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冯国璋来到了三十里铺,平时就在外公家吃住,同时就读于毛公书院。在那段时间里,冯国璋至少在生活环境上有所改善,得以安心读了几年书。不过,有时也难免受些气。毕竟,这里不是自己家里,外公家的其他表兄弟的白眼乃至欺负,冯国璋没少受。这是一件十分无奈的事情,可以说是世态炎凉,也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使然。
或许正是由于很早就熟悉了人情冷暖,冯国璋在毛公书院就读期间非常刻苦。在这里,他进一步学习了古代的经书。同时,在史书和算学方面,冯国璋也十分感兴趣,下了不少功夫。
当时,毛公书院有专门讲授《史记》、《纲鉴》以及数学知识的老师。冯国璋最喜欢的便是数学和史书。据说,他能够将《史记》上的“世家”、“列传”全部背诵下来。在数学方面,由于他长期的钻研,尤其是“通晓算术”,因此使得他能够在进入北洋武备学堂后,再回河间参加科考,并被录取为了附生案首。除此之外,冯国璋的算术素养,还在他后来独立编纂和审订兵书时,起了很大的作用。
看到这里,有人或许会好奇,在一个教育上更多注重科举考试的时代,冯国璋怎么会热爱上数学呢?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当时的毛公书院里有一位堪称“数学大师”的著名学者白广川先生。这位先生跟他的父亲白品一都是著名的数学家,平生最厌恶的便是科举和八股。幸运的是,他们家里十分有钱,因此可以不用通过科举谋取生路。
这父子两人由于不愁生计,因此一生都在浩瀚的数学典籍中钻研,甚至连当时已经传人的西洋算学书籍也都有所涉猎。博览群书、勤奋好学加上头脑聪明,使得白广川成为了清末民初屈指可数的著名数学家,写作出版了好几本数学名著。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初学易解》、《九归算法》和《添元》等融合了中西算学精华的著作。
正是在这位数学大师的影响下,冯国璋才喜欢上了这门学问,而且最终成绩斐然。据说,1875年,毛公书院举行了一次大型的考试,在这次考试中冯国璋获得了第一名的佳绩。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对他寄予了厚望,尤其是专门讲授经书和史书的吴震先生,更是对冯国璋非常器重。在这位老夫子眼中,冯国璋将来绝对能够仕途坦荡,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他便亲自主持,把自己的妹妹吴凤许配给了冯国璋。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往往出人意料。1876年,河间举行了三年一度的府县秀才“岁考”。带着所有人的期望,冯国璋参加了这次考试。这是他第一次参加科举,按理说饱读诗书的他应该能够一举中的。但是,结果出来后,包括冯国璋本人在内的所有师友、亲朋都大吃一惊:冯国璋竟然名落孙山!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冯国璋虽然博览群书,但是一直以来却对科举考试的重要工具八股文并不在行。据说,当年岁试的题目“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很明显,这句话出自《论语》。对于这个经典名句,冯国璋肯定十分熟悉。
上场后,他就胸有成竹地开始作答。从最开始的破题,到接下来的承题都没问题,不过当他按照八股文的要求写到评议这部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心中似乎没有一点灵感。之前的文思泉涌,现在变成了才思枯竭。
无论冯国璋怎么思考,都想不出一点有用的文句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运用自己的博学,从经书之外的其他古籍上套用评议。虽然最终试卷上写得洋洋洒洒,但是这肯定不符合八股文写作要求的。就这样,第一次的岁考,十八岁的冯国璋失败了。
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在震惊之余,都觉得十分不平:连冯国璋这样优秀的读书人都得不到功名,这是哪门子的考试啊?尤其是冯国璋的老师吴震,更是愤愤不平。
不过,再气愤也无济于事。现实的办法,就只有重头再来。就在冯国璋第一次岁考失败那年,他和吴震的妹妹吴凤结了婚。不得不说,这次婚姻对于当时的冯国璋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吴凤家里的经济条件不错。这样一来,冯国璋就可以完全静下心来,全力以赴三年之后的岁试。
然而,三年之后,二十一岁的冯国璋再次从考场上败下阵来。这次失败的根源,依旧在于他在八股文写作上的欠缺。此时的冯国璋,用著名作家公孙訇《冯国璋年谱》中的话来说,真的就是“屡试不得志”。前路究竟在何方?一时之间,冯国璋陷入了困境和迷茫之中。
想来想去,冯国璋觉得,自己之所以老是失败,跟没有得到精通八股文写作的名师指导有很大关系。如果再这样自学下去,将来还是会接着失败。
于是,他决定到更加高级的学校去深造。然而,当他想到这里时,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去高级学校深造需要盘缠和学费,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又该从哪里去筹措呢?
