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盛开:你若向阳,心不忧伤
14134300000002

第2章 有梦就去追,累了就停下来(2)

估计着上次的英语考试成绩快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英语课。那份自己不忍视的卷子很快就会降临在他面前了。他拿起才买的笔,开始转圈圈。因为转圈圈的缘故,许多支笔阵亡了。虽然说这的确不是个好习惯,但是既然是习惯,自然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

教室里弥漫起一股泡面的味道,不用想,带开水瓶的那位又开始了。

周晗把手伸进桌子抽屉里,抽屉里比较乱,各科参考书和试卷都堆放在里面。他准备拿一摞书出来摆在桌上,一会儿当作上课打盹的掩护。

高三也好,高四也罢,都是在无限的忙碌与劳累中找懒偷。

惨不忍睹的英语试卷。周晗觉得累,非常累。剩下的六十多天,熬过去,今年考上什么算什么。

他掏出手机,给沫沫发了一条信息。

“沫沫,我觉得好累。你在干什么呢?”

沫沫是他在网上认识的朋友,互相留了手机号。沫沫回复他的短信总是很快。

“再撑几天就好了。我刚才买了炒面和豆浆。”

“是么?我早饭也吃的这个。要上课了,下课再聊哦。”

他赶紧收起了手机,这个其实是学校不让带的,但是学生自己只要放好了不被老师看见,一般都没什么事情。毕竟这个年代,手机已经普及了。

英语卷子最终还是发下来了。周晗瞟了一眼,似乎是69分,又没有及格,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突然,同学说了句:“周晗,你卷子拿反了。”

拿反了?难道分数有转机?

周晗赶紧把卷子翻了个身,顿时无语了,翻过来还是那么两个数字。

“还是69呐。”周晗说。

“咦,是哦。”同桌也说。

他瞅了一眼同桌的试卷,88分。满分150的卷子,90分才及格。唉,一样的红灯高照。

“来,握个手,不及格队友。”说着,周晗伸出手去。

谁的青春期如此漫长

“又长痘痘了。”陶薇对着镜子嘀咕。

额头上的痘痘总是形影不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她记得网上有篇文章说额头上长痘痘似乎是压力太大引起的。陶薇觉得自己可能得了高考综合症之类的病。比如一听说有比较大的联考月考什么的,连续几天考试下来,肚子就会莫名地不舒服。上个月还闹肚子,闹得特别厉害。

她有点怀疑自己高考的时候会不会考着考着就要跑厕所。

陶薇往痘痘上涂了点祛痘的粉刺露,不管效果怎么样,涂上了粉刺露心里多少有些安慰。清凉的感觉立刻从痘痘处蔓延开去。

什么时候不长痘痘了,是不是青春也结束了?

从小到大,陶薇的学习成绩都不差。只是临到高考了,却莫名地有些惶恐。陶薇看着镜子中的自己,脑子里想的却是一会儿是上会儿网还是看点小说,总要找点空放松一下。

高三除了晚自习还有补课,其实算下来,一周也就只有那么不到一天的休息时间。周六没有晚自习,但是周日下午就得去上课。难得的就周日上午有那么点空闲,而且今天正好家里大人加班,自己干什么都比较方便。

从内心深处,陶薇还是蛮喜欢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可是她上大学的表姐却时不时地跟她抱怨,说学校宿舍的条件怎么怎么的不好,老想回家。陶薇说:“表姐,你那可太自由了。”

或许等她上了大学之后会有其他的想法吧,或许也会和表姐一样想家吧。

她从冰箱里拿了一罐酸奶,坐到电脑旁边。

她对新闻不感兴趣,她上网主要是看看大家空间里的分享什么的。顺便看一下有没有跟高考相关的消息。她知道,今年高考的人数特别多。父母想让她上离家近点的学校,她倒是无所谓。如果说小时候还有梦想,现在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了,高考的杂志上分析得很现实,多少分一个段,能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冷门,什么专业热门。她肯定是找个学校选择好专业然后服从分配。而上什么学校,她小时候想过,清华北大什么的,也是长辈一直教导的。就像所有的小朋友,都会有意无意地被灌输“要上清华北大”一样。但是等她渐渐长大了,她突然发现小时候所知道的学校是那么遥不可及,然后和一大群莘莘学子一样,对自己的未来既满怀期待又充满了未知。

酸奶很快就喝完了,陶薇看了几个搞笑的小视频。去自己的QQ空间看了看种的菜,偷了点菜。她其实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是被表姐拉进来玩的。表姐为了偷这点菜还去弄了个黄钻会员,这在陶薇看来是件很奇妙的事情,起码以前的表姐是不会这样的。

