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做人资本总集(精华本)
14124000000044

第44章 财富刨造(1)

金钱资本人人都有,比别人多一点

一、财富观念

1.金钱,我们自己赋予它力量

什么是钱?什么是资本?什么是财富?

在几千年来人类的众多发明创造中,“钱”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最伟大的成果之一。它在我们手中和周围的世界中重重流转,将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金钱”的动向随时牵动着每一个经济学家的心,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有趣的是,当古往今来的人们为了金钱苦苦奔波的时候,很少有人注意到,我们人为地赋予了金钱多么大的力量。事实上,金钱的价值与金银的重量、铜币的数量、钞票上的数字并没有什么必然联系,它很大程度来自于人的头脑中——金钱的观念。

有一个关于“斐”钱的有趣传说:

太平洋卡罗莱群岛中有一个名叫雅普的小岛。这个岛上的居民自古以来都采用一种特别的石头当钱。这种色泽洁白、纹理细密的石灰石被雅普人称为“斐”,是从雅普岛以南640多公里的另一个岛上开采出来的,然后再用船运回雅普岛。每块石头的直径最小30厘米,最大可达3.6米。每块石头的中心都钻了一个洞,可以用木棍穿过去以便搬运。

如果石头钱的质地符合要求的话,显然是越大越沉越有价值。不过麻烦的是,这些“斐”往往太大了,根本没法方便地在岛上运输,动不动就得十几号人一起肩扛,使用起来似乎也很成问题。你可以想象,假如想在雅普岛上买一串糖葫芦,难道还要扛着一块磨盘一样大的石头到大街上去,买了糖葫芦之后,再背着好几块面盆一样大的“零钱”回家吗?

钟爱石头钱的雅普人并没有被难倒。他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斐” 钱交易方式。如果两个人要进行交易。买主只要口头声明一下,自己家后院的那块石头归卖主了,就可以把自己想买的东西拿走了。石头的新主人甚至都不用在石头上作任何记号,也不用把它搬走。因为岛上所有的人都会知道那块石头归他了,不论它躺在谁的后院里,都算作是他的“钱”。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声明,一个头脑中彼此的承认,“斐”钱所有权的交换便完成了。既然如此,当然没有必要再把这么沉的东西搬来搬去。

如果大家一致认为某个人拥有某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具体放在什么地方根本无所谓。

雅普岛上曾经有一个家族很富有,因为他们拥有一块奇大无比的石头。但是近100年来,从未有人见过这块石头。传说当年这块石头被开采出来的时候,所有围观的人都为它硕大无朋的体积和美丽绝伦的纹理所倾倒。不幸的是,当人们把这块石头装上木筏试图拖回雅普岛的时候,遭遇了剧烈的风暴。为了避免被这个美丽的财富拖进深渊,拖船上的人只得忍痛割断绳索,让它滑进海里。

如果在我们的社会里,这种不可抗力造成的灾难自然意味着破财。

可是当那些死里逃生的雅普人回到岛上,向人们讲起那块美丽壮观的石头的时候,大家都认为它的所有者不应该因为它的丢失而受到损失。不论这块石头躺在海底,还是谁家的后院里,都不会影响它的价值。几代人过去了,这块富于传奇色彩的石头在人们心目中,价值丝毫无损。

在本质上讲,雅普人并不觉得钱一定要在他们的掌握之中,甚至一第定要看得见才算有价值,才算被某人拥有。有着这个共识之后,即使看圭不见、摸不到的笨石头,也被赋予了钱的生命。雅普人用自己的意识赋予了石头生命和力量。不过当他们的意识动摇的时候,石头的生命也会警改变。创1898年,德国政府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了卡罗莱群岛。这座小岛上当时没有路,而那些羊肠小道的情况实在糟糕,因此德国人命令岛民改建道路。然而,历代以来,岛民们已习惯于踯躅在这些小道上,他们不需要,也不想改进这些小道。面对岛民们的消极抵抗,德国当局琢磨了很长时间,怎样才能强迫他们执行呢?最后德国人想出了一个诡计。他们派出一个人,在那些斐上,他画上一个小小的黑十字。然后,德国人宣布,这些小黑十字意味着这些石头不再是钱了。这座小岛的岛民们被一个油漆刷子剥削得千干净净,一文不值。岛民们在德国人的恐吓中立即动手来改善道路,当他们完成了工作时,德国当局非常满意,他们又派出了另外一个人,让他去把那些斐上黑十字去掉并宣布那些石头又是钱了。岛民们因恢复了财产而欢欣鼓舞。

