。
有很多的企管训练都告诉我们,连续21天就可以重新创建一个新的习惯,同样的道理同样说明如果同样的负面语言说久了之后就会进入到潜意识当中,而这就是影响我们大脑的负面程序。对于一个真正具备职业精神的职场人来说,你所所埋怨的情况,并不是真正导致职场不顺的原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抱怨的行为,正说明倒霉的处境是咎由自取的。
我曾与一位能力看起来很强的女同事共过事。据她所说,她的经验非常丰富,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她平常说话的时候也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气质,可她心里总是愤愤不平。没事的时候就琢磨,她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而公司才给了她多么少的一部分,或者抱怨她现在正在受怎样的剥削,或者将来可能会受到什么样的剥削。
即使是公司给我们换新办公室的时候,她都没有忘记抱怨,她说:“换汤不换药,换了环境,工作强度不是照样很大?”而我当时正发自内心地感动于公司为我提供了更好的办公空间。当然,现在她已经不在那个公司了。
心理学认为,人在遭受挫折与不当待遇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抱怨通常由不满和自卑引起,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注意与同情,二是掩饰自己的底气不足。这是一种破坏性心理,在职场里是很讨人嫌的。并且,一个人产生抱怨的同时,他就忘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是沟通和思考。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东西’不外乎两种:穷人和抱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鸡和蛋的关系——贫穷孕育了抱怨,抱怨又孵化了贫穷。人们越穷越抱怨,人们越抱怨越穷。”这句话说得虽然太直接,令人逆反,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之所以抱怨,就在于我们认为抱怨能为我们带来某些好处,比如同情、认可和优越感。但就像哲人说得那样,事实上我们不仅“越抱怨越穷”,还会由于抱怨招致一连串的麻烦。到头来,我们反倒成了抱怨的最大受害者。
给大家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再也不受老板的坏脾气了,他简直就是个独裁者,每天他考虑到我们的工作强度有多累吗,就再累,他还在折腾着各种各样的考核,稍微做得不好点,他的脸色像霜打了一样,有时候批评人的时候,还非常不给人面子。你知道我这工作有多郁闷吗,每天晚上下班回家的时候,我都累得想昏过去,我准备哪天狠狠地让他下不来台,辞职走人!”
他的朋友反问:“你对自己的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吗?你了解你的老板是怎样起家,并且把公司运营到现在的吗?”
他老老实实地答道:“没有。”
他的朋友说:“君子报仇三年不晚,我建议你好好地把他们的一切贸易技巧、商业文书和公司组织完全搞通,甚至连怎么修理复印机的小故障都学会,然后你辞职不干,让他知道你不是好欺负的。”
他的朋友继续说道:“你用他们的公司,作为免费学习的地方,什么东西都弄通了之后,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气,又给自己积累了跳槽的资本吗?”
那人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从此便默记偷学,甚至下班之后,还留在办公室研究写商业文书的方法。
一年之后,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便问:“干得咋样,跳槽的时机到了吧?”
他满脸都是笑容,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抱怨和阴郁之气,他平静地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经成为公司的红人了。反正,我是再也不用受气了,那些无聊的考核标准也对我不起作用了。我在公司工作得很开心,不打算跳槽了!”
朋友高兴地说:“这是我早就料到的。当初你的老板不重视你,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而你又不努力学习,只知抱怨老板的态度,却不反省自己的能力,但是你通过努力,改变了抱怨的这个坏习惯,自然能力就脱颖而出了!”
你的观点是什么?
你想抱怨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克制,就意味着在理想的路上迈进了重要的一步,并且你离成功的形象也前进了一大步,是不是?
读者报告
我自己开了家小公司。
对于我来说,最讨厌的是员工的抱怨,前段时间,有一个员工的行为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这个员工是个老员工了,工作也算勤勉,但是前段时间心情不好,老是骂骂咧咧,影响周围人的心情,我想他的工作时间最长,于是我为他加了百分之七的薪水,他虽然不满意,却没有向我表达。后来,他写了一封电子邮件,只问我对他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之处?
事后我才知道他是想要加更多的薪水。我于是请他进办公室来谈话。他问我,我对他有什么不满意。随后计算他每个月家中的开销,告诉我,公司给的薪水不够开销。听了他的说法,我觉得很遗憾,因为员工的价值在于是否达到工作的标准,不只是员工的需求。
就算是最后的请求,让我听起来都像是抱怨,抱怨物价上涨,抱怨家人开销大,抱怨日子不好过,“可是谁来告诉我,我的这些问题找谁去说”?
听到他最后的抱怨之后,我很明确地和他说,我不关心他个人的情况,我只关心他为公司增加了多少效益。
说完,在我冷酷的外表下,他红着脸走出了办公室,之后,他再也没有出现出格的行为。
赞美或者批评,“嘴巴上的梦想”会成真
期待效应中,皮格马利翁的期待让雕塑都能变成真正的美女,而心理学对期待效应的认同,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当我们对某种事物充满了欣赏和美好的期待时,对方就会感受到我们的鼓励、信任和支持,然后朝向我们所期待的美好方向发展。如果我们一直专注于对方的缺点和问题,对方就会在我们的情绪暗示下,朝向我们担心的问题方向逐渐发展。
别人对于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雄心勃勃要去完成某件事情的时候,如果这时候有人来到我们面前,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把人贬低一顿。这一番奚落,可能会严重妨碍我们对工作的激情。
职场中,甚至有人将这种人称为“吸血鬼”,专门吸走你内心不多供你氧气的“鲜血”。没有了内心的热情,人还怎么前进?在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中,便有了“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无力和牢骚,有了振翅欲飞却难以相信自己会飞的迷茫。
如果听到过太多的“这不可能”一类的预见。寻找到被负向期待、被否定的经历来源,也并不一定能解决今日的不甘和困惑,因为那负面期待早已融入自己对自己的态度,因为相信已久,而难以去除。
对你来说,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尽可能远离这种人。不要憎恨,也不要对他们评头品足,只要知道这种人对你生活质量的改进毫无益处就行了。一句话,少跟这种人打交道。
而我们会成为别人心中哪一类人?
实际上司空见惯的事情,换一种眼光来审视,表象之下,别有惊心动魄的事实存在。我们怎会想到,自己对别人的期待,会无形中引领他人的走向?而早期无意中接受的别人对我们的期待,会渐变成我们相信自己是什么样人的源泉?当我们抱怨“我早就看出他不行”时,何尝想到,有时候,我们自己无意中放大和加速了他的“不行”呢?
该怎么让周围的一切,朝着我们的心愿发展呢?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敏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我们自己却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