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逻辑推理的定义是:依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称为推理。推理也是一种思维过程,它的种类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三个大类之下又有各自的许多小类,相应的各类推理都有各自的规则。对于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来说,如果前提是真的,遵守推理规则,结论则必然真。或然性推理(归纳、类比推理)在前提真的情况下,其结论也不必然真。传统逻辑推理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形式化方面,各种推理都有其形式并用人工语言加以抽象固定,这是中国名辩学所不及的。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古代名辩学也建立了自己的推理理论。中国古代名辩学中的“说”相当于传统逻辑中的推理。名辩学中关于说的理论有哪些具体内容呢?
一 、“说”的本质
中国古代名辩学对于“说”的本质给出明确的定义性说明的是后期墨家和荀子。
1.后期墨家论“说”的本质
《墨子·小取》中说: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名”相当于逻辑学中的概念,“辞”相当于逻辑学中的判断。名与辞在当时都是一身而二任,与名、辞相并列的“说”当然也是一种思维形式,它相当于逻辑学中的推理,一定意义上又指论证。当然推理不是论证,而论证必然包含推理。
《墨子·小取》说“以说出故”,“说”的作用是什么呢?
说,所以明也。
通过“说”要达到的目的是“明故”。“说”是使人得以“明故”的一种方式或手段。“故”是什么?
故,所得而后成也。
某个事物(当然包括“辞”)得以成立的理由、根据即是某事物(包括“辞”)的“故”。简单点说,“故”是指一个“辞”所以成立的原因、理由或根据。由此可知,“以说出故”就是用推论来说明原因。把某个“辞”得以成立的原因、根据、理由揭示出来的过程就是说。说是为了出故。出,举也,即揭示。“出故”当然是为了“明故”。
《墨子·经上》将人的知识依据其获取的方法或途径分为三类:闻知、说知与亲知。通过传受得来的知识称为闻知,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称为亲知。那么,什么是说知呢?说知是一种推理之知,即通过推论得到的知识。《墨子·经说上》说知的定义为:
方不库。说也。
方,有的研究者据三国魏张揖著《广雅·释诂》认为有“表义”。此处转义为揭示。摩,同音假借为彰。彰为显义。如诸葛亮《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袢棉、允之慢,以彰其咎。”故“方不彰”意为揭示、显现前提中所蕴涵的不显露的东西。这就是“说”。也就是把前提所蕴涵的东西显现或揭示出来的过程谓之“说”。
对“方不彰”的上述解释最强有力的证据就是《墨辩》中列举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
在外者,所知也。在室者,所不知也。或日:“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知若所知也。犹白与黑也,谁胜?
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知其色之若白也,故知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所不知,不以所不知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知长。外,亲知也。室中,说知也。
假如别人告诉你,你所不知道的像你所知道的一样,那么,你不仅知道自己原来所了解的,而且了解了自己原来所不知道的。原因在于你听了别人告诉的话(加以推理的缘故)。
例如,室外之墙为白色,室内之墙的颜色却不知道。
但有人说:室内之墙颜色与室外之墙颜色同。这就是使人了解他所不知道的像他所知道的。这就好像是某物或是白色,或是黑色,哪个说法是正确的呢?室内之色与室外之色相同,如果室外之色是白的,那么室内之色也必定是白的。现在我们确实知道室外之墙颜色是白的,所以,也就知道了室内之墙是白色。正名的作用在于用所知道的去推求所不知道的知识。不可用所不知道的去怀疑已经知道的。
这就好比用标准的“尺”去量度所不知道的长度。室外之墙的颜色是通过“身观焉” (亲眼所见)而得到的“亲知”,室内之墙色则是通过推论得到的“说知”。
室外之墙为白色,这是亲自观察得到的。室内之墙什么颜色却不知道。有人告诉我们:室内之墙色与室外之墙颜色相同。据此,我们虽未亲自进屋去看,却可得出室内之墙色也是白色。可见,“说”就是从已知的前提推出一个新的知识,即结论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知识即为“说知”。这确实是“方不彰,说也”的最好注解。
