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14114900000043

第43章 关于人才的流动(2)

5.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

人才流动是在人才成长和人才竞争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一般情况下,人才流动可以促进人才结构的合理优化,减少人才的积压、浪费,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国家汇集智能资源,发挥智能优势,推动社会、历史不断进步。而在政权更替与战争年代,人才流动则可以决定一个政权的盛衰兴亡。因此,应该认真研究人才流动的规律,用以指导今天的人才工作实践,这既是人才工作者又是人才学研究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才的流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

“人一上百,形形色色”。自古至今,各种人才的思想境界和目标追求千差万别。有人追求物质利益,有人追求高官重权;有人追求君主、领导者对自己人格的尊重,也有人更为看重事业的成功。人往高处走,才向善政流。从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人才流动,我们可以看出其中一些共同的规律。

(1)必须重视外来人才

一项事业的成功,一个国家的振兴,需要成千上万的杰出人才共同努力,既需要本国、本地人才,也需要外国、外地人才。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本国、本地人才的作用,又要认真总结历史上利用外来人才的经验,制定吸引外来人才的政策,充分发挥外来人才的能量与智慧。要努力创造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和工作、生活、科研环境,千方百计地吸引人才东流,抑制人才外流。由人才西流变为人才东流,由人才外流变为人才内流之时,即中华民族振兴之日。

(2)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学习古代的明君贤相,礼贤下士,思贤若渴。这里既包括尊重“人格”的感情问题,也包括活待遇问题。大才重禄,这是历史上已经有过的成功经验,我们自然也不能只说空话,不办实事。能否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能否礼贤下士、推诚待人,这都是人才得失去留的重要原因。

(3)要随才任使,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鼓励各种人才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人才流动从根本上说与各国、各单位的政治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真正能够吸引大批人才的还是开明的政治和有抱负、有作为、有前途的君主和领导。这一历史现象再次说明:“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贤臣择主,首先是择其有雄才伟略,远见卓识;择其国策英明,前途无量。善政是人才成功的政治舞台,弊政是埋没人才的荒野,暴政则是摧残人才的万丈深渊。真正有作为的人才都不甘心于老死户下,湮没荒郊,更不愿意辅佐昏君暴王,自投罗网,玉石俱焚。而是希望有所建树,一展宏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哪个国家,哪个君主有利于实现人才的理想,有利于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他们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向哪里,这是人才流动的总趋势。只有改革政治,使国家繁荣昌盛才能吸引大批人才;而只有发现和重用真正的人才,改革政治,发展经济的理想才能变成现实。秦国、刘邦、曹操、唐太宗吸引人才、广召人才的历史,进一步证明人才得失与国家振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我国当代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1.当代人才流动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化

大生产的必然结果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一些老的行业和部门在不断调整、更新;一些新兴的科技、工业部门在不断产生、发展,特别是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国家重点工程的不断涌现,极大地吸引和召唤着大批人才。并且外资、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的崛起,也打破了“公有制”的一统天下,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市场经济格局。在这种情况下,再用计划经济条件下采取的对各部门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国家统一调配,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市场经济要求在市场调节经济单位和经济活动的同时,也要对这些单位和活动所需的各种人才进行调节。人才流动,就是人才进人市场的具体体现。它打破了“人才私有”、“部门管理”以及所有制、户口、工资、福利等诸多方面的限制,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化大生产程度的日益提高,一方面按照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一方面激烈的竞争将使老部门、老行业被兼并、淘汰,使新兴部门、新兴行业不断涌现的速度比现在更快。劳动对象、劳动方式和劳动场所的不断变化,必然使人们常常处于选择之中,从而引起更广阔、更剧烈的人才流动。在历史发展中,这并不是我国所独有的,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据有的同志统计:美国在1949—1963年间,由于很多方面实现了自动化,所以大约有8000种职业从美国劳动市场上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种新的职业。20世纪90年代,西德一方面有80万失业者,另一方面又有60万个新的空缺职位。由此可见,人才流动不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社会化大生产,就要坚持人才流动政策,为人才流动创造更和谐、更宽松的社会环境。