在冯国璋最为艰难的时候,他得到了堂叔冯甘棠的资助。1881年,冯国璋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保定,顺利进入莲池书院深造。
在清末民初的时候,河北的莲池书院是一家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1881年12月,当冯国璋来到莲池书院时,正是这个书院的全盛时期。当时,吴汝纶、黄彭年、张裕钊和何秋涛等著名学者,都在这里担任教职。其中,吴汝纶专门讲授经学,黄彭年则主讲考据学,张裕钊主讲文章章法和写作,至于精通史学的何秋涛则主讲历史和地理学。
对于这样一所名师云集的著名学府,冯国璋自然是十分向往的。不过,当时的莲池书院在新生入学上有这样一个规矩,就是不管求学者是否已经考取了秀才乃至更高的功名,只要想进人书院就读,都必须参加每年正月举行的书院入学考试,而且成绩必须合格才予以录取。
因此,当冯国璋12月来到书院时,就只能先作为旁听生跟班随读。到了1882年的正月,他参加了书院的入学考试。幸运的是,这一次,他一考即中,顺利地成为了莲池书院的正式学生。
虽然在人学这一关上,冯国璋没有遇到多大的困难。实际上,莲池书院是一个很适合那些不用担心生计的读书人考取功名的地方。在学制上,莲池书院规定,根据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时间,学制上一般实行三年制。学生只要在三年内考中了任何功名,比如考取了秀才,或者由秀才考取了举人,就可以毕业了;如果三年时间内没有考取,只要你拿得起钱,就可以继续在书院就读。
这样的规定,对于那些有钱人家的读书人来说,很明显是十分方便的。
但是,对于冯国璋来说,却非常奢侈。哪里有那么多的钱,可以供冯国璋在环境清幽的书院里三年接着三年的耗下去呢?此时的冯国璋需要的是尽快通过读书、考试谋求一条生路。
就在他入学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用光了堂叔资助的钱,因此又面临着辍学的严酷现实。不过,冯国璋还是不想就这么放弃。他几次找到校方,说明了自己的情况。他的诚意感动了学校领导,同意让他在书院勤工俭学,帮助管理住宿、图书馆和食堂,从而获取一定的报酬。
然而,这些钱对于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没有坚持多久,冯国璋就在书院呆不下去了。无可奈何之下,1883年,冯国璋辍学回了老家。
武校出了秀才
冯国璋虽然想当个文化人,却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家里困窘的经济局面让他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理想。
退学后的冯国璋本来想在家里一边自食其力,一边继续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取仕途上的发展。很显然,这段时间冯国璋的日子过得十分的艰难,然而,他的好运终于还是降临了。1884年,正当他为再次名落孙山气恼时,却突然听见自己的叔祖冯士块已投奔淮军的消息。
在辈分上,冯士块是冯国璋不同房的爷爷。这个老人做人十分灵活,他曾经于1870年考取了举人。谁知,他却一直没能顺利当上官。于是,冯士块便在朋友的帮助和介绍下,到驻屯在天津小站的淮军盛字营做了一个负责文案的文职军人。
冯国璋听说冯士壤已投奔淮军的消息,觉得这未尝不是一条出路,至少比自己现在这样没事闲着强多了。再说,以前冯国璋还努力学习过古代的兵书和作战计策,而且素有心得。因此,冯国璋便决定走一条文人投军致仕的路子。就这样,冯国璋毫不犹豫地参了军。
冯国璋参军那会儿,湘军领袖曾国藩已经去世了。此时得到朝廷重用的,是淮军领袖李鸿章。由于功勋卓著,李鸿章当上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他所统帅的淮军,自然也就跟着调防到了直隶。
作为洋务派的首领,李鸿章当上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依照“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方略,向西方列强学习各种先进的近代军事、科学技术。而冯国璋投笔从戎的时候,李鸿章正在天津开设水师学堂和电报学堂,招收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以为清廷储备军事人才。可以说,冯国璋的参军恰逢其时,也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就这样,1884.年末,冯国璋告别了自己的亲人,也告别了曾经的文人梦想,走上了一条光荣而又充满荆棘的戎马之路。