“说”显然是指推理这种思维形式。试把上例整理如下:
已知:室外之墙为白色……亲知
“说”室内之墙与室外之墙同色。……闻知(告)。推知:室内之墙亦为白色。……说知由已知到推知这一过程或方法即是说。已知的前提,就像一把尺子(已知长度),用它去度量一个物的长度(未知)。其结论,正是这一度量的结果,即说知。“说知”与“身观焉”的“亲知”不同。“亲知”是感官受到外界刺激直接得到的知识,是直接经验或直接知识。“说知”则是从已知的知识为前提通过推理而获得的间接知识。
从上例可以看出。“室内之墙是白色”的理由或根据是已知的两个辞。这两个已知的辞就是推知得以成立的“故”。
故,所得而后成也。
中国古代名辩学不但把“故”区分为“大故”与“小故”,而且对故还作了如下的区分:一是作原因解,相当于一个辞得以成立的现实理由;一是作根据解,表现为事物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这相当于逻辑理由。一个辞所以成立的根据(逻辑理由)并不就必然表现为事物的因果联系。
例如,前面举的例子,已知的前提:“室外之墙是白色;室内之墙色与室外之墙颜色同”,并不就是室内之墙是白色的原因。已知的前提只是得出推知的根据,我们通常称之为逻辑理由。室内之墙为白色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涂了大白颜料的结果,这二者之间(涂大白颜料后其被涂物即为白色)才是因果联系。可见,“说”的根据与推知的关系可能是因果联系的反映,但并不就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墨辩》中对此问题亦有论述:
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
或伤之。然也。见之,知也。告之,使知也。
某物之所以是这样,与我如何知道某物是这样,和我如何使他人知道某物是这样,这三者的原因不一定相同。
例如某人生病。
某人受意外伤害,这是他病的原因。我亲眼看到某人受伤致病,这是我了解某人有病的途径。把此事告诉他人,这是他人了解某人生病的方法。
某人生病是由于意外伤害。我知道某人生病是亲眼所见。别人知道某人生病是我告诉的结果。“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三者是不必然相同的。
墙是白色的原因(“物之所以然”)与我如何知道墙是白色,以及如何使他人知道墙是白色,这三者的“故”(原因)不必然相同。墙是白色是刷了大白颜料的结果,我亲眼看到是我知道墙是白色的原因。他人知道墙是白色的,是由于我告诉他们的结果。产生三种结果的原因(故)不必然相同,即不一定相同,可见,还存在着相同的情况。
例如,一夜西北风过后,气温降低。一夜西北风,既是物之所以然,也是我所以知之。气温降低的直接原因与逻辑理由是一致的。尽管产生某事物的直接原因与根据不必然相同,二者有时并不一致,但它们(原因或根据)都是从已知到推知的充足理由。这是客观事物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的反映。这是一个正确的“说”(推论)的实质所在。
“说”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从巳知到推知的必然联系,找出某“辞”得以确立之“故”。
2.“说”的种种表述
中国古代名辩学对于“说”这种思维形式有种种不同的表述。
孔子不但在正名理论上发其端,而且在先秦第一个提出了具有推理意义的认识方法。他的“告诸往而知来者”可以说是具有推理意义认识方法的集中体现。我们知道传统逻辑中推理的定义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或思维过程。“告诸往而知来者”的告,是老师教学生。“往”是过去的事,“来”则是未来、后来之事。《论语》是语录体,我们常常看到孔子教导、告诉学生过去的事,要求学生据此能由此及彼、推知后来、未来之事。所谓“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闻一知二”、“闻一知十”等说法与“告诸往而知来者”虽然词句不同,但其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从已知推出未知。孔子的发端对后世影响很大。
墨子明确地肯定可以根据过去推知未来,依据已显现的情况推知未显现的,即隐藏着的情况,这就是所谓“以往知来、以见知隐”。“以往知来”这明显地是孔子“告诸往而知来者”的略语。见:读为现。显现出来的事物状况,即已知的事物状况。隐,藏也,没有显现的。用逻辑术语说则是由已知推出未知。与此相对照,当时确有人有这样的看法:“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
恰与孔子、墨子的“告往知来”、“以往知来”相对立。
墨子巧妙地用一个推理反驳了这种错误说法。《墨子·鲁问》记载:
彭轻生子日:“往者可知,来者不可知。”子墨子日:
“籍设而亲在百里之外,则遇难焉。期以一日也,及之则生,不及则死。今有固车良马于此,又有驽马四隅之轮于此,使子择焉,子将何乘?”对日:“乘良马固车,可以速至。”子墨子日:“焉在不知来?”
