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刻苦的学习,在学堂的一期学员之中,冯国璋是成绩最优异的学员之一。当时,他几乎是“每试辄冠”,在步兵科中只有梁华殿与他一样成绩优秀。而同时期的炮兵科中,像冯国璋一样优秀的,便要数段祺瑞与王士珍了。冯国璋和这些人一起,后来都成为了北洋军阀的主要领袖。毫无疑问,他们后来的成就是跟这四年的刻苦学习分不开的。
在北洋武备学堂期间,虽然冯国璋把自己的主要学习精力都放在了军事知识上,但是他心底上依旧没有忘记那个一直没有实现的理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其实,冯国璋成为军人,真的只是一个偶然。如果他岁试顺利,如果他家财雄厚,他是应该会继续走读书科举的路子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冯国璋到了军队以后,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继续参加科举考试。
不过,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冯国璋到了军队以后虽然继续在科举上用功,但是这一次他运气比较好,不用考试八股文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说此时的清朝已经废除了八股文和科举,而是在岁试的内容上做了一个改革:写作策论加上算学。更重要的是,岁试还增设了数学附生的名额。换句话说,考生可以通过考数学来获得秀才的功名了。
我们在前面说到过,冯国璋曾经师从清末民初著名的数学家白广川先生,因此颇具算学功底。所以,当他得知岁试改革的具体消息后,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1888年的岁试。这一次,冯国璋如愿以偿地中了秀才!
喜讯传来,冯国璋成了北洋武备学堂里面第一个军人秀才。在他之前,武备学堂还真没有一个行伍出身的人能够在文试中取得功名。一时之间,冯国璋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洋武备学堂。就连李鸿章在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都连声称赞道:“不得了,武校出文生矣。”
这次考试的成功,让冯国璋重新恢复了走科举道路的信心。于是,他又接着报考了这年年底的顺天府乡试。然而,幸运女神并没有再关照他。还是由于没有精通八股文的写作技巧,冯国璋在乡试中名落孙山了。用《冯国璋年谱》中比较委婉和隐晦的说法,就是“膺荐未售”。
乡试结束之后,冯国璋回到了天津武备学堂,继续学习他的军事知识。
大概在1889年2月的时候,另外一个坏消息传来:冯国璋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本来,按照原定计划,冯国璋准备等到这年夏天自己从武备学堂毕业之后,再回老家。这下没办法了,他只好向学堂请假,回家办理父亲的丧事。
回到家中,冯国璋很快就陷入到了严酷的现实里面。那时,冯家的状况已经极其困难了。虽然一直以来,有母亲孙钗的全力维持,但是孙钗毕竟也一把年纪了,顶多只能管管家,无法再给冯家增加产业。至于原来在持家的三个兄长,此时同样事业发展不顺,自己养家糊口都很难,别说是照顾大家族了。而冯国璋本人,虽然看起来进了北洋武备学堂,显得很有前途,但是眼下他却需要养活妻子和三儿、一女,肩上的担子同样十分沉重。
在这样的局面下,兄弟几人都觉得此时没有能力给父亲办一个隆重的葬礼。最终,他们只好凑钱买了一口十分薄的棺材,“厝柩宗祠中”,也就是把父亲的灵柩暂时放在冯家的祠堂里面,准备等到家庭经济状况好一些的时候,再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安葬。由此可见,冯国璋在没有发迹之前,过的生活可以说是“穷困潦倒”。
几乎可以说,当时唯一支撑冯国璋精神的,便是他在北洋武备学堂的学业。“办完”父亲的葬礼之后,冯国璋回到了学堂,继续完成剩下的学业。
1889年7月,冯国璋修完了北洋武备学堂步兵科的全部课程。在当年的毕业考试中,他名列前茅。
毕业之后的冯国璋,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其实,在他面前有一条似乎早已注定的道路:留在武备学堂当教员。事实上,学习成绩优异、为人干练老成的冯国璋还没毕业,就已经被他的许多老师认为是留校任教的最佳人选。
最终,冯国璋选择了留下来当教员。他心中十分明白,既然走的是从军之路,那么如果一直留在学堂里,自己是很难学以致用,并且飞黄腾达的。
在那样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里,作为一个军人,最好的出路就是依仗军功成就功名。
尽管心中这么想,冯国璋最终还是留了下来。他知道,眼下自己最需要的,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人,这样才能养家糊口。不然的话,连自己都养不活了,还怎样去追求更高的发展呢?再说,一时之间还真不太好找工作,既然武备学堂有现成的工作,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冯国璋一面任教,一面继续打听各种门路,希望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尽管如此,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冯国璋当教员那段时间,是在学堂里瞎混。
实际上,他的教学还是做得有声有色的,深得其他教员以及学生的好评!
