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44

第44章 喜称篇

令尊

过去称对方父亲的敬词。令有善美之意,经常用为敬语。

令堂

过去民间称对方母亲的敬词。堂,即北堂,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留之处。《仪礼·士昏礼》说:“妇洗在北堂”,故用作母亲的优称。

令郎

从前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原称“令郎君”,犹言“佳子弟”。民间古乐府《孔雀东南飞》里面记述说道:“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后省作“令郎”。

令嗣

“令郎”。从前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宋代王禹翱《五哀诗》记述道:“鲤庭有令嗣,凤阁登仙署。”

令子

从前称对方儿子的敬词。唐代李商隐在《五言述德上杜仆射》有诗日:

“过庭多令子,乞墅有名甥。”

令正

从前称对方嫡妻的敬词。嫡妻为正室。

令兄

从前称对方之兄的敬词。

令弟

从前称对方之弟的敬词。

令坦

从前称呼对方女婿的一种敬词。取王羲之闻人觅婿、坦腹东床的典故。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鸦量》说:“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日:‘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鹜持,惟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

‘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后称人婿为令坦、东床等等。

仁兄

过去对同辈友人的敬称。常用于书信。东汉的赵壹《报皇甫规书》表明:

“实望仁兄昭其悬迟。”年长者亦以称幼小以示爱重。

贤弟

贤弟也是仁弟。贤有德行好、才出众之意。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说:“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自叔父母已下,则加贤字。”

犬子

过去也称“小犬”、“豚犬”。旧时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清代翟灏《通俗编·伦常》引《留青目札》记录:“范蠡欲国民众多,凡国人生丈夫子,与酒三壶,犬一;生女子,与酒一壶,豚一。所谓豚犬盖幼幼之事,殊亦有据。”

小可

宋代元代的人用来自称的一种谦词。比如,元名氏在《神奴儿》第一折表里这样说过:“小可汴梁人氏,嫡亲的五口儿家属。”

小生

过去,晚辈对于尊长称呼自己的谦词。比如,唐代诗人韩愈在《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里面有诗日:嗟我小生值强伴。

晚生

从前民间文人对于前辈称呼自己的一种谦词。邵伯温在《邵氏闻见录》卷八里面这么说:“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

仆人

从前民间男子的自称谦词。比如西汉的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里面说过:“仆非敢如是也”。仆即奴仆或者仆从,也是下对上、幼对长的自称。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

不肖

从前男子的自称谦词。原来所谓不肖是指子不似其父那样的贤能,所以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这一自称表示谦恭。比如明归有光在《祭外舅魏光禄文》里面讲道:重以不肖连蹇困顿。

不才

从前男子自称谦词。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讲道: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

奴家

从前民间也有称为“奴家”的。妇女过去自称的一种谦词。比如元代脱脱等在《元史·陆秀夫传》里面所言:“杨太妃垂帘,与群臣语,犹自称奴”。这一个奴在此,实际是指丧失了自由被役使的仆役,借以自称,用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有时候男子也用以作为谦称。

请安

从前民间百姓问好的一种说法,从前民间卑幼对尊长的问候礼。有早请安晚请安。远别时需请安,回归亦须请安。平辈间有时亦以为礼。比如“打干”是一件重要礼仪。徐珂在《清卑类钞》里面说“请安之礼始于辽,历金元皆然,明代犹未尽革。后则非独满蒙二族有之,汉族亦有行此礼者,而尤盛于北方。”《辽志》里面说:“凡男女拜皆同,其一足跪,一足着地,以手动为节,数止于三四。:”请安时一足跪,另一足立于地,垂手近踝关节。后来又演变成为垂右手屈左膝。民间过去妇女多用请双安,也是用手抚双膝同时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