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庄意境与现代人生
14115000000018

第18章 天大地大人亦大(7)

到此,人类的发展才进入到了成熟期,也正是到了这个时期,人类的人格自尊心理和人格自尊观念也才臻于成熟。这个时期就是现代。

在这一过程中,老庄意境所揭示的下述思想,恰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形成提供了营养。

其一,“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这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其意是说:一个人越是为别人着想,自己也就越拥有;一个人越是给予别人,自己也就越富足。

这句名言对维护群体的团结,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具有指导作用。如果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采取为他人着想,向他人奉献的态度,那么这个群体也就会充满温暖,充满活力,而最后受益的不仅是整个群体,而且是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当然并不排除其中的一些人在奉献中暂时失去了什么,也不排除一些人在奉献中永远失去了一切,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奉献的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这种得获一方面表现在群体的壮大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群体之中每个人的需求上。

在一个群体之中,存在着两种关系:一种是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种是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面主要是从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来分析。而在处理个人与个人的关系时,这旬名言也有妙用。

在自己与他人相处时,如果一心一意总是为他人着想,那么受益的就不只是对方一个方面,因为自己越是关心别人,别人也就越是关心自己,越是爱戴自己。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因为自己时时在关心别人,也就等于将自己塑造成了别人利益的化身,自己的存在、自己的行为也就是别人的利益之所在,因而,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对方也会处处维护自己;其二是因为人是感情动物,而感情往往是双向的,也往往是自动增殖的,自己时时在关心别人,也就等于时时在双方之间播种着感情,得到别人的关心也就自在情理之中。

这一名言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相比,似乎还差着一个等级,因为它还在讲个人利益、个人得获,然而它在引导人们进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境界过程中,却起着阶梯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但体现在人类精神境界的提高过程中,也体现在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过程中。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总离不开个人的利益。说“亳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说的一种人格精神,是说在必要的时候人应该完全舍弃自己的利益,而维护群体的利益、他人的利益。而在一般情况下,利人与利己是统一的,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亳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也正是从维护个人利益的要求出发,经过逐步的演化而形成的。这种事实告诉我们,要在人们中间培养“亳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决不能离开个人的利益讲空话;只有从个人的利益出发,以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关系为纽带去引导,才能有所成效。

某报1996年的一则实事报道就是证明。报道说:

一天,有父子两个进城卖大米,一位穿着讲究的妇女一下买了三百元的,但给的是假钞。当这两位农民售完大米从城里往回返的时候,在路上又碰到了这位妇女,不过这时的她正躺在路边的阴沟里呻吟,满身是血。原来她被车子撞倒了,可肇事者却逃之天天。两位农民将她送到医院,为她垫上住院费,并不辞辛苦找来她的家人,把一应事情料理顺当之后,才要告辞。此时的她受到了教育,良心大发,不但补上了买米的钱,而且让她丈夫将家中存放的三千元假钞付之一炬,并向老天发誓,说从此再也不做损人利己之事。

这位妇女的转变虽然说不上进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境界,但毕竟从损人转向了再不损人,由此向做人的人格方向迈进了一步。

这一步是如何迈出的呢?正是从个人利益的得失体验中迈出的。她用假钞买大米,损人利己,可是如果人人都像她一样,那么她所得到的也不会是利,而是害。用车撞她而逃之天天的人对她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者。当她遇难之时,两位农民用温暖的手来帮助她,如果人人都像这两位农民一样乐于助人,她也就不会受害,害人则害己,利人则利己,这就是这位妇女的体会。从维护个人利益出发,得出助人利人的结论,这是这位妇女的基本思路。而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正是沿着这样的一条思路劝导人们“为人”、“与人”的,对培养现代人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亦有循循善诱的妙用。

与这一名言相近,老子还有一些名言,如“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报怨以德”,等等,都是劝导人们舍弃个人的利益,忘记个人的恩怨,多为他人着想,通过自己的奉献求得人间和谐。这些思想对树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皆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其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

