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如何计出你的胜算
14123400000036

第36章 行动部署——取胜没有捷径,只有行动(8)

所以,李嘉诚说:“当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快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不管是什么行业。当有50%的人知道时,你做个消费者就行啦,当超过50%时,你看都不用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开放了很多行业,每开放一个行业,就产生一个新的市场,就是一次机遇。第一批的个体户,第一批来深圳的创业者,第一批的股民,第一批地产商,第一批收购国有企业的企业家,第一批网络运营商……。这些机遇是历史性的,也是阶段性的,每个机遇一旦过去,就不可能再有。我们不是含着官印出生的,我们不是高干子弟;也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我们不是富家子弟。我们都是含着姆指出生的,只是平凡子弟,我们创造不了一个大的企业,更创造不了一个行业。

想从平凡变成非凡,最安全、最有效、最快捷、最好的方法是:借船出海,借鸡生蛋,搭便车,骑好马,借机而起,让时势造英雄!

同样生在一个世纪,同样是这些机会,为什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改变了命运?为什么一部分人一无所有,悔恨终生呢?人一生下来差别就不大,为什么最终却有天地之别呢?结果只有一个,就是眼光不同。

因为眼光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

我们要永远记住,商场中的“蓝色海洋”依然有,只待你去发现、去开发。

财自道生,以义取利

“无商不奸”是中国封建社会商人形象的生动写照,但有多少商人高举诚信的旗帜,本着先义后利、义中取利的心态走进市场,恪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奉公守法、互惠互利、信守契约等基本道德,博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因而在生意场上左右得利,处处受益。

清朝年间的徽商舒遵刚,精算计,善权衡。经商之暇喜读《四勘五鳓》,把书中的义理运用于经商之中。他曾说:“钱,泉也,如流泉然。”他还说:“对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诫他的继承者说:“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以此严于律己,做到视不义富贵若浮云。”

发财不忘乡邻,惠及故里,奉献社会,也是“义”的表现。清初歙县大盐商江演致富后捐银数万两,开通绩溪镇到孔灵约30里路,又捐巨资疏浚扬州河。一朝事业有成,就要实现造福社会的目标,这是儒商思想倡导的最高境界。

红顶子商人胡雪岩经商也是以“义”为根本。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是清末轰动全国的四大奇案之一,100多年来,被竞相编成了戏剧、电影、电视、小说、曲艺,孰不知,胡雪岩与伸雪这场旷世奇冤有着重大的关系。

为了争取京官们对杨乃武一案的同情,唤起他们扶正祛邪的良知,胡雪岩专门拜访了回杭州老家办理丧事的翰林院编修夏同善(曾任兵部右侍郎、江苏学政),向他诉说杨乃武、小白菜的冤情,要求他回京后寻找适当的机会向同僚进言,帮助重审此案。

杨乃武小白菜一案发生之时,胡雪岩已有道员兼布政使衔,并担任上海转运局委员,有财有势。这样一位人物的介入使杨乃武小白菜案有了转机。

同治十三年(1874年)农历九月,杨菊贞陪同杨乃武之妻詹彩凤、杨乃武之子荣绪与姚贤瑞,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再次来到北京。她们首先拜见了夏同善,送上其弟夏缙川的书信及控诉状。经夏同善介绍,又遍访了在京的浙江籍大小官员30余人,接着又向步军统领衙门、刑部、都察院投诉。

夏同善不忘胡雪岩之托,多次访问大学士、户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翁同和(稣),恳求他去刑部查阅浙江审理该案的全部卷宗。后在翁同和(铄)与刑部分管浙江司刑狱的林文忠(林则徐第五子)的共同努力下,慈禧、慈安两宫皇太后亲下谕旨,重理此案。

由于办案人员一拖再拖,案子悬而未决。慈禧太后指派正在浙江选才的浙江学政胡瑞澜,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赴杭复审。科班出身、不懂刑狱的胡瑞澜滥施酷刑,杨乃武、毕秀姑被屈打成招。

光绪元年(1875年)给事中边宝泉上奏异议,夏同善等浙籍京官联名上书,奏明此案不明,只恐浙江将无人肯读书上进了,一致要求提京复查。清廷下旨刑部,于1876年底,将葛品连棺木移往京师,当众开棺验明死者实系病亡,至此,这一历时三年多的大案才真相大白。杨昌溶以下的审办官员都受到处分,杨乃武和毕秀姑出狱。杨乃武回杭后叩谢了患难相助的胡雪岩,回乡后以种桑养蚕为业。

