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14124900000049

第49章 流产的君王之道“南面术”(3)

“啊!”李耳听到太史严的话,才从“迷茫”中惊了过来,赶忙用嘴咬住手指止血。

“你这些日子是怎么啦,老是无精打采的,精力不集中。”太史严问,“能把心事给我说说吗?”

“唉!”李耳长出了一口气。他觉得自从到皇家藏书馆以来,太史严就像长者一般。处处无微不至地关怀着自己。自然他就把自己和郭书玲前前后后的事情说了一遍,用乞求的目光看着太史严,想听听他的看法?

太史严听后好长时问没有言语,他也深深为郭书玲的举动所感动,觉得这位女子的精神实在可佳。沉默了一会儿,他才用商量的口气对李耳说:“你下一步怎么办,其实郭书玲已经明确地给你指出来了。”

“她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什么呀?”

“她在离别信中不是说,让你不要再找她,即使你找也是找不到她的。”太史严用揣摸的口气说,“这就是说,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把一切都藏在心底,等来世再说吧。你说是不是这样!”

“嗯!是这样的。”

太史严又说:“你应该从这件悲伤的事情中走出来,不能老纠缠在其中,一来影响了身体。另外也影响了工作。既然事情都过去了,就让他过去算了。”

“对!是这样的。事情过去就不再说了!”李耳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很快从这种悲伤中走了出来,做起事来还是像往常那样有劲。

几个月后的一天,太史严兴冲冲地找到李耳说:“恭喜你呀,你已升为柱下史了。”

“什么是柱下史?”李耳不明白地问,他又拉了一下太史严,“我在皇家藏书馆干的好好的,这辈子是不愿离开书去当什么官的。要是当官,我就不来京都了。”他说着把嘴巴翘得老高。

“还耍小孩子脾气!”太史严伸手把李耳的嘴巴往下一按,“由于你工作勤奋加之学识渊博,我向周天子景王奏了一本,推荐你做柱下史,就是周天子每次定期临朝时,与诸侯国商议一些大事,或是处理一些朝政大事,总是让人把它记下来,然后装册入史。你现在还是待在藏书馆,只要定期上朝就行了。难道这你还不满意吗?”

“这还差不多!”李耳终于笑了,“谢谢您对我的提携。”

“那你就把头发梳洗一下,”太史严瞧着李耳由于公事繁忙,头发没时间梳理,长得像个鸡窝似的扣在头上,这才提议道,“再去洗个澡,穿上官服去朝见天子。对了,官服我已给你准备好了,到晚上派人给你送去。”

第二天一早,李耳穿上官服,总觉得浑身不自在,好像被绳索绑着似的别扭。可这是规定呀,他只好穿着官服去朝见天子。

李耳跟着太史严穿过两道宫门,经过两堵花石雕墙,迎面来到雄伟而壮丽的正殿。它是天子接见诸侯和众臣的地方。正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柱粗梁高,可容万人。今天,正殿布置得格外庄严和肃穆;殿阶上插着十几面鲜艳的翠凤旗,随风猎猎飘动。龙墀下排着九个大鼎,在阳光下闪着金灿灿的亮光。李耳随着太史严缓缓地从鼎中间穿行而过,然后沿着一条白色的龙尾道登上了殿阶,来到了正殿下。正殿不仅高大,而且色彩十分鲜艳,因为它以红白二色为主,间以金色的柱、额和门窗。

太史严轻轻拉了李耳一把,说道:“我俩就在这金色的柱下做记录。”说罢,递给他一块笏板和做记录用的竹简及笔刀。

李耳从太史严手中接过东西,不由得用手摸了摸金色的柱子。那金色柱子极其光亮,把他的身影都映了出来。他赶紧转过身来,朝正殿前望去,见那里站满了众臣和各诸侯国的使者。只听殿前九声礼炮响过之后,正殿的侧门开了,周景王在撵扇的笼罩下,由侍卫簇拥着走向正殿前方的宝座。

周景王走的很慢,一步抬起,好一会儿才落下。这不是在走路,而是量权力的象征,也是品权力的滋味,因此他走的很慢。他穿一身黄龙袍,戴着皇冠的旒冕,冕前的玉串由于他的步子摆得大而摇晃着打到脸上,又弹了回来,几串又挂到皇冠上。天子之所以要戴这种旒冕有串冠,就是他可以居高临下看到众臣和使者的面部表情,而众臣和使者却看不到天子处理政务时,由于情况不同而引起脸上不同变化的表情。

周景王发觉几串玉串挂到皇冠上,摆了一下头,玉串便落了下来。就在这一瞬间,李耳就把周景王的龙颜看清楚了:白皙皙的脸庞略有些虚肿,淡淡的眉毛,眼睛小而暗,透不出睿智的光芒,只是那个鼻子高而大,长在嘴上显得极不协调。要不是他穿着这身龙袍,根本看不出他有天子相。

