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14108500000039

第39章 玩偶之家(1)

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挪威1828年-1906年)

《玩偶之家》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和家庭关系上的假象,揭露了在“幸福”、“美满”等表面现象掩盖下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本质,并提出了妇女解放这样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抨击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控诉书,是一篇妇女解放的宣言书。

——《外国文学史》

如果按照席勒所说“我们如果拥有一个民族的戏剧,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民族”,那么挪威就是因为有了亨利克·易卜生才得以成为一个民族的。易卜生是挪威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他通过自己独具特色的“易卜生式”社会问题戏剧真实地反映了挪威社会,不仅创造了挪威文学的繁荣而且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他在艺术方面所进行的革新使欧洲现实主义题材的戏剧创作得到振兴,对近代欧洲戏剧的发展具有开拓性意义,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后来的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以及戏剧大师萧伯纳的创作都深受他的影响。

易卜生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他的作品一直鼓励着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尤其是易卜生最杰出的戏剧之一——《玩偶之家》,早在1914年就被翻译成汉语并搬上舞台,在“五四”时期曾在全国各地上演,剧中女主人公娜拉不甘做丈夫的玩偶,追求个性解放的光辉形象对我国妇女解放运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主题思想突出、人物形象鲜明外,《玩偶之家》还是一部结构严谨,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的戏剧。易卜生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戏剧艺术大师的牢固地位。

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世界名剧,从问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经久不衰。直到今天,虽然它所反映的内容已经众所周知,它的批判现实意义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减弱了,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它仍然是许多剧团的保留剧目。

《玩偶之家》是三幕剧,故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女主人公娜拉上街购物归来,书房中的丈夫海尔茂热情地迎接着她,他亲昵地喊她“我的小松鼠”、“我的小鸟”。正当他们高兴地谈论着过年的事情时,娜拉的女友林丹太太来拜访她。林丹太太的丈夫三年前就去世了,他没给她留下什么财产。所以在她得知海尔茂当上了银行的经理后,就想请娜拉帮忙给自己在海尔茂手下谋份职业。娜拉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她,并趁着兴头,对女友讲述了自己的秘密。

原来,海尔茂婚后曾经得过重病,医生建议他去意大利的海岛疗养。但是当时他们没有这么多钱,而且海尔茂坚决不同意借贷。无奈之下,为了丈夫能够康复,娜拉偷偷地以父亲的名义向暗中做高利贷生意的柯洛克斯泰借了1200块钱,并对丈夫谎称是父亲资助他们的。海尔茂经过一年的休养,终于痊愈了。而娜拉一直没将真相告诉海尔茂,她独自承担起了还债的责任。为了还债,娜拉节衣缩食,还在家里做零活。让娜拉感到欣慰的是,这笔钱马上就要还完了。

没想到正在这时,柯洛克斯泰来到娜拉家要账。当他看到林丹太太的时候,感到林丹太太很可能会取代他在银行的位置。因为他同海尔茂的关系一直很紧张。当他的这种感觉得到证实后,他蛮横地要求娜拉阻止这件事发生。遭到拒绝后,他又指出,他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当年娜拉是伪造父亲的签名向他借钱的,而这样做的后果是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娜拉为了丈夫和孩子,不得不答应柯洛克斯泰为他求情。娜拉并没告诉丈夫事情的真相,因此她为柯洛克斯泰求情遭到了丈夫的拒绝。另一方面,柯洛克斯泰看到娜拉仍然在犹豫,便将事情真相写出来扔进了她家的信箱,并在信中对海尔茂进行威胁。海尔茂回家后,娜拉为了阻止他打开信箱看信,她给他表演了舞蹈,然后拉他去参加舞会。她甚至绝望地想到了死。

林丹太太得知了娜拉的不幸,为了帮助娜拉,她决定放弃银行的职位,并且为了挽救在困境中的柯洛克斯泰,林丹太太向这个她并不爱的男人表示了“爱情”。柯洛克斯泰为了回报林丹太太,他决定再写一封信退还借据,放弃对娜拉和海尔茂的起诉。

