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定养心
14121100000004

第4章 佛教与养生(3)

大致来说,佛教音乐养生包括以下内容:

(1)梵呗之音:梵呗之音在南北朝时特别盛行,它的曲调是模仿印度佛教音乐形式而创作的,却是用汉语歌词来演唱。这种形式具有极强的旋律,在韵律方面美丽、飘逸,深受当时文人雅士和名门贵族的喜爱。梁武帝萧衍是一个佛教信徒,对佛教音乐的热爱也是十分痴迷,他自己就创作了一些佛教音乐,还为其写作歌词,《善哉》、《断苦论》、 《神王》等就是他较出名的代表作。南朝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也曾经召集很多著名僧人讲论佛法、创作梵呗之音。在当时,各处都可以听到梵呗之音,对于听者来说实在是一种精神享受,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能够得到放松,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

(2)游行音乐:所谓游行音乐是指佛教音乐与当时的流行才艺的艺僧,例如段本善、康昆仑、李管儿等人。这些佛教艺人的表演,由于吸收了很多民间音乐的精华,所以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不仅使人民大众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还起到了宣传佛教的作用。

在宋代以后的各个朝代中,佛教音乐都非常盛行,举国上下经常举办一些音乐活动。有些大的寺院已经有了自己专门的乐队,用一些乐器来演奏自己的音乐。他们的演奏既具有宗教的悲天悯人、宫廷的高贵典雅,还有民间音乐那种朴实无华的味道,所以深受各个阶层人士的喜爱。

佛教音乐还因为自己的清幽高雅而具有了养生作用,被很多人当作一种养生良药。佛教音乐形式各种各样,其中的很多形式都对养生有很大益处。

大致来说,佛教音乐养生包括以下内容:

(1)梵呗之音:梵呗之音在南北朝时特别盛行,它的曲调是模仿印度佛教音乐形式而创作的,却是用汉语歌词来演唱。这种形式具有极强的旋律,在韵律方面美丽、飘逸,深受当时文人雅士和名门贵族的喜爱。梁武帝萧衍是一个佛教信徒,对佛教音乐的热爱也是十分痴迷,他自己就创作了一些佛教音乐,还为其写作歌词,《善哉》、《断苦论》、 《神王》等就是他较出名的代表作。南朝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也曾经召集很多著名僧人讲论佛法、创作梵呗之音。在当时,各处都可以听到梵呗之音,对于听者来说实在是一种精神享受,使人们在思想上和身体上都能够得到放松,从而有益于身体健康。

(2)游行音乐:所谓游行音乐是指佛教音乐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这种形式因较接近大众的生活,所以在当时被广泛流传。在佛教盛行的唐宋时期,一些娱乐场所就经常演出一些佛教音乐。不仅如此,这些佛教音乐会还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对于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有不少帮助,从而有利于人们的养生。

(3)真言唱诵:真言,俗称“咒语”,指的是佛家密语,被认为有很强的功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配以乐谱并以唱诵的形式表达真言,可以用来帮助修禅入静。修习者在唱诵咒语的时候要保持身心一致、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方可起到最好的效果。真言唱诵对人们的养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益处多多。

§§§第三节佛教健身外法:武术

以禅宗祖庭著称的嵩山少林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同时也使少林拳术名扬海内外。少林拳术成了修禅健身养生的法门,变幻出中国佛家独具特色的武禅。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者是印度僧人跋陀。据记载:跋陀最初在本国与五位道友结社共修,五位道友先后修行成功得到正果,唯有跋陀没能成就道业,但他并没有灰心,继续坚持修行。

有一个道友告诉他说:如果你能到东方震旦(即中国),就音乐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这种形式因较接近大众的生活,所以在当时被广泛流传。在佛教盛行的唐宋时期,一些娱乐场所就经常演出一些佛教音乐。不仅如此,这些佛教音乐会还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生活,对于提高人民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有不少帮助,从而有利于人们的养生。

(3)真言唱诵:真言,俗称“咒语”,指的是佛家密语,被认为有很强的功效。从养生的角度来看,配以乐谱并以唱诵的形式表达真言,可以用来帮助修禅入静。修习者在唱诵咒语的时候要保持身心一致、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方可起到最好的效果。真言唱诵对人们的养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保持人们的身心健康益处多多。

§§§第三节佛教健身外法:武术

以禅宗祖庭著称的嵩山少林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同时也使少林拳术名扬海内外。少林拳术成了修禅健身养生的法门,变幻出中国佛家独具特色的武禅。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创建者是印度僧人跋陀。据记载:跋陀最初在本国与五位道友结社共修,五位道友先后修行成功得到正果,唯有跋陀没能成就道业,但他并没有灰心,继续坚持修行。

