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与悲观的最大区别就是对有利和不利事件原因的解释。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能够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视为是暂时的。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责怪自己,就是诿过别人。
乐观是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不断进取的个性特征。孩子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或对象,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而对无法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则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如果孩子无法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值得庆幸的是,孩子乐观的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早期诱发理论认为,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调整。
那么。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乐观的心态呢?
1.引导孩子摆脱困境
每个孩子都会碰到不称心的事情,即使天性乐观的孩子也是如此。
当孩子遇到困境时,父母要多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闷闷不乐,父母无论自己多忙,也要挤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交谈,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坚强面对,鼓励孩子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不要总是往消极的方面想。
6岁的乐乐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乐乐回来时.就发现乐乐有点闷闷不乐。妈妈问道:“乐乐,今天幼儿园有什么高兴的事呀?”
“今天一点都不好玩。”乐乐不高兴地叫答。
“为什么呀?出了什么事吗?”妈妈问道。
“今天幼儿园来了一个新同学,他很会说话,老给同学讲搞笑的事情.同学们都爱和他在一起却不理我了!”
原来,乐乐今天在幼儿园受到冷落了。
“那不是很有意思吗?以后,你每天都可以跟这样一个会说笑话的人玩了.你不高兴吗?”妈妈引导乐乐。
“可是。同学们都不理我了呀!”乐乐有些着急了。
“只要你和同学们一样与那位新同学一起玩,你们不是都可以玩得很开心吗?其他同学还是跟你一起玩的呀!是不是?”妈妈问道。
“嗯,好像是。”
显然,乐乐同意了妈妈的看法。一路上,乐乐又恢复了往常的快乐。
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只要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就要引导孩子把心中的烦恼说出来,这样,烦恼很快就会消失。孩子也会恢复快乐。当然,父母也可以帮助孩子克服一些困难,教给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来保持乐观的情绪,这些都是促使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好方法。
2.父母要做个乐观的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首先要做乐观的人,每个家长在工作、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父母如何处理周围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做法。如果父母能以身作则,在面对困境、挫折时保持自信、乐观.奋发向上,孩子也会受父母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乐观地去面对。平时,父母应该多向孩子灌输一些乐观主义的认识,让孩子明白,令人快乐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一旦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那也只是暂时的,不具有普遍性,只要乐观地对待,生活仍然是美好的。例如,碰到周末要加班去,就要对孩子说:“今天妈妈要去公司加班,这表明妈妈的工作很忙。”而不要对孩子说:“该死的,妈妈今天又要加班去。”
两种说法给孩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前一句话会让孩子觉得妈妈很能干,在公司是核心人员;后一句话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不愿意加班而不得不去,这就给孩子留下了不快乐的阴影。
3.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
许多孩子不快乐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自由。父母由于对孩子太过溺爱,往往会抑制孩子们的一些行为和举动,甚至替孩子包办一些事情,这样,孩子就事事不用做,也无法在做事中得到乐趣。
教育专家认为,要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就不要对孩子抑制过严,而是要允许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例如,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自己选择早餐吃什么,什么时候喝牛奶,今天穿什么衣服;对于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家长许可的范围内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选择周末去哪里玩;对于六七岁的孩子,应该允许他在一定的时间内选择自己喜欢看的电视节目,什么时候学习等;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应该允许他结交朋友,带朋友来家玩等。
一般来说,只有从小就享受到“民主”的孩子,才会感受到人生的快乐。因此,聪明的父母不妨做做“懒惰”的父母,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处理自己的事情。
4.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
孩子在遇到困境时,往往会表现出悲伤。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悲伤。如果孩子在哭泣的时候,父母要求孩子停止哭泣,不能表现出软弱,孩子就会把心中的悲伤积聚起来,久而久之,反而造成孩子的消极心理。
亭亭刚上小学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她伤心的事情。她从小就非常要好的伙伴小敏在班上结识了一个外地转学来的同学,从此,小敏与新同学的关系非常好。亭亭就这样遇到了友谊挫折,她非常伤心。她向妈妈哭诉自己遇到的情况,谁知,妈妈并不理解亭亭的想法,反而呵斥道:
“这么一点小事值得大惊小怪吗?真是没用的人!”
