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法 国
圣米歇尔山和海湾
圣米歇尔山和海湾位于法国诺曼底海岸外,英吉利海峡对面。山上的名胜古迹众多,既有欧洲哥特式建筑最古老、最杰出的代表,又有梅韦勒修道院这座具有中世纪迦洛林王朝和古罗马教堂典型风格的建筑遗产。同时,每年秋季的“米歇尔节”更是盛况空前。这里对于宗教信徒和建筑学家而言,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1979年,圣米歇尔山和海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圣米歇尔山原来拥有的广茂森林在13世纪时被海水吞没,此后,圣米歇尔成了孤零零的圆锥形小岛。
圣米歇尔山是一个多岩石的小岛,其底部周长900米,山头仅高出海面78米。小岛的四周都是难以攀登的悬崖峭壁。
在公元8世纪初,人们在小岛的最高处,建起了一座供奉天使圣米歇尔的小教堂,修建者是一位名叫圣米歇尔的神父。13世纪,人们在小教堂的基础上又修建了一座大教堂,使之成为岛上最主要的名胜古迹。这座与巴黎圣母院建于同一时代的大教堂是欧洲哥特式建筑物中最古老、最杰出的。1203~1228年,人们又在小岛北边修建了6座建筑物,中心是梅韦勒修道院。修道院的整体特点是朴实无华、古色古香。其有一米多厚的石墙,呈三角形的屋脊,十分巨大的拱柱,都是中世纪迦洛林王朝古堡和罗马式教堂的典型风格。不幸的是,有一部分修道院毁于英法的百年战争。
由于过去交通不便,游人上岛上参观只能乘渡船。在圣米歇尔山成为旅游胜地后,1875年修成了一条长达1.6千米的海堤,又在海堤离小岛二三米处修建了一座木桥。这样游人就可以在低潮时从陆上直接登上圣米歇尔山。从此,圣米歇尔山再次成了宗教圣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前来朝拜的虔诚教徒。古老的建筑与迷蒙的大海,成为圣米歇尔山最为引人人胜的地方。
沙特尔大教堂
沙特尔大教堂位于法国的沙特尔市。历史悠久的沙特尔大教堂于公元9~16世纪几经修建,其内部色彩装饰繁复,具有浓郁的中世纪宗教色彩。对宗教学家和建筑学家具有特殊的吸引力。1979年,沙特尔大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在看到的沙特尔大教堂是于13世纪重建的,其南面是建于1145~1165年的八角尖塔的钟楼。北面是另一座建于12世纪的钟楼。16世纪,人们在这座钟楼的基础上增建了一个火焰式镂空尖塔。教堂的3座大门分别通往象征耶稣三种生活的3座圣殿。教堂的中殿长130米、宽16米、高32米,一尊圣母玛利亚的塑像放在殿中。建于16~18世纪的刻有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生平浮雕位于祭台与中殿之间。
沙特尔大教堂有173个彩色玻璃窗,圆花窗2个。彩色玻璃窗上有3998个由彩色玻璃图案拼成的人物像。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
凡尔赛宫位于距巴黎西部15千米的凡尔赛镇。历史悠久,雄伟壮观。作为其最著名部分的镜厅,更是尽显当年皇室的奢华之风。其园林则具有欧洲古典园林艺术的风格特征。而作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见证地,更是使它闻名于世。1979年,凡尔赛宫及其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及其园林的面积为1.11平方千米,其中建筑面积只占0.11平方千米,其余为园林面积。
1624年,法王路易十三决定在原来只是小村落的凡尔赛修建城堡,作为王家狩猎时的行辕。凡尔赛宫于1661年动工,1682年,凡尔赛宫正式取代了巴黎,成为路易十四的政权所在地。其中大规模的宫殿和园林修建始于1685年,历时28年才最后完成。
宫殿建筑在东西轴线上,星南北对称之势。连花园也呈几何图形状。在长达3千米的中轴线上分布着雕像、喷泉、花坛、草坪、柱廊等。宫殿的主体长707米,以王宫为中心,两翼分布着公室、教堂、剧院等。凡尔赛宫外观雄伟壮丽,室内由大理石镶嵌而成,到处都有琳琅满目的各种装饰和雕刻、挂毯及巨幅油画。
二楼的“镜厅”呈长方形,73米长、14米宽,400多块的镜片分别装在17扇落地窗和四周的墙壁上。拱形天花板上绘着描绘了中世纪人们生活场面的巨幅油画。站在厅堂中央,人们可在各角度的巨镜中,看到自己一连串由大而小的影子。当年皇室贵族尽情欢乐、豪华奢靡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凡尔赛宫的园林在宫殿两侧。这座园林分为三部分,以水池为中心,南北两端皆为花坛。跑马道、水池、喷泉、花坛、河流与假山、亭台楼阁一起,使凡尔赛宫的园林成为欧洲最具古典主义风格的园林艺术的杰作。