周景王落座后长咳了一声,意味着今天临朝的开始。

今天值朝的苌弘大夫手持笏板朝天子奏道:“今天议政主要是各诸侯国进贡和纳税之事,众臣都如数到了,只是诸侯国……”他停了下来,没有往下说。

周景王正等着苌弘往下奏,奏声突然停住了。他伸头朝下望去,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只见诸侯国的几个使者稀稀拉拉地站着,没有比他更熟悉各诸侯国的重臣或大夫的了。今天是召集各诸侯国临朝商议非常重要的事,他们竟敢不派重臣前来,只派些小“毛毛兵”应付差事,岂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周景王不由得双手拍了一下御案,站了起来说道:“天下大治的时候,诸侯完成天子的使命,就来周朝拜见,纳税、交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这个时候就有享、礼的礼仪。享礼用来教导恭敬,宴礼用来表示慈爱恩惠。恭敬用来推行礼仪,而慈爱恩惠用来施行政教。政教用礼义来完成,百姓因此得到休息。现在天下有些动乱,诸侯贪婪,侵占的欲望无所顾忌,为争夺丈尺之地而杀尽百姓,收罗他的武士,作为他的心腹、股肱和爪牙,在那里互相残杀,都想称霸天下!哪里想到来周朝进贡和纳税。”

他的这套说教,对这些诸侯国使者根本不起作用。他们有的在嘻嘻哈哈,有的在交头接耳,甚至有的悄悄溜了出去。

周景王说着说着,又无可奈何地坐下了。这时,一个仕女用盘盛着一杯爵杯酒递到周景王跟前让他喝下。这些日子景王的身体极度虚弱,总要喝这种补身酒才能支撑下来,就是临朝时也不能离开。他生气地朝端爵杯酒的仕女挥了一下手,“端下去!”不知气该从哪儿出,就对值朝的苌弘叫道,“朕叫你到晋国请叔向大夫,请来了吗?”

苌弘答道:“叔向大夫带病来了。”

只见晋国大夫叔向满头裹着白布,病怏怏地奏道:“晋国大夫叔向拜见周天子。”

周景王朝叔向一望,问道:“原来不是说得好好的,各诸侯国都有礼器进贡王室,怎么唯独晋国没有,这是为何?”别看礼器小,诸侯国只有进贡,才表示该国臣服周朝。不管诸侯国心里愿意不愿意,进贡礼器表面上就是承认臣服。

叔向不慌不忙地说:“诸侯受先朝封赏的时候,都从王室接受了明德之器,用来安抚他们的国家,所以能够进献彝器给天子。晋国住在深山里,与戎为邻,并且远离王室。天子的威福不能到达,拜服戎人还来不及,怎么能进贡彝器呢?”

周景王对日益强大的晋国当然放心不下。为了周朝与晋国交界处的几个城镇,双方曾动过干戈,晋朝至今仍一直霸占着不还。所以,景王想借这个机会,再杀杀晋国的威风,才提到进贡彝器之说。周景王厉声道:“叔向,你说的不对。正是有了周朝先王对晋国的封赏,你们国家才有了那片土地和臣民,难道这也能忘掉吗?没有树根,哪有大树;没有源头,哪有溪流。朝宗祭祖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晋侯没有明示,大夫我不敢带彝器来进贡。”显然叔向大夫是把责任往上推。

他这一推脱,更惹得周景王生气。周景王用手指着叔向说:“你们晋平公就知道调集其它诸侯国的力量修杞国的城廓,因他是杞女所生。,为杞国修城这件事未免也做得太过分了。他根本不关心周室的兴盛;而是在扩展他的势力。’’这句话是再明白不过了,是对晋平公发出的警告。

叔向是一位极有头脑的政治家,马上伏首称道:“天子所说极是,我们晋国应该补送些彝器和税款。”

其它诸侯国的使臣看到当时势力强大的晋国被周天子训服了,赶紧也奏道:“我们也补交进献的彝器和税款。”

周天子的威风今天是使出来了,他看到各诸侯国使臣都已臣服,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重声说道。“散朝!”

当周景王离去后,第一个走到李耳跟前的竟是晋国大夫叔向,他向李耳问好道:“早听说周朝皇家藏书馆有位李耳先生,学识超人,没想到今天在大殿柱下相见。有机会到我下榻的宾馆一叙,我还有许多地方想请教先生。”

“我也正想拜访你哩!”李耳知道晋国这位大夫的情况,他极能干而有远见,“你要不来周朝,我也会到晋国去找你的。”叔向也很有眼色,他见几位周朝大夫朝李耳走来,赶快脱身走了。

前来向李耳问好的有周大夫宾孟,他是周景王长庶子王子朝之傅;有周大夫单子,也叫单穆公;有周大夫樊顷子,也叫刘献公。单子和顷子的家族势力在皇宫是很大的。还有王子猛之傅下门子……