妈妈的呵斥让亭亭更加伤心。从此,她变得郁郁寡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对妈妈说了。等妈妈意识到亭亭的变化时,亭亭已经变得非常悲观了。
可见.对于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平静的心情。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5.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
乐观的孩子往往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悲观的孩子则往往觉得没有希望。因此,父母要对孩子进行希望教育。希望教育是一项细致的工程,需要父母及时地感受到孩子的沮丧和忧愁,帮助孩子驱散心中的阴影。
平时,父母要多引导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鼓励孩子想象自己的美好未来,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只要孩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孩子必定会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
6.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
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使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来。
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广泛地阅读,可以选择阅读伟人的故事、童话、小说等文学作品,让孩子在阅读中增加知识,升华思想。
另一方面,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为孩子创造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如带孩子到邻居家串门,邀请其他孩子到家里来玩,让孩子多到同学家去玩等。
另外,父母可多搞一些活动,如带孩子外出游玩;也可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的活动,如利用废物制作小作品。
还可以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开始时,可以暗示孩子主动提问、主动要求、主动学习。紧接着,当孩子主动行动了,父母要用表扬、奖励等方法强化孩子的自主观念。
孩子主动去做了,不一定成功。父母要激励孩子,告诉孩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失败了一次不要紧,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接触各类事物,接触的事情多了,见多识广,心胸自然就开阔,悲观思想便不容易产生了。
纠正孩子的自恋倾向
对子女的养育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工程”,对孩子养育失误会引起很多麻烦,甚至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孩子不良人格的形成当然不能全部归罪于父母,但作为父母必须清楚,很多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与早期父母养育中的失误密切相关。
林娜从5岁开始就与离婚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独自支撑着家庭生活,她非常繁忙。尽管她会偶尔挤出时间来关心一下女儿,但母女俩在一起的时间少得可怜。并且母亲严肃、认真的神情总让林娜觉得不舒服、乏味,母亲在她的心中是高不可攀的,她们之间的距离好像很遥远。事实上,林娜特别希望和妈妈在一起,向妈妈撒撒娇、说说心里话,她只有妈妈一个亲人,她多想妈妈能收起严肃的面孔。但妈妈始终那样冷落她,总是说自己很忙,没太多时间照顾她。
林娜感到自己好可怜,妈妈一点都不爱她,她该怎么办呢?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林娜渐渐地变了。以前活泼开朗的她变得很内向、害羞;她过多地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一副目中无人的神情;她对身边的人十分冷漠、缺乏同情心;她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过分敏感,渴望得到持久的关注和赞美,嫉妒心强。每当林娜听到别人夸奖自己,就会洋洋得意、沾沾自喜;若听到批评之言,便会暴跳如雷、愤愤不平。在家里,她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妈妈发脾气,母女之间的关系更加冷淡。在和同学相处时,她很少能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很难理解别人的心情和感受。由于这种自悲倾向,林娜和同学之间的关系紧张。林娜几乎没有朋友,经常会产生孤独、失望、抑郁的心情,加上她的自我欣赏、目标过高,往往因为遭受挫折和失败而苦闷。
林娜的表现是典型的自恋倾向,是一种人格障碍。但由于症状不很明显,所以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脾气”或“品行”问题。但只要稍加注意,我们会发现有此类问题的人并不少。
自恋倾向的主要表现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不断需求赞美,经常想入非非,热衷于非现实的期望;他们往往专横妒忌,求全责备,挑衅好斗,缺乏自控;自恋的人情感肤浅,冷漠刻薄,容易固执己见,为人功利。
自恋倾向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单亲家庭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恋倾向。父母是因感情不好而离异的.那么父亲或母亲对对方的怀恨和不满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使孩子觉得他人都不可爱,不宜接触,而促使自恋的产生。另外,单亲家长由于平时时间紧张,与孩子沟通少,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进而更加关注自身。
2.教养方式不当
父母经常有意或无意地当着孩子的面或他人的面称赞、宠爱自己的孩子,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是社会的主体,父母对孩子更是娇宠有加.使孩子从小就自视甚高,这常常是自恋产生的基础。
3.心理因素
有的父母对子女,尤其是父亲对女儿,母亲对儿子过分亲昵、宠爱,使有些孩子产生把自己与异性尊亲认作一体的心理而出现自恋的倾向。
4.缺少同龄伙伴
我国提倡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异性和同性伙伴,如果家长不鼓励孩子去结交朋友,不为孩子结交朋友提供条件,甚至还加以阻碍,就会促使自恋倾向的产生。
5.孩提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关怀程度
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刚出生的孩子在第一年中对外界的需求是最多的。孩子的需要在充分得到满足后便会对环境和世界产生安全和信任感。不必要的早产、酗酒、药物依赖、住院、与亲生母亲的过早分离、母亲产后抑郁、照顾孩子的人过多等原因都会造成忽视孩子需要的满足和情感沟通。他们有效接纳世界的能力被抑制,从而对外界构成不信任和不安全感,并产生贪图更多需求和对自我世界高度警觉的倾向。
纠正自悲倾向的有效方法:
1.请心理医生诊断
首先,应该到心理门诊请心理医生明确诊断,如果确诊为自恋倾向.就应该消除他的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让他把自己认为讨人厌烦的人格特征和别人的批评罗列下来,然后回忆童年往事,探究其童年时期性格形成的原因。如在童年时表现为渴望得到父母的夸奖,一旦不能如愿.便会耍赖、捣蛋以吸引父母的注意。如果他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便会告诫自己必须改掉这些以自己为中心的幼稚行为,如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来获得别人的称赞。
2.学会关心别人
消除自恋倾向,必须学会爱护、关心别人。要获得爱必须首先付出爱。生活中最简单的爱,便是关心别人。因此,作为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帮助、关心他人。如果在生活中,他能助人为乐,自恋倾向就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3.多与孩子交流
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作为家长应该对孩子敏感一些.对孩子谈话的欲望给予优先的注意,尽量满足他们的谈话要求,善于营造轻松、自然的谈话气氛,不要使每一次谈话都过于沉重,以至孩子会有意避免与父母的接触,由于对父母不信任而过多关注自己,渐渐地形成自恋倾向。
改变孩子胆小退缩的性格
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性格特征容易被社会接受并认可,有时甚至能补偿个体智力方面的缺陷。研究表明,性格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生物因素只起一个前提作用。所以,我们不难理解环境和教育因素在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那些胆大、富有勇气的孩子往往是锻炼的结果.孩子的胆小退缩与其教育者的抚养方式和态度是密切相关的。也许下面的例子能给我们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