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4119700000023

第23章 美洲(8)

十三、巴 西

欧鲁普雷图古城

欧鲁普雷图古城,是巴西的矿业中心之一,四周由群山包围,坐落在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城内建筑多为巴洛克式建筑风格与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的巧妙融合。这座古城不仅是一个商业中心,也是一个思想、文化和艺术的中心。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欧鲁普雷图古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欧鲁普雷图古城兴起于巴西历史上有名的“淘金热”时期。1696年,有大金矿在这里被发现,淘金者纷纷前来,希望发大财。商人发财之后便建造豪华壮丽的住宅和教堂,这座城市因此变得十分繁荣。现在有设计精巧、装饰豪华的13座大教堂、5个大博物馆和9座小教堂,其中,修建著名的皮拉尔教堂所用黄金达4000千克。

这座城市依山而建,巷道狭窄幽深,街道蜿蜒起伏,是用卵石铺筑成的。整个城市中有许多建筑、绘画、雕刻,都保持着殖民地时期的风格。

欧鲁普雷图古城的珍贵文物中最重要的要算巴西古典雕塑家安东尼弗朗西斯科里斯西的雕塑作品,其中包括宏伟牢固的门廊、蓬热苏斯教堂内的先知群像和滑石雕刻构成的蒙特.卡尔梅罗教堂、阿西斯圣方济各教堂的正立面等。

从18世纪中叶起,大批颇有名气的艺术家和工匠汇集于欧鲁普雷图,城里的住宅和教堂的建筑和装饰以及家具的制造将他们所独创的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出来。

奥林达古城

奥林达古城位于巴西东北部的伯南布哥州境内,距离累西腓港约7千米,坐落在海岸绵延起伏的山丘上面。古城内的主建筑之间相互连接;街道曲曲折折,随地形变化而自然起伏;由此而在街道汇合处和教堂前的空地上形成众多的小广场。古老的建筑群掩映在繁密的棕榈树之中,让这座城市愈发显得婀娜多姿。1982年奥林达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古城靠近大海,地势较高,对防守非常有利,同外部联系也非常方便。1535年,伯南布哥特别自治区政府就设立在这里。接着许多宗教社团从各个地方云集于此,它们修筑了许多教堂和修道院。

奥林达古城内最有名的宗教建筑是主教教堂,它包括三座大殿。格拉卡教堂是16~17世纪兴建的,胡安巴蒂斯塔教堂是17世纪建造的,内维斯教堂、多卡尔莫教堂和圣本托教堂都是18世纪修建的。这些教堂的相同点是内部装饰豪华壮丽,绘画精美,具有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这是欧洲基督教艺术在南美洲地区的具体展现。

现存的古代民用建筑中有很多修建于17~19世纪。建造于20世纪初的民用建筑则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或新古典主义风格。

巴伊亚的萨尔瓦多古城

巴伊亚的萨尔瓦多古城,地处巴西东部巴伊亚州首府萨尔瓦多的万圣湾内。该古城始建于1549年,直至1763年之前,都一直作为巴西首都的所在地。萨尔瓦多古城曾是殖民地统治时期非洲奴隶贸易的主要中心之一。其城内既有大量16世纪的建筑,又有此后两个世纪内建成的风格各异的建筑群和民居。萨尔瓦多城是16~18世纪欧、非与北美三洲文明的重要交汇地,也是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建筑成功移植到殖民地城市的典范。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萨尔瓦多古城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座古城是在伸人大西洋的半岛上建造的,分为上、下城,上、下两城被索车和升降车连结成一体。上城拥有巴洛克式建筑群和许多小广场,古朴典雅,这里的街道众多而狭窄,路面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是用黑色和白色的石子铺筑成的,下城位于港口附近的莫德罗市场,贩卖奴隶的活动曾经在这里非常盛行,如今已是异常繁华热闹的手工艺品市场。

在市区有76座教堂,它们有的是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的哥特式风格的大教堂;有的是巴洛克式风格的教堂,这种教堂富丽堂皇,线条起伏,动感十足;其中圣弗兰西斯科.德阿西斯教堂被辟为宗教美术馆,馆里向游人展示着许多历史文物,其中天主教艺术品居多。

在萨尔瓦多古城的佩洛尼奥区、圣安东尼奥区和索德雷区分布着3000多座古建筑,其中最能反映古城风貌的是佩洛尼奥区,它是欧洲殖民统治时期在拉美修建的最大建筑群,此外,不少建筑具有葡萄牙古老的建筑风格。