别看这些人身居高位,但他们对这个新来的柱下史却十分恭敬。因为他们知道,李耳掌握着史笔,将会在历史上记下他们的言行,所以都争着与李耳见面寒暄。

李耳也是从容对答,一一向他们问好。

李耳回到皇家藏书馆后的任务就是对今天正殿的记录进行整理入册,他不能不对这位继任几年的周天子景王的历史作以简单的回顾。

周景王叫姬贵,他父亲就是上朝的周灵王姬泄心。泄心的正妃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叫晋,次子叫贵,三子叫佞夫。

当周灵王身体不好的时候,就把朝政大事委托给太子晋办理。太子晋幼年早慧,才智过人,把父王委托的大事都处理地井井有条,深得大臣们的佩服。

然而,早开的花,可能早谢。太子晋由于过度劳累,竟夭折了。

这对灵王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他悲愤交加,一气之下竞两眼一闭薨天了。

太子晋死了,灵王也死了,次子贵理应继承王位。但次子贵平庸低下,才能也不超众,他能坐稳王位吗?

对次子贵王位威胁最大的是三子佞夫。他是很有才干的,能力远远超过次子贵。可佞夫根本没有登王位的打算,但重臣儋括极力纵容佞夫做好当天子的准备,佞夫还是摇了摇头,没有答应。而儋括却暗中做了准备,突然发兵包围了皇宫,想杀死次子贵。可就在这时,周大夫尹言多、刘毅、甘过领兵杀了过来,杀了儋括,乘胜追击,在慌乱之中也杀了佞夫。这样,大家便拥立次子贵登上了王位,这就是周景王。

别小看白皙皙瘦弱的姬贵,他登上王位后,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迅速平息了皇族之间的争斗,经过几年励精图治,终于坐稳了王位。他是有着野心的,总想把周朝现在的威望恢复到初周之时,以强大的势力让各诸侯国都听他的号令,而根本不像现在各诸侯国都争强夺势想称霸天下。

过了几个月,李耳突然接到诏令,说是周景王要单独召见他,有要事与他商量。

李耳来到周朝养心殿的时候,周景王尚未换好衣服,他只好立在玉阶下等候。听到召唤后,他连忙按惯例整了整官服,登上玉阶,侍卫替他打起帘子,这才走了进去。

周景王只穿了一件黑色内袍,正半倚在一张雕着双龙戏珠图案的象牙榻上,双眼微闭,两只赤裸的脚丫子放在一张玉几上。一个妙龄焕发的宫女跪在玉几旁,用手轻轻按摩着他脚心的涌泉穴。这是御医给他提供的秘方,说每次由一个妙龄少女来按摩涌泉穴,这样不断换着少女按摩,天子就能祛病长寿。所以,周景王的按摩少女总是排着长队等候在宫外。周景王对按摩女要求是很严的,既不能按得太重,也不能按得太轻,特别是不能发痒。谁都知道,按脚心涌泉穴是会发痒的,所以,这些按摩少女都是经过特殊训练,技法都很高明,按摩起来既不痒,又能恰到好处治病长寿。周景王周围还站着许多宫女,有的捧着装有精美食物的钿盒,有的端着酒樽,还有的拿着羽扇。

听到李耳进来的脚步声,周景王缓缓把眼睛睁开,低声道:“先生,请坐!”

一位宫女端来软凳放在李耳跟前,李耳便坐到上边,等着景王开言。

周景王把脚一摆,按摩的少女便离开了,这才让身旁的宫女给他穿起龙靴,朝前移了移身子,坐到龙榻的边缘对李耳说:“是苌弘大夫和太史严极力推荐你,朕才让你这个平民百姓做了柱下史。”他说到这里突然停住,这话明显有着笼络人心的味道,他想看看李耳如何回答。

李耳多次临朝柱下史,也是经过世面的,他脱口而出:“谢谢圣上的恩提,我只有努力做好柱下史之职,以报答皇恩了。”

周景王微微地笑了一下,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说: “苌弘把你的《陈国史》给朕看了,朕觉得你写得不错。现在你到了周朝,就应该写一部气势宏大的周朝史,特别是周朝的兴盛之道。可能芪弘给你讲了,目前朕急需要君王治国之道。你准备了没有?”

“我只做了一点历史上君王治国之道的素材收集工作。”李耳如实回答,“我的才学浅薄,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周景王把手一摆,“你就不用推脱了。太史严把你整理入册的柱下史记录都给朕看过,朕看了后,觉得整理得不错。这个工作你是能胜任的。好在朕不急着要,你什么时候写出来了,再呈给朕看,说不定到时还要请你给朕和王子上课哩!”

周景王刚说到这里,就见大夫单子和樊顷子撞帘而入。

周景王马上起身相迎。李耳知道是朝中有要事需要商议,便知趣地退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