这就是说,钱有时可以买到几乎任何东西,有时它又什么都不是,是我们自己赋予了金钱力量。

从理论上说,钱主要是一个货币的概念,流动性最好,可直接用于交换。资本是能够生钱的钱或者财富,是活的价值。而财富既包括流动性的,也包括不流动的价值,即死的有价物。土地是财富,但如果土地在国有制下不能买卖交换,土地顶多是财富,而不是资本;一个人未来的收人也是财富,但是如果没有金融工具把未来的收人进行票据化、证券化变现,那也顶多是财富而不是资本。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比钱的范围大。一个国家对未来收入流作资本化的能力决定了这三者会是相等的东西,还是完全不等的。由于金融证券化的发达,在美国这三样东西基本相等。但在中国,这三个词的含义非常不同。

中国人说“张三有钱”,意思是“张三过去已赚了很多钱”,是一个“过去”的概念。但在美国,人们说李四有钱,这不仅包括他过去剩余收人的总和,还包括未来各种收入的折现值,是一个“过去”加“未来”的概念。美国人可以把未来的任何潜在收入提前变现,这包括个人未来的劳动收入、生产性资产的未来收入、企业的未来收入、土地的未来收入等等,通过票据化、证券化的方式把其变现。因此,中国人的“钱”指的只是过去的收人而美国人的“钱”包括过去加未来的收入,美国人自然更有钱了,关键在于美国有着让人们能放心进行证券、票据交易的制度架构和金融中介体系。

人们说金钱万能,是因为人们赋:哥了它万能的意义。金钱是一个天平,你可以在上面称m一个人的成功、一个企业和品牌的价值、一个国家的国力强盛。换而言之,人生的、社会的乃至国家的价值,都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它们的“金钱价值”,又都是相对的、辩证的。就看你如何看待金钱,赋予金钱怎样的力量。

2.金钱是美好的

有很多人想赚钱,想了很久,可是却赚不到钱,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这些人脑海中的思想问题、观念问题。

赚不到钱的人思想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他虽然想赚钱,却认为一心想赚钱是不好的,这是潜意识的想法,他自己也不一定完全意识得到。

贫穷的人会认为有钱不一定好,谈赚钱铜臭味太重,赚太多钱很辛苦,会被人批评财迷心窍,钱会带来负作用,如使自己腐化,被别人绑架等等。

我国传统文化中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理念,比如对金钱的唾弃。

“铜臭”这样的词语就是一个例证。贪婪、无情、虚伪、阿谀等等,是人们附加于财富追求者身上的评价。历史上的重农轻商则是另外一个例证。

“商人重利轻别离”,诗家这样说,中国旧文人有鄙夷财富(尤其是金钱)

的习惯。近代外国文人在歌颂自由时也鄙夷财富,显然,他们认为“美好”这个词仅仅和高尚、道德等精神的东西相联系,是名副其实的一个褒义词;美好根本不可能、也不应该同“臭钱”联系在一起。这存在着对美好本身的误解,而他们对财富的态度也是相当复杂的。他们都希望改善生活,过好日子,但又不愿意相信金钱能带来“美好”,一些陷于绝望中的文人喊“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倒说出了真我们生活在一个财富迅速膨胀的时代,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财富,享受财富。个人生活的改善,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效益的达成,以及个体的人格魅力和行动轨迹,都在以一种创造财富的方式得以实现。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工作就是创造财富!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平等,但经济的不发达使人们拥有财富的差距并不触目惊心。而在经济发展之后,人们面临了金钱财富的标尺,开始习惯于用金钱财富来评价自己,比较周围的一切。

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有一个富人就会显出500个穷人。”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也曾经在一个财富专访里说过:财富观这个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应该说也是一个敏感的问题。

人们一边拷问金钱,一边又想拥有更多的金钱。

在一次成功学研讨会上,有个女士说,太有钱了也不好,因为有钱就会腐败,她先生有钱后就在外面花天酒地,钱简直是万恶的根源,会使人犯罪。

说这种话、有这种想法的人,他的经济状况一定不好,因为他不喜欢钱,他虽然意识上很想赚钱,但是潜意识中又在排斥金钱,这种矛盾的心理必然影响他的行动,必定影响他的财富计划,怎么可能赚得到钱呢?