表姐对此的解释是,你以前还不喝酸奶呢。记得你到我家来玩,给你个酸奶,你愣是不喝。现在还不是酸奶每天不断了。

人的某些习惯是会慢慢改变的,改变了应该也不叫习惯了。

上学睡觉吃饭,偶尔遇到戴着红领巾的小孩子,觉得他们现在的校服比自己以前上小学的时候要好看。那时候大家写作文,扶老奶奶过马路,骄傲自豪地说:“我的名字叫‘红领巾’。”

她手指在键盘上敲打,发出声响。看看豆瓣上面大家对电影的评分、评价,想着高考结束之后应该会有时间把高三漏掉的电影补回来了。突然想起数学卷子的最后一题还只解了一半,顿时皱了皱眉。数学老师看她这个样子,也是说后面的能做多少算多少,前面保证正确率。后面的题目没法保证的,不要花太多精力了。言外之意是,你的数学天赋也就这样了,再努力估计也不行了,你就做你能做的吧。其实听到这些话的时候陶薇是有些挫败感的,虽然表姐说数学到大学之后尤其是你学文科专业了,真的是用不上了。

或许这些都是早就注定好的,像来复读的周晗,就输在英语上。真正什么都特别好的人估计很少,那样的人是有希望去清华北大的。普通人想想还是算了。

没有终点的终点

时间过得说快不快,说慢也不慢。女生们已经在讨论毕业照的时候穿什么衣服了。每年的毕业照虽然学校都是统一的校服集体合影,但是在这个数码产品普及的时代,自己留影也不是什么难事。

通常最后一轮模拟考试之后就是等待毕业,等待考试。也算是高考前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一点的阶段,就好像马上要被拉到菜市口去问斩,上路前的最后一顿。

周晗在下午课程结束,晚自习前的吃饭时间,独自一人跑到学校图书馆的天台上坐着。图书馆的这栋楼,是学校里最高的。在这栋楼的天台上,可以看到学校里的景象。三五成群的学生,他们有着最美好的青春。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很快自己就要离开这里了,自己也曾经是、现在依然是他们中的一员。百感交集,万千思绪。周晗把双手插进校服的口袋,微微闭上眼睛。任凭那些穿过楼顶的风吹过。

“沫沫,我突然觉得自己的青春正在向句点靠拢。突然觉得什么都抓不住,都像风儿一样飘走了。”他不知道可以向谁倾诉,此刻,他只好发短信给这个未曾谋面的网友。

“所有的一切都将归于平淡。何必在乎是否抓住,拥有的才是最真的。”这是沫沫的回复。

夏日的气味越来越浓了,周晗看着西边渐渐下沉的太阳。他知道,这个时刻,夕阳穿过树叶的缝隙,穿过窗户,可以照进教室。一切都如同无数个黄昏那样,稍带忧伤。

扭头时看见一个身影。不是别人,是陶薇。

“好巧,你也在这里。”陶薇说。

“嗯。这里可以看风景。”

“是啊。很久没有上来看看了。想想在这里的时间也不多了,也许毕业之后再也不会回来了。

离开这里,滋味很奇特。一方面,这无比黑暗的高三即将终结,离开就意味着这种日子的结束;一方面,就像是一个仪式,和高中时代告别。

初中的时候我就想,要考上这所高中。到了高中才发现,这只是无数站点中间的一站,并不是终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终点,什么时候才可以到达彼岸。”陶薇默默地说。

“地铁的终点站,到站之后又是新的起点。”周晗说,“所以我从来不考虑终点。”

两个人在楼顶站着,各怀心事。

如果是电视剧的情节,一男一女在楼顶,好像总会发生点什么。但是他们很平常,没有一点波澜。

“我去食堂吃饭,先走了。”陶薇说。

“嗯。”

周晗没有胃口,或许是中午吃得太饱,一点饿的感觉都没有。

这一刻好幸福

他回家的时候,意外地发现母亲已经在家了。似乎还在和谁讲着电话,好像是说什么去新加坡的事情。

“这事儿我跟小晗商量一下吧,我尊重孩子的意愿。”母亲说。

“是什么事情,居然和自己有关?”周晗有了好奇心。

“妈,我回来了。”他说。

“回来了?洗手吃饭吧。今天我请了半天假,提早回来了。”

“哦,今天不忙?”

“也不是不忙,我让小徐帮我跟进案子去了。他应该没问题的。我好久没和你一起吃饭了。来,坐。”

周晗在母亲身边坐下。他很珍惜和母亲在一起吃饭的机会,而且今天还是母亲亲手做的饭菜。他觉得,这一刻好幸福。

母亲做了他最喜欢的土豆烧鸡。土豆软软的,咬起来很香。

一桌子诱人的菜色,弄得周晗一直在想,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呢?