墨子的反驳机智有力。已知的条件是“固车良马”与“驽马四隅之轮”,让你选择。彭轻生选择了良马固车。为了救自己的亲人,需要速至。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但包括了“往”与“来”,往可知,依据“往”进行推理,“来”亦可知。墨子维护了自己“以往知来,以见知隐”的观点,充分肯定了推理的认识作用。
荀子常常将说与辩混用,很多场合说即是辩,辩即是说,往往说辩共举。
辩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
所谓“辩说”就是针对同一对象(不异实名)而展开的是非然否(动静)的争论。这种争论当然包括有推理(说)的具体运用。《荀子》一书中对“说”的表述也很有特点,它不是一般地泛泛而论,而是考虑到思维进程的方向分别加以叙述。《荀子·非相》中说:
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日: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这里的“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无疑是对“说”的又一种表述。“近”、“一”、“微”都是已知,是前提;而“远”、“万”、“明”都是未知,是结论。知,则是推知。再深入—步,何以可从一知万,从近知远,从微知明呢?荀子这里讲述的显然是典型归纳的推理方法。从分析解剖个别事物,当然是具有典型性的事物,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必然性,就可以进行归纳概括,而得出普遍性的知识。中国有句俗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为了了解麻雀的生理构造,我们解剖一只或几只即可。没有哪个人要把所有的麻雀都捉来杀掉才去得结论,这就是“欲知亿万,则审二二”。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蒸汽机已经最令人信服地证明,我们加进热而获得机械运动。十万部蒸汽机并不比一部蒸汽机能更多地证明这一点。”这说明我们只要能正确地抓住典型事例,——如荀子所说的“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的“君子”即是适例一进行审嗅的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对同类事物加以概括,归纳出—般性结论。如果说“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是具有归纳性质的推论认识方法,那么下面《荀子-非相》中的另一段介绍的认识方法,则具有演绎的性质:
圣人何以不可欺?日: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以说度功,以道观尽,古今一也。类不悖,虽久同理。故向乎邪曲而不迷,观乎杂物而不惑,以此度之。
圣人不会被欺骗的原因是:圣人能用自己掌握的事物的规律去进行推论、测度。依据人的一般情况去推论、测度个别人,以事物的一般的情理去推论、测度个别事物,以同类事物的普遍具有的性质去推论、测度个别事物,以一般公认的理论去推论、测度某事物的功用,以总的原理去推论、测度无穷尽的事物状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事物只要属于同类,道理就是一样的。因此,面对各种不正的情况及多而乱的事物而不产生迷惑,就是用以上的道理方法去推论、测度的结果。万变不离其宗。荀子认为,凡同类的事物,必定有某些相同的性质,有某些相同的状况。
人们一旦认识了、掌握了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状况或道理,就能以此作为根据去推论、测度同类的个别事物。
此所谓“以类度类”。人为一类,依据“人”之类共同具有的情状去推论、测度某个人的情状,此所谓“以人度人”。如此而已。当然,关于某类的共同情况、状态、性质、道理等是已知的,而关于同类个别对象的认识是未知的,由已知进到未知,当然是推理。从思维进程的方向看,“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则是由一般到个别,因而具有演绎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