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创业版
14124100000016

第16章 搭建成长成功的平台(3)

曾有记者采访球王贝利,问他的儿子将来是否会跟他一样有名,他说:“不可能,因为我的父亲是一个穷人,而他的父亲不是。”

新东方的俞敏洪先生说:“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从方向上看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是消极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人与环境的消极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体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的积极因素,即自身的潜能,违背了人的心理发展方向。其结果是环境改造了人,而人未发挥自己对于环境的能动作用。例如,在当前,某些地方社会风气不正,贪污、腐败、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成风。在这样的小环境中,一些善于见风使舵、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吃得开”、“爬得快”,而那些禀性耿直、坚持正义、实事求是的人却受排挤、受压制。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为了适应环境,采取了“人乡随俗”的态度,一边谴责着不良的风气,一边自己也做着这些“俗事”,同现实环境“同流合污”起来;有的人则出于无奈,采取“看破红尘”、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态度;还有的人为了求得表面上对环境的适应,不恰当地使用“心理自卫”机制,如“压抑”、“忿恨”等,使心态发生了扭曲。有的人在遭受了挫折的环境下,采取的消极的悲观态度等。这些人都是以压抑自己的潜能,牺牲个人心理机能和品质的发展为代价,这种对环境的适应是退化,而不是发展。

另一种是积极的适应。积极的心理适应是个体在容观环境中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与环境的不适应行为,增强个体在环境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使自身得到发展。任何环境中都存在着有利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因素和不利于个人成长的消极因素。积极的适应是要正确地分析自身的特点及环境的特点,从对这二者的分析中找到自己的生长点。

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谈到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时说:“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他和帮助他,使他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

环境并不赋于人潜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属于人类全体成员,正如他的胳臂、腿、脑、眼睛一样。”马斯洛的观点虽然强调人的先天因素,但他给我们以启示:每个人都存在着潜能,环境只是才能发展的条件,而不是“种子”。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个性中的积极因素统一在自己能动地实践活动中,人就获得了一种积极的适应。

研究发现,适应能力良好的人总是会以积极的心态调整自己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而适应能力差的人总是被动地等待环境为自己而改变。

环境当然不会为了谁而改变,过于依赖环境的人结果总是在连连碰壁之后才不情愿地做出改变。要想尽快地适应,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有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地调适自己。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改变自己,顺应环境或顺应环境中的某些变革;二是不断地抗争和选择,以积极的态度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是人生成长成功的必然选择。

五、努力创造机会

从很大程度上讲,人是机遇的产物。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以及他的成就时,我们不能完全忽略机遇的重要性。有些时刻比几年都要重要,在时间的重要性和价值之间没有均衡。一个出乎意料的5分钟就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但是,人不是靠偶尔撞在木桩上的兔子获得成功的。一是要准备,二是要创造。事实上,通常我们所说的命运的转折点,只是我们之前努力所取得的成绩所集成出的机会。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校训就精辟地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麦克阿瑟将军说过:“召集军队上战场的军号声对于军人来说,就是一种机会。但是,这嘹亮的军号声,绝不会使军人勇敢起来,也不会帮助他们赢得战争,机会还得靠他们自己来把握。”促使一个人抓住了成就他一生的那个机遇并走向成功的,正是他的个性、他的个人能力。

偶然出现的机会只对那些勤奋工作的人才有意义。

沆传甚广的奥尔·布尔的一件轶事能够更好地说明这个道理。

这位杰出的小提琴家,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不懈地练习拉琴。通过不断的练习,他的技艺早已成熟到后来他出名时的那个程度了,但是他始终还是默默无闻,不为大众所知。不过,他的运气迟早会到来。