在武备学堂里,冯国璋讲授的是步兵的课程。在这些课程之中,学生们最难听得进去的便是陆军的各种规范、条例。这些东西是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目的是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作战有力的近代化军队。可是,这样的规范、条例,对于那些旧军队出身的军人来说,根本就是一个束缚,因此很多教员在教授这门课程时,都遇到了难以让学生信服的难题。可是,冯国璋却很容易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的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那就是以身作则,凡是他要求学生们做到的,他自己绝对首先做到。这样一来,就没有哪个学生敢不服从命令了。
就这样,在武备学堂里,冯国璋当教员一当就是四年。由于他是武备学堂的第一期学生,毕业后又留校任教,因此被后来的师弟和学生们尊敬地称为“大学长”。也就是在这里,这位“大学长”用自己的智慧和友情结交了很多好友,这就为冯国璋后来功成名就打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其中,与冯国璋关系最密切的,主要就是曹锟、李纯、王占元和陈光远这些后来名震中华的军事和政治领袖。
冯国璋跟这些人的关系深厚,从几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其一,冯国璋当上总统之后,很快就任命李纯为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这两人加上先前已经当上湖北督军的王占元,都是冯国璋的死党,是他最大的政治支持者。其二,直皖战争中,曹锟打败了段祺瑞。那时,冯国璋已经去世了。曹锟打了胜仗后,专门跑到北京帽儿胡同冯国璋的旧宅去,向他的遗像行礼道:“四哥,我给你出气了。在小站的时候,他(也就是段祺瑞)就打不过我。”
从这些事情看得出来,冯国璋在武备学堂期间,并没有耽误事业发展,反而为以后的飞黄腾达布下了一个很好的人际关系网。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出身寒微的冯国璋,才最终能够出将人相、名震寰宇!
军队才是用武之地
尽管冯国璋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教员工作,但是十分公允地说,冯国璋在武备学堂任教,确实有些屈才。实际上,在冯国璋心中,也觉得当教员、挣钱养家并不是自己最终的目标。作为一个有着高远抱负的将才来说,他真正的用武之地,永远都是在军队。
因此,可以说冯国璋从当教员那天开始,就一直在谋求着能进入军队去施展拳脚、建功立业。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893年夏天,冯国璋如愿以偿地成为了淮军名将聂士成的幕僚。
这个聂士成是个什么人物呢?根据史料记载,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早年以“武童”身份加人淮军,曾经跟随李鸿章镇压过捻军和太平军的余部。由于屡立战功,因此当冯国璋给他做幕僚时,聂士成已经官至总兵,正率部驻扎在直隶省的芦台。
聂士成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将领,对于文武双全的冯国璋,他自然也是青睐有加。冯国璋后来的卓越表现,也证明了他的眼光是十分独到的。
冯国璋进入聂士成的部队不久,就获得了一次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
1893年秋天,李鸿章命令聂士成,带领部队到东北三省的中俄和中朝边境地区考察。精明强干的聂士成一接到命令,就立即开始准备前往东北。不过,他必须挑选一些得力的助手,随同他前去。尽管冯国璋来部队没多久,但是聂士成很快就想到了他。
在聂士成心目中,这个被誉为“武校文生”的年轻人既有着丰富的军事知识,又有着传统经史的教养,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聂士成就让冯国璋参加了考察队,专门负责“注说”。
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一百多人的考察队于1893年10月21日从锦州出发,开始了历时大半年、行程两万多里的考察活动。那段时间里,他们风餐露宿、爬山涉水、历经磨难,十分详细地考察了东三省中俄、中朝边境的地理地貌。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军事上极为重要的山川、河流、关隘的地理位置,使用新式地理测量方法作了精细的地图描绘。在制作地图的同时,冯国璋便专门负责给地图作注解,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加以说明。
等到考察结束之后,冯国璋便依据这些说明文字,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勘测资料,汇编成了一本极为重要的军事地理图书——《东游纪程》。正是有了这本书,当时的人们才对辽东的地形地貌有了更加精确的认识。也正是由于有了这本书,清朝军队才能够在第二年的对日作战中显得从容不迫。
