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67

第67章 喜园篇

豫园

豫园坐落在上海市区老城隍庙区域。早在明嘉靖三十八年f1559年)四川布政使潘允端在此建立私园,万历五年(1577)扩建面积七十余亩。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加重建,成为江南名园之一,取“豫悦老亲”之意,名为“豫园”。1853年上海小刀会举行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政权,在园内点春堂设立公署决策政事。清末豫园屡经战火毁坏严重。后来重修。现在豫园占地三十亩,主要建筑有三穗堂、仰山堂、点春堂、万花楼、快楼、得月楼、会景楼、两宜轩、鱼乐榭等。三穗堂宏伟高敞,装饰华丽,仰山堂曲栏回廊,别具特色,玉华堂前有太湖石一方,高约三丈,布满孔洞,具有玲珑剔透之美,名为“玉玲珑”。豫园东南部还有内园,曲径幽深成为“园中之园”。豫园以清幽典雅,玲珑秀丽见长,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美称。

留园

留园坐落在苏州阊门之外。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当时留园是徐时泰的私家林园。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为商主刘蓉峰所得。更名“寒碧山庄”,因园主姓刘所以又称“刘园”,后因觉得俗气,所以改称“留园”。留园占地五十余亩,分为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以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假山,楼台亭阁。长廊旋曲。廊壁嵌有历代书法石刻三百余方,称为“留园法帖”。东部建筑,重檐叠楼,曲院回廊,精巧华丽,陈设典雅。著名的冠云峰在鸳鸯厅北,高约十米,是北宋花石纲遗物,是江南最大的太湖石。西部山奇,土石相间,宛如天然而成。山下枫树丛丛,桃花似锦,有“小桃坞”之称。留园北部原建筑已毁,如今这里翠竹桃杏,垂柳依依,“又一村”的紫藤和葡萄架颇具田园之意。留园建筑结构与装饰别致多姿,而且以连绵不断的建筑物群将景物联为一体,成为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民间园林。

何园

何园又名寄啸山庄,在扬州市区东南部。原是清乾隆双槐园旧址。光绪年间成为道台何芷榨寓园,所以得名“何园”。何园分东西两部分,有游廊相连接。东部从新门进入,内为八角园门,过小花园即到花厅。北面为楠木船厅,船厅廊西有一门,门额刻的“寄啸庄”四字还是当年原物。何园两部以水池居中,池北为七间楼厅,因像蝴蝶形态,通称蝴蝶厅。池西为湖石假山,池东为四角攒尖方亭。何园是扬州古园林群当中最晚而又最完整的一座。

蠡园

蠡园坐落在江苏无锡市西南五里湖畔,以水饰景,是江南名园之一。由原蠡园和渔庄两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建于1927年和1930年。建国以后新建长廊加以连接,总称蠡园。五里湖又称蠡湖,因春秋末越国大夫范蠡曾偕西施泛舟湖上而得名。全园面积87.6亩,水域占35.3亩。三面临湖,亭、廊、堤均傍水而筑。在远山近水的衬托之下,外景开阔,景致优美,极富江南园林特色。

个园

个园坐落在扬州市东关街。相传,初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寿芝园故址,嘉庆道光年间为盐商黄应泰修建。个园内种竹干杆,因为竹叶形如“个”字,所以得名。园北门上有“个园”题字石额。园门向北有桂花厅(今称宜雨轩),前植桂树后凿水池。园中有黄石假山,山间古柏山顶小亭,气势磅礴,为江南山石中所少见。个园以竹山闻名,假山叠法有古山水画南北两派的意味。

近园

近园坐落在江苏常州市的常州宾馆里面。近园建于清康熙六至十一年(1667—1672),是江南现存的一座清初继承晚明风格的古典园林。由常州名士杨兆鲁所筑,他在《遂初堂文集》中写道:“自抱疴旧来,于注经堂后买废地六七亩,经营相度五年于兹,近似乎园,故题日近园”。近园占地面积不大,其布局则曲尽画理,映水叠山,亭槛堂阁,石峦花径,楚楚有致,是研究明清古典园林的重要实例。

鼋头渚

鼋头渚位于江苏无锡市西南太湖之滨、充山(南犊山)西端因有石渚形如鼋头伸入水中而得名。公元1918年建立的这座人工园,以天然风景为主,人工修饰为辅。布局依山傍水,别具一格,是观赏太湖的佳地。郭沫若曾经有诗赞日:“信步上鼋头,龟丘水面浮。四周横黛浪,万顷泛金沤。范蠡祠犹在,女夷风正道。光明无上处,帆影与归舟。”

网师园

网师园坐落在苏州古城东南隅阔家头巷。网师园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当时称为“渔隐”,后来此园荒废。清乾隆间宋宗元购地重建宅园,借“渔隐”之意,自比渔夫,所以又叫“网师园”。清乾隆末年园又颓圯,后归瞿远村,又经修葺,成为现状。网师园完整保存了清代典型宅园布局,在九亩之地里面,把住宅与花园融会贯通。自然和谐,布局紧凑,精巧别致。园内中部凿池,岸周叠砌石矶、假山,山石间溪水曲环,渊源无尽。池东为原住宅厅堂。有大门、轿厅、大厅、花厅及庭园二重,依中轴对称布局。花厅西北侧有二门可通园内。池南是园中主厅小山丛桂轩,为园主宴聚之所,四周罗石植桂,香飘四溢。循廊向北可以至蹈和馆以及濯缨水阁,阁悬池上,那是凭栏观鱼的极佳处。北岸的香松读画轩、集虚斋、五峰书屋、殿春移等掩映于松石轩廊之间,是园主读书作画之所。网师园建筑玲珑剔透,古朴典雅,极富变幻,园中各个角度均能够构成优美画面。