由于冯士壤在淮军中担任文书,因此这一年刚好25岁的冯国璋也来到了天津大沽口,投在淮军盛字营下面,做了一个普通的士兵。当时,淮军盛字营首领的名字叫做刘祺,跟冯士壤的关系处得十分融洽。正是凭着这层关系,刘祺对冯国璋还是很照顾。
起初,冯国璋只是一个炊事兵。后来,刘祺见这个小伙子十分机灵,就让他跟着一个管带,做了勤务兵。冯国璋做了勤务兵之后,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就经常帮助这个管带处理一些文书。
他为人谦和,因此人缘不错,越来越受到刘祺的信赖。刘祺曾经好几次与冯国璋交谈,印象甚佳,认为这个小伙子不仅知书达理,而且为人勤恳,是个可以造就的人才,这就为冯国璋后来的发达奠定了很好的人际基础。
就是在兵营里,冯国璋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来到叔祖在军营的屋子中读书。只不过,这时他看的书,不再是那些古代文化经典了,而是一些近代军事书籍。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冯国璋掌握了不少军事作战的知识。
也就在冯国璋刻苦攻读的时候,1885年的6月,李鸿章在天津创立了北洋武备学堂,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专门军事学校。这个学堂的开设,自然是为了进一步储备军事人才。因此,从这一年的7月开始,北洋武备学堂就在淮军的各个营里选拔学员。
根据事前的设想,这个武备学堂在体制上准备仿照西方各国的陆军学堂,延请德国人当教官,主要教授天文、舆地、格致、测绘和算术等学问。同时,还要让学员们掌握炮台、营垒的构筑方法,以及马队、步队、炮队的演习和军队的行军、布阵、分合、攻守等军事知识。
实际上,这个暂设于天津水师公所内的武备学堂,按照李鸿章最初的设想,是要招收一些淮军中的低级军官进来学习军事知识,以进一步将他们培养成为军事将领。然而,当时的淮军,大部分低级军官都是些目不识丁的武夫。不仅如此,长期的旧军队作风,还让他们十分难以管教。因此,他们在进入武备学堂之后,可能只有极少数优秀军官才能学进去那些军事作战的文化知识。
无可奈何之下,李鸿章只得改变了最初的设想,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定,即淮军的士兵,只要略通文采而且愿意习武的,就加以录取。这样一来,读书多年,虽然没有考中科举,却可以说得上是略通文史的冯国璋,无疑就是最好的人选。加上冯国璋跟上司的关系处得好,刘祺便更加愿意提拔这个年轻人。
新的规定一经下达,刘祺便根据“文员愿习武者一并录取”的规定,毫不犹豫地把冯国璋的名字报了上去。1885年9月,冯国璋由盛字营的一个学兵,正式成为了武备学堂一期的步兵学员。
那一年,跟冯国璋一起入学的同学,还有日后赫赫有名的段祺瑞、梁华殿、王士珍和王占元等人。成为武备学堂的首批学员,冯国璋为他日后立足军界,铺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从此以后,他便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北洋武备学堂成立后,最开始准备实行一年的学制,目的是能够在短时期内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是,很快李鸿章等人就发现,设置这样的学制,不仅学员们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学到那么多知识,就连教授们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一年之后,北洋武备学堂又延长了学制年限。从第一期学员入学的1885年9月,到这批学员1889年7月毕业,一共花去了四年时间,才基本上完成了上面讲过的那些教学任务。
正是在这四年时间里,冯国璋从一个文质彬彬的读书人,变成了一个能文能武的军人。可以想象,曾经饱尝经济困窘和考试失败的冯国璋,是非常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上进机会的。
学堂中虽然按照李鸿章的规定,同样讲授中国传统的经史学问,但是在此时的冯国璋看来,既然成了军人,就应该抓好本职。因此,一进入武备学堂,冯国璋就十分注重各项军事知识的学习。他不仅刻苦钻研天文、舆地、格致、测绘和西方的军事理论,而且还认真、反复地学习各种行军、布阵、攻守以及设营、垒炮台等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