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奢侈豪华的婚礼背后,自然是冯国璋和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政治与婚姻的交易。当然,我们不排除冯国璋确实对周砥有感情这一方面。不过,在当时的背景下,冯国璋的这场婚姻更多地带上了政治婚姻的色彩,以至于隐含在其中的感情因素都显得微乎其微了。
我们都知道,就在冯国璋举行这场婚礼的那段时间,袁世凯取消了国民党国会议员的资格,进而直接解散国会,撕毁《临时约法》,正在逐步走向专制独裁的道路。而袁世凯这每一步的政治行动,都得到了冯国璋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此时的冯国璋,确实已经成为袁世凯身边的第一大红人。甚至在袁世凯准备废除内阁制度,实行总统制的时候,冯国璋也为他全力造势。面对外界的各种质疑声,冯国璋坚定地为袁世凯辩护道:“(中国)应于世界上总统总理之外,别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解散国会则取法,使大总统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换句话说,这个时候的袁世凯,只要不称帝,就算天下大权尽归他手,冯国璋也是会力挺他到底的。
袁世凯如此重视冯国璋的婚姻大事,自然是想要冯国璋替他管好东南半壁江山。实际上,冯国璋此次出任江苏都督,已经和之前出任直隶总督的政治背景差异很大了。
在出任直隶总督时,南方的革命党人还在积极地活动,意图颠覆袁世凯的统治地位。而等到冯国璋出任江苏都督时,南方的国民党已经在二次革命中遭到镇压,北洋军事实上成为中国当时力量最强的军事和政治势力。因而,冯国璋坐镇江苏,自然是没有一个人敢于说三道四的。
不过,政治统治绝对不能够只靠强力,还需要真正的干出些对老百姓有利的实事来。正是基于这个考虑,冯国璋在就任江苏都督之后,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毕竟,当时的江苏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包括南京在内的大中小城市全都破烂不堪,更别提农村了,几乎到了千里无鸡鸣的惨地。因此,此时冯国璋最需要办的事情,就是在稳定政治秩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从而恢复民生。
基于稳定政治秩序的考虑,冯国璋一上任就从天津调过来一批受过良好训练的天津巡警,以维护南京的社会秩序。至于这些巡警,则是在八国联军占领天津之后,八国不让中国在这里驻军,袁世凯为了能逐渐夺回天津的主权,而仿照西方警察制度创立的。因此,这些警察个个都训练有素,到了南京之后,起到了很好的维持秩序作用。
随后,冯国璋还在南京成立了一系列的司法和军事机构。其中,最有名的有江苏全省执法处、宪兵司令部、陆军讲武堂、水师学堂、陆军警察学校和军事研究所等。这些机构的设立,有的是为了维持社会治安,镇压革命党人,维护北洋军的统治,依法惩戒违法作乱者,有的则是为了培养和训练江苏的新式军事人才,为北洋军在江苏打下统治的基础。
除此之外,冯国璋还大力恢复因为战争遭到破坏的交通设施。比如,他耗费巨资,重新修整了南京靠着长江的四条道路,让它们能够直接通往南京市内,大大方便了南京和外地的交往。
除了恢复和稳定政治秩序之外,冯国璋还十分注重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冯国璋清楚,江浙一带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很多巨贾富绅在地方上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甚至都会影响到东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实施经济上的改革措施之前,冯国璋跟这些巨贾富绅们保持了良好的友情,处理好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这些人之中,既有老朋友张謇,也有富商许星壁、刘体乾和张季煜等人,他们的关系都十分融洽。尤其是时任江苏省民政长的韩国钧,冯国璋更是在他的协助下,制定出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方面的政策措施,对于江苏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当时,由于长期战争,江苏及其周边的道路交通遭到严重破坏,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韩国钧的建议下,冯国璋打破传统思维,干脆拆毁了古旧的城墙,使南京成为了一座交通便利的古都。
在兴修交通的同时,为了让低迷的商品经济市场能迅速恢复,韩国钧还建议冯国璋兴办了一个待济处,目的就是借钱给小商贩,让他们重新做起原来的买卖。这样一来,南京及其周边的商品经济,尤其是零售业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发展。
在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之后,冯国璋还筹措款项,兴办了南京的自来水工程。当时,同样是由于战争,很多输水管道遭到破坏和毁损,南京市民的用水成为一个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冯国璋全力以赴,首先修缮了大量居民用水管道,从而让南京市民在短时期内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这的确是一件改善民生的好举措!