孔戈尼亚斯的仁慈耶稣圣殿

孔戈尼亚斯的仁慈耶稣圣殿,坐落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孔戈尼亚斯城内。仁慈耶稣圣殿的装饰风格属洛可可式。其内部具有典型的巴洛克艺术风格的雕刻作品,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实属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上乘之作。这一切使得这座圣殿成为极具基督教艺术特色的宏伟建筑之一。1985年,孔戈尼亚斯的仁慈耶稣圣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757年,葡萄牙移民弗里西亚诺t门德斯的重病已完全康复了,在他看来是上帝挽救了他,便许诺建造这座教堂。教堂完工于1772年,除了教堂本身外,还有前廊和7个跨间等建筑物,里面有关于耶稣背负十字架赴难场景的雕刻。

孔戈尼亚斯城内的仁慈耶稣圣殿通体洁白,主建筑包括三层,大门富丽堂皇,两座塔楼圆顶方体排列在两边,有精美的造型。大堂的装饰融合了洛可可式装饰和意大利式大玻璃装饰的优点。先知像位于圣殿上,建造者是著名雕刻家阿列哈丁霍,主题为耶稣背负十字架赴难的雕刻作品分放在7个跨间内,这些雕刻作品与先知像称得上是拉丁美洲基督教艺术的杰作。

伊瓜苏国家公园

伊瓜苏国家公园,由于坐落在巴西与阿根廷两个国家的接壤处,所以分属于两个国家。巴西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位于巴西南部的巴拉那省,占地多达1700平方千米,是巴西最大的森林保护区。阿根廷境内的伊瓜苏国家公园位于阿根廷东北部的米希奥内斯省,由占地492平方千米和占地63平方千米的国家自然保护区组成。伊瓜苏国家公园内的瀑布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瀑布之一。典型的亚热带的湿润气候形成了公园内特有的生态系统。1984年和1986年,阿根廷伊瓜苏国家公园和巴西伊瓜苏国家公园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伊瓜苏河的源头位于巴西南部,沿途不断有大溪小流汇入,流出维多利亚山口后,河水以汹涌澎湃之势向阿根廷和巴西交界的平原滚涌而去。流经伊瓜苏时,被阿古斯丁岛阻挡,河道为之展宽达3千米,变成一个湖面,湖水深约1米,跨过绝壁时,湖水倾泻成一个大瀑布群。伊瓜苏瀑布落差平均72米,流量每秒钟达1750立方米,呈弧形,分为275股飞瀑和急流;洪水期瀑布群合为一道大瀑布,总宽达3~4千米,在25千米的范围内都能听见流水发出的声音,风景秀丽,气势恢宏。

伊瓜苏国家公园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园内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据统计,生长在这里的各种植物达2000种,其中高达40米的巨大的玫瑰红树颇有名气。这种红树高大笔挺,在它的树阴下生长着矮扇棕树,这种棕树的孢芽可以吃,由于人们大肆采摘它的孢芽,致使该树种有濒临灭绝的危险。在瀑布倾泻处的湿地上生长着珍稀的草科水生植物,松林、棕榈与翠竹间有红花生长着,秋海棠与青藤在一起生长,为林中点缀着明丽的色彩。

公园中还有南美洲特有的大型哺乳动物貘、蜜熊、美洲豹等。

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现为巴西首都,地处由巴西中部戈亚斯高原、维尔德河和马拉尼翁河交汇而形成的三角地带。巴西利亚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设计别具一格,建筑风格多姿多彩,集人类建筑艺术的众家之长于一身,被誉为“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1987年,巴西利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收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所有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数百座城市中,巴西利亚是最“年轻”的一个。

因位于海拔1100米的高地,故虽地处热带但气候凉爽,与周围8个卫星城镇形成联邦区,占地5814平方千米。

历史上,巴西曾经定都萨尔瓦多和里约热内卢两个临海城市。1956年,总统库比契克做出迁都巴西利亚的决定以加快内地开发。1957年巴西利亚开始兴建,于1960年4月21日最终建成。

巴西利亚包括新区、老区和工人“住宅区”三部分。

位于人工湖半岛上的新区,酷似一架喷气式飞机,风格独特。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和政府各部大楼是“飞机头”;城市的交通主轴组成“机身”,两旁的高楼群规划整齐;住宅区、商业区、旅馆区构成“飞机两翼”;“机舱”后部是运动区、文化区,“机尾”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和印刷出版区。巴西利亚被建成飞机形状,是为了充分展现蓬勃发展的时代精神,隐喻着巴西正在起飞,飞速朝前发展。

