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57

第57章 喜望子(2)

拴娃娃

拴娃娃是一种古老习俗,它的形成与以求子、保子为主题的天后崇拜有关。天津天后宫的道士们准备了大量的泥娃娃,均是手艺人所塑,一个个活泼俊俏,神态各异。凡来求子的妇女在许愿供奉之后,来到“娃娃山”,相中哪个小泥娃,就用一根红绒绳系在脖颈上,偷偷带回家中,据说半夜便可投胎,十分灵验。“拴娃娃”这一习俗最早的记录,见于纪晓岚所著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这样写道:“余二三岁时,尝见四五小儿彩衣金钏,随余嬉戏,皆呼余为弟。意似甚相爱,稍长时乃皆不见,后以告先姚安公,公沈思久之,爽然日:汝前母恨无子,每令尼媪以彩丝系神庙泥孩归,置于卧内,各命以乳名,曰饲果饵。与哺子无异。殁后,吾命人瘗楼后空院中,必是物也。恐后来为妖,拟掘出之,然岁久已迷其处矣”。这一段文字记载,把“拴娃娃”风俗写得十分明白,清楚不二。

百家锁

百家锁是百姓祝贺小孩出世时刻最多的一种礼物。百姓借助这样一种百家的福寿,以为小孩一定好养活。北京民俗过去把百家锁称为“化百家锁”。民间化百家锁的方法和僧道化缘一样,有小儿的人家派一个人到大街小巷去沿街乞讨,每家只要一文钱,然后凑起来打一个锁给孩子戴上。江南凑百家锁的办法不然。百姓要先用白米七粒、红茶七叶用红纸包起来,总共要准备两三百包,分散给亲朋好友,收回时须准备钱数十文数百文不等,然后将收集来的钱购银锁,正面镌“百家宝锁”,反面镌“长命富贵”,将这百家锁给小孩带上就可以长寿了。北京习俗还有给小孩穿“百家衣”的习俗,“百家衣”是用各色碎布拼制衣服给小儿穿,意思是这样衣服和乞丐的百结鹑衣一样,可以叫小孩像卑微乞儿似地好吃好喝,易长大。

安徽还有“吃百家饭”的风俗,家中小孩体弱多病,就用大红布袋向外姓人家讨些粮米给他吃,用意和穿“百家衣”一样。民间寄名符给小儿,算出他的命硬妨克父母,就要把他送到寺庙里作寄名和尚或者道士,由师父给他起一个法名,有的小孩也穿僧衣。小说《金瓶梅》第四十回写得比较详细。书中讲道:吴道官给官哥起名叫吴应元,还送了一套道服银项圈和一些符索法物,计有一道三宝位下的黄线索,一道子孙娘娘面前的紫线索,一幅银项圈,绦脱刻著金玉满堂、长命富贵。一道朱书辟邪黄绫符,上写着太乙司命桃延合康八字。这几样东西是要长期挂在身上的。小说《红楼梦》里也讲到贾宝玉经常戴着项圈寄名符。由此可见,明清以来少年儿童在寺院寄名之风很流行。华北地区少年儿童在寺庙寄名,俗称“眺墙和尚”。

小名

孩子上学读书以后,都要有一个大号学名。一个普通的男孩子的名字都是用一些光宗耀祖的字样来取。普通的女孩子不同于男孩子,大多都是用一些花月芬芳之类的字样取名。不过无论男女孩子在学名之前,他们身上还会有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小名”。“小名”的来源,大约有下列种种:有以排行的次序命名的,这种最为普通。比如:老大、老二、三妹、老么等。有以孩子出生的时候命名的。比如:冬妹、腊狗、春花等。有的借其他动物的名字命名的。据说这是由于喜爱这小孩,害怕他短命的原因。如:小狗,大虎,黑二等等。小名里面寓意希望。如果生了女孩,希望下次生男孩,便命名“招弟”之类。更有以孩子多病,算命拜名作为“保爷”的。其意在为求孩子长命百岁。有一句俗话说“保爷,保娘,保我的命长。”小孩由保爷命名,总以吉祥及含有福寿等意义的字样。一切事情自然都有个照顾,这叫做“打儿女亲家”。还有为此请客宴会的。于是小孩的名字就由这位“保爷”用红绫作保,裱成横轴式样送来高高地悬挂起来,以示吉祥。

