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14134500000005

第5章 识人之术:趋利避害靠眼力(4)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有的同事在你面前诋毁公司,或者说其他同事的坏话,或者……那么,你是该积极配合,还是怒目而视?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最应该保持的态度就是不要轻信,无论对方说什么,都应该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一下,判断别人语言的真实性,不要让自己的心理被别人所操纵。最重要的一个根据就是,判断说话人的目的和辨析眼前的客观事实。

当发现对方别有用心地欺骗你的时候,不必与他力争,更不必怒目而视,因为职场中的人,个个都是演员,对方一定会用无辜的表情作为回答。所以最应该做的就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事,不轻易被人鼓动,相信自己的判断,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算计!鸟笼效应

——别人为什么不信你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和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它起源于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事情是这样的,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

一天,他们两个人打赌。詹姆斯说:“我有个办法,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听完詹姆斯的话,卡尔森根本就不相信,他说:“我不会养鸟的,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卡尔森过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一份礼物,那是一只精致漂亮的鸟笼。卡尔森笑着说:“即使你给我鸟笼,我还是不会养鸟,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你和我打的赌,你会输的。”

可是,从此以后,卡尔森家里只要来了客人,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大部分的客人就会问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去哪里了,是飞走了吗?”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地向客人解释:“不是这样的,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然而,每当卡尔森这样回答的时候,就会换来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无奈之下,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就这样成功了。

在人们的生活中同样如此,人们很难去亲眼看到事情的真相,所以很多事情,人们都会靠着常规思路进行推理。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在工作量正常的情况下,某一个同事还每晚留在公司加班,其他人会联想到什么?人们第一个直接的反应不会是这个同事多卖命工作,而是他利用加班为借口,占用公司的资源去……

杨彦有个工作习惯就是加班。

每天他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而且从坐到工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工作,除了中午休息,他的时间利用率是非常高的。

一天下来,高效率的运转让他非常疲惫,但是到了下班的时候,他总是不自觉地还想加班。大家都走了,他就一个人加班。

这和他的第一份工作经验有关,之前他在小公司上班,小公司的领导从来都是加班到深夜的,所以杨彦和同事们加班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试想,下班的时间,人家都还在办公桌前或正襟危坐,或忙忙碌碌,大家谁也不想出风头,迈出第一步。于是,要下班了,大家都耗着,谁也不愿意做一个到点就走的懒惰员工。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氛围下,杨彦就养成了加班的习惯。

现在的大公司,大家都是一到下班就及时离开,只有杨彦还坚持加班。原以为对工作多付出一些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没想到的是,在工作上他越较劲,同事们越不喜欢他,外出逛街、购物或聚会从不喊他。

有时候周六、周日没什么事情,他也会主动来公司工作。周一上班时,部门主任和同事嗅见办公室里一股子弥漫不去的泡面气味时,脸上会浮现出含意复杂的表情。甚至领导不但不表扬他,还说:“如果一个员工不能将职业与生活合理规划,下班以后还是赖在办公室里,待到末班车开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他的生活就太封闭,会直接影响他们对这份工作的兴趣的长久性。”

杨彦感到自己明显被孤立起来了。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事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他很愤怒地质问:“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同事很不友好地反问他:“这还要问,你自己最清楚不过了。不要处处显得你很能干,是金子如果被沙子埋了,也不一定发光啊,掂量掂量自己吧!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杨彦听到了同事之间的对话。

A上司对B同事说:“咱们部门,杨彦是个很特别的人。”

B同事说:“是呀,每到下班,他都一个人加班到很晚才走。”

A上司问:“杨彦都加班干什么呢?”

B同事说:“不大清楚呢,按理说我们现在的工作任务您分配得挺合理的,一天的工作,集中精力完全可以做完呀!”

A上司听到这句话,马上说:“对呀,那他晚上在公司里干吗?开着电脑,也是利用公司的资源。”

B同事赶紧说:“可不是,大家好几次想说他,又怕打击他的工作积极性。可是,谁知道我们走了之后,他是不是在公司的电脑上看电影呢?”

……

如果一名员工每天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才回去,连双休日也不例外。也许这名员工觉得自己很勤奋,其实不然。很多领导都认为员工双休日也在办公室里泡电脑、煲电话粥,干的根本不是本公司的活。

要是给上司留下一种利用公司的资源来满足你的私欲的印象就糟糕了,这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老板都不能容忍的。即使加班,也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办公室中,没有什么职位是单独存在的,每个人都是某个团队中的一员,如果加班,就会证明本职工作的时间安排出了问题。

试想这样的情景:整个公司办公楼的灯都灭了,只有一个窗口还亮着灯,灯下电脑前,只有一个人在默默加班——这个人要么身负拯救公司的重任,要么是一个完全不懂得加班规则的只有苦劳没有功劳的员工。

不是只有加班才是工作认真,加班并不一定是敬业态度的必要条件之一。一家管理有素的公司,分工是很合理的,假如不是主观偷懒,绝不会出现大多数员工8小时能忙完的工作,而另一名员工忙8小时依然无法完成的情况。