2.当代人才流动是优化人才结构的需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不是没有人才,问题是能不能很好地把他们组织和使用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发挥他们的专长。现在科技人员一方面很缺,另一方面又有很大的窝工浪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现象很严重。这样的管理形式不行。怎样打破军民界限、部门地方界限,合理使用,把全国的科技人员使用起来,并且使用得当,是个很大的问题。”在这里,邓小平同志实际上指出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一是管理体制的不合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我国的人才结构,确实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这对人才结构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首先是地域结构不合理。沿海、内地和大中城市的科技人员不仅数量大,而且质量好,而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乡村的科技人员则数量小,素质也相对较差;其次是专业和行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教育、卫生、经济、会计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0%以上,而其他专业、行业则相对缺乏。特别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现代医药、环境保护以及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等专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则不足;第三是隶属结构不合理。中央各部门和所属单位、高校、科研机构、三资企业、大公司的专业技术力量雄厚,而一些中小企业、个体企业的专业技术力量则相对薄弱;第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人才分布比例不合理,二是同一产业中的人才分布也不平衡。比如在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就特别缺乏;第五是素质结构不合理。主要指中低层次的人才相对较多,而高层次人才相对匮乏。正是由于存在人才结构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所以才需要打破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的不合理管理体制,下放用人权利,允许人才合理流动和自主择业。要通过人才流动,逐渐达到人才结构在地区布局、专业和行业布局、隶属关系布局、产业布局、素质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合理性,以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挖掘人才的潜能,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3.当代人才流动是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社会环境阻碍其发展时,它必然千方百计地打破这种阻碍,寻找新的生存和发展途径,人才流动就是这些新的途径之一。

人才流动是冲破思想僵化的具体体现。王通讯先生在他的《人才学通论》中,曾经讲到过人才的“近亲繁殖”现象,即人才培养部门,如大学、研究生院、研究所等,不是把自己培养的尖子人才输送到外面,而是留在本部门工作,于是就形成了“三代同堂”的局面。他认为,这样做虽有一定的好处,但容易造成一种封闭或半封闭式体系,使人眼界狭窄,风格单一,思想死板,缺少活力。其实,不仅“近亲繁殖”容易产生这些弊端,就是一般人才长期囿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总做一种工作,也容易产生这些弊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而思想僵化一方面使人才固步自封,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方面又限制人才聪明才智的发挥,扼杀人才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使其在科学研究上走老路,循旧框,无所建树。这不仅阻碍人才自身的成长,也阻碍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从人才成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要求来看,必然要打破僵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和由此造成的人才僵化的思想,以人才流动的形式,为人才打开思路、开阔眼界、解放思想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这也正是古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道理的实际应用。

——人才流动是人才实现理想,施展抱负的实际需要。人才自然都有理想、有抱负,并会为实现这些理想和抱负,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而采取种种行动。当其工作的地区、单位承认其价值,并为其实现理想和抱负提供必要的条件时,他则安之、留之;当其工作的地区、单位不承认其价值,不能为其实现理想和抱负提供必要的条件,甚至阻碍其理想、抱负的实现时,他就会去之,会到新的地方,谋求新的用武之地,直到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可见,人才不断转换人生舞台,求生存,求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即使用某种政策、某些措施限制这种趋势的发展,也只能是暂时的、无意义的,这种趋势早晚会冲破其阻碍,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起来。当代人才流动正是这种趋势的表现,它反映了人才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

——人才流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支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科学研究的发展又要求各学科高度综合,共同作战。哪一个学科仅想凭自己的力量达到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别是在高科技领域,都是难以办到的。这就决定了知识必须广泛交流。而知识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交流。人才只有不断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以至跨国家的流动,才能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出去,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学习进来。这既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促进知识的“一体化”发展,又可以在流动中,使自己的知识发挥协作攻关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美国独立战争以后,从英国引进了大批专业人才。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初期,也聘用了大批国外的工程师。正是这些专业人才跨国家的流动,促进了这两个国家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此可见,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冲破“闭关锁国”政策,引起开放和各种层次的人才交流,这也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我国人才流动的性质殛某太原则

根据社会分工和管理的需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归属于一定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管理,在某个地区或单位服务。人才流动,简单地说,就是人才所服务的地区、部门、单位发生变化或转移的现象。人才流动,依据人才服务地区、部门和单位变化转移的情况,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人才流动,既包括改变人员隶属关系的流动,也包括各种不改变隶属关系的智力产品流动行为;狭意的人才流动,专指改变人员隶属关系的流动。

我们所说的人才流动,主要指广义的人才流动。

我国的人才流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才流动。因此,人才流动的目的,一方面要调动人才积极性,挖掘人才潜力,避免人才积压、浪费,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合理使用人才;另一方面则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有利于人才整体结构的平衡合理。因此,在鼓励流动的同时,又要加强管理,以避免或减少人才流动的盲目性。

特别要加强对流动人才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要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同时,实现个人理想。要反对为了金钱而丢失自己专业、理想、抱负的流动;也要反对为了金钱和安逸的生活而涌向国外,并滞留不归的流动。总之,社会主义的人才流动应该以积极的、正向流动为主,并努力消除无序流动给社会带来的副作用。

我国人才流动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才流动的社会实践,决定了人才流动的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