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14122900000015

第15章 防人的一大信条:给自己留一点余地(4)

过了一会儿,她从市场回来了,一推开门,便见她丈夫和儿子正在捕捉那头还没有养肥的猪,这可急坏了她,她把孩子推开一边,对她丈夫说:“我刚才的话不过是暂时骗孩子的,你怎么当真起来了!”

曾参却认真地说:“跟孩子开玩笑要看情况,不能随大人的高兴便随口说;孩子以为大人的话都是真的,因此他才听父母的话;看了父母的举动,先是摹仿,再运用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现在你欺骗了他,实际上是教孩子下次学会欺骗你,你想,这种教育是好的吗?”

他的妻子听后哑口无言,终于让曾参把小猪杀了。,这里,曾参之妻跟孩子也能诺后必践的做法固然值得提倡,但也应看到,她的“践谎”也是被逼无奈的结果。其实最好的做法,是在说话之前就要考虑清楚,能做到的事才说,不能做到的或没有把握做到的就不要说或者要给自己留有一定的余地。

孑L子日:“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所谓的言讷,就是慢言少言,所谓的行敏,就是多做快做,简言之,就是少说话,多做事。爱说漂亮话的人能在人前博得一时的好感,可时间一长,大家就了解这个人的本来面目了。

古代许多成就功业者,大多都是言讷行敏的典范,西汉名将霍去病就是其中的一员。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载,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但之于行,“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辅首虏十一万余级”。

由此可见,霍去病,言讷行敏者也。

《曾子·修身》日:“行欲先人,言欲后人。”说话,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不会流于胡言乱语招惹是非;做事,要说做便做,不拖泥带水,以养成雷厉风行之性。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做人若常喜欢津津乐道,传递小道消息,喜欢谈论东家长西家短,乐于神侃吹牛,都不是一种好现象,这种现象若不及早纠正革除,总有一天,会自食苦果。

坐着淡,不如起来行。任何事情、任何目标、任何策略,嘴上说说,不可能解决,不可能实施,而是要靠自我的身体力行,去工作,去奋斗!嘴上的功夫千好百好,不如行动上的一好。

行敏,有利于言讷;言讷,可以促进行敏。任何只把事情挂在口头上而不落实到行动上的人,终将会一事无成。

古有两名盗寇,身背金银珠宝,一水拦住逃路,两盗欲泅而渡之。

泅渡前,老大对老二说:“水流且急,游到水中,若是觉得力不从心,就丢掉一点背上的金银珠宝,继续向对岸游,再若感到体力不支,就继续再丢,保住自己的性命是最重要的!”听完老大的话,老二点点头,表示明白。此时,身后的追者将至,两名盗寇纵身入水,向对岸泅渡,没多久,老二就觉得颇为吃力,于是就扔掉了一半背上背着的金银珠宝。到了水中央,老二仍感体力难支,因此,又把另一半也扔掉了!

老二精疲力尽地上了岸,回头一看,老大还在离岸很远的水中挣扎,眼看就要沉下去了!此时,老二大喊,让老大解掉背上的包袱,扔掉金银珠宝!老大听到老二的喊叫,也想解开背着的包袱,扔掉金银珠宝,可是,他已经没有力气解开包袱,最终落了个葬身水底的结局。

在嘴头上,老大比老二说的有劲,而在行动上,却不如老二敏捷,因此,老二敏行而保住了性命,老大只在敏言,终于殒身。

这虽然是一则盗寇的反面故事,但也能说明,善于言而不善于行,结果往往是天壤之别的。

少说话,不等于不说话。做人就应该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要么不说,要么说了,就要守诺,就得让自己所说的话变成现实。

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不管你是个大人物还是个普通人,你都是一个顶天立地、任何人都无法小瞧的人。

10.失信于人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遵守诺言。说话出尔反尔的人,看重的是眼前的既得利益,不能为遵守诺言付出应付的能力。殊不知。最后他会不得不为此付出高得多的代价。

有个大富翁,渡河的时候翻了船,大喊救命,一个船夫听到喊声,划着小船去救他,船还没到,富翁大喊:“快来救我!上了岸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我有的是钱。”船夫把他拉上船,送他上岸,但他只给那船夫十两金子。船夫说:“方才你说给我一百两金子,如今才给卜两,怎么能这样!”

大富翁听了斥道:“你不过是个船夫!一天才能挣多少钱,现在一下子就赚了十两金子,你还不满足?再哕嗦,连这十两都没有!”

船夫沉默不语,摇摇头走了。不料,过了一个月,大富翁乘船顺江而下,船撞在礁石上翻了,他又落水了。刚好船夫在岸边钓鱼,听到富翁大喊救命,他动也不动。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救他?”他回答说:“这就是那个没有信用的人。”听了船夫的话,没有一个人去救,最后大富翁淹死了。

正如电脑缺少了硬件和软件无法正常工作,一个人在为人上丧失r诚实和信誉,也难以取得成功。

一名赴德留学生在毕业时成绩优秀,他决定留在德国找。拜访许多大公司后,他都被礼貌地拒之门外。留学生最后只得去一家小公司求职,但也照样被拒绝了。

这下,留学生不干了,他大声说:“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控告你们……”对方还未等他把话说完,便打断他说: “请您小声点,我们去别的房间谈谈好吗?”两个人走进隔壁一间空房,小公司的人事经理递上一杯水之后,从档案袋里拿出一张纸。这是一份记录,上面记录留学生乘坐公共汽车时曾经3次逃票。留学生看后十分惊讶,也十分愤怒,心里不禁嘀咕:“就为了这点小事而不肯聘用我,德国人也太小题大做了。”

德国人抽查逃票通常被查到的概率是万分之三,即你逃票一万次,也只有3次才可能被发现。那位留学生居然被查出3次逃票,一向以信誉著称的德国人对此自然不会等闲视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现代社会是信誉社会,对于个人来说,信誉代表着形象,代表着人格。要想在形象和人格上获得依赖和尊重,就需要树立个人的可信度。从这一点上说,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德国人会将逃票这样的小事看得比天还大,就是因为他们相信,一个人在几毛钱的蝇头小利上都靠不住,谁还能指望他在别的事情上值得信赖?

其实何止德国人,跟我们中国人自己打交道,难道就可以在小事上失信吗?你照样会因此被认为是个不守信用的人而无法立足社会。

11.防人失信还要自己立信

在信用的问题上,一方面。失信之人。总是放空炮的人你不能不防。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起你的个人信用。不然的话,防别人还没来得及防。自己倒可能先被防了个严严实实。

自占以来,讲信用的人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不讲信用的人则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

相传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分手时,张劭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小如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忙拉着他的手,劝说道:

“兄弟,不要悲伤,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偶闻长空一声雁叫,引起了情思,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到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啊!他怎会来呢?”张劭说: “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做点酒。”

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而已。

范式果然在约定的日子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异常亲热。

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事情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美国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感人至深的守信的故事:

罗克是一位小学校长,为了激励全校师生的读书热情,罗克曾公开打赌:如果全校师生在10月8日前读书12万页,他将在8日那天爬行上班。

全校师生全都动员起来了。终于在10月8日前读完了12万页书。

有的学生打电话给校长:“你爬不爬?说话算不算数?”也有人劝他说:“你已达到激励学生读书的目的,不要爬了。”可是罗克坚定地说:“一诺千金,我一定爬着上班。”

说到做到,就在这一天,罗克真的经过2小时的爬行,终于到了学校。他磨破了4副手套,护膝也磨破了,全校师生夹道欢迎自己心爱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