所以,不要让加班成为那只令人联想的“鸟笼”,下班了,给自己的心情放个假吧!休息,是为了能走更远的路。巴纳姆效应

——不要被别人定义

巴纳姆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于1948年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它主要表现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现在看着这段话来对照我们自己,他说得对吗?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且你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但是还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性交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的内心有时候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作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容易让人迷失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有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讲的是他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一个秋天的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让爱因斯坦明白了一个人要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并学会为自己负责。

父亲说:“昨天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面的钢筋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走。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后面。最后,我们一起钻出烟囱,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的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是干干净净的,只草草地洗了洗手就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看到你杰克大叔身上到处都黑黑的,都开始大笑起来。”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后,郑重地对他说:“人要为自己负责,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阿波罗神庙的门柱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得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距离我们仍然还很遥远。

有这样一个测验人的情商的题目:当一个落水昏迷的女人被救起后,她醒来发现自己一丝不挂时,第一个反应会是怎么样呢?答案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从心理学上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不愿面对自己的例子。因为自己有“缺陷”或自己认为是缺陷,就通过自己的方法把它掩盖起来,但这种掩盖实际上也像上面的落水女人一样,是把自己的眼睛蒙上。所以要认识自己,首先必须要面对自己。

国内有一档非常火的求职类栏目。其中有一期在很多朋友的推荐下,我还是很有期待地打开了,的确有感触。

选手是个给人感觉很踏实的女性,专业能力也在提问下过关,在所有的嘉宾对她评价很高,全场亮灯的情况下,最耐人寻味的一幕出现了。她并没有忘乎所以,还是很冷静地选择了一家原来就选择的公司,而这家公司在亮灯的所有企业中,并不算实力特别强的企业。她没有因为全场亮灯,就放弃一份原来就打算进入的事业。

这种客观冷静,最令人佩服。

职场中,我们能认识自己到第几层?

小卢是个年轻人,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大家都被他的朝气感染,可是没过多长时间,情况就有所改变。因为他的心直口快,常常令人啼笑皆非。

有一次,他和经理去接待一个客人,到了包间之后,主客寒暄,客人说:“我们就随便坐吧,不拘束了。”小卢马上就坐到了最尊贵的位置上。经理拼命给小卢使眼色,小卢捕捉到了眼神,居然对经理说:“没事儿,没事儿。”

这件事让经理心中很不愉快。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情就让经理不能容忍了。公司开交流会,他站起来提意见,没想到他张嘴就说:“我代表大家问一声,我们公司为什么要订立上下班打卡制度呢,据我所知,有的外企是没有这个制度的……”

原以为同事会佩服他的勇气,可是在座的同事对他的态度也很不友好。大家私下说:“小卢太自以为是,他有什么资格代表我们?问这么没有营养的问题,实在令人汗颜。而在这么紧张恶劣的氛围里,真正有可能改进我们条件的问题都没法提了。”

经理最终决定找小卢聊一次。经理说:“你感觉自己在工作上,包括和同事的相处上有什么不足吗?”小卢说:“我最大的缺点,我自己很清楚,就是心直口快,不会拐弯,想啥说啥,很单纯,看不惯虚伪的人……”

没过多久,“单纯”的小卢就离开了公司。他最终也许都不知道,让他离开的真正原因不是简单,多少简单的人实际上人际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而是他不了解自己。太自我,让任何人都无法和他相处。

阿伦森效应

——别让别人以为你在“装”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总结了人们这样的一种心理,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这就是阿伦森效应。

人们的接受心理很微妙,人们非常尊敬那些把事情越做越好,赢得赞赏越来越多的人;而反感那些开始做了很多好事,但后来好事做得越来越少的人。

这样的心理很容易理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群孩子周六、周日的时候常常在楼下大吵大闹,这对于一楼的老大爷来说是非常难受的,他劝了孩子们好几次,但是这些孩子转身就忘了。有一天,老大爷想了一个方法,他对孩子们说:“以后你们还这样热热闹闹的,我就给你们每人两块钱。”果然,这一周孩子们更加高兴,吵闹声更大。第二周,老大爷说:“不给钱了,给两块糖吧!”孩子们显然就不大高兴了。第三周的时候,老大爷说:“今天,我决定给你们发两颗瓜子。”

这让所有的孩子都非常气愤,大家说,我们不玩了,我们要回家。就这样,老大爷终于利用孩子们的心理恢复了安宁的生活。

人与人之间,想要拿到自己要的,就要知道别人要什么。人际关系在职场中更是生死要害,谁不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一味地取悦别人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关键还是要了解人的心理。

在我的理解里,人们更加反感那些在做事情上走下坡路的人,是因为他们认为那个人在“装”。职场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职场厮杀,每个人都要学会“装”,但是大家却非常讨厌别人的“装”;每个人都在变得很精明,但是却讨厌别人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