就算有赚钱的机会到来,他都会把它赶走;就算钱到了他口袋里,他也会尽快地把它花光散尽。在人际交往中,人都喜欢跟喜欢自己的人在一起,金钱也是一样,它也喜欢跟喜欢它的人在一起。你不断地想它的坏处,排斥它,它怎么可能主动来找你呢?

假如你上了一辆速度最快的法拉利跑车,一脚踩着油门,另一脚却踩着刹车,车子会动吗?不但不会动,而且还会磨损刹车皮。有很多人想要赚钱,却不时想到钱不好,这样不但不会赚钱,而且还会折磨你的心灵,让你处于自相矛盾的痛苦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尊重财富,就是尊重一种公共选择的规则。财富可能不是一个最好的规则,但我们总结历史,会发觉至今还没有比这更好的。你钱多,你就得到更好的享受,你可以买自己的车,你可以买好的房子,可以不必在金钱上忧虑。当然,要保证这个规则的合法,有个前提就是财富的来源必须是合法的。一个连对财富基本尊重的法则都没有的社会,不配谈“文明”二字。保护私有财产,是尊重财富的前提。于是2004年的春天里,我们看到了烷耘鼢一章中赫然增加了“居民合法的财产不受侵犯”这样的字语。

还有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是这样的: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回答是:睁开双眼。不妨把这个问题改成: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确切的答案可能会是“我今天怎样去取得财富。”学生一定需要知识,学好知识为了更好创造财富,商人一定要会赚钱,企业家一定要创造价值。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按照经济学意义,可以把企业定义为一个为股东、员工、用户和社会创造财富的机器,这个财富价值的创造过程也同样是企业家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

那么,有钱人的金钱观念是什么?有钱人到底对钱怎么看的?答案就是他们都非常热爱金钱。几乎每一个有钱人他们都在想:金钱是非常美好的。

因为他们喜欢钱,觉得钱非常有用,能带来许多美好的事物,所以他们接受金钱的到来,欢迎赚钱的机会,掌握赚钱的方法,他们不断地大量吸引着金钱,金钱会自动找上门来。

因为他们热爱钱,也非常珍惜钱,所以他们会努力保留他们所获取的财富,不愿轻易让它们流失,而且不断地储蓄与理财,所以他们自然会成功致富。

台湾企业界的“经营之神”王永庆是台湾最有钱的人之一,他曾说:“浪费是罪恶。”他把浪费金钱当成是一种犯罪的行为,所以他能犯罪吗?

不能,他当然要节俭。

他喜欢去豆浆店吃热豆浆加蛋,每次和他一起去的人都要点一碗热豆浆加蛋,而他自己却只点一碗热豆浆,没有加蛋,当他喝了几口后,却又要求服务员替他加一个蛋,于是花的钱也是热豆浆加蛋的钱,有人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王永庆说,因为直接点热豆浆加蛋,豆浆一定会少装一些,以免加蛋后满m来,而我先点热豆浆一碗,他是装满了给我,豆浆一定会多一点,在我喝了几口,少一点儿后再加一个蛋,于是又装满了,花同样的钱,会比你们喝的豆浆多一些。

由此可见,王永庆不仅热爱金钱,而且很会算计金钱。这就是他同穷人的思维差别。

香港“汉荣书局”的石景宜老先生从1978年至1998年,先后向内地赠送图书300多万册,价值2亿港币,加上他的儿子石汉基、石国基的捐赠,目前石家赠书价值已超过3亿港币。石景宜老先生因此获得“赠书大王”、“一代书使”等美誉。石家赠书一掷千金,而他们的生活却极为俭朴。石汉基一家和石吲基一家至今仍各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房子里。石汉基曾说:“把钱留给后人,不如让知识回报社会,造福祖国。”这种对待钱的态度和观念,是来自慈悲。

陈天桥说:“在我看来财富实际上是你可以帮助别人的一种资本,一个小孩子在路上摔跤了,你跑过去把他扶起来,你就能帮一个小孩子。

如果你有财富以后,你可以通过教育,或者通过资助的方式扶起很多甚至一万个十万个跌倒的小孩子的话,那就是你的一种真正的价值。”这种对待钱的态度和观念,是来自实力。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曾说过:“贫穷是罪恶。”因为穷,不能满足人们生活之必需,更不用说享受一些美好的东西。他若不想犯罪,所以他就得一定要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