经过冯国璋的努力,从他1913年年底出任江苏都督,一直到1917年8月初回到北京就任代理大总统为止,三年又八个月的时间里,江苏无论在政治秩序的稳定上,还是在经济的恢复发展上,甚至在文化事业的兴办上,都走在了全国各大城市的前列。如此看来,当年袁世凯费尽心思拉拢冯国璋,让他坐镇东南,的确是一个英明的选择。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袁世凯确实是很善于识人和用人的。
正是由于冯国璋的积极努力,把江苏省治理得十分好,因此他个人的政治声望和势力也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很大的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此时的冯国璋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政治军事集团。
当然,这个集团的形成,有着一个逐步的过程。
首先,在镇压了二次革命之后,为了稳定和恢复政治秩序,冯国璋带领着北洋军进驻江苏。这是北洋军的势力第一次进入江南,而北洋军之中,最早进入南京的,则是第六师师长李纯的部队。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1914年6月袁世凯改革官制,将各省都督改称将军,冯国璋被授为“宣武上将军”的官职后,李纯便第一个被冯国璋授为了“昌武将军”,专门负责掌管江西的军务。实际上,李纯自从创建北洋新式陆军以来,就是冯国璋的得力干将,两个人不仅在公务上协调配合得相当默契,而且在私人关系上也十分融洽。在外人眼中,冯国璋和李纯之间就像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除了李纯之外,坐镇江苏的冯国璋,还得到了另外一位将才的鼎力协助,这个人就是第二师师长王占元。要说王占元,那更是冯国璋的心腹部下,早在北洋武备速成学堂的时候,王占元就已经成为冯国璋的部下了。在冯国璋的部署下,王占元来到了湖北,最开始担任军务帮办,随后就被任命为负责掌管湖北军务的将军。
这样一来,在江苏、湖北和江西,就形成了一个以冯国璋为首的北洋政治军事集团。他们三人首尾相通,连成一气,不仅全力对付南方的国民党和。
其他政治势力,还逐渐形成了有实力与袁世凯对抗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也就是所谓的“长江三督”势力。
当时,冯国璋率领将近四个军的北洋陆军,屯驻位于长江下游的政治军事要镇南京城,李纯和王占元则各统大军在长江中下游遥相呼应。可以说,几乎就是一个以冯国璋为首的“国中之国”。
对于冯国璋势力的崛起,袁世凯自然有些出于意料之外的感觉。不过,在北洋集团的所有军事将领之中,袁世凯一直以来最不放心的就是冯国璋。
这不仅是因为冯国璋曾经在政治思想立场上与袁世凯有过冲突、矛盾,而且还因为冯国璋个人的才干确实说得上雄才伟略。这一点,加上冯国璋踏实、肯干的精神,足以形成一个新的政治势力,对袁世凯的大权一统造成阻碍。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1915年袁世凯准备称帝的前夕,虽然冯国璋并没有表示要制造分裂的意思,但是袁世凯却依旧很不放心。
为了达成自己当上皇帝的野心,据说,袁世凯还专门派人给冯国璋送来了一桌酒席。可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是在这桌酒席上,所有的美味佳肴都只有一半,其中有半只鸡、半只鸭、半条鱼、半只羊等。袁世凯为什么会送给冯国璋这样一桌每样只有一半的酒席呢?
根据当时的局势,我们可以如此推测,或许袁世凯此时已经意识到,真正对他称帝构成威胁的,只有冯国璋。因此,他送来半桌菜就是在暗示冯国璋:“你已经有了江南的半壁江山,雄霸江宁,根本就是国中之国的统治者,就不要来阻碍我称帝了。假如你冯国璋对坐拥半壁江山感到知足的话,我袁世凯愿意与你共享天下。”
然而,袁世凯的如意算盘这一次打错了。他虽然了解冯国璋,但是却没有真正认识到冯国璋骨子里的精神气质:既然都已经整下台了一个皇帝,冯国璋又怎么会同意袁世凯称帝呢?
在冯国璋眼中,当时的中国最多只能保留帝位的称号,至于皇帝,谁想当都是不允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