这也是老子的一句名言。其意是说,以自身的需求去体会他人的需求,以自家的需求去体会他家的需求,以己国的需求去体会他国的需求,以天下百姓的需求去体会天下百姓的需求。

我们之所以要引述这句话,是因为它与引导人们树立舍己利人的思想有着一定的连带关系。

现代的一些人,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格精神面前,往往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也是一个人,他人也是一个人,我与他人是平等的,我为什么要为他人着想?我为什么要为他人服务?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引人人室的一种阶梯,而“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也是引人人室的一种阶梯。它告诉人们,天下之人都是人,天下人的需求都是一样的,我所需要的也是他人需要的,我家需要的也是他家需要的,我乡需要的也是他乡需要的,我国需要的也是他国需要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就要用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他人,自己需要的那就要让他人得到,自家需要的那就要让他家得到,己乡需要的那就要让他乡得到,己国需要的那就要让他国得到,百姓需要的那就要让天下百姓都得到。也就是说,一定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最后的结果是人人互帮,人人互助。当天下每个人都从中受益的时候,自己作为天下的一员,自然也就得到了益处。

从这种思想出发劝导人们,有助于人们逐步将舍己助人的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人格加以尊重,加以发扬。它在历史上起着这样的作用,而在现代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其三,“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这是宋尹学派的一个基本观点。其意是说,只愿天下安宁,以便能让百姓生活下去,使包括我在内的人民都能有饭吃,有衣穿。

宋尹学派是指战国时期以宋钎和尹文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因为他们的思想受老子思想的影响甚深,所以学界常常将这一学派视为道家的一个分支。

不管在学派上怎样划分,宋尹接受并发展了老子“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和“以天下观天下”思想,将视线放在天下的百姓身上,很少顾及自己。

据《庄子》书记载,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没有太多的追求,一天有五升米饭吃,能够活下去,也就满足了。他们日夜所担心的只是天下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受到战争的威胁。于是,每天为天下百姓的安危而奔波不息,劝说诸侯不要打仗,劝说人们宽容他人,用自己的辛苦调和天下,以自己的汗水换取太平,一心一意想要为百姓创造出一个休养生息的美好环境。

正因为如此,所以《庄子》书中对他们作出了评价,说“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也就是说,他们替别人想的太多了,而为自己想的太少了。

在老子思想的熏陶下出现的这种思想,不仅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形成的思想资料,而且也可以直接激发人们舍己利人的精神,培养人们的高尚品德,增强人们的人格自尊。

由此我们说,老庄意境与现代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格标准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仅仅因为这种联系是内在的、隐含的,所以很少为人所知。

2.人生在世贵在精神

人格自尊具有双重性:一重是时代性,一重是超时代性。时代性表现为,一个时代可能会有一个时代的特点,其内容与形式不一定一样;也就是说,人以什么为自尊,这种自尊以什么形式表现出来,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转移。超时代性表现为,它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精神气质,都是超越于物质享受之上的一种精神自慰;这种精神自慰,从人与一般动物分界以后就在孕育,到了春秋末期,由老子点破了,使它成了人的自觉意识,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而越来越强。

从超时代性的角度来看,老庄意境对现代人树立人格自尊,具有深刻的影响。

现代人常说,人生在世,总得有一点精神。什么是精神?精神就是超越物质享受的一种心理追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是一种精神,为国家、为人民办一件具体事情的志向也是一种精神,为一种具体的事业而奋斗不息也是一种精神,在艺术世界里孜孜以求,不断进取,也是一种精神。当然,并不是一切超越物质享受的心理追求都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并不是一切精神都是高尚的,但是追求高尚精神,树立远大目标,超越于眼前的物质享受,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开辟出一方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精神园地,却是现代社会人格自尊的一面旗帜。谁要是整天吃喝玩乐,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而不可自拔,人们就会说,这人没救了;反之,一个人如果有一种精神的追求,哪怕这种追求很不现实,只要它是向上的,有益的,这个人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就会立刻高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