凡尔赛宫作为近代史的重要见证而闻名于世。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几乎都与凡尔赛宫有关。如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就是在1783年1月20日于凡尔赛宫签订的。德皇威廉一世的加冕典礼也于1871年1月18日在镜厅举行。《凡尔赛和约》即《协约国对德和约》也是在1919年6月28日在镜厅签署。作为法国人光荣纪念的当年与会代表所用的一切用品,仍保存在镜厅的一角。这座壮观的王宫由此吸引了无数游客。
韦兹莱大教堂
韦兹莱大教堂位于法国北部的勃垦第地区。因对该地区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而历来受到建筑学家的重视。1979年,韦兹莱大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于1120年的韦兹莱大教堂,位于库雷河畔的小山上。在建筑史上,教堂的中殿和祭坛占有重要地位。中殿由棕色和白色的拱石交错砌成。教堂中殿和前殿用的柱子装饰着人像,中殿的正门雕刻着图画,这些都向人们展示了杰出的雕刻艺术。
1217年,法国在韦兹莱建成了第一个天主教方济各会修道院。到了19世纪初,宗教建筑随着韦兹莱宗教地位的下降而逐渐残破衰败,现今只有剩下的大教堂。后来,法国政府对大教堂进行修复,并保护了韦兹莱利和韦兹莱山等韦兹莱的所有古迹。
韦泽尔峡谷洞窟群
韦泽尔峡谷洞窟群,位于法国南部的黑佩里格地区。这一形成于旧石器时期的洞窟群,其雕塑和绘画水平很高,对探究人类早期艺术的形成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1979年,韦泽尔峡谷洞窟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韦泽尔峡谷洞窟群耸立于两崖的绝壁上,大多高约50~60米。18世纪末,考古学者从长40千米、宽30千米的范围内的150个洞窟中发掘出了埋藏在这里的50万件石器及动物骨化石。在这150个洞窟中,有25个洞窟曾经过装饰,如由用彩绘装饰的拉斯考洞窟和封德高姆洞窟,动物雕刻装饰的卡普布朗洞窟以及由石刻画装饰的孔巴海尔洞窟等。考古学家认为,洞窟内的雕塑和绘画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尚博尔城堡
尚博尔城堡,位于法国中部的尚博尔市内,坐落在卢瓦尔河左岸的科松镇,其以历史久远、结构繁复而闻名于世。尤其是螺旋式阶梯的纪念塔,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81年,尚博尔城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尚博尔城堡于1519年开始修建,面积约52平方千米。有长32千米的城墙以及6座城门。
尚博尔城堡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长156米、宽117米四角都建有圆形塔楼的长方形墙堡,其二是四角建有方形角楼的一座长方形楼房,旁边还有纪念塔。分为三层的纪念塔,每层都有平台。另外,在两者之间还排列着千座塔楼。
尚博尔城堡的建造者是弗朗索瓦一世。城堡的东殿曾是他的居所,现今还保存着的还有他的祈祷室。
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
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在法国巴黎以南60千米处的枫丹白露镇上。“枫丹白露”的意思是“美泉”,得名于该地一眼清澈碧透的小泉。枫丹白露的宫殿是一座艺术宫殿,珍藏着世界各地的艺术珍品,其建筑也是建筑艺术史上的奇迹。其园林更是幽静安谧,无数的文学作品中都曾描绘过它的美丽神韵。1981年,枫丹白露的宫殿和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枫丹白露是16世纪在12世纪的城堡遗迹上由弗朗西斯一世建立起来的。这座极其、华美的宫殿坐落在一片面积约1.7万公顷的美丽森林之中。拿破仑及其妻子约瑟芬经常在此游玩。然而,也正是在这里,1814年拿破仑签署了他的退位书。
枫丹白露的宫殿由椭圆院、自马院、源泉院等几个部分组成。白马院长152米、宽112米,正门朝东,前门是马蹄形的台阶。建于1504年的大臣殿在白马院的北面,而南侧则是建于1738年的路易十五配楼。源泉院南面是建于1750年的宏大院,东面则是建于1768年的配楼,院北还另有弗朗索瓦一世的长廊。椭圆院内的建筑有圣路易纪念塔、王子院、赫梅斯廊、官员院、拿破仑住宅等。