狮子林

狮子林坐落在苏州城东北园林路,也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元至正二年(1342年)名僧天如禅师为了纪念恩师中峰和尚建立。狮子林初名是菩提正宗寺,后来易名狮林寺。清代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称“画禅寺”。当时狮子林是寺内后院的一处花园,因园内有怪石如狮状,所以得名“狮子林”。经过明清两代屡次修葺,成为今状。狮子林占地一公顷,东南部以山为主,西北部以水为胜。据史书记载,天如禅师初造园时,邀请画家倪云林、朱德润、赵善长、徐幼文等共同设计,倪云林遂作著名的《狮子林图卷》传世。假山以湖石垒成,石峰林立,玲珑峻秀,以“含晖”、“叶月”、“玄玉”、“昂霞”等石最为著名,以“狮子峰”又为诸峰之首。

拙政园

拙政园坐落在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是江南著名园林,名居苏州诸园之冠。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私人住宅,元代改建为大宏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御史王献臣改建此园,借晋潘岳《闲居赋》:“灌园鬻蔬,是亦拙者之为政也”语意,取名“拙政园”。清末拙政园分为三,东改归田园,西割张氏补园,中属吴三桂婿王永宁宅园,后为太平天国忠王府。后来三园合一,占地面积362亩。中区为全园精华所在,水面约占三分之一,楼阁亭榭环绕池周,轩榭翼波,廊舍精巧,山林掩映,翠竹篁深。拙政园内岛西的见山楼为此园最高之处,登临可以远眺虎丘。池南有飞虹桥直通沧浪水院,依西廊至半亭别有洞天可至西区。西区面积最小,布局紧凑小巧玲珑。主要建筑是36鸳鸯馆和18曼陀花馆,夏日可观荷萍游鱼,冬季可赏茶花腊梅。拙政园东区过去建筑已然失存,现有的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放眼亭、秋香馆等都是新建。拙政园虽然历代改建,但是仍然不失明代遗风。山径廊榭,起伏曲折,古木蔽日,山光水影。园内布局采取分割空间,利用自然对比借景的手法。吸收传统的绘画艺术,因地造景,景随步移,形成园中有园,景外有景的特色。。

沧浪亭

沧浪亭坐落在苏州城南三元坊。沧浪亭原为五代广陵王的私家花园,宋庆历四年(1044)诗人苏子美购之,临水筑亭,因感于《孟子·离娄》孺子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之意,命名此亭为“沧浪亭”。后来此园几易其主。

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在这里居住时,又名“韩园”。元明之际易为佛寺,清代道光七年(1827)重修,同治十二年(1873)再修,变成今天模样。沧浪亭在江南诸园中别具风格。园外无高墙封锁,溪水潆洄,园内以山为主,山水之间筑一复廊,园外水景自花墙漏窗透,园内园外似隔非隔,山崖水际欲断还连,使游人未入园内即有画中游之感。沧浪亭位在山丘东部,造型风格古朴雅实。上悬清人俞樾手书“沧浪亭”匾额,楹联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之句。园中亭南是明道堂,是韩世忠所建,屋宇宽敞成为园中最大建筑。此园以假山叠石为胜,假山宛如天成,石径盘曲幽深,回转景象万千。

寄畅园

寄畅园坐落在江苏无锡惠山东麓,是锡惠公园内别具一格的一座古典园林。元时曾为僧舍,明代正德年间扩建成园,原名称为“凤谷行窝”,后来改为现名。寄畅园分东西两个部分,东部以水廊为主,西部以假山树木为主。寄畅园东部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水池,池中有一座九脊飞檐方亭,又名叫做“知鱼槛”。依栏观鱼,布局得当,手法巧妙,表面山林野趣,实际古朴风貌。北京颐和园里的谐趣园,就是仿造寄畅园的建筑形式而立。

日涉园

曰涉园坐落在江苏泰州市海陵南路,是明万历年间。太仆陈应芳建造的私人住宅园林,取了陶渊明《归去来辞》当中“园日涉以成趣”之句,成为园名。园内有三石笋,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曾改名三峰园,清末一度叫蛰园,后为两淮盐运使乔松年占有,又叫乔园。此园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构成主景,北面辟有庭园。堂前水池如带,山石环抱,主峰上立三石笋。

瘦西湖

瘦西湖在江苏扬州市西郊,六朝以来都是风景胜地。瘦西湖原名炮山河,又名保障河。清代乾隆时候因绕长春岭而北又称长春湖。因其与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所以又叫瘦西湖。清钱塘诗人汪沆有诗写道:“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历次经营沟通,因地制宜建造了许多风景建筑。瘦西湖犹如一幅山水画卷,景色天然,拥有扬州独特的园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