老区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卫星城的普拉纳尔迪纳历史中心,它是联邦区内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群。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占地约为1000平方千米,位于巴西东北部的皮奥伊州,距离首都巴西利亚约950千米。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之所以被指定为人类社会的一笔宝贵遗产,不在于其自然景观有多么优美,而在于它所具有的重大文化价值。这里曾是南美大陆最古老的居民的家园,洞窟内抽象而又极富含义的大批壁画更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1991年,作为文化遗产,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卡皮瓦拉山以南是一片低洼地带,圣弗朗西斯科河从这里流过;皮奥伊-马仰汉盆地位于山北,盆地干燥而宽广。圣弗朗西斯科河源自巴西高原上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南部,全长3200千米,雨量充沛。

南美大陆最古老的居民就居住在卡皮瓦拉山的洞窟里,一大批壁画也保存在洞窟里。这批壁画的主体部分是公元前1.2万年左右完成的,其他部分则是公元前l万年~前4000年期间完成的。

卡皮瓦拉山洞窟壁画的色彩以红色为主,壁画多采用几何图形用以表示人体和各种动植物。壁画内容有舞蹈、狩猎、爱的场面和在树木周围举行仪式等类,虽抽象但含义深刻。

圣路易斯历史地区

圣路易斯历史地区位于巴西的东北部地区的圣路易斯城内。17世纪,法兰西人建造了圣路易斯城,后来,这座城又先后被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占领,一度成为殖民城市。城市的建筑风格既有南美的特色,又融合了欧洲的风格,街道的布局为原始的长方形,是伊比利亚殖民时期的典型建筑。1997年,圣路易斯历史地区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十四、智 科

复活节岛国家公园

复活节岛国家公园,位于智利瓦尔帕莱索区以西的太平洋上,面积19平方千米。因为岛上有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而被人们称为“石像的故乡”。这些由古人创作出来的数量庞大、雕刻传神的石像连现代的人也自叹弗如。此外,岛上领袖的选举方法也非常特别。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复活节岛国家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复活节岛是探险航海家雅各布.洛吉文在1722年4月16日发现的,岛屿上居住着长耳族土著居民,岛屿名字的由来源于他登陆的那天正好是复活节。

岛上石像众多,其中有的分布在拉诺拉拉库火山古采石场上,有的则整齐地排列在滨海的石砌平台上。这些平台高4米,长90米,每座平台上排立着数量不一的石像,有的排立4~6尊,有的多达15~16尊。这些石像高6~20米,重达30~80吨,极为宏大,其中最大的一尊重350吨,高约24米。这些昂首挺胸的石像有着高鼻梁、凹眼窝、窄额头,面向大海,凝望远方似若有所思,这些大多由凝灰岩雕凿成的石像气势雄伟。

古人以当时的条件是如何运送并安放这些巨大的石像的,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40多个神秘的洞穴及许多尚未完成的雕像分布在附近的拉诺拉拉库火山里。在复活节岛南部的奥龙戈地区有一块刻着象形文字的石头,这些文字迄今尚未被人译解。还有一尊鸟人像在石头附近。

每年8~10月,黑海燕就会飞到复活节岛所属的莫多努伊岛产卵繁殖,每当这个时候,一名农夫出身的勇士就会被各部落选出来,渡海游到莫多努伊岛等待海燕的到来。拿到海燕蛋的勇士要迅速游回复活节岛。哪个部落的勇士最先游回,他所属的部落酋长便被命名为“坦加塔-玛努”,并将成为全岛的领袖,统治全岛一年。

十五、哥伦比亚

卡塔赫纳港口、城堡和古迹群

卡塔赫纳港口、城堡和古迹群,位于哥伦比亚北部的玻利瓦尔省,距首都圣菲波哥大西北约650千米。卡塔赫纳港口,曾经为殖民者聚敛财富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他们转运财宝的黄金港口。在卡塔赫纳城堡和古迹群中,则保存了大量风格鲜明的古建筑。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卡塔赫纳港口、城堡和古迹群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卡塔赫纳湾是南美大陆西部加勒比海沿岸的天然良港,也是通向南美内陆的重要通道。因此,从16世纪中期开始,西班牙殖民者便将其作为在南美殖民地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大量的黄金、可可、烟草以及珍贵木材和香料等每年都会由此港口转运至西班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