一次,当这个来自挪威的年轻乐手正在演奏的时候,著名女歌手玛丽·布朗恰巧从窗外经过。奥尔·布尔的演奏使她如醉如痴,她从来没有想到小提琴能够演奏出如此优美动人的音乐,她赶紧询问了这个不知名乐手的姓名。随后不久,在一次影响力极大的演出中,由于她突然与剧场经理发生了分歧,不得不临时取消了自己的节目。在安排什么人到前台去救场时,她想到了奥尔·布尔。面对聚集起来的大批观众,奥尔·布尔演奏了一个多小时,就是这一个多小时,使奥尔·布尔登上了世界音乐殿堂的巅峰。对于奥尔·布尔而言,那一个小时便是机遇,只不过,他早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成功的秘密还在于,在等待中得不到机会时,就要主动努力去创造机会。

22岁的布罗斯刚进入白宫的时候,在同事中引起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一个毫无经验的撰稿人,但他特立独行的性格还是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他那一头染成红色的头发,更是在西装革履,素以保守沉稳闻名的白宫撰稿人中显得格外的刺眼。

布罗斯不仅在衣着上显得与众不同,而且对自己的职业也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看法。白宫的撰稿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美国大部分的对外施政纲领和所有的演讲稿都是由这些智囊们构思,策划,撰写,润色。

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就代表着美国的形象。所以,对撰稿人的选拔也就格外严格。他们内部也按着资历,有看严格的等级分别。而布罗斯恰恰没有看重这种严格的等级分别。刚进入白宫不久,他便根据自己从亲身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向上司陈述了一些自己的意见。可现实毕竟不是童话,布罗斯独到的见解不仅没有得到上司的青睐,而且还招来了同事们的冷嘲热讽。关系不错的朋友都在私下劝他收敛一下,免得吃亏。初出茅庐便栽了跟头的布罗斯也渐渐变得沉默寡言,却在苦苦地等待着新的机会。

2005年,随着国务卿鲍威尔的辞职,白宫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一朝天子一朝臣。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饭碗是否还能保住。白宫撰稿人们都暗暗为自己捏了一把冷汗。不久之后,新上任的国务卿赖斯便召集所有撰稿人开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赖斯并没有裁员的意思,只是想征询一下众人如何撰写白宫演讲稿的意见。没有了失业的压力,众人又恢复了保守沉稳的本性,一个个沉默不语。会议开的非常沉闷,不时有人打着呵欠。就在失望的赖斯准备结束这鸡肋般的会议时,一个红头发的年轻人高高举起了手。众人纷纷把目光投了过去,接着爆发出一阵哄笑——又是布罗斯,这个性格叛逆的年轻人不知道又会说出什么让人吃惊的话来。这是整场会议中唯一主动举手的人,赖斯让他阐述自己的观点。面对国务卿,布罗斯显得有些拘谨,有些慌乱地陈述完了自己的想法。赖斯微笑着听完了他的话,觉得大多数的想法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也有一些点子很有创造性。会议结束后,赖斯转身告诉身边的助手:

“请留意一下这个红头发的孩子。”

从那之后,布罗斯很快便从众多的撰稿人中脱颖而出。很快,他便成了赖斯唯一的撰稿人。一篇篇天才的演讲词从他笔下流淌而出,成就了赖斯,也照亮了自己。年仅26岁的布罗斯在等级森严的白宫中平步青云,成为了白宫中最年轻的高级顾问。他走红的速度甚至让以造星出名的好莱坞大跌眼镜。此后,无论赖斯走到哪里,人们都会在她身边看见一个红头发的大男孩儿。他已经成了白宫高层必不可少的成员。

机会不会自动地找到你,你必须不断而又醒目地壳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但是必须让人发现你,进而赏识和信赖你。没人给你机会,你就要给自己创造机会。

六、积极构建人脉

人脉使一个人成为赢家。“注重关系”并不是东方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西方成功大师卡耐基先生一样认为:“一个人的成功85t70靠人际关系。”但人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并不一定全靠有个“好父亲”,同样也可以“白手起家”。每个人都有多种身份和角色,也可以参与多个圈子,每个圈子都可能带来人脉资源,每份人脉资源都可能带来成功的机会。当然,发挥圈子和人脉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结交关键或有益的人,获得自己的朋友、盟友、伙伴和支持者。

在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tyou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