抓J司

“抓周”早在古代称之为“啐盘”。这一种风俗早在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在民间百姓当中流行开了,那个时候叫做“试儿”。颜之樵在《颜氏家训·风操》

文章当中,曾经详细介绍了当时江南的“试儿”风俗。当新生儿满一周岁时,父母要为这个孩子沐浴,穿上新衣,打扮一新。然后用一盘子把弓矢纸笔以及各种珍宝、食品、玩物等等,放在孩子面前,用心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宋代管这个“抓周”叫“试啐”。明清时代叫“抓周”。主要目的是让婴儿自由抓取,看他抓着什么,以此预测他未来的一生和前途。所以这是一种带有古卜性的古老风俗,现在已经快要成为历史陈迹了。小说《红楼梦》第二回里,通过贾雨村和冷子兴的对话,介绍了贾宝玉满周岁时,贾政为他举行“抓周”仪式的情景:那一年周岁时,政老爷试看宝玉将来的志向,摆了无数东西叫他抓。谁知他不取别物,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玩弄,于是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宝玉将来不过是个什么酒色之徒的说法。

麒麟送子

民间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古代有一位画师老而无子,这个画师偏好爱画麒麟,他的屋里屋外挂满了他画的各种各峰稀奇古怪的麒麟。有一天晚上画师突然看到一匹金光闪闪的麒麟,身上驮着一个小孩子朝着他走来。画师一高兴笑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第二年他的老伴便得了“老来子”。生下孩儿之后聪明绝顶,六岁就能赋诗作画,人们称这孩子为“麒麟童”。于是“麒麟送子”这一民间习俗,就在民间广泛传开了。因此每年的春节民间都有张贴《麒麟送子》的年画,以期“麒麟送子”的习俗。“麒麟送子”画面主题突出,描绘生动有趣,画面正中一匹龙头、狮尾、鹿身、细腿、马足、全身披甲鳞的麒麟,背上驮着一个手抱莲蓬的儿童,寓意为“连生贵子”等等。

“麒麟送子”画幅后面跟随送子女子,穿戴华贵,温柔可爱。背景祥云缭绕。充满着天赐贵子的喜庆祥和气氛。春节时刻,百姓送纸麒麟上门演唱,尚未生孩子的妇女或者小媳妇,会被一些大嫂子们连拖带拽,推搡到麒麟面前拽神仙胡子。据百姓说,拽一根胡子就能生一子,拽二根就生双胞胎。戏耍麒麟时候,旁边总会有人唱着:“早生贵子早得福”,“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等一类吉利老话。唱完了每一家都会给一点小钱答谢。

认干妈干爹

过去把认定义父义母的事情,叫做“认干爹干妈”。江南许多地方称为“认寄父寄母”。民俗又称之为“拜过房爷过房娘”。小孩子认义父义母,迷信里面是为了好养活。喜欢认儿女多的人,或者贫寒的人作义父母,因为儿女成群的人家,孩子们就像成群的小动物一样容易长大。贫寒人家的儿童较多也不娇贵,反而容易成活长大。再有就是,双方家长为了增进两家情感,于是认对方的儿女作义子义女,为的是多一门亲戚来往。老北京人认为认干妈干爹讲究很多,所以不是至亲好友,不敢要求生疏的人收自己的小孩作干儿子干女儿,一般情况下,认干亲双方要互相送礼并摆酒席,干儿子干女儿家都要送礼,作干爹干妈的也要回礼,所以不是富厚之家也应酬不起这件事情。

认干亲是一件喜事。自然要选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仪式。认干亲那天,父母要准备酒席,还要替自己的孩子预备孝敬干爹干妈的礼物。这份礼物最重要的是干爹的帽子,干妈的鞋子,还要配上衣料之类。干爹妈送给干儿子的东西一定要有饭碗、筷子和一个长命锁,还有一套小衣服、鞋袜、帽子、围嘴、兜肚等等。有钱的人家还要到首饰店定打银碗银筷子,或者去到护国寺白塔寺去买木碗。生活里一般不用磁碗,以免小孩子失手打碎,打碎饭碗可是一件不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