母亲看着儿子吃东西的样子,嘴角浮起一抹微笑。

儿子是她最大的财富。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够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窗外阳光明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小晗,高考结束之后,我们去新加坡玩几天怎么样?”

“妈,高考还没考呢,怎么就安排以后的事情了?我无所谓,反正也没什么别的事儿。”

“你爸去新加坡那边了,新工作进展得不错。他想安排你过去看看。”

“行吧。你们看着安排。”

原来父亲出国了,怪不得这么久没消息。虽然周晗不懂父母之间到底是怎么了,但是他有种感觉,父母之间那种信任是一直存在的。就好像他们分开之后,彼此都是单身一个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什么。

周晗拿起睡衣,去卫生间洗了个澡。

这渐渐热起来的天气,每天洗澡是件惬意的事情。

水汽弥漫在卫生间里,有些飘飘欲仙的感觉。他想起《志明和春娇》里面,志明每次去买冰激凌都会要干冰,然后把干冰放在马桶里制造仙境的效果。他想,如果自己也能找到这样的冰激凌店,估计也会这么干。

沐浴露里夹杂着迷迭香的气味,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沐浴露,能有效抑制皮肤瘙痒。母亲每次采购这些用品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母亲很忙,更多的时候是在网上下单,然后由快递送到楼下门卫那里,再由他放学的时候带回家来。

他将热水器关掉。

用毛巾擦了擦头发,看见镜子里的自己,青春的美好年华,十八岁的美少年。

他要用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这个盛大的夏天。

想要就去追,累了就歇一歇

北西

人就像流水,

最终要去该去的地方。

连续拍完两部微电影后,生活的重心由工作室转向了找工作。有朋友问我是不是会一直从事影视这个行业,我的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我也跟大多数人一样,在经历了多彩斑斓的大学生活后,最想要去的是一间待遇、工作环境都还不错的公司,做个白领,做个庸庸碌碌的上班族。而说起来,电影对我来说,从来不是追逐的,而是偶遇的,我自己的理想,坚持了十几年,到眼下这个关头,说放也就放下了。

其实,眼看着仿佛就要到达了,只是坚持的这十几年,我日思夜想的这个目标,到这一刻,忽然失去了意义。好像这十几年我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一件事,完成了,不管结果如何,也不再坚持。我的人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是的,在大多数人眼里从来不迷茫的我,这个时候是真的迷茫了。

我最近思考的最多的问题就是生活的常态,生活原本该是什么样子?是迎着我一路而来的方向,走到人群面前,做闪亮的星;还是褪下所有光芒,学会不争,甘愿随着人群涨落。我一直试图理清,也试图做出选择,走到怎样的人生那里去,我才会快乐一些。

我喜欢掌声和认可,但也时常躲在人群里窃喜。我努力回想这两者所带来的快乐在我生命里的比重,却探究不出个结果。我是个巨大的矛盾体,一方面不愿意承担责任,一方面却又责任心爆棚,在需要的时候义不容辞扛起重任;一方面既渴望得到关注、害怕被看不起,一方面又想要做云淡风轻的不争之徒,遇到任何事都能挥一挥衣袖;一方面想争取,一方面又想从容。

是继续拼尽全力做个优秀的人,还是停下来过看起来没闪光点,但知足常乐的生活?

我也疑惑为什么前二十年都毫无疑义地拼命,现在却打不起精神了。这一年,我的生活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失去了一个人,却得到了很多很多。我像是跟过去告别了一样,丝毫不拖泥带水地被卷入现在的生活,这丰富而疲惫的一年,令我感觉自己快要被掏空了。

这时候我在想,大概,我只是太累了吧。

前几天参加圈子里的聚会,以前跟我一起落单的几个朋友,好久不见,再见时已成双成对,我说着羡慕,他们说你一门心思去做自己的事了,没时间谈恋爱。

我真的没时间谈么?好像是因为没对象可谈吧。可仔细想想,可能是吧,我对感情的执着已大不如前,似乎不再愿意多费心思在那上面。我想做的事情很多,不谈恋爱倒好,省下所有的时光去实现心里的想法。那些忙碌后的落寞是有的,但好像来得也不频繁。我跟同事开玩笑说,有些人不谈恋爱就期期艾艾的,我们这种人隔三岔五才来伤个感,所以上天肯定要先照顾好他们,最后才会轮到我们。因为看起来,感情对于他们是必须的,对于我们,事业更重要些。

这一年抓着机会一路冲,我等这些机会等了好多年,它一出现就必不会错过,奋力的结果就是眼下,看起来目前想要的都陆陆续续到位,更远大的目标暂时还没有发现。此刻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也应该是最容易迷茫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