杨乃武小白菜案轰动朝野,胡雪岩以自己特殊的声望赞助钱财、劝动京官,为争取重审此案并最终昭雪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毋庸置疑,随着此案的广泛流传,胡雪岩的义声善名更加深人人心了。

除了开设钱江义渡、开胡庆余堂药号、捐输赈灾、支持昭雪杨乃武小白菜案等善举,胡雪岩还两次东渡日本,重价购回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有一回,他一次就购回七口古钟,后来一口放于西湖岳坟左庑,一口放在湖州铁佛寺内,上面都刻有“胡光墉自日本购归”的字样。寺庙本是人口流动之地,这些古钟作为成功的广告创意,使驻足观赏的人们对胡雪岩其人、其店也都刮目相看,他的各种生意也随之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以义取利既体现了徽商对中国传统伦理原则的恪守,又反映出徽商对“义”、“利”辩证关系的深刻领悟和具体把握,从而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和弥久不衰的声名。

商业的利润来自市场运营,来自顾客一方,如何趋利避害获取利润呢?作为经商者要有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利与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为了获取利益必然首先向顾客“给予”,这其中包括调查顾客的需求、购买动机,从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并通过广告宣传把产品信息传递给顾客,同时,还要加强售前、售中、售后各项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要。在这一阶段,商人进行的是一系列“利他”的行为,这是否有悖于“趋利避害”的原则呢?当然不,如果把商业在市场中的投入也看作“害”的话,那恐怕这位商人就要另投他业了。事实上,只有经过一系列不懈的利他行为,经商才有可能实现“利己”的目的,自身的经济利益才能得以实现。

在经商运作中,“利害”关系亦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商业内部利益的分配直接触及商业内部员工的直接利益。我们要正视“皆为利驱,皆以利往”的利益观,这是经商的根本。

趋利避害的积极意义在于:经商者在能判清“利害”的情况下应有足够的能力化不利为有利,这是现代经营中至高的谋略之一。因为在商场竞争中有些问题是无法闪避的,这时候就需要商人能够“智者之虑,杂于利害”,考虑问题要兼顾利、害两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在有利情况下看到不利,采取措施避免不利情况出现。而在不利情况下也要能够看到有利,创造条件使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商业的成败往往在于利害的转化上,运作得好,商业经营就会蒸蒸日上,运作不好,商业就会不断陷入困境,不能自拔。而几千年前的管子倾其一生的实践将趋利避害的原则完整地展现在了现代商人的面前。

管仲的商业哲学乃至治国之道均是以“利”为中心的,他在商海中之所以能纵横捭阖,关键在于能够明辨利、害,趋之以利,避之以害,则莫不富也。虽然他后来弃商为官,但他一生没有忘记从商海中学来的这一经世韬略。

管仲看似唯利是图的小人,实则不然。他以利观人,得鲍叔牙这一人生知己。后在生死存亡关头,他权衡利弊认为大义在于振兴齐国,而不单单以死效忠,毅然决定返齐为相。在任期间,以利害之变整治齐国内政外交,使齐由弱变强。在春秋天子权威日见萎钝之机,管子反其道而行之,以尊王攘夷赢得天下大利,终使齐九合诸侯。齐国的辉煌正是管仲商业谋略贯之于政治的最经典的范例。

管子之事为经商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如不可图小利而致大害,相反可以舍小利而赢取更多利益。利害的变化是瞬息万变的,商业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它应当能够应对时变,在关键时刻创造条件规避风险,获取利润。

6.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历史上的中国商人曾经以精明、善计算而著称于世,其经营水平规模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大商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知识、经营技能、重仕轻商的观念等,又以强大的惰性,束缚了东方商人的手脚。

当然,东方人中也有不少特殊者。

有一个日本人因为拥有“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的思想而经商成功,他的名字就叫——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被人称作“拉链大王”,他是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总裁。1908年,吉田出生在日本富山县黑部市,少时贫穷,做过多种微贱工作。到而立之年,才与人合办“三S”公司,是一个专营拉链的公司。

吉田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很有一套经营思想。据他归纳,这是一种被称为“善的循环”的经营思想。吉田认为,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为他人着想,自身也就不可能受益。吉田实践了他的这种主张。