在那段时间里,跟考察队的所有队员一样,冯国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尤其在面对那么多错综复杂的地理状况时,他耐心仔细地加以核对,工作极为认真负责。冯国璋的严谨作风,让同行的考察队员们十分敬佩,也让聂士成十分欣赏。
回到部队后,聂士成很快就将筹办军械与粮饷的重任交给了冯国璋。俗话说,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军械和粮饷关系到军队的后勤生命线,筹办它们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很明显,此时聂士成已经把冯国璋作为自己的心腹了。
也就在聂士成带领考察队回到芦台之后不久,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
正是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以及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之中,冯国璋再一次展现了自己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踏实的作风。那么,这次起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熟悉亚洲近代史的人都知道,实际上,早在1894年朝鲜的东学党起义之前,朝鲜就于1884年发生了一次“甲申政变”。在这次政变之中,作为朝鲜宗主国的清政府,就与政变的幕后黑手日本发生了外交乃至军事冲突。后来,由于袁世凯等人的努力,清政府才保住了在朝的宗主国地位。
1894年的东学党起义,实际上依旧是日本人在作乱。当时,朝鲜政府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平息事端,需要清政府出兵予以支持,也就是所谓的“代戡”,并署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此时,日本人也对清政府的出兵表现出极大的支持,而实际上他们正是想借这次机会与清军再次发生摩擦,最好是爆发战争。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朝鲜,并逐步实现他们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狼子野心!
在接到朝鲜政府的请求之后,负责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一时之间不知道日本人到底有何打算,因此对于出兵朝鲜十分的犹豫。不过,没过多久,时任“驻朝总理交涉通商事宜”的袁世凯向李鸿章发来一封密电说:“日人盼华速代戡”,而且日本人“似无他意”,也就是让李鸿章放心,出兵朝鲜不会出大乱子。
李鸿章这才不再犹豫,立即派遣直隶提督叶志超率领一支淮军入朝“戡乱”。而聂士成所在的部队,也在这次入朝部队之中。就这样,冯国璋作为部队的押粮官,也来到了朝鲜。
然而,李鸿章的犹豫已经延误了战机。当1894.年6月11日聂士成率领部队乘船抵达朝鲜牙山时,日军早已于6月2日抢先登陆朝鲜。几乎可以说,正是由于李鸿章“避战自保”的错误战略,天真地认为日本人不会先发制人,才注定了接下来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清政府的在朝官员依旧按照这种战略与日本人打交道,企图不战而屈人之兵。但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再也不是那个能够雄霸亚洲的“天朝上国”了。后来居上的日本帝国主义,才不会买这笔账。
7月23日,入侵朝鲜的日军占领了朝鲜王官,并攻下了清政府驻朝总理公署。两天之后,7月25日,早已埋伏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的日本军舰,在清朝军队毫无戒备的情况下,袭击了从朝鲜返航的运兵船,高升号被击沉,七百多清军遇难,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在发动海上攻势的同时,日本陆军也向驻守牙山的聂士成部清军发动了进攻。由于毫无防备,加上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匆忙应战的聂士成部几乎是独立无援地与日军作战。当时的情况十分紧急,假如再没有援军赶到,继续作战下去,聂士成的军队将会全军覆灭。眼见于此,冯国璋机智地向聂士成建议放弃牙山,撤退到欢驿,与叶志超的主力部队汇合,以集中力量对抗日军疯狂的进攻。
聂士成接受了冯国璋的建议,果断地率部撤到了欢驿。然而,当他们到达欢驿时,却发现这里早就没有了清朝守军。胆小怯敌的叶志超,早就带领部队弃城而走了。看到这个场景,聂士成心里明白,欢驿同样守不住了。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率领部队退到了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