在这座西方艺术宫殿里,有一座陈列中国艺术品的中国馆,是这座宫殿的独特之处。在这里,陈列着上千种明清时代的艺术珍品,如名画和香炉、牙雕、玉雕、金玉首饰等。其中,既有亚洲国家赠送的礼品,也有法国侵略军于1860年从北京掠走的不义之财。
方形的枫丹白露的花园在枫丹白露宫东面。其面积有0.03平方千米。花园中处处碧波青松,曲径通幽。一座浅黄色的八角亭曾是王宫贵族和拿破仑的欢宴之处,它位于占地4公顷的鲤鱼塘中。面积达1.7万多公顷的森林就在枫丹白露宫殿附近,林中多为高大的乔木,如橡树、桦树、山毛榉等。
亚眠大教堂
亚眠大教堂,在法国索姆省亚眠市内。它的玻璃窗曾在建筑史上开创了突出采光的新阶段,这是其极具建筑艺术价值之处,代表了哥特式风格的顶峰。这里还有许多表现宗教题材的精美、逼真的雕塑作品,有人称之为“亚眠圣经”,代表了当时精湛的雕塑艺术,它是法国最大最美的教堂之一。1981年,亚眠大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亚眠大教堂建于1220年。3座殿堂、1个十字厅和1座后殿共同组成了亚眠大教堂,其十字厅长133.5米、宽65.25米、高43米。
亚眠大教堂分3层,高达12米的彩色玻璃几乎构成了教堂墙壁的全部内容。教堂有巨大的连拱,在拱门与拱廊之间还有花叶纹饰。教堂的支撑柱都是束形柱,由4根细柱和1根圆柱组成。另外还有高62米和67米的两座塔楼,分立在教堂的南北两端。亚眠大教堂的著名之处是在正门的《最后审判》雕塑,另外殉道者像雕在北门,圣母生平像则雕在南门。
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和罗马式建筑
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和罗马式建筑,在法国的阿尔勒市内。阿尔勒市的政治地位曾于君士坦丁统治时处于顶峰,因为城中的建筑多为罗马式。为今人研究罗马的建筑风格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样本。因此,1981年,阿尔勒城的古罗马建筑和罗马式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尔勒的繁荣期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城内有竞技场、地下门廊,剧场等建筑。露天剧场是罗马帝国最古老的剧场之一,建于公元前46年,总面积1.2万平方米,可供2.6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演出。另外,还有一道双层马蹄形拱廊的地下门廊,约190米长、76米宽,曾经是罗马帝国时期的粮食储存地。建于公元4世纪的普罗旺斯大浴室的屋顶呈优美的半圆形。
出现于11~12世纪的阿尔勒城内的圣特罗菲莫教堂、圣母教堂以及回廊等是一批罗马式建筑。其中,圣特罗菲莫教堂拥有高达20米的罗马式大殿。
亚克-塞南皇家盐矿
设计者为法国幻想派建筑师勒杜的亚克-塞南皇家盐矿,建于1776年,位于法国的杜省。该盐矿是法国幻想派建筑风格的杰出代表,既漂亮,又实用,是艺术价值较高的工业建筑。1982年,亚克一塞南皇家盐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盐矿于1779年投产后,因经营状况不佳,在1846年易主于西班牙一家公司。1927年,杜省又买回了这个于1895年被废弃的盐矿。
这个盐矿的中心建筑物是一座简朴的十字形经理楼。经理楼正面是高大的列柱廊,柱廊上部的三角墙上嵌有圆形的窗。呈半圆形的盐矿厂房把经理楼围在中央。两个宽敞的制盐车间分立在经理楼两旁。工匠的住房和铸铁车间则在制盐车间的对面。
斯坦尼斯瓦夫广场、卡里尔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
斯坦尼斯瓦夫广场、卡里尔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在法国的南锡市。这三个广场各有特色,各具千秋,是18世纪城市建设中的杰出作品,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及艺术价值。1983年,斯坦尼斯瓦夫广场、卡里尔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南锡市位于法国东北部的莱茵河支流摩泽尔河与马恩一莱茵河交汇处。11世纪只是一座小城的南锡,在1588年建立了新城.并于1766年正式成为法国的领土。斯坦尼斯瓦夫广场、卡里尔广场和阿莱昂斯广场把西北部的老城区和南部的新城区连接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