有一个道友告诉他说:如果你能到东方震旦(即中国),就能够修得正果。跋陀遂一路跋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礼遇,并随孝文帝迁居洛阳。跋陀本是僧人,喜爱山林幽居静修,常到洛阳附近的嵩山坐禅。于是,孝文帝便敕令跋陀在嵩山建立佛寺。

当时跋陀传授小乘佛法,主持少林寺后,四方学者闻风而至,徒众数百。其中就有一些民间习武者充当了少林寺杂役。据道宣《续高僧传》和洪亮吉《登封县志》记载:跋陀的弟子慧光12岁时,在洛阳城天街的井栏上反踢毽子,一口气能连续反踢五百次,跋陀很惊奇,就把他剃度为自己的弟子。跋陀又一弟子僧稠当和尚时体质赢弱,常受一些会武术的和尚戏弄。于是,僧稠便发奋练武,居然练得体健身灵。有一次,僧稠在山路上,看到两只老虎争斗,他竟用禅杖分开了相斗的二虎。这些传说透视出少林武术的历史印迹,以至后世的《少林拳谱》中还有跋陀传授方便铲和一路大刀的记述。

到南朝梁武帝时,又有一位天竺僧人达摩来到少林寺,在五乳峰上的洞中面壁九年专心修行。由于静坐时间太长,造成疲劳困乏,影响身体健康,四周又常有野兽出没,要预防野兽伤害。

因此,达摩便根据一些动物的腾跃动作,创造了称为“罗汉十八手”的武术套路,既可活动筋骨、锻炼身体,又可用来预防野兽伤害。后经僧人不断练习,动作日渐熟练,得心应手,也就形成了最初的少林武术初级拳术套路。在此基础之上,又经过历代武僧的充实和改进,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少林武术。

通常,少林武术家把达摩称作祖师,清末流传的《少林武宗》、 《少林拳术秘诀》及《拳术讲义》都主张这种说法。在((少林拳术秘诀》中指出:五拳之法,人多认传自梁时之达摩师,达摩由洛阳来到嵩山,居于此寺(指少林寺),见徒日众,类皆精神萎靡,筋肉衰惫,于是训示众徒,立一强身术。每日晨光初露,同起而习之,乃授前后左右共十八手而已,就是后世所称的少林武术前身“罗汉十八手”。

不管历史事实究竟如何,少林武术的产生与早期僧人在与世隔绝、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中坐禅修行有关,其目的是为了解除长期坐禅的疲劳,活动筋骨,调节血液循环,增进健康,驱散伤身野兽。佛教武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包含助修强身、健身养生的内涵。

少林武术从最初的健身体操发展到今天,经历代大德高僧汲取民间武术精华增益创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体系,少林拳之所以能起到健身、强身的作用,乃在于少林武术“出于心灵,发于心性”的禅学精髓——禅拳合一。

对少林拳发展作出极大贡献的觉远禅师就曾有过一段禅武双修的历程。

据传,觉远在少林寺习武多年,仍旧没能练好少林内功,为此非常苦恼,决定游方参学,探访名师。他跋山涉水、历尽干辛万苦,终于在甘肃找到了一位武术大师。这位武术大师不仅武功高超,而且通晓佛法禅理。

最初,大师并不向觉远传授一招一式,每天只是带他上山砍柴,过着极平常的日子。几个月过去了,觉远沉不住气了,一次上山砍柴时,便问起师父学习武功的事。师父了解觉远的心意,指了指眼前的一块大石头,伸出两个手指,摒住呼吸,轻轻一点,眼前的石头就成了碎块。觉远立时被惊得目瞪口呆。

师父见时机巳到,便对觉远开示说:“你从少林寺来,应知修行佛法。”觉远回答:“当然知道,全部修行就在于看破、放下,解脱生死。”师父说:“拳术之功,也就是解脱生死之功,练武只有进入禅境,也就是进入了没有生死恐怖之境,才能心神清净,出手锐利如刃,威猛如有神助,所向无敌。”师父的一席话点醒了觉远,他返回少林寺参禅习武日夜不懈,最终禅武相长,终成一代禅学高僧。

这虽是一则传说,但显示出少林武术与修禅密不可分。尊我斋主人在((少林拳术秘诀》中说:“以入定为功,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则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无动其气,斯道至此,始可告大成矣。”他还说,师父见时机巳到,便对觉远开示说:“你从少林寺来,应知修行佛法。”觉远回答:“当然知道,全部修行就在于看破、放下,解脱生死。”师父说:“拳术之功,也就是解脱生死之功,练武只有进入禅境,也就是进入了没有生死恐怖之境,才能心神清净,出手锐利如刃,威猛如有神助,所向无敌。”师父的一席话点醒了觉远,他返回少林寺参禅习武日夜不懈,最终禅武相长,终成一代禅学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