海尔茂最终还是打开了信箱。他先看到柯洛克斯泰的第一封信。看后,海尔茂大发雷霆。他辱骂娜拉是“坏东西”、“下贱的女人”,谴责她葬送了他一生的幸福。娜拉则向海尔茂表明了愿以死来解脱他的决心。

这时,柯洛克斯泰的另一封信到了。海尔茂得知柯洛克斯泰已经不追究这件事了,他顿时“快活地跳了起来”,并烧毁了借据。他反复对娜拉说:“我已经饶恕你了。”而这时的娜拉反而变得冷静了,她从这件事看出了海尔茂的虚伪及她作为玩偶的地位。最后,娜拉拒绝了海尔茂的苦苦挽留,毅然走出了家门。

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通过层层剥笋的手法展开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心理,展示人物性格。第一幕开始时,娜拉给观众的印象是个美丽、活泼、无忧无虑的家庭主妇。

她对女友林丹太太谈到她为拯救丈夫而自我牺牲的往事,使观众立即感到娜拉是个善良而坚强的女性,为了丈夫和家庭不惜忍辱负重,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随着同海尔茂、柯洛克斯泰的谈话,娜拉的性格和思想层层揭示出来,一个头脑清醒、渴望独立自由、愿为真理而奋斗的高尚的女性形象活生生地站立在观众面前。

剧中的次要人物林丹太太同娜拉一样高尚。她自食其力,富有牺牲精神。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的生活,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丈夫死后,她开小铺、办小学,为母亲养老送终,抚养几个弟弟自立,最后剩下她孤单一人仍在为寻找工作到处奔波。易卜生笔下的这两位妇女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充分显示出易卜生对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

易卜生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为精练的情节,他常常把剧情安排在矛盾发展的高潮时,然后运用回溯手法,把前情逐步交代出来,使得矛盾的发展既合情合理,又有条不紊,这种独特的创作手法使《玩偶之家》成为一部不朽的经典。

娜拉的典型意义与《玩偶之家》的戏剧革新

舞台上,一声门响从楼下传到楼上。它告知蒙着脸倒在沙发里的丈夫,也告知观众,一个女性离家出走了。这一声门响,越出了剧场,传遍了欧洲,后来还震撼了世界。它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为人类有戏剧以来之空前。

这一形象于1914年走进中国,不仅推动了中国戏剧与文学的革命,而且成为社会女性追求新生的理想偶像。阿英当时写道:新的人没有一个不狂热地喜爱他的作品,也几乎没有一种报刊不谈论他,在中国妇女中出现了不少的娜拉。茅盾回忆道:(20世纪)20年代,易卜生这个名字,萦绕于青年的胸中,传达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之下的马克思和列宁。一时间,中国进步舞台上,名角争演、观众竞看的形象莫过于这位弃家出走的女性。她就是《玩偶之家》中的娜拉。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就是通常所说的娃娃。所谓“玩偶之家”,并非“娃娃的家”,也非“家中的娃娃”之意,而是指剧中女主人公娜拉在家中的地位,如同玩具,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这部戏在中国初译时,被冠以《傀儡之家》之名。

娜拉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倾向的妇女典型。她达观、勤奋、勇于吃苦、乐于助人。在借据一事暴露前,她性格的最突出特点是天真。这表现为她对丈夫、对社会、尤其对自己在家中实际地位的理想化的理解。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及资产阶级家庭所带有的欺骗性。海尔茂暴露出的自私本性,唤醒了娜拉的觉悟。娜拉的性格从这时起显示出新特点,即敢于追求彻底独立的人格。这显示出她性格的成熟。她是以资本主义宗教、法律、教育及道德的批判者的姿态迈出家门的。尽管她走进的仍是黑暗,但这种挑战颇具力量。

娜拉的出走是展示其性格最有力度的一环。尽管她的出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观众也有理由为她走进黑暗而担心,但娜拉还是能以其出走表明,她已迈向了新生活。她的出走并非社会改造的理想出路,但能预示不平等社会中的妇女自我解放意识的增强。