首先,对待消费者,他除了在质量和服务上让他们满意外,还千方百计在价格上为他们着想。据统计,1950年,每公尺YKK拉链售价为106.5日元,到1980年,在物价、工资及其他费用都上涨的情况下,YKK每公尺的价格却下降至不足70日元。

其次,对待员工,吉田也以红利相赠,他鼓励员工购买公司股票,每股可得18%的股息。员工退休,可得年退休金330万日元。

其三,对待其他拉链制造厂家,吉田也诱之以利,让他们做自己的代理商比制造商更有利。正是这种“善的循环”,使吉田登上了“拉链大王”的宝座。

后来当记者问吉田忠雄:“贵公司的拉链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5%,每年生产的拉链,可以在地球与月亮之间接上四个来回,你们是如何取得这样辉煌的成功呢?”吉田回答道:“这是我信奉‘利天下者,方能利己’哲学的结果。”

看见记者不解的神情,吉田解释说:“我一贯主张办企业必须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可独吞,我总是将利润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以质量较好的产品及低廉的价格给大众消费者,三分之一交给销售我们公司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商,三分之一用在自己的工厂。”“不为别人的利益着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繁荣。”“如果我们撒播善的种子,予人以善,那么,善还会循环归给我们,善在我们之间不停地循环运转,使大家都得到善的实惠。”

先“让利”而后获利,使“善的循环”为人为己带来好处,也许就是吉田成功的根本。

更多的中国商人也是如此,不仅在自己的商业活动中恪守商业道德,同时对那些欺诈性的商业行为也深恶痛绝,必去之而后快。

我国以生产“威力”牌双缸洗衣机的中山洗衣机厂就是抱着“利天下者,方能利己”的思想使出奇招,才成为洗衣机行业中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之一。

洗衣机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威力”洗衣机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征求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意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开始厂长大张旗鼓地在天津、福州举办了四次“优质服务周”,想通过上门为顾客维修洗衣机,来了解质量问题。可是用户大都嫌麻烦,要求维修的人少,所以这一招并未获得关于质量方面的信息。

几个星期过去了,厂长终于想出了一个新招。他花了4万多元钱,特意请了广州歌舞团到北京为用户演出,凡买了威力洗衣机的人都可以到东安市场等北京四大商场免费领取两张观看演出的票,条件是填写一张《颂量跟踪用户档案》。这一招果然见效。前往登记的用户有好几千人。就这样,他们收取到非常丰富的用户信息。为改进威力洗衣机质量,扩大产品在顾客中的信誉,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这次活动所获得的信息和声誉,更是“万金”难买。这就是先赔后赚的“利天下者,方能利己”的经营思想。

7.取于不知不觉中

在经商活动中,“予”是一种艺术,在“予”的过程中,“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常常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有位大富豪新盖了幢别墅,豪华富丽,但就是缺少了点斯文气息。有人建议,何不弄两幅郑板桥的字画,往客厅里一挂,岂不就高雅脱俗了吗?

不过,郑板桥恃才傲物,鄙视权贵,一些达官显贵想索求书画,哪怕推着装满银子的车来,也被拒之门外。

这该如何是好呢?想来想去,大富豪终于心生一计。于是,他便派手下四处打探郑板桥的生活习惯和各种爱好,得知郑板桥尤爱就着狗肉喝酒,心里便有了谱儿。

这一天,郑板桥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曲子甚雅,不觉感到好奇,这附近没听说有什么人会奏琴呀?于是,他循声而去,发现琴声出自一座宅院。院门虚掩,郑板桥推门而入,眼前的情景让他大感惊讶:庭院内修竹叠翠,奇石林立,竹林内一位老者鹤发童颜,银髻飘逸,正在抚琴而鸣。哎呀,这不分明是一幅画图吗?

老者看见他,立即戛然而止。郑板桥见自己坏了人家兴致,有点不好意思。老者却毫不在意,热情让他入座,两人谈诗论琴,颇为投机。

谈兴正浓,突然传来一股浓烈的狗肉香,郑板桥感到很诧异,但口水已经忍不住要流下来。

一会儿,只见一个仆人捧着一壶酒,还有一大盆烂熟的狗肉,送到他们面前。一见狗肉,郑板桥的眼睛就粘在上面,老者刚说个“请”字,他连故作推辞的客套话都忘掉了,迫不及待地狂喝猛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