卡耐基训练区负责人黑幼龙指出,这句话并不是叫人不要培养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黑幼龙举例说,美国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麦克·道格拉斯之父)年轻时十分落魄潦倒,有一回,他搭火车时,与旁边的一位女士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聊出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没过几天,他就被邀请至制片厂报到,那位女士是知名的制片人。这个故事的重点在于,即使寇克的本质是一匹千里马,也要遇到伯乐才能美梦成真。

构建人脉网络的途径、方法很多,下画几点可以作为重要参考:

1.掌握拓展人脉的两大能力

这两大法宝是:培养自信与沟通能力、学习适时赞美他人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套积累人脉的方式,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率地提升人脉竞争力?黑幼龙指出,要提升人脉竞争力有许多技巧,但是,前提是必须具备“自信与沟通能力”。以自信心来说,“你的舒适圈,(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舒适圈很小,总是怕被拒绝,因此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更不用说要拓展人脉了。

在鸡尾酒会或婚宴场合,西方人出发前都会先吃点东西,并提早到现场。因为那是他们认识更多陌生人的机会。但是,华人社会里,大家对这种场合都有些害羞,不但会迟到,还尽力找认识的人交谈,甚至好朋友约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因此,尽管许多机会就在你身边,但我们总是平白让它流失。

其次沟通能力,这其实就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渴望、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反应。如何了解?倾听是了解别人最妙的方式。

高阳描述“红顶商人”胡雪岩时,就曾经这样写:“其实胡雪岩的手腕也很简单,胡雪岩会说话,更会听话,不管那人是如何言语无味,他能一本正经,两眼注视,仿佛听得极感兴味似的。同时,他也真的是在听,紧要关头补充一两语,引申一两义,使得滔滔不绝者,有莫逆于心之快,自然觉得投机而成至交。”

适时赞美别人也是沟通妙法。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在1921年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一位执行长夏布。许多记者访问卡内基时问:“为什么是他?”卡内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也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甚至,卡内基为自己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更开心。

“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篥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说。想想,你的老板多久没有赞美你了?你又有多久没有赞美你身边的同事、朋友或家人了?

2.提升人脉竞争力

建立了自信与沟通能力以后,还要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提升人脉竞争力:

(1)建立守信用的形象。

摩根大通集团台湾区负责人郭明鉴有一次在接受记者访问过程中,当被问到“专业与人际关系到底哪一个比较重要”时,他沉思了许久回答:“没有专业,你的人际关系都是空的。但是,在专业里,有一条是最难的,就是信任,而这也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2)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自己是个半调子,哪里来的朋友?”《胡雪岩》里的这句话,相当贴切地描写拓展人脉的秘诀。因此,要让你的朋友认为你对他们有益,他有用得着你的时候。

(3)乐于与别人分享。

不管是信息、金钱利益或工作机会,懂得分享的人,最终往往可以获得更多,因为,朋友愿意与他在一起,机会也就越多。

(4)多些创意与细心。

据传,日月光半导体总经理刘英武当初在美国IBM时,为了争取与老板碰面的机会,每天都观察老板上洗手间的时间,自己选择在那时去上洗手间,增加互动。

(5)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帮助别人的机会。

花旗银行副总裁程耀辉一直秉持这个信念,不管往来人的职位高低,他总是尽量帮助别人,所以大家总是知道:“有事找Romn就对了。”

(6)保持好奇心。

一个只关心自己,对别人、对外界没有好奇心的人,即使再好的机会出现,也会与机会擦身而过。

(7)利用同理心。

在高阳的《胡雪岩》一书中,也描述了善用“同理心”的艺术:

“捡现成要看看。于人无损的现成好捡,不然就是抢人家的好处,要将心比心铜钱银子用得完,得罪一个人要想补救不大容易。”

3.建立自己的“人情账户”

在人际交往中,见到给人帮忙的机会,要立马扑土去,像一只饥饿的松鼠扑向地球上的最后一粒松子。

人情就是财富,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结人情,有人缘。

要像爱钱一样喜欢情意,方能左右逢源。施恩术是人情关系学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开发利用人际关系资源最为稳妥的灵验功夫。

帮助别人时,要掌握以下基本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